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吹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8132发布日期:2019-03-02 02:0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直流吹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吹吸机。



背景技术:

具备吹风和/或吸风功能的电动工具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吹吸装置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户外清洁工具,主要用于树叶等垃圾的清理和收集。吹吸装置通常具有吹模式和吸模式,在吹模式下,吹吸装置向外吹出风,可以将地面上散落的树叶集中。而在吸模式下,吹吸装置产生吸力,配合收集装置可以将树叶吸至收集装置里,从而避免手动清扫,达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目的。

吹吸装置由于能够实现吹和吸两种不同的功能,需要兼顾两者的特点,同时还要尽可能提升吹风和吸风的性能表现,无法直接沿用吹风装置的结构。一般地,当用户在操作吹吸装置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为保证吹吸效果,需要频繁移动吹吸装置以使风管的管口位于目标物的上方,此过程中,吹吸装置的马达的转速是不变的。

这样,在移动吹吸装置的过程中,吹吸装置实际没有在吸目标物,马达高速运转造成电能被浪费。尤其是对于通过电池包供电的吹吸机,不增加电池包的容量会影响待机时间,而若采用增加电池包的容量的方式,同时也就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及整个吹吸装置的布局设计难度,影响吹吸装置的操作性。而采用手动调节档位以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操作繁琐,同样影响吹吸装置的操作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直流吹吸机在非连续性吸目标物的过程中,无法兼顾较佳地操作便利性及节能性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操作便利性及节能性的直流吹吸机。

一种直流吹吸机,由电池包供电,所述直流吹吸机包括:

主机壳体;

马达,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

风扇组件,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以产生气流;及

风管组件,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且包括能够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

所述直流吹吸机包括工作模式,当所述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模式时,所述风扇组件旋转以产生自所述风管流入的吸气流;

在所述工作模式,所述直流吹吸机包括正常吸物的工作状态和非吸物的休眠状态;所述直流吹吸机还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表征在工作模式所述风管的工作状态特征;及

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及所述马达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判断工作模式下所述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进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相匹配。

上述直流吹吸机,当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根据检测单元获取的目标数据,可判断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的目标状态,进而可调节马达的转速。例如,当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则控制马达的转速处于一个正常工作水平,当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则控制马达的转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停机。这样,用户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移动直流吹吸机使风管的管口抬起或落下等动作即可实现马达转速的调节,节省了在直流吹吸机在非吸物过程中电量的使用,达到了节能的功效。且不需要手动调节档位来改变马达的转速,操作简捷,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智能化及操作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管的管口直径为100毫米至150毫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风管的工作状态特征包括所述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的距离;或

所述风管的工作状态特征包括所述风管的惯性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状态下,所述马达按正常工作的第一速度运转;

在所述休眠状态下,所述马达处于非吸物的第二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小于所述第一速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马达按第一速度运转时,所述马达的转速为10000 转/分至30000转/分;

所述马达按第二速度运转时,所述马达的转速小于10000转/分或为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用于表征所述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距清洁面的距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距离传感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与预设距离参数值比较;当所述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参数值,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至第一速度;

当所述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大于预设距离参数值,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处于第二速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为超声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或雷达测距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或所述风管组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目标数据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来判断工作模式所述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位置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感应装置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而迫使其沿预设方向移动的移动件;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感应装置响应所述移动件移动产生的位置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确定所述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距清洁面的当前距离值,从而判断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进而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当前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比较;当所述当前距离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值,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按所述第一速度运转;

当所述当前距离值大于预设距离值,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按所述第二速度运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被配置为与所述移动件接触而感应产生所述位置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接触式感应开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被配置为与所述移动件非接触而感应产生所述位置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为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光电式位置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位置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置传感器、电容式位置传感器、干簧管位置传感器或霍尔式位置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风管上;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滑动变阻器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而迫使其移动的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所述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的电参数,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所述移动件移动过程中所述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的电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确定所述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距清洁面的当前距离值,从而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升高至所述第一速度或降低至所述第二速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惯性参数,所述惯性参数用于表征工作模式所述风管的惯性状态;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惯性传感器,所述惯性传感器用于感应并输出所述风管的惯性状态相关的所述惯性参数。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惯性传感器连接,且被配置为对所述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惯性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确定所述风管的惯性状态,从而根据所述风管的惯性状态判断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进而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风管朝向清洁面向下运动,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至所述第一速度;

