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建筑用路面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9759发布日期:2019-09-25 00:5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建筑用路面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市政建筑用路面洒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建筑施工现场路面的清洁,防止灰尘荡起,影响施工进程、污染城市环境,需要对施工路面进行洒水。

目前,施工道路上缺少专用的洒水装置,有的由工人推动手推车,往返于施工道路上洒水,这种方式洒水不均匀,防尘面积小,使用不方便,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管理形象;还有的洒水装置是固定不动的,只能对洒水装置周围的路面进行洒水,洒水及防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市政建筑用路面洒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洒水装置洒水不均匀,防尘效果差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墙体,墙体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上设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滑块,滑块右侧固定有左右方向的高压管,高压管前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喷头,高压管后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二喷头,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均开口朝下且交错设置,高压管左端贯穿滑块且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软管,软管前端连接水源,往复丝杠前端贯穿支撑板且同轴安装有从动变速轮,从动变速轮下方设有主动变速轮,主从变速轮经皮带与从动变速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前后移动的高压管,高压管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洒水均匀且提高洒水效率,设置主动变速轮和从动变速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高压管的移动速度,增强洒水防尘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B-B的轴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墙体1,墙体1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3,往复丝杠3上设有可沿其前后移动的滑块4,滑块4右侧固定有左右方向的高压管5,高压管5前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一喷头6,高压管5后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第二喷头7,第一喷头6和第二喷头7均开口朝下且交错设置,高压管5左端贯穿滑块4且连接有前后方向的软管8,软管8前端连接水源,往复丝杠3前端贯穿支撑板2且同轴安装有从动变速轮9,从动变速轮9下方设有主动变速轮10,主从变速轮经皮带11与从动变速轮9连接。

为了使得滑块4带动高压管5在墙体1上前后移动,所述的墙体1上开设有前后方向的滑槽12,滑块4后端与滑槽12滑动连接。

为了随高压管5内的水起到增压作用,所述的高压管5的左端安装有增压阀13。

为了在高压管5带动软管8前后移动时,对软管8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的墙体1上固定有前后方向且上端开口的放置盒14,放置盒14位于往复丝杠3的下方。

所述的软管8置于放置盒14内,软管8前端贯穿放置盒14且连接有连接管15,连接管15另一端经水泵16与市政水源连接。

为了达到更好的变速效果,所述的从动变速轮9为前端小且后端大的锥形结构,主动变速轮10为前端大且后端小的锥形结构,从动变速轮9和主动变速轮10上均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7和第二环形槽18,从动变速轮9上的第一环形槽17与主动变速轮10上的第二环形槽18相对应,从动变速轮9上的第二环形槽18与主动变速轮10上的第一环形槽17相对应,主动变速轮10同轴安装有电机19。

为了增强洒水效果,所述的高压管5的长度与路面20的宽度相等,且高压管5的高度距离路面20为3-4米。

为了增强洒水效果,所述的第一喷头6和第二喷头7上均开设有多个细小喷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高压管5位于墙体1后侧的初始状态;

根据天气的炎热情况或路面20上灰尘的多少,调节高压管5前后移动的速度,当需要高压管5快速移动时,将皮带11安装在从动变速轮9上的第一环形槽17和主动变速轮10上的第二环形槽18之间;当需要高压管5慢速移动时,将皮带11安装在从动变速轮9上的第二环形槽18和主动变速轮10上的第一环形槽17之间;

打开水泵16,水经连接管15进入软管8内,再经增压管进入高压管5内,然后从多个第一喷头6和多个第二喷头7上的喷孔内洒向路面20;

同时启动电机19,电机19驱动主动变速轮10转动,并经皮带11带动从动变速轮9转动,进而使往复丝杠3在两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从而使得滑块4带动高压管5沿往复丝杠3前后方向移动,实现对施工路面20洒水防尘。

本实用新型设置放置盒14,为的是在高压管5带动软管8前后移动时,软管8被放置盒14支撑,防止软管8悬空或在路面20上滑动,造成软管8被划破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设置高压管5的长度与路面20的宽度相等,为的是对施工路面20进行全面洒水,避免出现未被洒水的残留死角。

本实用新型设置高压管5的高度距离路面20为3-4米,为的是在洒水的过程中,可以将空中的灰尘压在路面20上,防止灰尘继续飘荡,提高洒水防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喷头6和第二喷头7交错设置且均开设有多个细小喷孔,为的是使水能够像雾的形式一样喷出,雾气足以飘落到路面20上的任何位置,提高洒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前后移动的高压管,高压管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洒水均匀且提高洒水效率,设置主动变速轮和从动变速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高压管的移动速度,增强洒水防尘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