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除雪车的推雪铲悬挂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218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座上配设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销轴,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在对应于作用缸柱连接头座的位置由所述作用缸柱连接头销轴穿过所述连接头销轴孔而铰接在所述轴座架上。
[0013]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悬挂架升降作用缸为油缸。
[0014]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架的右侧上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轴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回转架上枢转连接座,而下部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下轴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对回转架下枢转连接座,所述上轴座对应于一对回转架上枢转连接座之间,所述下轴座对应于一对回转架下枢转连接座之间,并且回转架通过回转架中心轴插入一对回转架上枢转连接座、上、下轴座和一对回转架下枢转连接座而枢转连接在所述轴座架的右侧。
[0015]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回转架的高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推扫机构连接销孔,该推扫机构连接销孔自回转架的左侧贯通至右侧。
[0016]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盘固定架前纵梁的下端并且在背对所述底盘固定架后纵梁的一侧以及在底盘固定架后纵梁的下端并且在背对底盘固定架前纵梁的一侧各固定有一圆盘扫帚支架。
[0017]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导轨架的导轨架前纵梁的下端前侧固定有一对导轨架前纵梁连接座,在该对导轨架前纵梁连接座之间通过前连接螺栓销轴枢转连接有一前连接螺栓,该前连接螺栓在对应开设在所述挂板的前端下部的所述导轨架连接螺栓槽的位置与挂板的前端下部连接;在所述导轨架的导轨架后纵梁的下端后侧固定有一对导轨架后纵梁连接座,在该对导轨架后纵梁连接座之间通过后连接螺栓销轴枢转连接有一后连接螺栓,该后连接螺栓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挂板的后端下部的所述导轨架连接螺栓槽的位置与挂板的后端下部连接。
[0018]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由底盘固定架与除雪车的车辆底盘的前端的居中部位固定,将导轨架挂着并连接于与底盘固定架固定的挂板上,并且将推雪机构悬挂架上下移动地与导轨架相配合,因而能满足悬挂安装要求;由于在导轨架上设置了悬挂架升降作用缸,并且该悬挂架升降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推雪机构悬挂架连接,因而可由悬挂架升降作用缸实现推雪机构悬挂架的依需升降,从而满足了与推雪机构悬挂架连接的推雪机构依需升降的灵活变化要求;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制造与装配较为简练并得以体现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0020]图2为除雪车的推扫机构与图1所示的回转架相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前、后、左和右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除特别注明的以外均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24]请参见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多功能除雪车的推雪铲悬挂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底盘固定架1,该底盘固定架I在使用状态下与除雪车8的车辆底盘81 (图2示)的前端的居中部位固定;给出了一挂板2,该挂板2在对应于底盘架I的右侧的位置与底盘固定架I固定;给出了一导轨架3,该导轨架3在对应于前述挂板2的右侧的位置挂着在挂板2上并且该导轨架3的下部与挂板2的下部连接;给出了一推雪机构悬挂架4,该推雪机构悬挂架4在对应于导轨架3的右侧的位置上下移动地与导轨架3相配合;给出了一回转架5,该回转架5在对应于推雪机构悬挂架4的右侧的位置枢转连接在推雪机构悬挂架4上;给出了一用于驱使前述推雪机构悬挂架4连同回转架5循着前述导轨架3的高度方向上行或下行的悬挂架升降作用缸6,该悬挂升降作用缸6以其作用缸柱61朝向下的状态枢置在导轨架3上,并且前述的作用缸柱61与推雪机构悬挂架4连接。