当所述风管背离清洁面向上运动,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处于所述第二速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风管作摆动运动,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至所述第一速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惯性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所述惯性参数确定所述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并根据所述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判断所述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进而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风管,用于提供使所述移动件具有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趋势的预紧力。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适于控制流经所述马达的电流而改变所述马达的转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预设时间段后,关停所述马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直流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直流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直流吹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直流吹吸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详细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直流吹吸机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具有吸功能的电动工具进行介绍,以便于更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该电动工具仅能够实现吸功能,则该电动工具为单吸机,单吸机的风管组件仅包括一个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当该电动工具至少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即执行吹风功能的吹模式,以及执行吸风功能的吸模式,则电动工具为吹吸机。吹吸机可以是利用吹风功能将散落的树叶等目标物集中起来,也可以利用吸风功能把树叶吸入指定的垃圾收集装置,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因此,通常,吹吸机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可选择地在吹模式或吸模式下工作。

一般地,吹吸机包括直流吹吸机及交流吹吸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直流吹吸机,即由电池包为其供电的吹吸机为例。直流吹吸机包括工作模式,当其处于工作模式,风扇组件旋转以产生自风管流入的吸气流,从而实现吸功能。其中,为达到一个较佳的吸效果,风管的管口直径为100毫米至150毫米。

下面将介绍直流吹吸机的几种形式,按照风管的数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如图1所示,该直流吹吸机为单管直流吹吸机,马达位于主机壳体12 内,用于提供旋转输出,风扇至少包括轴流风扇,由马达驱动围绕一轴线旋转,产生沿其风扇轴线方向流动的气流。风管组件有且仅包括一个同时具有吸功能及吹功能的风管16,主机壳体12具有连接接口,风管16具有连通外界的管口,风管16通过该连接接口连接于主机壳体12。当该直流吹吸机处于吹模式,马达带动风扇沿预设方向针旋转,空气从风管16的管口吹出;当该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模式,马达带动风扇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空气从风管16的管口吸入。

该直流吹吸机还包括控制马达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可操作地控制马达沿第一方向旋转或者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产生吸气流或吹气流,进而使该直流吹吸机在吹模式下或工作模式下切换。具体到实施例中,该第一方向可为顺时针旋转方向,第二方向可为逆时针旋转方向。

2)该直流吹吸机为双管直流吹吸机,同样地,该直流吹吸机包括主体壳体及风管组件,但在该种直流吹吸机中,风管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吹风管和吸风管,主机壳体具有连接口,当直流吹吸机处于吹模式时,吹风管连接于连接口,当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模式时,吸风管连接于连接口。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马达沿相反的两个方向旋转,从而产生吸气流或吹气流,进而使该直流吹吸机在吹模式下或工作模式下切换。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在吹风管设置绕第一转轴旋转的第一风扇,以及在吸风管设置绕第二转轴旋转的第二风扇,在吹模式下,空气经主机壳体上的进风口进入,并经第一风扇形成沿第一转轴轴向移动的气流,并从吹风管吹出。在工作模式下,空气从吸风管的管口进入吸风管,受第二风扇的驱动,最终从主机壳体上的出风口流出。

3)如图2所示,该直流吹吸机为双管直流吹吸机,风管组件26包括吹风管262和吸风管264,主机壳体22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出尘口222,吹风管 262与吸风管264分体或固定连接,吸风管264与进风口配接,吹风管262与出风管配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吹风管262与吸风管264固定连接,且吹风管262位于吸风管264的下侧,吹风管262与吸风管264向主机壳体22一侧延伸,且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主机壳体22上还设有吹吸转换机构28,其包括设置于主机壳体22上的控制按钮,以及位于主机壳体22内的调节翻板;通过调节调节翻板,便可以使直流吹吸机在吹模式和工作模式下切换。

具体地,在吹模式下,出尘口222被调节翻板封闭,则气流从吸风管264、进风口进入主机壳体22内腔,吸入的气流经风扇后通过出风口送入吹风管262。在工作模式下,吹风口262被调节翻板封闭,树叶、灰尘等连通气流一同进入吸风管264并通过进风口进入主机壳体22内腔,并经风扇的叶轮粉碎后通过出尘口222送入集尘装置。

