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994发布日期:2019-09-13 22: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具体涉及一种铣刨机械上使用的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铣刨机械的刀具包括刀头、刀体、衬套和垫片,刀头包括圆台形和圆柱形身部;刀头焊接于圆台形头部,衬套套于圆柱形身部,垫片卡在衬套的外圆柱面上。

在铣刨机械工作过程中,铣刨机械的动力装置启动铣削转子公转,铣削转子上的多个刀具随着铣削转子公转,从而切削路面。刀具上的垫片随着刀具发生公转。刀具在切入地面时,刀体的轴线与刀头的工作轨迹平面成适当的夹角,此时刀头在随着铣削转子公转的同时自转。在铣刨机械工作过程中,铣刨机械的刀具,尤其是刀头,与地面和废料产生剧烈摩擦,迅速磨损。同时由于作业状况恶劣或刀具安装位置特别,刀体和垫片也与路面材料直接接触,发生磨损。刀具磨损发生在刀头、刀体和垫片。为了使刀头、刀体和垫片磨损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刀具在切入地面时,须保证同时发生自转,是刀头、刀体和垫片的周面的每一部分都与路面材料接触,从而均匀磨损。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高稠度沥青为结合料,经高温加热与各种矿物质材料强制拌合、摊铺、碾压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是混合材料,其主要构成元素是硅、钙、铝、碳、钾、铁等元素,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硅和钙,硬度非常高。因此在铣刨机械工作过程中,总会有一定比例的刀具卡在刀座内不能自转,因而刀头、刀体和垫片仅在一侧产生磨损,产生了偏磨。连接刀头的刀体如果长时间偏磨,则会产生过渡磨损,此时刀头硬度仍有足够富余,如不及时更换刀具,则磨损的刀体不足以支撑刀头切削硬质路面而被折断,进而开始磨损刀座,对设备造成更大伤害。凿刀的首次安装,首先将紧定钢套套在刀柄上,然后垫片推到松弛的紧定钢套上,现有的结构安装时不顺利,容易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为了便于安装,使刀具头部和垫片磨损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刀具在切入地面时,须保证同时发生自转,是刀具刀头和垫片的周面的每一部分都与路面材料接触,从而均匀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刀具,该刀具包括:头部,柄部,其中,所述柄部具有环状凹陷,柄部的外围设置有紧定钢套,紧定钢套上包含至少一个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沿紧定钢套周向布置,并且作用于柄部的环状凹陷内;所述刀具还配有垫片,该垫片具有入口区域,紧定钢套借助面向垫片的部位穿入入口区域,并且通过该入口区域带入凿刀座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限位部件在紧定钢套的周向分割开,形成通状体,该通状体包含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沿紧定钢套5的径向分布,第三限位面沿紧定钢套的轴向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呈对向布置,并与第三限位面过渡相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环状凹陷包含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第三定位面分别与紧定钢套的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第三限位面一一相对设置且相互形成互锁关系。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刀具还配有垫片,垫片通过内孔安装于柄部的延长段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紧定钢套通过垫片的内孔能够由松弛状态进入夹紧状态,或者从半夹紧状态进入夹紧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垫片在其面向头部的正面上具有入口扩展部,其直接或间接过渡到凿刀座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所述紧定钢套具有导向体,该导向体保持在所述入口区域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刀具,其中,在头部与柄部的过渡区域中设置定心件,该定心件在其外圆周被设置为,定心件同凿刀座孔一起形成旋转轴承。

本案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紧定钢套,其具有三个限位面,面积较大,有利于减小上述相互摩擦产生压力压强,增强工作稳定性,减少刀具柄部与紧定钢套相互之间的磨损,显而易见的可以延长紧定钢套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该垫片具有入口区域,紧定钢套借助面向垫片的部位穿入入口区域,并且通过该入口区域带入凿刀座孔中,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刀具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刀具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刀具中的紧定钢套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刀具中的紧定钢套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刀具中的紧定钢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施例刀具中的紧定钢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刀具装配在刀具座中的侧面图;

图8为图7在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与本实用新型同作用的部件的主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与本实用新型同作用的部件的侧面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的与本实用新型同作用的部件的俯视图;

图12为现有技术的与本实用新型同作用的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案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刀具,该刀具包括:头部1,柄部2,其中,所述柄部2具有环状凹陷3,柄部2的外围设置有紧定钢套5,紧定钢套5上包含至少一个限位部件8,所述限位部件8沿紧定钢套5周向布置,并且作用于柄部2的环状凹陷3内。

当刀具的头部1从刀具座中卸载时,紧定钢套5可与刀具座孔可操作地连接。由此紧定钢套5进入由刀具座孔形成的紧定钢套5部分。紧定钢套5重新出现夹紧状态,这使得刀具可以容易地从刀具座中卸载。但这种夹紧状态也允许,在刀具再度使用时无需费力或以很小力量就能插入刀具座中。优选方式是刀具在第一次安装时就如此设置,以便刀具座孔将紧定钢套5维持在夹紧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结构,紧定钢套5借助刀具座孔可以从松弛位置过渡到夹紧位置。假如垫片无意中被推出紧定钢套5并且处于面向刀具的头部1的工作位置时,则这一点是有利的。然后,借助于该刀具座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很容易重新进入装载位置,即该垫片推入紧定钢套5上。刀具座孔还可用于将紧定钢套5从部分夹紧位置带到夹紧位置。当刀具安装到刀具座中时,并且利用剩余夹紧力作用在刀具座的孔壁上时,则通常处于部分夹紧位置。

