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1339发布日期:2021-07-20 16:30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



背景技术:

伸缩缝是u型桥梁结构的重要构件之一,具有伸缩、承重、防水、平整等功能。同时伸缩缝须具有刚度高、耐久性强、整体性好等特点,以能够满足桥梁的使用性要求,能将车辆垂直、水平荷载通过支承结构传递给桥梁梁体,能满足桥梁纵横向位移、梁端翘曲发生转角变化,保证桥梁上部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以及荷载作用下,在该处的变位能够得以实现,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很好的保证行车的安全、平顺。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伸缩缝之间灌注水泥砂浆,但是由于u型梁的特殊构造,导致伸缩缝分成了水平段和竖直段,灌浆时需要在伸缩缝上盖一些遮挡体,水平段的遮挡体还能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但是在竖直段的遮挡体在灌浆料重力的作用下,导致灌浆料会出现溢出的情况,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卡紧,但是这种方式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解决了相关技术中u型梁中的伸缩缝在注入灌浆料的时候需要进行人工卡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包括:

挡体,为四个,两两为一组且对称设置在伸缩缝的两侧,所述挡体用于与所述u型梁的腹板契合,所述挡体开设有安装孔;

连接轴,为多个且两端均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内,所述连接轴设于同时与u型梁一侧腹板契合的两个所述挡体上;

安装座,设于所述连接轴上且具有螺杆,所述安装座为多个且与所述连接轴一对一设置;

顶紧环,具有内螺纹且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顶紧环为多个且与所述安装座一对一设置;以及

连杆,具有多个光孔,多个所述光孔均分设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光孔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外部,所述顶紧环卡设在所述连杆的两端;

其中,所述挡体包括:

压板,一侧设有第一螺柱,另一侧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所述压板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第一螺柱设于所述竖板上,所述横板的端部与所述竖板的端部连接,所述横板的两侧具有滑杆;

过渡板,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过渡板借助所述滑杆和所述第二通孔滑动设于所述压板上,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顶紧环均为四个。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包括:

主杆,两个所述光孔分别设于所述主杆的两端;以及

副杆,为两个且呈l状,两个所述副杆设于所述主杆的两端,所述副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主杆的外部,所述光孔设于所述副杆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板还包括:

穿透孔,设于所述过渡板上;以及

连接座,设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穿透孔设置,所述安装孔(115)开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压板上,所述第一螺柱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板的底部具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具有凸起,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凸起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可穿入螺栓。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穿透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均为长条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板的顶端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与u型梁保持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紧环的外部具有拨体,所述拨体为两个且呈圆周均布在所述顶紧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挡体为四个,并且分成两组设置在u型梁中伸缩缝的两侧,挡体可以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挡体可以将遮挡体按压在u型梁上,进而完成能完成u型梁伸缩缝两侧的灌浆,挡体上开设了安装孔,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不同的安装孔内,实现同一侧腹板上两个相邻挡体的连接,安装座上开设贯穿孔,连接轴穿设在贯穿孔内,安装座上设置螺杆,并且安装座与连接轴数量保持一一对应,顶紧环的内部设置了内螺纹,并且顶紧环与螺杆实现螺纹连接,顶紧环的数量与安装座的数量保持一一对应,连杆上开设了多个光孔,并且多个光孔均匀分布在连杆的两端,光孔套设在螺杆的外部,顶紧环卡设在连杆的两端,这样借助连杆就能将两侧的挡体推顶紧,然后实现遮挡体对伸缩缝的遮挡,最终避免灌浆料溢出;挡体包括了压板和过渡板,压板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柱,另一侧用于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并将遮挡体按压在伸缩缝上,压板又由竖板和横板组成,第一螺柱设置在竖板上,横板的端部与竖板的端部连接,横板的两侧设置了滑杆,过渡板开设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螺柱穿过第一通孔设置,滑杆穿过第二通孔,过渡板借助滑杆和第二通孔滑动设置在压板上,安装孔开设在过渡板上,这样的设置形式能调整挡体上下部分受到的推顶力,以便能更好的将遮挡体按压在伸缩缝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的部分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杆与安装座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座和挡体配出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ⅰ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挡体,2、连接轴,3、安装座,4、顶紧环,5、连杆,

31、螺杆,41、拨体,51、主杆,52、副杆,53、光孔,

101、压板,102、过渡板,103、第一螺柱,104、滑杆,105、第一通孔,106、第二通孔,107、穿透孔,108、连接座,109、第二螺柱,110、连接板,111、延伸板,112、凸起,113、螺纹孔,114、承载面,1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u型梁弹性体伸缩缝的施工工装,包括:

挡体1,为四个,两两为一组且对称设置在伸缩缝的两侧,挡体1用于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挡体1开设有安装孔115;

连接轴2,为多个且两端均分别穿设于两个安装孔115内,连接轴2设于同时与u型梁一侧腹板契合的两个挡体1上;

安装座3,设于连接轴2上且具有螺杆31,安装座3为多个且与连接轴2一对一设置;

顶紧环4,具有内螺纹且与螺杆31螺纹连接,顶紧环4为多个且与安装座3一对一设置;以及

连杆5,具有多个光孔53,多个光孔53均分设于连杆5的两端,光孔53套设于螺杆31的外部,顶紧环4卡设在连杆5的两端;

其中,挡体1包括:

压板101,一侧设有第一螺柱103,另一侧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压板101包括竖板和横板,第一螺柱103设于竖板上,横板的端部与竖板的端部连接,横板的两侧具有滑杆104;