无论是单吸机或上述任意一种吹吸机,当用户在操作其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为保证吹吸效果,需要频繁移动机器以使风管的管口位于目标物的上方,此过程中,马达的转速是不变的。

这样,在移动直流吹吸机的过程中,实际没有在吸目标物,马达高速运转造成电能被浪费。尤其对于通过电池包供电的直流吹吸机,不增加电池包的容量会影响待机时间,而若采用增加电池包的容量的方式,同时也就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及整个直流吹吸机的布局设计难度,影响机器的操作性。而采用手动调节档位以改变电机转速的方式,操作繁琐,同样影响操作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操作便利性及节能性的直流吹吸机。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直流吹吸机的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直流吹吸机10包括主机壳体12、马达、风扇组件、风管组件、检测单元 18及控制单元。马达设于主机壳体12内,风扇组件由于马达驱动旋转以产生气流,风管组件连接于主机壳体12,且具有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

在工作模式,该直流吹吸机具有正常吸物的工作状态及非吸物的休眠状态。一些实施例中,该直流吹吸机包括吹模式,当直流吹吸机处于吹模式,用户可操作地切换为前述的工作模式,此时,直流吹吸机具有正常吸物的工作状态及非吸物的休眠状态。例如,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前述控制开关调节马达的旋转方向,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吹吸转换机构控制调节翻板,使直流吹吸机在吹模式和工作模式下切换。

正常吸物时,马达的转速处于一个较高的转速水平,而非吸物时,马达的转速则处于一个较低的转速水平或零。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达到一个合理范围,需要马达的转速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而保证树叶等被清洁物被吸入前述的风管,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状态;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上运动或远离清洁面A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超过前述的合理范围,需要马达的转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零,以节省电能,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

该检测单元18用于获取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用于表征风管16的工作状态特征。具体到实施例中,该风管16的工作状态特征包括风管16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A的距离,或在工作模式下直流吹吸机10的惯性状态。控制单元与检测单元18及马达连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该目标数据判断工作模式下直流吹吸机10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进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相匹配。

这样,用户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移动直流吹吸机使风管的管口抬起或落下即可实现马达转速的调节,节省了在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电量的使用,达到了节能的功效。且不需要手动调节档位来改变马达的转速,操作简捷,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智能化及操作性。

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当直流吹吸机处于吹模式,控制单元亦可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直流吹吸机由吹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再使马达的转速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相匹配。例如,用户操作机器在吹模式下将散落的树叶聚拢起来,接着需要将树叶吸起,用户可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达到一个合理范围。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目标数据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在工作模式下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则可通过马达的旋转方向实现由吹模式至工作模式的转换,同时控制马达的转速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相匹配。

容易理解的是,表征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的目标数据,可以为直接获取的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 的距离值,亦可为间接获得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的参数。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该目标数据可通过位置参数、电流参数、电压参数等间接获取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

该清洁面A为待清洁的表面或是目标物堆放的表面,例如,该清洁面A可以为草坪、地毯、地板或是堆放有垃圾(例如,树叶)的地面;当然,一些实施例中,该清洁面A亦可为例如墙面、桌面等待清洁的物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工作状态下,马达按正常工作的第一速度运转;在休眠状态下,马达处于非吸物的第二速度。容易理解的是,在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需要马达低速运转或停机,从而节省电能,在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状态,则需要风管提供足够的吸力,使例如树叶等目标物被吸入,马达需要保持较高转速。因此,第二速度小于第一速度。具体地,第一速度为直流吹吸机的正常工作速度,第二速度可以为一个低速水平或零,第一速度可根据直流吹吸机的类型及其所应用的环境不同而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马达按第一速度运转时,马达的转速为10000转/分至 30000转/分;马达按第二速度运转时,马达的转速小于10000转/分或为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距离参数,该距离参数用于表征距离传感器距清洁面的距离。一些实施例中,该检测单元18包括距离传感器,控制单元可通过该距离参数来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的目标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具体到实施例中,控制单元用于将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与预设距离参数值比较;当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参数值,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至第一速度。当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大于预设距离参数值,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处于第二速度。

