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土地区的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157发布日期:2018-08-31 20:2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冻土地区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冻土是指具有负温和含冰的土体和岩石结构,按生存时间主要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我国的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额的22.4%,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温度稍一升高土体便会变的极为松软,进而导致地面下陷,全球变暖和阳光的照射路面都会造成冻土的融化,如果在道路建设中没有做相关保护措施,将会给路基带来融沉病害,危害道路的稳定性,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土地区的道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冻土地区的道路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顶部设置有通风层,所述通风层顶部设置有粗石层,所述粗石层表面覆盖有细石层,所述细石层顶部设置有土工格栅层,所述土工格栅层表面铺设有路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部均设置有柱体,且柱体深入岩石层内,所述横梁顶部设有凹槽,且所述混凝土层底部与横梁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通风层为钢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对称安装有多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右侧超出右支撑板,且底板左侧短于左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粗石层为梯形结构,且粗石层宽度小于通风层。

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层的土工格栅为钢质土工格栅。

优选的,所述路面顶部均匀开设有防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道路结构稳定,可有效防止应阳光照射路面而导致的道路升温引起的冻土的融化,有效的防止了因气候变暖冻土融化而导致的路基融沉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通风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11柱体、12支撑快、13横梁、2混凝土层、3通风层、31顶板、32左支撑板、33右支撑板、34底板、4粗石层、5细石层、6土工格栅层、7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冻土地区的道路结构,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顶部设置有通风层3,所述通风层3顶部设置有粗石层4,所述粗石层4表面覆盖有细石层5,所述细石层5顶部设置有土工格栅层6,所述土工格栅层6表面铺设有路面7。

其中,所述支撑柱1包括横梁13,所述横梁13底部两端设置有支撑块12,使支撑力分散的更加均匀,所述支撑块12底部均设置有柱体11,且柱体11深入岩石层内,保证道路结构的稳定性,所述横梁13顶部设有凹槽,且所述混凝土层2底部与横梁13相匹配,保证了支撑力更加的均匀,所述通风层3为钢结构,包括顶板31,所述顶板31底部对称安装有多组左支撑板32和右支撑板33,两块支撑板中间留有空隙,使空气左右流通,防止了道路的热量传输至冻土,所述左支撑板32和右支撑板33底部设置有底板34,所述底板34右侧超出右撑板33,且底板34左侧短于左支撑板32,便于两块通风层3的安装,且保证支撑均匀,所述粗石层4为梯形结构,且粗石层4宽度小于通风层3,防止石块散落阻挡通风口,梯形结构保障了公路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受力面积,所述土工格栅层6的土工格栅为钢质土工格栅,增强了路面结构的强度,所述路面7顶部均匀开设有防水槽,加大了车辆轮胎和道路的摩擦力,保障了路面行驶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柱体11深入岩石保障了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横梁13和支撑块12保证了支撑力的均匀分布,通风层3左右通风,可以带走路面传下来的热量,粗石层4减少了道路的导热性,防止了道路由于阳光照射温度升高,从而热量传至土层导致冻土融化,细石层5保证了路面7的平整性,保证了土工格栅层6的平整性,土工格栅层6保证了路面7的强度,防止路面7的断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