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2227发布日期:2020-09-18 20:4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施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政路面中,生态型路面具有广泛运用。生态型路面中,包括改性沥青和改性剂的沥青路面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

沥青生态路面中,骨料(粒料)是混合在沥青中的一种重要成分,用于提高路面的抗压性能和抵抗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因此,在沥青路面铺设之前,首先需要完成沥青与添加在其内的成分的充分混合。现有技术中,考虑到以上混合的均匀性以及提高混合效率,出现了在进行混合之前,将沥青进行加热,使得沥青以熔化的状态或流动性能更好的液态形式参与混合,相较于将沥青和矿物材料一起加热进行搅拌,这种混合方式在热能能耗上以及混合动力设备的能耗上均具有突出的节能特点,同时,由于被混合物料流动性更好,故在效率上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对现有沥青生态混凝土施工装置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做进一步优化,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沥青生态混凝土铺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对现有沥青生态混凝土施工装置的结构及施工方法做进一步优化,以使得其能够更好的适应沥青生态混凝土铺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本施工装置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提升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包括沥青加热仓,还包括用于实现沥青与骨料混合的混合仓,所述沥青加热仓上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进行加热的沥青加热装置,所述混合仓上还设置有骨料加热装置,所述骨料加热装置用于对混合仓中的骨料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被加热后的沥青添加至混合仓中与骨料混合的施工方式相较于在仅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沥青与骨料的混合和加热,虽然在效率上和能耗上具有优势,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骨料在混合仓中为室温,在沥青注入到混合仓接触骨料后,由于骨料的比热较大,此时,骨料吸收沥青热量后,沥青温度显著降低,经常会出现混合仓中在沥青的入口处沥青与骨料的混合物呈团状。以上呈团状的混合物不仅要求混合仓上的搅拌机构具有更大的动力,同时不利于沥青在混合仓中的流动性。

本方案中,设置为混合仓上设置有骨料加热装置,在本装置具体运用时,在沥青注入混合仓之前,利用所述骨料加热装置对混合仓中的骨料进行加热,这样,在沥青注入混合仓后,沥青接触的骨料时,通过减小或避免沥青损失热量,使得沥青与骨料形成的混合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以及更小的黏度,从而使得搅拌机构能够更为轻易和快速的完成混合仓中的物料混合,从而达到提升沥青混凝土混合效率的目的。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现有技术中,由于混合仓的工作必须依赖于搅拌机构完成,故混合仓工作过程是存在一定振动的,而沥青加热仓中,由于被加热的沥青能够轻易的达到具有理想流动性能的形态,故沥青加热仓本身是可以静置的形态工作,同时在施工场地,地面的平整性是随机的,因此,为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性、减小对混合仓、沥青加热仓支撑架体的力学性能设计要求,设置为:还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所述沥青加热仓固定在第一车体上,所述混合仓固定在第二车体上,还包括连接管道,所述混合仓上设置有骨料添加入口及沥青添加入口,所述连接管道其中一端与沥青加热仓的出口端相接,另一端与沥青添加入口相接。本方案中,采用单独的车体分别支撑混合仓和沥青加热仓,使得混合系统、沥青加热系统为独立的系统,从而避免或减小混合仓工作对沥青加热仓的影响。优选的,设置为连接管道的入口端直接与沥青加热仓相接,连接管道的出口端与混合仓没有直接连接关系:连接管道的出口端正对沥青添加入口,沥青能够由连接管道注入沥青添加入口即可。

为提升混合仓、沥青加热仓的抗倾倒性能,设置为:所述混合仓与第二车体之间、沥青加热仓与第一车体之间均设置有调平机构,混合仓下侧的调平机构用于对混合仓进行调平,沥青加热仓下侧的调平机构用于对沥青加热仓进行调平;

所述调平机构均包括支撑盘及多根顶升螺杆;

混合仓下侧的调平机构为:顶升螺杆竖直设置,顶升螺杆间隔分布,顶升螺杆的下端与第二车体螺纹连接,各顶升螺杆的上端均固定有球体,支撑盘上设置有数量与顶升螺杆数量相等的球壳,各顶升螺杆上的球体均嵌入一个球壳中,混合仓支撑于支撑盘上;

沥青加热仓下侧的调平机构为:顶升螺杆竖直设置,顶升螺杆间隔分布,顶升螺杆的下端与第一车体螺纹连接,各顶升螺杆的上端均固定有球体,支撑盘上设置有数量与顶升螺杆数量相等的球壳,各顶升螺杆上的球体均嵌入一个球壳中,沥青加热仓支撑于支撑盘上;

