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沥青加温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168发布日期:2020-05-26 18:2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新型沥青加温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加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沥青加温塔。



背景技术:

周知,在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沥青作为一种通用的建筑材料被普遍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温处理,现有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在沥青加温设备外部加装加热锅炉,通过加热锅炉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加热后再通过导热油对罐内沥青进行加热;目前针对沥青加温塔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体现在:

1.现有的沥青加温塔无尾气处理装置,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大气污染;2.现有的沥青加温装置为罐体结构,其内部上下贯通,常规的设计方式是将加温管设置在罐体的底部,罐体底部迅速受热后热量迅速向上翻滚直接导致沥青中部受热过度而边缘受热较差,影响沥青加热后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沥青加温塔,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加热均匀且效率高,效果好并且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沥青加温塔,其包括一个方形的加温箱,所述的加温箱的顶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沥青罐,沥青罐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竖向延伸设置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扇叶;在沥青罐内部下方沿着内部焊接设置有阻挡环,所述的阻挡环的顶部墩放有一个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隔板,所述的隔板和固定框固定至一体并通过固定框固定在阻挡环上;所述的隔板的外径小于阻挡环的内径,两者设置后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沥青罐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尾气处理模块;所述的尾气处理模块通过法兰固定在沥青罐的顶部,尾气处理模块分为多段设计,其最下方为收集腔,所述的收集腔上设置有观察口;收集腔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管的顶部共同连接着尾气排放腔,所述的尾气排放腔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帽,尾气排放腔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所述的隔板为锥度设置,其中心处设置有竖向通孔用于穿过驱动轴;隔板的中部低外径处高;隔板上竖向设置有一个检修口,其可实现沥青罐内部上下贯通。

所述的冷却管竖向将收集腔和尾气排放腔贯通;冷却管分为两部分,其中心处为竖向通管,竖向通管上设置有冷却翅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隔板将沥青罐内部腔室上下分隔,在对沥青罐底部加热后,热浪可避免直接上浮,可通过隔板周边缝隙上传至上方的沥青中,并且通过搅拌扇叶的搅动可实现沥青的均匀受热,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罐顶部设置尾气处理模块,通过尾气处理模块将沥青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收集,通过尾气处理模块内部多根冷却管的冷却作用,可实现沥青中有毒有害高温气体的迅速冷凝并重新以冷却液体的形式回流至沥青罐内,少量无毒害气体在尾气排放腔中排放,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解决目前沥青加热模块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沥青加温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板上方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尾气处理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沥青罐,2、加温箱,3、驱动电机,4、尾气处理模块,41、收集腔,42、观察口,43、冷却管,44、散热翅片,45、竖向通管,46、尾气排放腔,47、排气孔,5、驱动轴,6、套筒,61、搅拌扇叶,7、隔板,71、固定框,72、阻挡环,73、隔板,74、热流间隙,75、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所示,一种新型沥青加温塔,如附图所示,其包括一个方形的加温箱2,所述的加温箱2的顶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沥青罐1,沥青罐侧面设置有爬梯,其顶部设置有护栏,沥青罐1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竖向延伸设置有一个驱动轴5,驱动轴5上套装有多个套筒6,每个套筒上分别固定有多个搅拌扇叶61,通过搅拌扇叶61的搅动实现同层面沥青的充分混合;在沥青罐1内部下方沿着内部焊接设置有阻挡环72,所述的阻挡环72的顶部墩放有一个固定框71,所述的固定框7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隔板73,所述的隔板73和固定框71固定至一体并通过固定框71固定在阻挡环72上;需注意的是,所述的隔板73在设置时,其外径小于阻挡环72的内径,两者设置后之间存在热流间隙7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通过隔板73将沥青罐1内部腔室上下分隔,在对沥青罐1底部加热后,热浪可避免直接上浮,可通过隔板周边热流间隙74上传至上方的沥青中,以此防止热量局部传播而造成的增温不均匀。

所述的沥青罐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尾气处理模块4;所述的尾气处理模块通过法兰固定在沥青罐1的顶部,尾气处理模块4分为多段设计,其最下方为收集腔41,所述的收集腔41上设置有观察口42;收集腔41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多根冷却管43,冷却管43的顶部共同连接着尾气排放腔46,所述的尾气排放腔46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帽,尾气排放腔46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47。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后,其将隔板设计为锥度形状,如图3所示,其中心处设置有竖向通孔用于穿过驱动轴5;隔板73的中部低外径处高,此种结构可促使热浪由中部向四周扩散;隔板73上竖向设置有一个检修口75,其可实现沥青罐1内部上下贯通。

如上所述的冷却管43竖向将收集腔41和尾气排放腔46贯通;冷却管43分为两部分,其中心处为竖向通管44,竖向通管44上设置有冷却翅片45可实现气体冷凝回流。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隔板73将沥青罐内部腔室上下分隔,在对沥青罐底部加热后,热浪可避免直接上浮,通过隔板73周边热流间隙74上传至上方的沥青中,并且通过搅拌扇叶61的搅动可实现沥青的均匀受热,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罐顶部设置尾气处理模块4,通过尾气处理模块4将沥青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收集,通过尾气处理模块内部多根冷却管的冷却作用,可实现沥青中有毒有害高温气体的迅速冷凝并重新以冷却液体的形式回流至沥青罐内,少量无毒害气体在尾气排放腔中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沥青加温塔,其包括一个方形的加温箱,所述的加温箱的顶部竖直设置有一个沥青罐,其特征在于:沥青罐的顶部竖向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竖向延伸设置有一个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扇叶;在沥青罐内部下方沿着内部焊接设置有阻挡环,所述的阻挡环的顶部墩放有一个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隔板,所述的隔板和固定框固定至一体并通过固定框固定在阻挡环上;所述的隔板的外径小于阻挡环的内径,两者设置后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沥青罐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尾气处理模块;所述的尾气处理模块通过法兰固定在沥青罐的顶部,尾气处理模块分为多段设计,其最下方为收集腔,所述的收集腔上设置有观察口;收集腔的上方竖向设置有多根冷却管,冷却管的顶部共同连接着尾气排放腔,所述的尾气排放腔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帽,尾气排放腔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沥青加温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为锥度设置,其中心处设置有竖向通孔用于穿过驱动轴;隔板的中部低外径处高;隔板上竖向设置有一个检修口,其可实现沥青罐内部上下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沥青加温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竖向将收集腔和尾气排放腔贯通;冷却管分为两部分,其中心处为竖向通管,竖向通管上设置有冷却翅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加温设备技术领域,其通过隔板将沥青罐内部腔室上下分隔,在对沥青罐底部加热后,热浪可避免直接上浮,可通过隔板周边缝隙上传至上方的沥青中,并且通过搅拌扇叶的搅动可实现沥青的均匀受热,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罐顶部设置尾气处理模块,通过尾气处理模块将沥青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收集,通过尾气处理模块内部多根冷却管的冷却作用,可实现沥青中有毒有害高温气体的迅速冷凝并重新以冷却液体的形式回流至沥青罐内,少量无毒害气体在尾气排放腔中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可有效的解决目前沥青加热模块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沥青加温塔。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广通筑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