过渡板102,开设有第一通孔105和第二通孔106,第一螺柱103穿过第一通孔105,滑杆104穿设于第二通孔106内,过渡板102借助滑杆104和第二通孔106滑动设于压板101上,安装孔115开设于过渡板102上。

本实施例中,挡体1为四个,并且分成两组设置在u型梁中伸缩缝的两侧,挡体1可以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挡体1可以将遮挡体1按压在u型梁上,进而完成能完成u型梁伸缩缝两侧的灌浆,挡体1上开设了安装孔,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不同的安装孔内,实现同一侧腹板上两个相邻挡体1的连接,安装座3上开设贯穿孔,连接轴2穿设在贯穿孔内,安装座3上设置螺杆31,并且安装座3与连接轴2数量保持一一对应,顶紧环4的内部设置了内螺纹,并且顶紧环4与螺杆31实现螺纹连接,顶紧环4的数量与安装座3的数量保持一一对应,连杆5上开设了多个光孔53,并且多个光孔53均匀分布在连杆5的两端,光孔53套设在螺杆31的外部,顶紧环4卡设在连杆5的两端,这样借助连杆5就能将两侧的挡体1推顶紧,然后实现遮挡体1对伸缩缝的遮挡,最终避免灌浆料溢出;挡体1包括了压板101和过渡板102,压板101的一侧设置第一螺柱103,另一侧用于与u型梁的腹板契合并将遮挡体1按压在伸缩缝上,压板101又由竖板和横板组成,第一螺柱103设置在竖板上,横板的端部与竖板的端部连接,横板的两侧设置了滑杆104,过渡板102开设了第一通孔105和第二通孔106,第一螺柱103穿过第一通孔105设置,滑杆104穿过第二通孔106,过渡板102借助滑杆104和第二通孔106滑动设置在压板101上,安装孔开设在过渡板102上,这样的设置形式能调整挡体1上下部分受到的推顶力,以便能更好的将遮挡体1按压在伸缩缝上。

如图1~图2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连接轴2、安装座3和顶紧环4均为四个。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能稳定的将遮挡体1按压在伸缩缝上,并且还能节省成本,降低维修的复杂程度,可以将连接轴2、安装座3和顶紧环4设置为四个。

如图1~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连杆5包括:

主杆51,两个光孔53分别设于主杆51的两端;以及

副杆52,为两个且呈l状,两个副杆52设于主杆51的两端,副杆52的一端设于主杆51的外部,光孔53设于副杆5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连杆5由主杆51和副杆52组成,主杆51的两端都设置了光孔53,为了减少成本,可以将主杆51选择为管,副杆52也选择为管,只是需要副杆52呈现l状,副杆52的一端固定在主杆51上,另一端设置光孔53,并且使第一螺柱103穿入光孔53内。

如图7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过渡板102还包括:

穿透孔107,设于过渡板102上;以及

连接座108,设有第二螺柱109,第二螺柱109穿过穿透孔107设置,安装孔115开设于连接座108上。

本实施例中,穿透孔107设置在过渡板102上,连接座108具有第二螺柱109,第二螺柱109穿过穿透孔107后借助螺母使连接座108固定在过渡板102上,将连接座108设置成可拆卸的方式,有利于进行制造和维修,安装孔开设在连接座108上,安装孔贯穿连接座108,连接轴2穿入到安装孔内,由于连接轴2的两端都需要穿入到不同的安装孔内,因此一个连接轴2的两端对应两个连接座108,当将连接轴2设置成圆周的形式时,连接轴2可以轻易的穿入到连接座108的安装孔内。

如图3~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挡体1还包括连接板110,连接板110设于压板101上,第一螺柱103设于连接板110上。

本实施例中,挡体1内还设置了连接板110,连接板11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压板101上,第一螺柱10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板110上,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牢固,并且还便于进行制造加工。

如图7~图8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过渡板102的底部具有延伸板111,延伸板111具有凸起112,第二通孔106开设于凸起112上。

本实施例中,过渡板102的底部设置了延伸板111,延伸板111上设置凸起112,第二通孔106开设在凸起112上,凸起112设置在延伸板111的两侧,并且每个凸起112上都设置了第二通孔106,延伸板111焊接在过渡板102上,这样的设置形式节省了材料,也能利用车间加工其他零部件剩下的废料。

如图3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压板101开设有螺纹孔113,螺纹孔113内可穿入螺栓。

本实施例中,压板101上开设螺纹孔113,并且在螺纹孔113内可以穿入螺栓,螺栓的一端可以抵压在遮挡体1的外部,这样通过螺栓的压紧形式可以将遮挡体1按压在伸缩缝的周边。

如图7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穿透孔107和第一通孔105均为长条孔。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调整过渡板102在压板101上的滑动,并且保证螺杆31能将过渡板102稳定的固定在压板101上,可以将穿透孔107和第一通孔105都设置成长条孔的形式。

如图7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过渡板102的顶端具有承载面114,承载面114用于与u型梁保持接触。

本实施例中,在过渡板102的顶端设置承载面114,承载面114用于与u型梁保持接触,这样承载面114既能起到定位的作用,又能起到便于整个装置按压在遮挡体1上,起到了更好的对伸缩缝密封的效果。

如图5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顶紧环4的外部具有拨体41,拨体41为两个且呈圆周均布在顶紧环4上。

本实施例中,顶紧环4的外部设置了拨体41,拨体41为两个并且呈圆周的形式均布,这样就能保证人通过拨体41很方便的对顶紧环4进行转动,为了避免拨体41伤人,还可以在拨体41上设置圆角。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