各球体均可绕自身球心朝向任意方向360°转动。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调平机构设置形式,在调平机构上,通过顶升螺杆对支撑盘的不同位置进行顶升,通过调整顶升螺杆相对于第一车体或第二车体的伸出长度,即可对支撑盘进行调平,从而达到对支撑盘上混合仓、沥青加热仓进行调平的目的。本方案中,设置为还包括球壳和球体,各球体均可绕自身球心朝向任意方向360°转动,这样,在对混合仓和沥青加热仓进行调平时,在转动顶升螺杆的同时,由于球体本身可绕自身球心转动,这样,顶升螺杆与支撑盘的配合面为滚动摩擦面,在包括物料的混合仓和沥青加热仓自重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使得转动顶升螺杆易于实现。优选的,为方便转动顶升螺杆,设置为各顶升螺杆上均设置有多个孔道,且在各顶升螺杆上,多个孔道沿着顶升螺杆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各孔道的孔口朝向不同。具体运用时,如通过作为转动杆的棒材插入位置适宜的孔道中,即可为对应顶升螺杆提供转矩。

为使得被加热后的沥青能够在自重下流入混合仓中,以简化本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易于维护和使用,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与第一车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沥青加热仓高位支撑的支架,在空间中,沥青加热仓位于混合仓的上方,沥青在自重下由连接管道流入混合仓中。

作为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及混合仓均包括仓体;

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及骨料加热装置均包括火焰喷头及盖板,所述盖板为两端开口的条形槽状结构;

在沥青加热仓上,沥青加热装置的盖板固定于仓体的外侧,且盖板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盖板的槽口侧朝向仓体的内侧,且盖板可拆卸连接于仓体上;盖板上的槽状空间作为盖板与仓体之间的烟道,火焰喷头安装在盖板的下侧,且火焰喷头的火焰喷射端朝向所述烟道的入口端;

在混合仓上,骨料加热装置的盖板固定于仓体的外侧,且盖板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盖板的槽口侧朝向仓体的内侧,且盖板可拆卸连接于仓体上;盖板上的槽状空间作为盖板与仓体之间的烟道,火焰喷头安装在盖板的下侧,且火焰喷头的火焰喷射端朝向所述烟道的入口端。本方案中,相应沥青加热装置和骨料加热装置均为:通过火焰喷头喷出用于加热的火焰,火焰也来至于可燃气体燃烧,亦可来自于油料燃烧,盖板的形态、安装方式以及与火焰喷头的相对位置限定中,来自火焰加热的高温气体或烟气可进入烟道,由于仓体外壁作为烟道壁的组成部分,这样,以上高温气体或烟气可加热仓体,形成间壁式换热器。采用本方案,相较于如采用直接管道作为气管,此方式高温气体或烟气可直接与仓体接触;相较于火焰直接喷射至仓体的外壁进行加热,由于包括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可约束高温气体或烟气的流动路径,避免仓体外部气流扰乱高温气体或烟气的流向,使得高温气体或烟气与仓体能够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利用热量的目的;设置为盖板可拆卸连接于仓体上,配合盖板的形态,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拆卸掉盖板,对仓体外壁的换热区域进行如除碳清洗,从而保证仓体具有可接受的热阻以保证热量利用率。

为获得更大的加热面积,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及骨料加热装置两者均包括多个火焰喷头及多个盖板,各者上火焰喷头与盖板的数量相等;

在沥青加热仓及混合仓上,盖板均环形均布于仓体的外侧,且各盖板的下侧均设置有一个火焰喷头。

为使得沥青加热仓可方便的输出被加热后的沥青,同时避免因为沥青受热不均而在流动的沥青中混合有体积过大的固体状沥青,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的仓体的下端为大端为上端的圆锥形仓段,沥青加热装置还包括其上均匀分布有电热丝的滤网板,所述滤网板作为圆锥形仓段底部的过滤板。本方案中,流出沥青加热仓的沥青需要经过滤网板,这样,可保证对待输出的沥青进行一次较为均匀的加热和过滤。

现有技术中,不同沥青在常温下包括不同的形态及物理性能,为使得根据不同的沥青类型和使用要求,可选择不同孔径大小的滤网板,以通过以上孔径限定由沥青加热仓输出的沥青的形态为满足使用要求的形态,设置为:滤网板可拆卸连接于圆锥形仓段上。

以保证热量利用率,设置为:所述仓体及盖板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设置为混合仓上设置有骨料加热装置,在本装置具体运用时,在沥青注入混合仓之前,利用所述骨料加热装置对混合仓中的骨料进行加热,这样,在沥青注入混合仓后,沥青接触的骨料时,通过减小或避免沥青损失热量,使得沥青与骨料形成的混合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以及更小的黏度,从而使得搅拌机构能够更为轻易和快速的完成混合仓中的物料混合,从而达到提升沥青混凝土混合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剖视图为混合仓的剖视图,用于反映混合仓上骨料加热装置在仓体上的分布情况;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剖视图为沥青加热仓的剖视图,用于反映沥青加热仓上沥青加热装置在仓体上的分布情况。

