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1016发布日期:2021-01-29 23:3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应用研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


背景技术:

[0002]
浇箱梁施工属于高墩危险作业,采用有效的挂篮预压施工工艺能够大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现有的工艺中,袋装砂预压工期长(一般为4d-7d);花费劳动力多;堆放高度高,吸水后增加预压荷载,一旦出现失稳迹象不能及时卸载,施工不安全;预压精确度较差,不能很好地模拟挂篮实际受力状态。若采用水箱加水预压,采用此方法进行预压加工水桶所花的焊工劳动力多,加工底板所需的钢材多,不经济;难于模拟挂篮实际受力状态,预压精度差。除此之外还有混凝土块预压,采用此方法进行预压工期长(一般为4d-7d);花费劳动力多;一旦出现失稳迹象不能及时卸载,施工不安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挂篮预压时可随时卸载,消除挂篮预压所产生的安全风险。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包括浇筑体、均安装在浇筑体上的挂篮和反力组件;反力组件包括固定在浇筑体上的反力梁、安装在浇筑体上的底部纵梁、安装在底部纵梁上的分配梁、安装在分配梁上的主梁、千斤顶;反力梁水平设置,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在主梁上,千斤顶的输出端与反力梁连接,底部纵梁的一端安装在浇筑体上,底部纵梁的另一端铰接有竖梁,竖梁与挂篮连接。
[0006]
进一步的是:反力组件还包括第一精轧螺纹钢;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一端与浇筑体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的另一端与反力梁连接。
[0007]
进一步的是:第一精轧螺纹钢倾斜设置,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上端与反力梁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下端与浇筑体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是:第一精轧螺纹钢与浇筑体的夹角为50
°

[0009]
进一步的是:底部纵梁铰接在浇筑体的底部,底部纵梁上设有挂篮底板,分配梁安装在挂篮底板上并与挂篮底板垂直。
[0010]
进一步的是:挂篮包括固定安装的水平杆、固定安装的倾斜杆、水平固定在浇筑体上的底杆、安装在底杆上的竖杆、固定在竖杆上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杆;水平杆和倾斜杆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杆和竖梁均与底杆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是:反力梁上设有第二精轧螺纹钢,反力梁通过第二精轧螺纹钢固定在浇筑体上。
[0012]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3]
本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且材料可周转使
用,节约成本。挂篮预压时可随时卸载,消除挂篮预压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同时还消除了传统挂篮预压施工工艺的繁琐,有效的降低了安全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为了便于统一查看说明书附图里面的各个附图标记,现对说明书附图里出现的附图标记统一说明如下:
[0017]
1为浇筑体,2为挂篮,3为反力梁,4为底部纵梁,5为分配梁,6为主梁,7为千斤顶,8为竖梁,9为第一精轧螺纹钢,10为挂篮底板,11为第二精轧螺纹钢,2-1为水平杆,2-2为倾斜杆,2-3为底杆,2-4为竖杆,2-5为连接板,2-6为支撑杆。
[0018]
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说明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方向与图1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左右方向与图1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
[0019]
结合图1所示,一种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包括浇筑体、均安装在浇筑体上的挂篮和反力组件;反力组件包括固定在浇筑体上的反力梁、安装在浇筑体上的底部纵梁、安装在底部纵梁上的分配梁、安装在分配梁上的主梁、千斤顶;反力梁水平设置,反力梁的左端固定在浇筑体上。千斤顶的底座固定在主梁上,千斤顶的输出端与反力梁连接,底部纵梁的一端(左端)安装在浇筑体上,底部纵梁的另一端(右端)铰接有竖梁,竖梁的下端与底部纵梁固定连接,竖梁的上端与挂篮的底杆连接。主梁与底部纵梁平行,分配梁垂直于底部纵梁。分配梁的上端与千斤顶连接,分配梁的下端与底部纵梁相固定。千斤顶、竖梁、主梁均位于底部纵梁和反力梁之间。
[0020]
反力组件还包括第一精轧螺纹钢;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一端与浇筑体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的另一端与反力梁连接。反力梁上设有第二精轧螺纹钢,反力梁通过第二精轧螺纹钢固定在浇筑体上。预埋的精轧螺纹钢,不会影响钢筋的预应力,而且能保证焊接质量,能重复使用。
[0021]
第一精轧螺纹钢倾斜设置,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上端(右端)与反力梁连接,第一精轧螺纹钢的下端(左端)与浇筑体连接。千斤顶与反力梁的连接处和第一精轧螺纹钢与反力梁连接处相交,即千斤顶与第一精轧螺纹钢在反力梁相交于一点。
[0022]
第一精轧螺纹钢与浇筑体的夹角为50
°
。使得第一精轧螺纹钢的受力更加稳定。
[0023]
底部纵梁的左端铰接在浇筑体的底部。千斤顶向下提供反力的时候,底部纵梁的右端在反力的作用下能够向下偏移,从而带动挂篮的底杆下移,实现挂篮承载力的测量。底部纵梁上设有挂篮底板,分配梁安装在挂篮底板上并与挂篮底板垂直。分配梁有两条,两条分配梁分别位于主梁下端面的左右两端。
[0024]
挂篮包括固定安装的水平杆、固定安装的倾斜杆、水平固定在浇筑体上的底杆、安装在底杆上的竖杆、固定在竖杆上的连接板、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杆;倾斜杆从左往右向上倾斜。水平杆和倾斜杆均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支撑杆和竖梁均与底杆连接。水平杆、倾斜杆、竖杆、支撑杆均与连接板连接。支撑杆从左往右向下倾斜设置。支撑杆的一端(左端)与连接
板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右端)与底杆连接。
[0025]
本新型装配式挂篮预压反力架的工作原理:采用第一精轧螺纹钢(1#块腹板预埋φ32精轧螺纹钢)连接反力梁和浇筑体,在挂篮底板上铺设分配梁,通过千斤顶反顶(向下顶)对挂篮施加荷载,利用第一精轧螺纹钢拉住反力梁,反力通过分配梁施加在挂篮底板上,达到预压目的。采用2台千斤顶进行加载,加载程序分为5级,即20%、40%、60%、80%、100%,加载完毕,完成各项数据观测后一次性卸载。每级加载完成,进行变形观测及焊缝、螺栓、销钉外观检查,待检测结果表明挂篮承载力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级加载。同一级荷载内,若结构变位最大的测点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所用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辨值,即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
[0026]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