在理想状态下,当距离传感器位于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的末端,则该距离传感器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与该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大致相等。此时,预设距离参数值可基本等同于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最佳吸叶距离。而为便于安装,距离传感器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通常并非风管16 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故预设距离参数值应至少包括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最佳吸叶距离与距离传感器到风管16的管口末端的距离之和。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距离传感器与清洁面A为非接触式测距,故检测单元18可安装于主机壳体12或风管组件。具体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距离传感器可安装于主机壳体12的蜗壳部分、手柄或其他可便于测距的位置,亦可安装于风管16上。

一些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可为超声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或雷达测距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例如,当该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传感器,其包括一个红外线发射管及一个红外线接收管,当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被接收管接收到时,会得到一个偏移值,利用红外线发射角度、偏移值、中心矩及滤镜的焦距,可计算出距离传感器距离清洁面A的距离。

当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用户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达到一个合理范围的临界值,即该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小于或等于前述的预设距离参数值,控制单元提高马达的转速。用户操作机器向上运动或远离清洁面A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1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超过前述的合理范围,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降低马达转速。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包括模数转换电路,该模数转化电路用于将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进行模数转换,从而以便进行与预设距离参数值的比较。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距离传感器亦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马达的电流而改变马达的转速。例如,该控制单元根据目标数据满足预设条件而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的目标状态,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具体可为脉宽调制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具体地,该控制单元包括驱动控制电路,该驱动控制电路由电阻、功率开关驱动器组成。其中,功率开关驱动器有若干三级管组成,用于调节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也就是说,功率开关驱动器根据接受到的PWM信号,来降低单个周期内控制信号的持续输出时间,从而通过功率开关元件来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需要指出,功率开关元件可以为半导体开关,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亦可采取其他的调节马达转速的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预设时间段后,关停马达。例如,当用户不需要吸树叶等目标物时,操作直流吹吸机,使风管的管口抬起,在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单元18获取到的距离传感器当前检测的距离参数持续大于预设距离参数值,则说明用户不需要再进行工作,控制单元可关停马达。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线性地升高或线性地降低。例如,具体到实施例中,在用户操作直流吹吸机靠近清洁面A的过程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距清洁面A的距离参数呈线性地升高,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转速从第二速度线性地升高至第一速度。

这样,在风管的管口靠近清洁面A的过程中,马达的转速逐渐提高,可节省马达转速到达第一速度的等待时间,且降低了马达转速的控制难度。

当然,检测单元的形式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形式,还可为其他形式。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目标数据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来判断工作模式下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用于计算目标数据x的预设函数f(x)获得目标参数值,并根据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来判断工作模式下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的状态。具体到实施例中,该目标参数值可以为目标数据X的N阶导数,其中,N为正数,预设条件可根据检测单元的类型而定,在此不详细赘述。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中,目标数据包括位置参数。

该检测单元48包括感应装置41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A而迫使其沿预设方向移动的移动件43。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感应装置41响应移动件43移动产生的位置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目标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来确定风管 16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A的当前距离值,从而判断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的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至与相应的状态相匹配的旋转速度。

一些实施例中,该感应装置41设置于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移动件43沿风管46纵长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感应装置 41设置于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且位于移动件43的移动路径上,移动件43 一端可伸出风管46的管口,以与清洁面A抵接。

控制单元用于将前述的当前距离值与预设距离值比较;在当前距离值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值,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至第一速度。在当前距离值大于预设距离值,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马达处于第二速度;其中,第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件43受清洁面作用沿预设方向移动到预设位置,被感应装置检测到,此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为一个合理范围的临界值。具体地说,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移动件43受清洁面A的作用而沿风管的纵长方向向上移动,直至感应装置41检测到移动件43移动至预设位置,此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的距离达到前述合理范围的临界值,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上运动或远离清洁面A运动,感应装置41未检测到移动件 43,则说明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4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超过前述的合理范围,则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该感应装置41为位置传感器,该感应装置 41检测到移动件43到达预设位置发出的信号为1,未检测到移动件43发出的信号为0。当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为1,满足预设条件大于0,则说明移动件 43到达预设位置;若控制单元接收到的信号为0,则说明移动件43未到达预设位置。当控制单元持续接收到的信号为1,则确定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的当前距离值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可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可控制马达的转速至第一速度。反之亦然,当控制单元持续接收到的信号为0,则确定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的当前距离值在合理的范围临界值外,从而可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进而可控制马达的转速至第二速度。

