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2205发布日期:2018-11-24 13:25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在我国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是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道路施工的质量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般在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是由垫层、基层以及面层铺设而成,各层之间因材料内部空隙率较大,渗水系数偏大导致市政道路投入运营之后出现沉降不均匀,通车之后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坑洼,影响交通运行。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市政道路具有各层之间空隙小,沉降均匀,出现的裂缝少的优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放线,确定道路中心线;s2开挖路基槽,挖走土、石方并进行碾压、夯实与砂砾石置换,形成土基层;s3路基槽回填处理:对路基槽回填土进行碾压、平整;s4铺设垫层:对垫层填料分层铺筑、碾压;s5铺设水泥稳定层:在垫层上铺设由水泥、石灰、碎石、砂子构成的水泥稳定层材料混合料,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s6洒布乳化沥青:清除水泥稳定层上的粉尘、浮土、松散层等杂物,在水泥稳定层局部不平整处进行修补平整,然后在水泥稳定层上表面洒布以重量份数计的沥青50-60份、水35-40份、复配乳化剂1.09-4.61份、烷基酚醛树脂5-10份、固化剂0.05-0.1份、己二酸二辛脂0.5-0.8份、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3-8份均匀混合而成的乳化沥青,复配乳化剂包括重量比为0.1-0.5:0.02-0.1:0.5-1.5的烷基酚聚氧乙醚乳化剂、石油磺酸盐乳化剂和硬脂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乳化剂;s7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以重量份数计的改性沥青10-30份,水泥25-45份、粗集料25-35份、聚羧酸系减水剂2.2-9.0份、碳纤维1.8-2.5份、天然砂20-40份、碎石50-70份、纤维素醚0.3-1.1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0.9-1.8份、水25-35份均匀混合制成的改性沥青混凝土通过摊铺机进行摊铺,配合压路机碾压成型;s8施工缝处理:在改性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形冷却后,在其施工接缝处的上部用切割机按放样线竖直切割,下部铣刨为斜面设置,施工缝处涂覆乳化沥青填补施工缝;s9道路养护:采用双层水养护法,内层覆盖麻布片,外层覆盖塑料薄膜,然后洒水养护,保持路面湿润,养护7-15天。通过对施工范围内工程段道路状况复测,进行定位放线,确定施工道路中心点,使得工作人员开挖路基槽时,能够准确的确定开挖地点,同时为了防止基槽开挖时,道路中线遭到破坏,影响后续施工,在工程路段布设中线控制桩。对施工场地进行初步清理,去除腐植土层与软土层,对土基层进行碾压、强夯与砂砾石置换,使得路基槽能够被压实、压平,达到一定的密实度,减少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同时使得后续垫层填料的铺设更加平整,垫层填料分层铺设、碾压、夯实,可减小各层之间的间隙,增大密实度,进一步减少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铺设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去除水泥稳定层上杂物,并对水泥稳定层进行整平,然后洒布一层乳化沥青,一方面乳化沥青采用复配乳化剂进行乳化,因复配乳化剂中含有阳离子型乳化剂带有正电荷,水泥稳定层骨料大部分带正电荷,洒布乳化沥青时,可与水泥稳定层骨料较好的结合,填充了水泥稳定层骨料之间的间隙,同时可使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与非沥青材料水泥稳定层结合良好,达到阻断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毛细水上升的效果,另一方面乳化沥青中加入己二酸二辛脂和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作为塑化剂,可提高乳化沥青的流动性,使其便于渗入水泥稳定层,促进乳化沥青与水泥稳定层的结合。待乳化沥青水分蒸发破乳完成后,用摊铺机结合人工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提高摊铺的均匀性及平整度,完成摊铺后用压路机碾压,进一步提高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与密实度,提高面层的强度。