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9044发布日期:2020-04-07 2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1),所述沥青路面(1)的下表面上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透水沥青底层(11)及碎石砂垫层(12),所述碎石砂垫层(12)的下表面粘接有防水粘接层(13),所述防水粘接层(13)的下表面上设有土基层(14),所述沥青路面(1)的上表面两侧均上浇筑有路牙(2),其特征是:两个所述路牙(2)相对的一侧上均开设有多个排水口(21),任一排水口(21)上均铰接有排水盖(211),两个所述路牙(2)的下表面均连通有储水仓(22),所述储水仓(22)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水仓(22)的内顶面固定有滤水组件(3),所述滤水组件(3)包括与储水仓(22)卡接的两个固定座(31)、与两个固定座(31)共同转动连接的转轴(32)及卷绕在转轴(32)上的滤网(33),所述滤网(33)远离转轴(32)的端部与排水盖(211)的下端面卡接,所述转轴(32)的两端部周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21),两个所述固定座(31)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转轴(32)外部的扭簧(322),所述扭簧(322)远离固定座(31)的端部与限位板(3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滤网(33)远离转轴(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条(331),所述排水盖(211)靠近滤网(3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条(331)卡接的第一卡槽(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储水仓(22)的内顶面固定有可将滤水组件(3)围住的防护罩(34),所述防护罩(34)上开设有可供滤网(33)穿过的通孔(341),所述防护罩(34)上开设有与储水仓(22)连通的滤孔(3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孔(34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可清理滤网(33)的排刷(3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罩(34)上开设有限位槽(345),所述限位槽(345)上卡接有与路牙(2)内侧壁抵接的挡板(3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罩(34)的上表面上及所述固定座(3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条(344),所述储水仓(22)的内顶面上开设有与两个第二卡条(344)分别卡接的两个第二卡槽(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沥青路面(1)的内部设有排水组件(4),所述排水组件(4)依次穿设透水沥青底层(11)、碎石砂垫层(12)及防水粘接层(13),最终延伸至储水仓(22)的内部,所述排水组件(4)包括两层土工布(41)及固定连接在两层土工布(41)之间的滤布(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组件(4)的顶部卡接有挡水条(43),所述挡水条(43)由pvc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再生沥青公路的路面排水结构,包括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的下表面上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透水沥青底层及碎石砂垫层,所述碎石砂垫层的下表面粘接有防水粘接层,所述防水粘接层的下表面上设有土基层,所述沥青路面的上表面两侧均上浇筑有路牙,两个所述路牙相对的一侧上均开设有多个排水口,任一排水口上均铰接有排水盖,两个所述路牙的下表面均连通有储水仓,所述储水仓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提高路面排水的效率,减少路面积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发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