为了实现紧定钢套5到刀具座孔的安全引入,可设想的实用新型变形为,垫片具有入口区域,其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到刀具座孔中,紧定钢套5则可以借助面向垫片的部位穿入入口区域,并且通过该区域带入刀具座孔中。此时被证实特别有利的是,紧定钢套5具有导向体,该导向体保持在入口区域中,那么紧定钢套5和垫片在安装位置已经形成一种空间关系。基于紧定钢套5与垫片的覆盖,形成一个迷宫式密封。该密封减小了污物侵入的危险。刀具与垫片的旋转关系由此得以改善。同时还可设想,导向体在刀具的轴向方向上与入口区域相隔一段距离。此时入口区域的尺寸应这样设定,即紧定钢套5的导向体在卸载时可以被准确的插入。特别要注意的是磨损条件下的变形,例如在紧定钢套5的面向垫片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别优选的构型是,在刀具的头部1到刀具刀柄的过渡区域中设置定心件,该定心件在其外圆周这样构成,即它同刀具座孔一起形成旋转轴承。该旋转轴承使垫片可以独立与紧定钢套5进行旋转。由此可以使整个刀具达到最优化磨损的设计。除此之外,借助该旋转轴承结构还使刀具相对于垫片居中地对齐,从而改善铣削效果和减小旋转磨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可设置为,垫片在其面向刀具的头部1的正面上具有入口扩展部,其直接或间接过渡到刀具座孔中。该入口扩展部简化了刀具的首次安装。首先将紧定钢套5套在刀柄上。然后垫片推到松弛的紧定钢套5上,其中入口扩展部起到帮助穿入的作用。

刀具座孔和入口区域分别由钻孔构成,并且形成入口区域的钻孔比形成刀具座孔的钻孔具有更大的直径,一个特别简单的结构由此产生。

在凿铣时基本的设计标准是,如前所述,最优化磨损设计。此时在成本密集型的刀夹应产生尽可能小的磨损,刀具插入该刀夹中。因此有利的是,垫片相对于刀夹产生尽可能小的旋转磨损。然而,同时刀具应该尽量良好的旋转,从而使它在其整个外围都均匀地磨损。为实现这一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变形规定,垫片在其上面具有凹槽,刀具的对面区域容纳在此凹槽中,同时刀具借助支撑面支撑在该凹槽的支承面上。该凹槽和刀具的头部1的对面区域形成迷宫式密封,该密封避免了废料的侵入。由此刀具相对垫片保持了良好的旋转性。当垫片相对刀架抗扭地固定时,则是不利的,因为垫片由于冲击负荷,垫片会不均匀地加工到刀夹的对面支撑面中。由此,应该保持垫片相对于刀夹的相对活动性。为确保实现这一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方案,垫片在其呈放射状的外部圆周区域上设置凹槽。这些凹槽为磨损下来的废料形成侵入区域,该废料把切向力带入垫片中。因此,这诱导了垫片的旋转运动。垫片在其底面具有突出的定心附件,由此可实现垫片相对于刀夹的中心对齐。该定心附件可以镶嵌到刀夹的定心接收装置中。定心附件和定心接收装置之间也设有一种垫圈,该垫圈防止废料的侵入。定心附件设计为具有向刀具的中心纵轴倾斜延伸的定心面,由此另一个优化磨损的刀具设计得以实现。该定心面经过后移的凹槽过渡到呈放射状向中心纵轴延伸的、环绕的支承面。后移的凹槽构成减压沟槽。此外,该凹槽空出了刀夹的所属的边缘区域,从而改善了自由旋转性。

作为优选,该紧定钢套5可以由平面材料例如薄钢板制成。限位部件8被由从平面材料上冲压而出来,并在由紧定钢套5环绕的区域中显示出来。在此,此外该限位部件8沿两个冲压棱切割出来,这两个冲压棱在紧定钢套5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伸展。紧定钢套5卷起,使得在保留夹紧槽11的同时产生环形横断面。

如图2-6所示,限位部件8在紧定钢套5的周向分割开,形成通状体7,该通状体7包含第一限位面6,第二限位面6.2,第三限位面6.1。第一限位面6和第二限位面6.2沿紧定钢套5的径向分布,第三限位面6.1沿紧定钢套5的轴向分布。第一限位面6和第二限位面6.2呈对向布置,并与第三限位面6.1过渡相接。由此可知,三个限位面由紧定钢套5的厚度切断而形成。

如图7、8所示,环状凹陷3包含第一定位面3.1,第二定位面3.2,第三定位面3.3;所述第一定位面3.1、第二定位面3.2、第三定位面3.3分别与紧定钢套5的第一限位面6、第二限位面6.2、第三限位面6.1一一相对设置且相互形成互锁关系。三个定位面和三个限位面之间存在工作的接触关系,由于刀具工作时候的高速旋转,这种接触关系具体为强烈的摩擦,并产生相互磨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紧定钢套5,其具有三个限位面,面积较大,有利于减小上述相互摩擦产生压力压强,增强工作稳定性,减少刀具柄部2与紧定钢套5相互之间的磨损,显而易见的可以延长紧定钢套5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如图9-1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同类产品,其限位面61与柄部2的环状凹陷3,为圆柱与直线的相切关系,接触面极小,工作力产生的压强极大,工作稳定性差,相互产生的磨损严重,一旦其限位部件100磨损破坏后,其限位面60和限位面62的作用随即消失,刀具会从此同类紧定钢套中脱离,并且,无法再重新利用,这样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刀具还配有垫片4,垫片4通过内孔4.1安装于柄部2的延长段2.1中。紧定钢套5通过垫片4的内孔4.1能够由松弛状态进入夹紧状态,或者从半夹紧状态进入夹紧状态。

上述刀具可以为圆柄刀具。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