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3573发布日期:2021-05-28 11:0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建筑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某些城镇已经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和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建设就是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和利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更好的实现“海绵城市”,各种形式和各种材料生产的透水路面砖应运而生。

市面上常见的透水路面砖透水效果较差,雨水通过透水路面砖进入地下时,在地面与透水砖交界处往往存在积水,一方面行人路过时积水会喷出,弄脏行人衣服,另一方面透水路面砖容易撬动,导致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旨在解决现有的透水路面砖透水效果差,路基不平整、交界处积水致使其撬动发生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上部块体和下部块体组成,所述主体的竖向截面呈“凸”字型,所述上部块体的宽度小于下部块体的宽度,所述上部块体的长度、厚度与下部块体的长度、厚度分别相等,所述上部块体位于下部块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上部块体的侧面均设有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的侧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

为了保证透水路面装拼装后的平稳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所述上部块体的宽度比下部块体的宽度小10-50mm。

为了提高透水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所述上部块体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的直径均为5-20mm。

为了进一步提高透水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所述上部块体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与所述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完全对接、相通,所述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与所述下部块体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完全对接、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上部块体和下部块体组成,所述主体的竖向截面呈“凸”字型,所述上部块体的宽度小于下部块体的宽度,所述上部块体的长度、厚度与下部块体的长度、厚度分别相等,所述上部块体位于与下部块体的中心部位,所述上部块体的侧面均设有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的侧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所述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此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透水效率的同时,保证了产品拼装后的稳定性。

2.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上部块体的宽度比下部块体的宽度小10-50mm,产品拼装后相互搭接,能够有效避免因路基不平导致的撬动,保证了稳定性。

3.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上部块体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下部块体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的直径均为5-20mm,凹槽的设置在保证产品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透水效率。

4.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上部块体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与下部块体、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完全对接、相通,下部块体、上部块体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与下部块体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完全对接、相通,凹槽形成了透水通道,进一步提高了透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拼装后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下部块体;1-2、上部块体;2、上部块体侧面的凹槽;3、下部块体与上部块体重合以外上表面的凹槽;4、下部块体侧面的凹槽;l1、下部块体的长度;l2、上部块体的长度;b1、下部块体的宽度;b2、上部块体的宽度;h1、下部块体的厚度;h2、上部块体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包括主体1,主体1由上部块体1-2和下部块体1-1组成,主体1的竖向截面呈“凸”字型,上部块体1-2的宽度b2小于下部块体1-1的宽度b1,上部块体1-2的长度l2、厚度h2与下部块体1-1的长度l1、厚度l2分别相等,上部块体1-2位于下部块体1-1的中心部位,上部块体1-2的侧面均设有半圆柱状凹槽2,下部块体1-1的侧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4,下部块体1-1与上部块体1-2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有半圆柱状凹槽3。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块体1-2的宽度b2比下部块体1-1的宽度b1小50mm,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上部块体1-2、下部块体1-1相互搭接、支撑,保证了透水路面装拼装后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块体1-2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2、下部块体1-1的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4、下部块体1-1与上部块体1-2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3的直径均为5mm,半圆柱状凹槽的设计,提高了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透水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块体1-2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2与下部块体1-1、上部块体1-2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3完全对接、相通,下部块体1-1、上部块体1-2重合部位以外的上表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3与下部块体1-1的长-厚侧面设置的半圆柱状凹槽4完全对接、相通,此种设计,使得该种海绵城市用新型透水路面砖具有了贯通的透水管路,进一步提高了透水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