同时改性沥青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提高了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可塑性,减少了由于不均匀沉降的等原因造成改性混凝土面层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改性沥青混凝土碾压成型后,进行施工缝处理,由于道路的长度过长,需要在每一段道路施工完毕后预留施工接缝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减少温度应力造成路面翘曲或者开裂的情况,施工接缝在上部留取竖直段,给施工接缝斜面段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方便了施工接缝斜面段的施工,同时也方便了与施工接缝相接的道路的施工。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对市政道路采用双层水养护法进行养护。进一步地,s2中碾压按照分条带进行,条带之间搭接宽度为20cm,并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每遍错距20-30cm,碾压方向沿道路行驶方向;打夯采用夯实力200kg以上的平板式打夯机,打夯应有地处向高处打夯,打夯机在每个打夯面上停留3-5s,打夯面重叠1/3宽度。通过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沿长度方向反复碾压,且存在一定的重叠量,使道路的到充分的碾压,结合打夯处理使土基层结构密实,表面平整,增大强度。进一步地,s3中路基槽回填土,土块粒径小于10cm,当有填方时分层填筑,用洒水车进行均匀洒水,洒水渗透5-10cm,间隔5-8h之后进行碾压,碾压工作由路基两端向中央进行,碾轮每次重叠15-20cm,碾压5-8遍。通过减小土块粒径以及分层填筑、碾压,减小各层之间空隙,增大密实度,减少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碾压从道路两边向中间进行碾压工作,且碾轮每次重叠15-20cm,使得压路机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由于第一次碾压受压轮的重力作用向压轮的两端进行堆积的填土块会在下一次的碾压过程中进行压实、整平。进一步地,所述垫层填料,最大粒径不超出虚铺厚度的2/3,回填土最优含水率为3.5%-5.5%,施工碾压土填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的±2%以内。通过控制垫层调料的粒径,减小垫层填料之间的间隙,通过控制含水量,使得杂碾压过程中结构密实,避免因干压而出现的裂缝。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稳定层由以重量份数计的水泥40-50份,石灰200-300份,碎石300-400份、砂子20-40份、水40-50份混合均匀制成,其中碎石粒径<20mm。水泥稳定层填料采用水泥、石灰、碎石,砂子等混合料混合而成,碎石可以作为承重的载体,水泥等可填充至碎石之间的空隙,使得面不易下沉;水泥稳定层主要由碎石构成,其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且碎石之间用水泥等填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和减少裂缝的产生,增强整个水泥稳定层的承重力。进一步地,水泥稳定层摊铺厚度<25cm,碾压成形厚度>14cm,并通过震动式压路机进行静压4-5遍,再通过振动压路机轻震2-3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1-2遍通过对水泥稳定层摊铺一定厚度并进行碾压,提高整个水泥稳定层的密实度与承重力,减少裂缝的产生。进一步地,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在洒布乳化沥青24h之后进行。通过洒布乳化沥青24h之后再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可保证乳化沥青充分渗透、水分蒸发,提高水泥稳定层以及水泥稳定层与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的粘结性。进一步地,改性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为130-160℃。通过控制改性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可提高改性沥青混凝的流动性,有助于摊铺的进行。进一步地,改性沥青由以重量份数计的沥青80-9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10份、聚氨酯类弹性体3-8份、粘结剂4-9份、交联剂0.6-0.9份、聚乙烯5-8份、石油树脂0.3-1.8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3-1.8份、磷酸异丙基二苯酯2-4份、增韧剂1-5份混合均匀制得;所述粘结剂包括重量比为0.8-1.2:0.7-1.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环氧丙烯酸酯,所述交联剂包括重量比为0.7-1.0:0.8-1.2的过氧化苯甲酰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通过改性沥青的配制,加入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配制的粘结剂和交联剂使得配制的改性沥青混凝面层,具有较强的弹性恢复力以及较大的粘结性,可减少裂缝、提高使用寿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市政道路,市政道路具有各层之间空隙小,沉降均匀,出现的裂缝少的优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市政道路,包括由上述所述的施工方法得到的道路。