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9087发布日期:2022-08-06 06:1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公路管线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2.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地下生命线,其作用是及时和可靠地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而给城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发挥道路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管线对于公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盖上。而管道检查井部位的病害一直以来是困扰公路运行的顽疾,其病害主要表现为检查井及周围路面开裂或沉陷、井盖松动或破损、井室结构脆弱,以及井体下沉等。
3.由于管线引起路面出现病害而需要进行路面维修的情况时有发生,对公路管养、改扩建以及管线自身的改造维修带来很大困扰,也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涉公路施工过程中,钻穿、挖断管线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对管线和公路正常运营造成很大影响和损失。
4.公路已建管线病害产生于设在行车道、硬路肩范围的井盖设施及其四周路面,总结出既有公路已建管线病害: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具备能够进行公路管线病害有效的防治,且还能够保证公路管线的稳定性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在公路管线的施工之前,对公路的最高限速进行查询,在公路处于安全时速以内时,能够进行施工,否则将不进行施工;
10.s2、在大件运输行径需要的公路禁止新设公路管线,对存在管线的公路路面,大件运输行径前、中、后应进行巡查以及日常的巡查;
11.s3、地下管线埋设优先考虑布置在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路肩下,避开车行道范围;
12.s4、在管线施工之前,管线检查井避免安装在行车轨迹内部,避免车轮的碾压;
13.s5、在检查井的施工时,将检查井井盖的开启方向需要与车行方形相反;
14.s6、对检查井位置进行定期的巡查,在发现塌陷后及时进行回填。
15.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够用于公路管线井病害的防治,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方法具备能够进行公路管线病害有效的防治,且还能够保证公路管线的稳定性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的问题。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1中,公路的时速限制能够在20-80km/h 内,在时速高于80km/h的车道,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2中,大件运输行经前、中、后应进行一次巡查,其中,日常每周不应少于一次巡查,一年进行一次结构状况检查。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3中,进行非机动车道的开设,使管道位置靠近人行道一侧,减少电瓶车以及单车的碾压。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4中,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时,避免设置在车道线的一侧位置,使检查井位置车道线之间的中部位置或由车道线位于检查井的中间位置。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5中,车辆在经过检查井时,车轮首先与井盖与检查井的连接位置接触。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6中,定期时间为1-3个月一个,在进行人行道位置检查井与车道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通过进一步加强公路管理工作,统一和规范公路管线布设,提高公路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保持公路及管线设施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在保障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各种工程管线的运行安全。
2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在公路管线的施工之前,对公路的最高限速进行查询,在公路处于安全时速以内时,能够进行施工,否则将不进行施工;
30.受施工操作面的限制,管线(井)周边的路基压实质量一般难以得到保证;经车辆荷载反复作用,该部位易发生局部沉陷,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车辆高速经过时,不平整所产生的瞬间冲击也将加速路面破损。井盖松动更是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所以,设计时速高于80km/h的车道禁止埋设管线(井)。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
廊。
31.s2、在大件运输行径需要的公路禁止新设公路管线,对存在管线的公路路面,大件运输行径前、中、后应进行巡查以及日常的巡查;
32.为了避免超限运输车辆行经对管线(井)造成破坏,形成病害,对于有大件运输行经需求的公路路面范围,禁止新建任何管线(井)。
33.s3、地下管线埋设优先考虑布置在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路肩下,避开车行道范围;
34.非机动车道、路肩位置能有效避免交通荷载对管线(井)冲压、碾压,从而杜绝路面病害的发生。
35.s4、在管线施工之前,管线检查井避免安装在行车轨迹内部,避免车轮的碾压;
36.s5、在检查井的施工时,将检查井井盖的开启方向需要与车行方形相反;
37.s6、对检查井位置进行定期的巡查,在发现塌陷后及时进行回填。
38.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够用于公路管线井病害的防治,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方法具备能够进行公路管线病害有效的防治,且还能够保证公路管线的稳定性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的问题。
3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1中,公路的时速限制能够在80km/h内,在时速高于80km/h的车道,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40.在本发明中,进行管道井开设的路段为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以及部分一级公路。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2中,大件运输行经前、中、后应进行一次巡查,其中,日常每周不应少于一次巡查,一年进行一次结构状况检查。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3中,进行非机动车道的开设,使管道位置靠近人行道一侧,减少电瓶车以及单车的碾压。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4中,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时,避免设置在车道线的一侧位置,使检查井位置车道线之间的中部位置或由车道线位于检查井的中间位置。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5中,车辆在经过检查井时,车轮首先与井盖与检查井的连接位置接触。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6中,定期时间为1个月一个,在进行人行道位置检查井与车道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
46.在进行道路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利用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在靠近人行道一侧的检查井回填时,在水泥混凝土的表面放置石子用于防护。