同样地,第一速度为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速度,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第二速度可以为一个低速水平或零,第一速度可根据直流吹吸机的类型及其所应用的环境不同而设定。

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单元48还包括弹性件45,弹性件45设置于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的风管46,用于提供使移动件43具有沿与预设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趋势的预紧力。例如,具体到如图3及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件45为弹簧,弹性件45一端连接于风管46,另一端连接于移动件43的上端,以提供使移动件43具有沿风管46纵长方向向下移动趋势的预紧力。当移动件43的下端与清洁面A相抵,则促使移动件43沿风管46向上移动,弹性件45被进一步压缩;当用户操作抬起机器,移动件43的下端与清洁面A分离,在弹性件45的作用下移动件43沿风管46向下移动,此时,移动件43的上端无法被感应装置41 检测到,则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转速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5并不是必须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 43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依靠移动件43自身的重力作用,也可以实现沿风管46 向下移动,从而使移动件43无法被感应装置41检测到。

一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1被配置为与移动件43接触而感应产生所述位置参数。例如,感应装置41可以为接触式感应开关,移动件43与感应装置41 接触而判定移动件43到达前述的预设位置。具体到实施例中,移动件43可沿风管46纵长方向可移动,感应装置41设置于风管46上,且位于移动件43移动的路径上,当其上端与感应装置41接触触发感应装置41,则说明移动件43 到达预设位置,进而可判定风管46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的距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的临界值。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感应装置41亦可被配置为与移动件43非接触而感应产生前述的位置参数。例如,感应装置41为电磁式位置传感器、光电式位置传感器、差动变压器式位置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置传感器、电容式位置传感器、干簧管式位置传感器或霍尔位置传感器中的一种。具体到如图3及图4 所示的实施例中,移动件43可沿风管46纵长方向可移动,感应装置41设置于风管46上,当移动件43的上端到达感应装置41的上方,即处于感应装置41 可检测到的检测范围内,感应装置41产生前述的位置参数,说明移动件43到达预设位置,进而可判定风管46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的距离为最佳吸叶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中,检测单元48可包括滑动变阻器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A而迫使其移动的移动件43,移动件43连接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目标数据包括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的电参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对移动件43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的电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目标参数值确定风管46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A的当前距离值,从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升高第一速度或降低至第二速度。

其中,该电参数可以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参数、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中的电流参数,或是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中的电压参数。具体到实施例中,移动件 43可沿风管46纵长方向可移动,且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该滑动变阻器设置于风管46上,在移动件43移动过程中,使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的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回路中的电流值发生变化。该目标参数可以为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中的电流值i随时间变化的一阶导数di/dt,预设条件可以为当目标参数为负值时,且电流值i降低到阈值时,则可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升高至第一速度。

控制单元可通过该电参数来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具体到实施例中,当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中的电阻值逐渐增大,该回路中的电流值逐渐减小,则控制单元可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逐渐升高,反之亦然。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43沿风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使接入回路中的电阻增大,回路中电流值逐渐减小。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移动件43 沿风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接入回路中的电阻逐渐减小,回路中的电流值逐渐增大,此时,在回路中的电流值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控制单元可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增大,反之,在回路中的电流值逐渐减小的过程中,控制单元可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减小。

也就是说,无论电参数发生任何变化,控制单元可根据其变化规律,来判断直流吹吸机所期望处于的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升高至第一速度或降低至第二速度。应当理解的是,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可呈跳跃式,亦可呈线性地升高或线性地降低。例如,具体到实施例中,移动件43沿风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回路中的电阻呈线性的增大或减小,则对应地,控制单元可根据回路中的电流值线性地控制马达的转速呈线性的升高或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数据包括惯性参数,该惯性参数用于表征工作模式下风管的惯性状态。直流吹吸机还包括惯性传感器,该惯性传感器用于生成并输出风管的运动相关的惯性参数。控制单元与惯性传感器连接,且被配置为对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计算获取目标参数值,并根据目标参数值符合预设条件确定风管的惯性状态,从而根据风管的惯性状态判断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