通过上述施工方法的得到的道路各层之间的空隙较小、结构密实,减少不均匀沉降情况的发生,不易出现裂缝。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挖除工程段的腐殖土以及软土层,对原路基层软土层进行砂砾石置换、碾压、强夯处理,增大了原路基层的密实度。第二、垫层填料采用碾压土填料、碾压石填料和强夯填石料分层填筑碾压的方法进行填筑,保证了垫层之间的压实密度,减少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垫层的抗压强度。第三、通过改性沥青的配制,使得配制的改性沥青混凝面层,具有较强的弹性恢复力以及较大的粘结性,可减少裂缝、提高使用寿命。第四、改性沥青混凝土中加入碳纤维,提高了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可塑性,减少了由于不均匀沉降的等原因造成改性混凝土面层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减少裂缝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定位放线,确定道路中心线根据道路状况确定道路中心线,布设中线控制桩,道路中心线是由直线和曲线两部分组成,直线段控制桩每20米布设一根,在圆曲线切点处、桥涵处、起始点不在整桩号处需要加桩,曲线处每8米布设一根。步骤s2:开挖路基槽勘测工程段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情况进行路基槽开挖,将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土、树根、植物等清除干净,对道路区及其影响下的松软土层予以挖除,清除施工路段范围内的30cm厚的腐植土层,挖除道路区的松软土层,处理掉地表的废砖、废石及其他有机物或无机物质,对路基槽进行碾压、夯实与砂砾石置换,形成土基层。碾压按照分条带进行,条带之间搭接宽度为20cm,并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每遍错距25cm,碾压方向沿道路行驶方向,通过采用进退错距法碾压,沿长度方向反复碾压,且存在一定的重叠量,使道路的到充分的碾压,结构密实,表面平整,增大强度。步骤s3:路基槽回填处理路基回填土块粒径小于10cm,当有填方时分层填筑,每层土壤仔细整平,洒水车进行洒水,洒水均匀且渗透深度为12cm,洒水车速为8km/h,间隔6h,待地面无明显水纹,或行走时不发生粘连现象时即可进行碾压,碾压工作由路基两端向中央进行,碾压6遍。机械碾压时行驶速度为2km/h,碾压轮距以压路机重叠1/2轮宽度碾压,确保结合密实;打夯采利用夯实力200kg以上的平板式打夯机,打夯应有地处向高处打夯,打夯机在每个打夯面上停留3s,打夯面重叠1/3宽度;换填砂砾石层,砂砾石厚度为30cm,人工捡出大于平铺厚度2/3的砂砾石,洒水后采用打夯机夯实砂砾层。步骤s4:铺筑垫层填筑前预先进行填筑边线测量,用白灰洒出填筑线,同时在填筑线前测量填筑层的高程,垫层填料包括碾压土填料、碾压石填料,强夯填石料,垫层填料需分层摊铺,一层碾压厚度为30cm,垫层填料,最大粒径不超出虚铺厚度的2/3,碾压土填料初始含水率控制在5%。步骤s5:铺设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由水泥40kg,石灰200kg,碎石300kg、砂子20kg、水40kg混合均匀制成,其中碎石粒径<20mm。采用摊铺混合料,摊铺厚度19cm,碾压成形厚度15cm,选用15吨的震动式压路机,以1.8km/h的速度进行静压四遍,再通过震动压路机轻震两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两遍。步骤s6:洒布乳化沥青清除水泥稳定层上的粉尘、浮土、松散层等杂物,在水泥稳定层局部不平整处进行修补平整,然后在水泥稳定层上表面洒布由改性沥青50kg、水35kg、烷基酚聚氧乙醚乳化剂0.18kg、石油磺酸盐乳化剂0.06kg、硬脂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乳化剂0.85kg、烷基酚醛树脂5kg、己二酸二辛脂0.5kg、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3kg混合而成的乳化沥青。洒布乳化沥青之后应静置24小时,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步骤s7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由沥青80kg,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kg、聚氨酯类弹性体3kg、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kg、环氧丙烯酸酯2kg、过氧化苯甲酰0.3kg、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0.3kg、聚乙烯5kg、石油树脂0.3k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0.3kg、磷酸异丙基二苯酯2kg、增韧剂1kg混合均匀制得。用配制好的改性沥青配制改性沥青混凝土,由改性沥青10kg,水泥25kg、粗集料25kg、聚羧酸系减水剂2.2kg、碳纤维1.8kg、天然砂20kg、碎石50kg、纤维素醚0.3k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0.9kg、水25kg均匀混合制成改性沥青混凝土。然后通过摊铺机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摊铺温度控制在130℃,然后配合压路机碾压成型,压路机由路边开始向中间进行碾压,碾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分初碾、复碾和终碾三阶段进行。