图中标记分别为:1、混合仓,2、沥青加热仓,3、连接管道,4、搅拌机构,5、支架,6、第一车体,7、第二车体,8、支撑盘,9、球壳,10、顶升螺杆,11、仓体,12、盖板,13、火焰喷头,14、烟道,15、滤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生态型路面施工装置,包括沥青加热仓2,还包括用于实现沥青与骨料混合的混合仓1,所述沥青加热仓2上设置有用于对沥青进行加热的沥青加热装置,所述混合仓1上还设置有骨料加热装置,所述骨料加热装置用于对混合仓1中的骨料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被加热后的沥青添加至混合仓1中与骨料混合的施工方式相较于在仅在一个空间中实现沥青与骨料的混合和加热,虽然在效率上和能耗上具有优势,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骨料在混合仓1中为室温,在沥青注入到混合仓1接触骨料后,由于骨料的比热较大,此时,骨料吸收沥青热量后,沥青温度显著降低,经常会出现混合仓1中在沥青的入口处沥青与骨料的混合物呈团状。以上呈团状的混合物不仅要求混合仓1上的搅拌机构4具有更大的动力,同时不利于沥青在混合仓1中的流动性。

本方案中,设置为混合仓1上设置有骨料加热装置,在本装置具体运用时,在沥青注入混合仓1之前,利用所述骨料加热装置对混合仓1中的骨料进行加热,这样,在沥青注入混合仓1后,沥青接触的骨料时,通过减小或避免沥青损失热量,使得沥青与骨料形成的混合体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以及更小的黏度,从而使得搅拌机构4能够更为轻易和快速的完成混合仓1中的物料混合,从而达到提升沥青混凝土混合效率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现有技术中,由于混合仓1的工作必须依赖于搅拌机构4完成,故混合仓1工作过程是存在一定振动的,而沥青加热仓2中,由于被加热的沥青能够轻易的达到具有理想流动性能的形态,故沥青加热仓2本身是可以静置的形态工作,同时在施工场地,地面的平整性是随机的,因此,为提升本装置的稳定性、减小对混合仓1、沥青加热仓2支撑架体的力学性能设计要求,设置为:还包括第一车体6和第二车体7,所述沥青加热仓2固定在第一车体6上,所述混合仓1固定在第二车体7上,还包括连接管道3,所述混合仓1上设置有骨料添加入口及沥青添加入口,所述连接管道3其中一端与沥青加热仓2的出口端相接,另一端与沥青添加入口相接。本方案中,采用单独的车体分别支撑混合仓1和沥青加热仓2,使得混合系统、沥青加热系统为独立的系统,从而避免或减小混合仓1工作对沥青加热仓2的影响。优选的,设置为连接管道3的入口端直接与沥青加热仓2相接,连接管道3的出口端与混合仓1没有直接连接关系:连接管道3的出口端正对沥青添加入口,沥青能够由连接管道3注入沥青添加入口即可。

为提升混合仓1、沥青加热仓2的抗倾倒性能,设置为:所述混合仓1与第二车体7之间、沥青加热仓2与第一车体6之间均设置有调平机构,混合仓1下侧的调平机构用于对混合仓1进行调平,沥青加热仓2下侧的调平机构用于对沥青加热仓2进行调平;

所述调平机构均包括支撑盘8及多根顶升螺杆10;

混合仓1下侧的调平机构为:顶升螺杆10竖直设置,顶升螺杆10间隔分布,顶升螺杆10的下端与第二车体7螺纹连接,各顶升螺杆10的上端均固定有球体,支撑盘8上设置有数量与顶升螺杆10数量相等的球壳9,各顶升螺杆10上的球体均嵌入一个球壳9中,混合仓1支撑于支撑盘8上;

沥青加热仓2下侧的调平机构为:顶升螺杆10竖直设置,顶升螺杆10间隔分布,顶升螺杆10的下端与第一车体6螺纹连接,各顶升螺杆10的上端均固定有球体,支撑盘8上设置有数量与顶升螺杆10数量相等的球壳9,各顶升螺杆10上的球体均嵌入一个球壳9中,沥青加热仓2支撑于支撑盘8上;

