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地车用高效节能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0427发布日期:2019-08-03 17: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地车用高效节能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地车用高效节能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粉尘污染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尤其身处粉尘污染的环境会引起多种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粉尘污染对于老人、小孩的影响最大,而且过多的粉尘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于皮肤健康也会有极大的危害。通常采用洗扫除尘的措施来除去沉积在路面的粉尘污染及其他垃圾,洗扫车通常兼具吸扫和洗扫的双重功能,是现代道路清洁的主要工具。同时洗扫车是集水源、电源、气源于一体的复杂装置。现有的洗扫车通常采用宽吸嘴带后排高压喷杆模式来洗扫路面,后排高压喷杆水流线性重叠,清洗后污水通过吸口回收,高压喷杆重叠部分容易形成明显的水痕,堵塞后脏的水痕更加明显,且在吸口后部无法通过吸口,而且路面上若是有油污,无法清除干净,污水不能够循环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连续作业时间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路面清洗后不易形成水痕,能够有效清除路面上油污,污水可循环利用,连续作业时间长的一种洗地车用高效清洗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洗吸装置、热水器、污水箱、和清水箱,洗吸装置的进水端与热水器的出水端连接,洗吸装置的污水出口端通过一级污水泵与污水箱的进水端连接,污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二级污水泵连接有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的出水管与清水箱连接,所述清水箱通过清水泵连接热水器,所述清水泵与热水器之间设有高压水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洗吸装置包括吸盘壳体,所述吸盘壳体的下端面设有内翻边,吸盘壳体上端固定有吸盘支架,吸盘壳体的轴线处设有贯穿吸盘壳体上端的转轴,所述转轴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轴,转轴上端通过进水管与热水器的出水端连接,吸盘支架上设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设有主动带轮,转轴上设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吸盘壳体内设有若干弧形叶片,弧形叶片的内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吸盘壳体内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内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端与弧形叶片外端固定连接,支撑杆为内端开口外端封闭的空心支撑杆,支撑杆内部与转轴内部相连通,支撑杆下方设有连接柱和喷嘴,转轴下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通过螺栓与连接柱连接,过滤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过滤板上设有容纳喷嘴的喷嘴孔,吸盘壳体侧壁上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设有污水管道,吸盘支架上设有储污罐,污水管道与储污罐连接,储污罐与一级污水泵连接,污水管道与吸盘壳体侧壁切向连接,吸盘壳体外套有毛刷支架,毛刷支架下端设有毛刷,吸盘支架下端安装有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泵与高压水泵之间连接有进水过滤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吸盘支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的下端面与吸盘壳体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箱由若干污水箱单元串联而成,首个污水箱单元内竖直放置一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的下端设有分离催化装置,所述分离催化装置内放置有分离催化剂,首个污水箱单元及中间污水箱单元的侧壁上端设有出水口,中间污水箱单元及末端污水箱单元的侧壁下端设有进水口,末端污水箱单元内设有污水出水管,污水出水管与二级污水泵连接,污水出水管的上端高于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弧形叶片高速旋转产生涡流负压将污水吸上来,然后通过弧形叶片甩入储污罐内,空心支撑杆上的喷嘴喷出的高压水对路面旋转清洗,路面清洗后不易形成水痕,通过采用加热器对清洗水进行加热,能够有效清洗掉路面上油污,污水可循环进行利用,大大延长了连续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洗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图5和图6是图2的轴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洗吸装置、2是热水器、3是污水箱、4是清水箱、5是一级污水泵、6是二级污水泵、7是污水过滤器、8是清水泵、9是高压水泵、10是吸盘壳体、11是内翻边、12是吸盘支架、13是转轴、14是驱动马达、15是主动带轮、16是从动带轮、17是弧形叶片、18是支撑杆、19是连接柱、20是喷嘴、21是过滤板、22是过滤孔、23是污水管道、24是储污罐、25是毛刷支架、26是毛刷、27是滚轮、28是进水过滤器、29是污水箱单元、30是污水进水管、31是分离催化装置、32是出水口、33是进水口、34是污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洗地车用高效节能清洗系统,包括洗吸装置1、热水器2、污水箱3、和清水箱4,洗吸装置1的进水端与热水器2的出水端连接,洗吸装置1的污水出口端通过一级污水泵5与污水箱3的进水端连接,污水箱3的出水端通过二级污水泵6连接有污水过滤器7,所述污水过滤器7的出水管与清水箱4连接,所述清水箱4通过清水泵8连接热水器2,所述清水泵8与热水器2之间设有高压水泵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洗吸装置1包括吸盘壳体10,所述吸盘壳体10的下端面设有内翻边11,吸盘壳体10上端固定有吸盘支架12,吸盘壳体10的轴线处设有贯穿吸盘壳体10上端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轴,转轴13上端通过进水管与热水器2的出水端连接,吸盘支架12上设有驱动马达14,驱动马达14的输出轴设有主动带轮15,转轴13上设有从动带轮16,主动带轮15和从动带轮16通过皮带连接,吸盘壳体10内设有若干弧形叶片17,弧形叶片17的内端与转轴13固定连接,吸盘壳体10内设有若干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内端与转轴13固定连接,支撑杆18的外端与弧形叶片17外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8为内端开口外端封闭的空心支撑杆,支撑杆18内部与转轴13内部相连通,支撑杆18下方设有连接柱19和喷嘴20,转轴13下方设有过滤板21,过滤板21通过螺栓与连接柱19连接,过滤板21上设有若干过滤孔22,过滤板21上设有容纳喷嘴的喷嘴孔,吸盘壳体10侧壁上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设有污水管道23,吸盘支架12上设有储污罐24,污水管道23与储污罐24连接,储污罐24与一级污水泵5连接,污水管道23与吸盘壳体10侧壁切向连接,吸盘壳体10外套有毛刷支架25,毛刷支架25下端设有毛刷26,吸盘支架12下端安装有滚轮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泵8与高压水泵9之间连接有进水过滤器2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13通过轴承与吸盘支架12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21的下端面与吸盘壳体10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箱3由若干污水箱单元29串联而成,首个污水箱单元29内竖直放置一污水进水管30,污水进水管30的下端设有分离催化装置31,所述分离催化装置31内放置有分离催化剂,首个污水箱单元29及中间污水箱单元29的侧壁上端设有出水口32,中间污水箱单元29及末端污水箱单元29的侧壁下端设有进水口33,末端污水箱单元29内设有污水出水管34,污水出水管34与二级污水泵6连接,污水出水管34的上端高于进水口33。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