初碾静压2遍,碾压速度为1.8km/h,碾压温度为120℃;复碾采用钢轮压路机压实5遍,碾压速度为4km/h,复碾温度为90℃;终碾用钢轮压路机静压4遍,消除碾压中产生的轮迹,终碾温度为80℃。s8施工缝处理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碾压成形冷却后,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施工接缝处的上部用切割机按放样线竖直切割,下部铣刨为斜面设置,施工缝处涂覆乳化沥青填补施工缝。步骤s8道路养护采用双层水养护法,内层覆盖麻布片,外层覆盖塑料薄膜,然后洒水养护,每天洒水3次,保持路面湿润,养护路面10天。实施例2,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铺设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由水泥45kg,石灰250kg,碎石350kg、砂子30kg、水45kg混合均匀制成,其中碎石粒径<20mm。采用摊铺混合料,摊铺厚度19cm,碾压成形厚度15cm,选用15吨的震动式压路机,以1.8km/h的速度进行静压四遍,再通过震动压路机轻震两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两遍。步骤s6:洒布乳化沥青清除水泥稳定层上的粉尘、浮土、松散层等杂物,在水泥稳定层局部不平整处进行修补平整,然后在水泥稳定层上表面洒布由改性沥青55kg、水38kg、烷基酚聚氧乙醚乳化剂0.56kg、石油磺酸盐乳化剂0.25kg、硬脂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乳化剂2.0kg、烷基酚醛树脂8kg、己二酸二辛脂0.65kg、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5kg混合而成的乳化沥青。洒布乳化沥青之后应静置24小时,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步骤s7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由沥青85kg,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8kg、聚氨酯类弹性体5kg、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5kg、环氧丙烯酸酯3kg、过氧化苯甲酰0.35kg、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0.4kg、聚乙烯6.5kg、石油树脂1.2k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2kg、磷酸异丙基二苯酯3kg、增韧剂3kg混合均匀制得。用配制好的改性沥青配制改性沥青混凝土,由改性沥青20kg,水泥30kg、粗集料30kg、聚羧酸系减水剂6.0kg、碳纤维2.0kg、天然砂30kg、碎石60kg、纤维素醚0.65k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3kg、水30kg均匀混合制成改性沥青混凝土。然后通过摊铺机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摊铺温度控制在145℃,然后配合压路机碾压成型,压路机由路边开始向中间进行碾压,碾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分初碾、复碾和终碾三阶段进行。初碾静压2遍,碾压速度为1.8km/h,碾压温度为125℃;复碾采用钢轮压路机压实5遍,碾压速度为4km/h,复碾温度为100℃;终碾用钢轮压路机静压4遍,消除碾压中产生的轮迹,终碾温度为85℃。实施例3,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其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5:铺设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由水泥50kg,石灰300kg,碎石400kg、砂子40kg、水50kg混合均匀制成,其中碎石粒径<20mm。采用摊铺混合料,摊铺厚度19cm,碾压成形厚度15cm,选用15吨的震动式压路机,以1.8km/h的速度进行静压四遍,再通过震动压路机轻震两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两遍。步骤s6:洒布乳化沥青清除水泥稳定层上的粉尘、浮土、松散层等杂物,在水泥稳定层局部不平整处进行修补平整,然后在水泥稳定层上表面洒布由改性沥青60kg、水40kg、烷基酚聚氧乙醚乳化剂0.86kg、石油磺酸盐乳化剂0.35kg、硬脂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乳化剂3.4kg、烷基酚醛树脂10kg、己二酸二辛脂0.8kg、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8kg混合而成的乳化沥青。洒布乳化沥青之后应静置24小时,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步骤s7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先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由沥青90kg,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10kg、聚氨酯类弹性体8kg、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kg、环氧丙烯酸酯4kg、过氧化苯甲酰0.4kg、三羟甲基丙烷-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0.5kg、聚乙烯8kg、石油树脂1.8kg、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8kg、磷酸异丙基二苯酯4kg、增韧剂5kg混合均匀制得。