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8675发布日期:2020-02-28 11:3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张拉台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目前,国内各种桥型,空心板、t梁、预制箱梁与现浇箱梁几乎都涉及到了预应力施工。

现有技术中,在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千斤顶作为预应力施工的主要张拉设备必不可少。然而,千斤顶的移动、安装、拆卸耗费了大量的人工与时间,成为制约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速度的一个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使千斤顶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节省施工时间,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人员的安全保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包括牵引车、泵站、张拉台车底盘、升降平台、张拉工作平台、升降门架、支撑油缸,所述泵站安装在所述牵引车上,所述台车底盘连接在所述牵引车后方,所述台车底盘四角均设有一个支撑油缸,在所述台车底盘两侧上方均设有一升降门架,在两个所述升降门架中间连接有所述升降平台,在所述升降平台上面活动连接两个张拉工作平台,每个所述张拉工作平台上方均设有一电动葫芦。

优选地,所述张拉工作平台包括纵移平台和横移平台,所述横移平台上面连接所述纵移平台,所述纵移平台上方连接电动葫芦横移框架,所述电动葫芦横移框架一侧设有电动葫芦,在所述纵移平台一侧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电连接电动葫芦和泵站,所述电控箱电连接外部电源和遥控器,在所述纵移平台外侧设有配重箱,所述配重箱位于所述电动葫芦相对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纵移平台由型钢焊接制成,在所述纵移平台两侧设有下方均设有两个第一滚轮,每个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横移平台两侧的轨道内滚动,所述横移平台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连接所述纵移平台,所述第二液压缸带动所述纵移平台在所述横移平台上移动,所述第二液压缸联通泵站。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移平台两侧的轨道均由槽钢水平放置制成,所述第一滚轮外形与所述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横移平台由型钢焊接制成,在所述横移平台下面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在所述升降平台两侧的轨道内滚动,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头设有第一链轮,在所述横移平台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轴头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所述第二滚轮转动从而使所述横移平台在所述升降平台上移动,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控箱。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下面两侧的轨道由水平放置的槽钢制成,所述第二滚轮外形与所述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动葫芦横移框架两侧下方均设有两个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在所述纵移平台上方的轨道内滚动,在所述纵移平台上方中间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电动葫芦横移框架,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所述电动葫芦横移框架在所述纵移平台上移动,所述第一液压缸联通所述泵站。

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在所述升降门架的轨道内滚动移动,在所述升降门架一侧竖直连接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活塞杆连接链条一端,所述链条另一端绕过第三链轮并连接所述升降平台,所述第三链轮连接在所述升降门架上方,第三液压缸活塞伸缩带动所述升降平台在升降门架上移动,所述第三液压缸联通所述泵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门架的轨道由竖直设立的槽钢制成,所述第四滚轮的外形与所述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张拉台车底盘后部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车轮,所述牵引车四角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均接触地面,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直径尺寸保证所述张拉台车底盘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油缸收缩后的最低面高于地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设有牵引车,方便移动整个张拉台车;张拉台车底盘四角安装四个支撑油缸,可在施工场地不平整的情况下支撑并调节张拉台车底盘,使张拉台车底盘保持水平。

2、本发明的升降平台可沿升降门架升降,张拉工作平台中的横移平台可在升降平台上横向水平移动,纵移平台可在张拉工作平台上纵向水平移动,带动电动葫芦上吊装的千斤顶实现三个方向的移动,方便人员施工;电动葫芦横移框架在纵移平台上可横向水平移动,对电动葫芦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电动葫芦吊装的千斤顶容易定位穿进钢绞线,省力又方便。

