一种防逆行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846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行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逆行减速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速带结构基本为对称设置,对正行和逆行车辆的减速效果都相同,并不能起到警示逆行车辆的效果,对逆行车辆的警示效果差,而且受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防逆行减速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逆行减速带,包括减速带本体,所述减速带本体具有位于上方的顶面和位于两侧的迎车面和背车面,所述背车面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翻转件和滚轴,所述翻转件与所述空腔内壁之间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顶面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通过一复位件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翻转件相接触。当车辆逆行时,车辆的车轮会先于背车面上的滚轴直接接触,滚轴能对车轮起到一定的打滑作用,进而可以起到警示驾驶人员的作用,有效防止了车辆的逆行,当车辆正常行驶时,车轮会从迎车面滚动到顶面上,支撑件在车轮的挤压力作用下会下移,进而使得车轮与翻转件的端部接触,随着车轮的继续前进,车轮会推动翻转件向下翻转,进而将滚轴翻盖住,车轮直接从翻转件的表面行驶过去,从而不会受到滚轴的打滑作用,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处受到的拉力,使得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的更稳定,延长了整个减速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翻转件上的凸起和设于所述空腔内壁上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当翻转件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时,凸起和凹槽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处受到的拉力,使得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的更稳定,延长了整个减速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包括容纳腔和设于所述容纳腔底壁上的安置腔,所述翻转件可翻转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所述滚轴连接于所述安置腔侧壁上;翻转件可翻转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故在正常行驶车辆的车轮推动下会发生翻转,进而对设置在安置腔内的滚轮进行封盖,防止正行车辆受到打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件为一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一端通过扭簧连接于所述容纳腔侧壁上;橡胶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会保持与支撑件相接触,当车辆正常行驶能,能先与橡胶板接触并推动其发生翻转,进而将滚轴封盖住,车轮直接从橡胶板表面行驶过,不会受到打滑作用,而逆行车辆则会直接与滚轴接触,进而发生打滑。

进一步的,所述T形槽包括活动槽和与活动槽相连通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活动槽交界处形成一个台阶面,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活动槽内;支撑件设于活动槽内,当支撑件在车轮作用下下移一小段距离后,活动槽底壁会与支撑件接触,进而阻止支撑件继续下移,支撑件在活动槽底壁的支撑作用下继续对车轮起到支撑作用,利于车轮的正常行驶。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底壁上;弹簧能对支撑件起到复位作用,且在支撑件下移时,弹簧能被完全压缩在容纳槽内,进而使得支撑件底面能与活动槽底壁紧密贴合,利于支撑件对车轮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车面设置翻转件的滚轴,当车辆逆行行驶时,车轮会与滚轴直接接触,进而车轮会发生一定的打滑,进而对驾驶人员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通过设置防滑结构,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少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处受到的拉力,使得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的更稳定,延长了整个减速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车面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防逆行减速带,包括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减速带本体1,所述减速带本体1具有位于上方的顶面2和位于两侧的迎车面3和背车面4,所述背车面4上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翻转件43和滚轴44,具体的,所述空腔包括容纳腔41和设于所述容纳腔41底壁上的安置腔42,所述容纳腔41和安置腔的交界处形成一台阶面,所述翻转件43可翻转连接于所述容纳腔41侧壁上,所述滚轴44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安置腔42侧壁上,具体的,所述翻转件43为一橡胶板,所述橡胶板一端通过扭簧连接于所述容纳腔41侧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安置腔42设置在容纳腔41下部区域的侧壁上,正常状态时,橡胶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紧贴在容纳槽上部区域的底壁上,进而逆行车辆的经过时,车轮能直接与滚轴接触,进而在滚轴的滚动作用下,车轮会发生一定的打滑,从而对驾驶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有效防止了车辆的逆行。

为了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防止翻转件从空腔内壁上脱落,在所述翻转件43与所述空腔内壁之间设置一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翻转件43上的凸起45和设于所述空腔内壁上与所述凸起45相配合的凹槽46,当翻转件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时,凸起和凹槽的配合进一步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处受到的拉力,使得翻转件与空腔内壁连接的更稳定。

而为了避免正常行驶的车辆受到打滑,在所述顶面2上设置与空腔相连通的T形槽,所述T形槽内通过一复位件22连接有支撑件23,所述支撑件23与翻转件43相接触,所述T形槽包括活动槽21和与活动槽21相连通的容纳槽24,所述容纳槽24与所述活动槽21交界处形成一个台阶面,所述支撑件23设于所述活动槽21内,具体的,所述支撑件23为一橡胶板,当正常车辆行驶过时,车轮会向下挤压橡胶板,使得橡胶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后与活动槽底壁紧密接触,此时车轮与翻转件的端部接触,随着车轮的继续滚动,车轮会推动翻转件向下翻转,最后翻转件会与容纳槽下部区域的底壁紧密贴合,进而实现对滚轴封盖的作用,正常行驶车辆的车轮能直接从翻转件的表面直接行驶过,避免了滚轴对正行车辆车轮的打滑作用。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3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24底壁上,弹簧能对支撑件起到复位作用,且在支撑件下移时,弹簧能被完全压缩在容纳槽内,进而使得支撑件底面能与活动槽底壁紧密贴合,利于支撑件对车轮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