47.实施例二:
4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s1、在公路管线的施工之前,对公路的最高限速进行查询,在公路处于安全时速以内时,能够进行施工,否则将不进行施工;
50.受施工操作面的限制,管线(井)周边的路基压实质量一般难以得到保证;经车辆荷载反复作用,该部位易发生局部沉陷,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车辆高速经过时,不平整所
产生的瞬间冲击也将加速路面破损。井盖松动更是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所以,设计时速高于80km/h的车道禁止埋设管线(井)。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51.s2、在大件运输行径需要的公路禁止新设公路管线,对存在管线的公路路面,大件运输行径前、中、后应进行巡查以及日常的巡查;
52.为了避免超限运输车辆行经对管线(井)造成破坏,形成病害,对于有大件运输行经需求的公路路面范围,禁止新建任何管线(井)。
53.s3、地下管线埋设优先考虑布置在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路肩下,避开车行道范围;
54.非机动车道、路肩位置能有效避免交通荷载对管线(井)冲压、碾压,从而杜绝路面病害的发生。
55.s4、在管线施工之前,管线检查井避免安装在行车轨迹内部,避免车轮的碾压;
56.s5、在检查井的施工时,将检查井井盖的开启方向需要与车行方形相反;
57.s6、对检查井位置进行定期的巡查,在发现塌陷后及时进行回填。
58.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够用于公路管线井病害的防治,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方法具备能够进行公路管线病害有效的防治,且还能够保证公路管线的稳定性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的问题。
5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1中,公路的时速限制能够在60km/h内,在时速高于60km/h的车道,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60.在本发明中,进行管道井开设的路段为部分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以及部分一级公路。
6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2中,大件运输行经前、中、后应进行一次巡查,其中,日常每周不应少于一次巡查,一年进行一次结构状况检查。
6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3中,进行非机动车道的开设,使管道位置靠近人行道一侧,减少电瓶车以及单车的碾压。
6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4中,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时,避免设置在车道线的一侧位置,使检查井位置车道线之间的中部位置或由车道线位于检查井的中间位置。
6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5中,车辆在经过检查井时,车轮首先与井盖与检查井的连接位置接触。
6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6中,定期时间为1-3个月一个,在进行人行道位置检查井与车道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
66.在进行道路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利用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在靠近人行道一侧的检查井回填时,在水泥混凝土的表面放置石子用于防护。
67.实施例三:
6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9.s1、在公路管线的施工之前,对公路的最高限速进行查询,在公路处于安全时速以内时,能够进行施工,否则将不进行施工;
70.受施工操作面的限制,管线(井)周边的路基压实质量一般难以得到保证;经车辆荷载反复作用,该部位易发生局部沉陷,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车辆高速经过时,不平整所产生的瞬间冲击也将加速路面破损。井盖松动更是行车安全的潜在威胁。所以,设计时速高于80km/h的车道禁止埋设管线(井)。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71.s2、在大件运输行径需要的公路禁止新设公路管线,对存在管线的公路路面,大件运输行径前、中、后应进行巡查以及日常的巡查;
72.为了避免超限运输车辆行经对管线(井)造成破坏,形成病害,对于有大件运输行经需求的公路路面范围,禁止新建任何管线(井)。
73.s3、地下管线埋设优先考虑布置在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路肩下,避开车行道范围;
74.非机动车道、路肩位置能有效避免交通荷载对管线(井)冲压、碾压,从而杜绝路面病害的发生。
75.s4、在管线施工之前,管线检查井避免安装在行车轨迹内部,避免车轮的碾压;
76.s5、在检查井的施工时,将检查井井盖的开启方向需要与车行方形相反;
77.s6、对检查井位置进行定期的巡查,在发现塌陷后及时进行回填。
78.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公路管线病害的防治方法,能够用于公路管线井病害的防治,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方法具备能够进行公路管线病害有效的防治,且还能够保证公路管线的稳定性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井盖设施长期在车轮碾压、碰撞下,出现开裂、破损甚至破碎等病害;井盖设施周边混凝土路面结构出现路面开裂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沉陷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四周填料脱落,形成坑槽等病害;井盖设施出现倾斜和安装不规范病害;个别井盖设施出现结构性损坏病害的问题。
7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1中,公路的时速限制能够在20-40km/h 内,在时速高于40km/h的车道,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新建涉及公路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
80.在本发明中,进行管道井开设的路段为三级公路以及四级公路。
8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2中,大件运输行经前、中、后应进行一次巡查,其中,日常每周不应少于一次巡查,一年进行一次结构状况检查。
8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3中,进行非机动车道的开设,使管道位置靠近人行道一侧,减少电瓶车以及单车的碾压。
8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4中,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时,避免设置在车道线的一侧位置,使检查井位置车道线之间的中部位置或由车道线位于检查井的中间位置。
8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5中,车辆在经过检查井时,车轮首先与井盖与检查井的连接位置接触。
8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s6中,定期时间为1-3个月一个,在进行人行道位置检查井与车道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采用不同的填充材料。
86.在进行道路内部的检查井回填时,利用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在靠近人行道一侧的检查井回填时,在水泥混凝土的表面放置石子用于防护。
8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实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8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89.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