3、本发明中,人员可站在纵移平台上跟随电动葫芦一起移动,并进行遥控操作,能随时了解和观察千斤顶的位置和张拉工作情况,使千斤顶更快速的完成张拉工作,提高了张拉效率,并且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4、在纵移平台上与电动葫芦相对一侧设有配重箱,可抵消千斤顶在工作时施加在钢绞线上的部分张拉预紧力,减小纵移平台受到的倾覆力矩,增加台车张拉的安全性,并延长台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张拉工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车2、泵站3、张拉台车底盘4、升降平台5、张拉工作平台6、升降门架7、支撑油缸8、第二滚轮9、第三滚轮10、第四滚轮11、电动葫芦12、第一液压缸13、纵移平台14、横移平台15、第二液压缸16、第一滚轮17、电机18、配重箱19、电控箱20、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1、第三液压缸22、第一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大门架张拉台车,包括牵引车1、泵站2、张拉台车底盘3、升降平台4、张拉工作平台5、升降门架6、支撑油缸7,泵站2安装在牵引车1上,台车底盘3连接在牵引车1后方,台车底盘3四角均设有一个支撑油缸7,在台车底盘3两侧上方均设有一升降门架6,在两个升降门架6中间连接有升降平台4,在升降平台4上面活动连接两个张拉工作平台5,每个张拉工作平台5上方均设有一电动葫芦11。

如图2所示,具体地,张拉工作平台5包括纵移平台13和横移平台14,横移平台14上面连接纵移平台13,纵移平台13上方连接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一侧设有电动葫芦11,在纵移平台13一侧设有电控箱19,电控箱19电连接电动葫芦11和泵站2,电控箱电连接外部电源和遥控器,在纵移平台13外侧设有配重箱18,配重箱18位于电动葫芦11相对一侧。

进一步具体地,纵移平台13由型钢焊接制成,在纵移平台13两侧设有下方均设有两个第一滚轮16,每个第一滚轮16在横移平台14两侧的轨道内滚动,横移平台14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第二液压缸15的活塞连接纵移平台13,第二液压缸15带动纵移平台3在横移平台14上移动,第二液压缸15联通泵站2。

更进一步具体地,横移平台14两侧的轨道均由槽钢水平放置制成,第一滚轮16外形与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具体地,横移平台14由型钢焊接制成,在横移平台14下面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滚轮8,第二滚轮8在升降平台4两侧的轨道内滚动,第二滚轮8的轴头设有第一链轮,在横移平台下方设有电机17,电机17轴头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设有链条,电机17通过链条带动第二滚轮8转动从而使横移平台14在升降平台4上移动,电机17电连接电控箱19。

更进一步具体地,升降平台4下面两侧的轨道由水平放置的槽钢制成,第二滚轮8外形与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具体地,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两侧下方均设有两个第三滚轮9,第三滚轮9在纵移平台13上方的轨道内滚动,在纵移平台13上方中间设有第一液压缸12,第一液压缸12的活塞杆连接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第一液压缸12的活塞杆带动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在纵移平台13上移动,第一液压缸12联通泵站2。

具体地,升降平台4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四滚轮10,第四滚轮10在升降门架6的轨道内滚动移动,在升降门架6一侧竖直连接第三液压缸21,第三液压缸21活塞杆连接链条一端,链条另一端绕过第三链轮并连接升降平台4,第三链轮连接在升降门架6上方,第三液压缸21活塞伸缩带动升降平台4在升降门架6上移动,第三液压缸21联通泵站2。

进一步具体地,升降门架6的轨道由竖直设立的槽钢制成,第四滚轮的外形与槽钢侧面形状相适配。

具体地,张拉台车底盘3后部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车轮22,牵引车1四角分别设有一个第二车轮,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均接触地面,第一车轮22与第二车轮直径尺寸保证张拉台车底盘3水平设置,支撑油缸7收缩后的最低面高于地面。

张拉台车工作时,牵引车1牵引张拉台车到梁端指定位置,支撑油缸7伸长接触地面支撑张拉台车。人员站到纵移平台13上,用遥控操纵电动葫芦11吊起千斤顶,根据张拉的孔道位置人员操纵升降平台4升到合适位置,然后操纵张拉工作平台5横向移动至合适位置,再遥控操纵电动葫芦横移框架20对千斤顶进行横向位置的微调,调整好位置后纵移平台13向梁端移动千斤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

对梁体上的钢绞线进行张拉时,梁体的两端各需要一辆张拉台车同时工作,每辆张拉台车上的两个张拉工作平台同时工作,同时对梁体两端左右对称的钢绞线进行张拉,使梁体受到平衡预紧力。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