其中,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能够用于判断风管的惯性状态。例如,该惯性传感器可以具有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传感器及三轴陀螺仪等惯性器件。这样,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中可以包括加速度信息、磁场信息和角速度信息,根据该惯性参数中的信息,能够判断风管的惯性状态。当然,上述对惯性传感器的结构说明仅是举例,惯性传感器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判断风管的惯性状态。一些实施例中,风管的惯性状态可以是自下向上运动,也可以是自上而下运动,或是摆动运动,具体应用到直流吹吸机,风管的惯性状态可以是操作机器使风管的上扬运动,也可以是操作机器使风管的下压运动,或是操作机器使风管的左右摆动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风管的惯性状态可以是直线运动,亦可为非直线运动,在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当惯性传感器检测到直流吹吸机朝向清洁面A向下运动,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处于第一速度。当惯性传感器检测到直流吹吸机朝向远离清洁面A向上运动,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处于第二速度。

这样,当控制单元判断直流吹吸机为向上运动,则可判定用户不想进行吸的动作,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转速降低;当控制单元判断直流吹吸机为向下运动,则可判定用户想进行吸的动作,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转速升高,进一步地节省了在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电量的使用,达到了节能的功效,且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智能化及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判断到直流吹吸机作摆动运动,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下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处于第一速度。应当理解的是,目标物通常为无规律的散落在清洁面A上,例如,树叶、尘屑等目标物成堆或成片地散落在地面上。用户在操作直流吹吸机清理的过程中,需要操作机器使风管的管口所能够吸到目标物的区域覆盖目标物的散落区域,即用户需要操作直流吹吸机来回摆动从而实现对目标物的清理。具体到实施例中,用户操作直流吹吸机左右摆动、前后摆动均可被判定为用户需要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状态来实现目标物的清理。

这样,符合用户在清理目标物的过程中的操作习惯,进一步地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智能化及操作性。

还应当理解的是,针对直流吹吸机,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为保证较佳的清洁效果,更多的是使风管的管口能够吸到目标物的区域范围完全覆盖目标物的散落区域范围。因此,为提高惯性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作为优选地实施例,该惯性传感器应当设置于风管上。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惯性传感器设置于主机壳体或其他位置亦可,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直流吹吸机的摆动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亦可为非直线运动,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确定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并根据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判断直流吹吸机在工作模式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休眠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例如,当用户操作该直流吹吸机向下运动,控制单元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确定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为30~60 度;此时,控制单元判断用户期望直流吹吸机进行吸动作,则控制马达的转速至第一速度。当控制单元根据惯性传感器输出的惯性参数确定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为小于30度,或者大于60度,控制单元可判断用户期望直流吹吸机进入休眠状态,则控制马达的转速至第二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设定的阈值可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或者吹吸机所处的工况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的是,该直流吹吸机设有多档风速,在不同档位的风速下,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设定的阈值可相同,亦可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惯性传感器获取风管相对清洁面的角度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具体结构及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直流吹吸机由于电池包供电,电池包可以是可拆卸地,并能反复充放电。

容易理解,当动力源为交流电源,受限于电源线的长度以及插座的位置,给用户户外操作带来不便,且由于电源线过长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该直流吹吸机通过电池包直流供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流吹吸机,用户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移动直流吹吸机使风管的管口抬起或落下即可实现马达转速的调节,节省了电能,增加单个电池包的待机时间,提高了操作性。

特别强调的是,由于检测单元48的形式有多种,当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直流吹吸机,检测单元48的设置位置有所不同。

(1)当检测单元包括距离传感器,由于距离传感器与清洁面A为非接触式测距,因此可设置于主机壳体或风管组件。其中,对于单吸机或单风管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主机壳体12或单管18上;对于如图2所示的双风管同时连接于主机壳体12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设置于主机壳体22、吹风管262或吸风管264上;而对于具有相互独立的吹风管和吸风管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设置于主机壳体或吸风管上。

(2)当检测单元包括感应装置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A而迫使其移动的移动件43,由于需要通过移动件与清洁面A的接触而产生位移来而判定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因此,检测单元设置于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上。其中,对于单吸机或单风管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安装于如图1 所示的单管18上;对于如图2所示的双风管同时连接于主机壳体22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设置于吸风管264上;而对于具有相互独立的吹风管和吸风管的直流吹吸机,距离传感器可设置于吸风管上。