各球体均可绕自身球心朝向任意方向360°转动。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调平机构设置形式,在调平机构上,通过顶升螺杆10对支撑盘8的不同位置进行顶升,通过调整顶升螺杆10相对于第一车体6或第二车体7的伸出长度,即可对支撑盘8进行调平,从而达到对支撑盘8上混合仓1、沥青加热仓2进行调平的目的。本方案中,设置为还包括球壳9和球体,各球体均可绕自身球心朝向任意方向360°转动,这样,在对混合仓1和沥青加热仓2进行调平时,在转动顶升螺杆10的同时,由于球体本身可绕自身球心转动,这样,顶升螺杆10与支撑盘8的配合面为滚动摩擦面,在包括物料的混合仓1和沥青加热仓2自重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可使得转动顶升螺杆10易于实现。优选的,为方便转动顶升螺杆10,设置为各顶升螺杆10上均设置有多个孔道,且在各顶升螺杆10上,多个孔道沿着顶升螺杆10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各孔道的孔口朝向不同。具体运用时,如通过作为转动杆的棒材插入位置适宜的孔道中,即可为对应顶升螺杆10提供转矩。

为使得被加热后的沥青能够在自重下流入混合仓1中,以简化本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易于维护和使用,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2与第一车体6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沥青加热仓2高位支撑的支架5,在空间中,沥青加热仓2位于混合仓1的上方,沥青在自重下由连接管道3流入混合仓1中。

作为加热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2及混合仓1均包括仓体11;

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及骨料加热装置均包括火焰喷头13及盖板12,所述盖板12为两端开口的条形槽状结构;

在沥青加热仓2上,沥青加热装置的盖板12固定于仓体11的外侧,且盖板12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盖板12的槽口侧朝向仓体11的内侧,且盖板12可拆卸连接于仓体11上;盖板12上的槽状空间作为盖板12与仓体11之间的烟道14,火焰喷头13安装在盖板12的下侧,且火焰喷头13的火焰喷射端朝向所述烟道14的入口端;

在混合仓1上,骨料加热装置的盖板12固定于仓体11的外侧,且盖板12倾斜设置或竖直设置,盖板12的槽口侧朝向仓体11的内侧,且盖板12可拆卸连接于仓体11上;盖板12上的槽状空间作为盖板12与仓体11之间的烟道14,火焰喷头13安装在盖板12的下侧,且火焰喷头13的火焰喷射端朝向所述烟道14的入口端。本方案中,相应沥青加热装置和骨料加热装置均为:通过火焰喷头13喷出用于加热的火焰,火焰也来至于可燃气体燃烧,亦可来自于油料燃烧,盖板12的形态、安装方式以及与火焰喷头13的相对位置限定中,来自火焰加热的高温气体或烟气可进入烟道14,由于仓体11外壁作为烟道14壁的组成部分,这样,以上高温气体或烟气可加热仓体11,形成间壁式换热器。采用本方案,相较于如采用直接管道作为气管,此方式高温气体或烟气可直接与仓体11接触;相较于火焰直接喷射至仓体11的外壁进行加热,由于包括所述盖板12,所述盖板12可约束高温气体或烟气的流动路径,避免仓体11外部气流扰乱高温气体或烟气的流向,使得高温气体或烟气与仓体11能够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利用热量的目的;设置为盖板12可拆卸连接于仓体11上,配合盖板12的形态,在本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拆卸掉盖板12,对仓体11外壁的换热区域进行如除碳清洗,从而保证仓体11具有可接受的热阻以保证热量利用率。

为获得更大的加热面积,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装置及骨料加热装置两者均包括多个火焰喷头13及多个盖板12,各者上火焰喷头13与盖板12的数量相等;

在沥青加热仓2及混合仓1上,盖板12均环形均布于仓体11的外侧,且各盖板12的下侧均设置有一个火焰喷头13。

为使得沥青加热仓2可方便的输出被加热后的沥青,同时避免因为沥青受热不均而在流动的沥青中混合有体积过大的固体状沥青,设置为:所述沥青加热仓2的仓体11的下端为大端为上端的圆锥形仓段,沥青加热装置还包括其上均匀分布有电热丝的滤网板15,所述滤网板15作为圆锥形仓段底部的过滤板。本方案中,流出沥青加热仓2的沥青需要经过滤网板15,这样,可保证对待输出的沥青进行一次较为均匀的加热和过滤。

现有技术中,不同沥青在常温下包括不同的形态及物理性能,为使得根据不同的沥青类型和使用要求,可选择不同孔径大小的滤网板15,以通过以上孔径限定由沥青加热仓2输出的沥青的形态为满足使用要求的形态,设置为:滤网板15可拆卸连接于圆锥形仓段上。

以保证热量利用率,设置为:所述仓体11及盖板12的外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