用配制好的改性沥青配制改性沥青混凝土,由改性沥青30kg,水泥45kg、粗集料35kg、聚羧酸系减水剂9.0kg、碳纤维2.5kg、天然砂40kg、碎石70kg、纤维素醚1.1k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8kg、水35kg均匀混合制成改性沥青混凝土。然后通过摊铺机对改性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摊铺温度控制在160℃,然后配合压路机碾压成型,压路机由路边开始向中间进行碾压,碾压采用钢轮压路机分初碾、复碾和终碾三阶段进行。初碾静压2遍,碾压速度为1.8km/h,碾压温度为130℃;复碾采用钢轮压路机压实5遍,碾压速度为4km/h,复碾温度为110℃;终碾用钢轮压路机静压4遍,消除碾压中产生的轮迹,终碾温度不低于90℃。对比例1,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乳化沥青中无己二酸二辛脂和聚丁烯-对苯二酸盐-聚密乙二醇嵌段聚合物。对比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改性沥青中无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且粘结剂仅采用环氧丙烯酸酯,交联剂仅采用过氧化苯甲酰。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的乳化沥青进行常规性能和阻燃性能测试,根据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规定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并参照cb/t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规定进行烟密度试验。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性能测试数据表测试项目针入度(25℃/100g/5s)软化点(℃)烟密度减排率(%)实施例150.976.82538.8实施例248.778.52140.8实施例350.274.72737.4对比例153.771.52932.4通过表1可知,与对比例1相比,实施例1~3的针入度较小与烟密度较小,表明润滑脂软,稠度较小,流动性以及渗透性好,在水泥稳定层洒布乳化沥青时与水泥稳定层的结合较好,且耐高温稳定性好。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2的改性沥青进行常规性能测试,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表2实施例1~3和对比例2的改性沥青性能测试数据表测试项目针入度(25℃/100g/5s)软化点/℃1d稳定性/%5d稳定性/%标准粘度/s实施例152.976.80.353.6943实施例249.777.50.283.3350实施例355.276.70.363.5848对比例261.770.50.787.6936通过表2可知,实施例1~3与对比例2均符合改性沥青要求,实施例1~3所制备的改性沥青1d稳定性和5d稳定性都较为理想,优于对比例2的改性沥青;实施例1~3的标准粘度大小合适,具有储存稳定性;实施例1~3的软化点适中,耐高温稳定性优于对比例2。对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2制备的改性沥青制成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回弹模量、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等常规指标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水稳定性以冻融劈裂试验来评价(击实75次),高温稳定性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进行试验,具体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3和对比例2改性沥青混凝土试块数据测试数据表通过表3可知,比较实施例1~3改性沥青混凝土以及对比例2沥青混凝土,实施例1~3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回弹模量大于1000mpa,满足规范中对沥青路面的及时要求,且实施例1~3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回弹模量优于对比例2,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在60~80%,动稳定度大于2400次/mm,具有较好的抗高温变形和动稳定度,且其常规抗压强度与抗离子渗透性明显优于对比例2。综上所述,实施例1~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以及采用实施例1~3的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获得的市政道路性能优于对比例1或对比例2得到的市政道路。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