(3)当检测单元包括滑动变阻器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A而迫使其移动的移动件,同样是需要通过移动件与清洁面A的接触而产生位移来而判定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因此,检测单元设置于风管组件中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上。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直流吹吸机40包括主体及风管组件,主体包括主机外壳42,主机外壳42用于起到保护其内部元件的作用。不同实施例中,外壳可以是一体构造形成的,也可以是多个半壳体构成的整体,半壳与半壳可通过螺丝等固定元件固定连接。风管组件包括一个风管46,主机壳体12前端具有连接接口,风管46通过该连接接口连接于主机壳体12,风管46内部中空,用于提供空气流通的通道,使气流吹向外界或者从外界吸入。

该直流吹吸机40还包括气流产生装置,该气流产生装置包括可旋转的风扇组件及用于驱动风扇组件旋转的马达。马达用于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该马达由于电力驱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马达可以是气动马达,也可以是以汽油为燃料的汽油马达。当然,气流产生装置亦不限于包含风扇组件及马达,例如,采用磁力等新动力技术进行驱动,进而产生气流的方式。

风扇连接于马达,从而受到马达的输出轴的驱动作相应的旋转,进而带动位于风扇附近的空气沿预设方向流动,从而形成气流。主机壳体12上设有进气口及出尘口,出尘口用于连接集尘装置,主机壳体12上还设有一单腔体端口44,该单腔体端口44用于与单吹管、单吸管或具有吹、吸功能的吹吸管连接。主机壳体12内还设有一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是一个能够绕转轴进行旋转的整体,从而可操作地使进气口或出尘口与单腔体端口44连通。当进气口与单腔体端口 44连通,该直流吹吸机处于吹气模式,当出尘口与单腔体端口44连通,该直流吹吸机处于吸气模式。

主机壳体42上还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部,手柄部弯曲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机壳体42的后端,从而形成握持空间。在操作直流吹吸机的时候,手柄部位于直流吹吸机的后端,更具体地,手柄部位于马达的后端,集尘装置大致位于马达的下方。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手柄部上亦可设有控制马达旋转方向的控制开关,以操作控制马达沿顺时针或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直流吹吸机40可在吹模式及工作模式下切换;控制开关还可集成其他功能,例如调速功能,可以无级或有级的方向进行调节马达的转速。

检测单元48包括感应装置41及被配置为接触清洁面A而迫使其移动的移动件43,具体到实施例中,风管46上设有一滑动座462,移动件43为一纵长延伸的推杆,其沿风管46纵长方向滑动连接于该滑动座462。移动件43的上端设有一划片432,弹性件45一端抵接于滑动座462,另一端抵接于划片432,用于提供使移动件43具有沿风管46的纵长方向向下移动趋势的预紧力。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下移动,移动件43的下端抵接于清洁面A而促使其沿风管46纵长方向向上移动,感应装置41为一位置传感器,当划片432位于感应装置41的上方,感应装置41检测到划片432并产生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根据该位置参数,确定风管46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为最佳吸叶距离,从而判定直流吹吸机40处于工作状态,进而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处于第一速度。

基于上述的直流吹吸机,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吹吸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用于表征所述风管的工作状态特征;

风管的工作状态特征包括风管的管口在工作模式下距清洁面的距离,或工作模式下风管的惯性状态;

其中,表征风管组件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的目标数据,可以为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值,亦可为间接获得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的参数。

S120:根据目标数据判断工作模式下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进而根据判断结果控制马达的旋转速度与处于工作状态或是休眠状态相匹配。

在工作模式下,该直流吹吸机具有工作状态及休眠状态。例如,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达到一个合理范围,直流吹吸机处于工作状态;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上运动或远离清洁面A运动,使用于吸目标物的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超过前述的合理范围,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

上述的直流吹吸机,当吸非连续性地排布在地面的树叶或其他目标物时,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下运动或靠近目标物运动,使风管的管口距离清洁面A达到一个合理范围,或者当用户操作机器作摆动运动,控制单元均可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正常吸物的的工作状态,并控制马达的转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当用户操作机器向上运动或远离清洁面A运动,使风管的管口距清洁面A的距离超过前述的合理范围,控制单元可判断直流吹吸机被期望处于休眠状态,并控制马达的转速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停机。

这样,用户不需要改变操作习惯,移动直流吹吸机使风管的管口抬起、落下或摆动即可实现马达转速的调节,节省了在直流吹吸机处于休眠状态时电量的使用,达到了节能的功效。且不需要手动调节档位来改变马达的转速,操作简捷,提高了直流吹吸机的智能化及操作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