[0025]前述的底盘固定架I大体上呈龙门架的构造,具体而言,包括底盘固定架横梁11、底盘固定架前纵梁12和底盘固定架后纵梁13,底盘固定架前纵梁12的上端与底盘固定架横梁11的前端端面焊接固定,而下端构成为悬空于地坪的悬臂端并且在该悬臂端的左侧延伸固定有一犹如日常生活所见的空调安装架形状的前纵梁固定臂121,底盘固定架后纵梁13与底盘固定架前纵梁12相对应,该底盘固定架后纵梁13的上端与底盘固定架横梁11的后端端面焊接固定,而下端构成为悬空于地坪的悬臂端并且在该悬臂端的左侧延伸固定有一同样犹如日常生活所见的空调安装架形状的后纵梁固定臂131,其中:底盘固定架横梁11、前纵梁固定臂121和后纵梁固定臂131均与前述除雪车8的车辆底盘81的前端的居中部位固定。
[0026]由图1所示,在挂板2的前端左侧和后端左侧各构成有一固定翼23,前端左侧的固定翼23优选采用螺钉与底盘固定架前纵梁12的下端固定连接,而后端左侧的固定翼23同样优待采用螺钉与底盘架后纵梁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挂板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底盘固定架前、后纵梁12、13之间的位置构成有一对挂钩插腔21,前述的导轨架3在对应于一对挂钩插腔21的位置挂着在挂板2上,并且该导轨架3的下部同时与挂板2的下部连接;在用于驱使前述推雪机构悬挂架4连同前述回转架5循着所述导轨架3上行或下行的悬挂架升降作用缸6的缸体上构成有作用缸缸体枢置轴62,该作用缸缸体枢置轴62与前述的导轨架3枢轴配合,在作用缸柱61的末端构成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头611。
[0027]优选地,在前述的挂板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固定一管套24,该管套24的作用是引导液压油管路或气压管路,液压油管路或气压管路用于与前述的悬挂升降架作用缸6连接,藉由管套24而避免液压油管路或气压管路出现缠绕现象。
[0028]在前述挂板2的前端和后端下部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以横向状态开设有一与外界相通的导轨架连接螺栓槽22。前述的导轨架3包括导轨架上横梁31、导轨架下横梁32、导轨架前纵梁33、导轨架后纵梁34、导轨架中间横梁35和导轨架中间纵梁36,在导轨架上横梁3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背对前述挂板2的一侧(即右侧)固定有一作用缸缸体枢置轴座311,导轨架下横梁32在与导轨架上横梁31保持横向并行的状态下对应于导轨架上横梁31的下方,导轨架前纵梁33的上端通过导轨架前纵梁固定座333并用前纵梁固定螺钉3331与导轨架上横梁31的前端的导轨架上横梁前固定座312固定,而导轨架前纵梁33的下端与导轨架下横梁32的前端焊接固定,并且该导轨架前纵梁33的下端在对应于开设在前述挂板2的前端下部的导轨架连接螺栓槽22的位置与挂板2连接,导轨架后纵梁34的上端与导轨架上横梁31的后端固定,由于固定方式与导轨架前纵梁33相同,因不再赘述,导轨架后纵梁34的下端与导轨架下横梁32的后端焊接固定,并且该导轨架后纵梁34的下端在对应于开设在前述挂板2的后端下部的导轨架连接螺栓槽22的位置与挂板2连接,导轨架中间横梁35的前端与导轨架前纵梁33的左侧固定,中部与导轨架中间纵梁36的左侧固定,而导轨架中间横梁35的后端与导轨架后纵梁34的左侧固定,在该导轨架中间横梁35的底部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一对挂钩插腔21的位置固定有一对挂钩351,该对挂钩351与挂钩插腔21挂着配合,导轨架中间纵梁36以纵向并行状态对应于导轨架前、后纵梁33、34之间,并且该导轨架中间纵梁36的上端与增设在导轨架上横梁31上的并且位于导轨架上横梁3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的上横梁固定板313固定,而下端与导轨架下横梁3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焊接固定。由图1所示,在导轨架前纵梁33朝向导轨架后纵梁34的一侧(即图1所示状态的后侧)的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前滚轮滚道331,在导轨架后纵梁34朝向导轨架前纵梁33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高度方向构成有一后滚轮滚道341,在前述导轨架中间纵梁36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前述推雪机构悬挂架4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构成有一中间滚轮滚道361。前述推雪机构悬挂架4连同回转架5同时与前述前、后滚轮滚道331、341以及中间滚轮滚道361相配合,前述悬挂架升降作用缸6的作用缸缸体枢置轴62与前述的作用缸缸体枢置轴座311上的轴孔3111枢置配合,在前述作用缸柱61的作用缸柱连接头611上开设有一连接头销轴孔6111。
[0029]由图1所示,前述的导轨架3的整体形状大体上呈中国汉字的“田”字形。
[0030]请继续见图1,前述的推雪机构悬挂架4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前导滑块41、后导滑块42、推雪铲作用缸固定座43、轴座架44、过渡连接框架45、上轴座46和下轴座47,在前导滑块41的前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