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2366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1]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钢连杆10呈“T”型,所述连杆限位件11上设有与钢连杆10的T型头部相配合的限位空腔和与钢连杆10的杆部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限位空腔和通槽的在垂直于钢连杆10杆向的方向前后贯通,使得钢连杆10可以从侧部插入连杆限位件11中。
[0022]进一步的,所述高阻尼橡胶块7与外连接钢板8和内连接钢板9分别通过热硫化黏合;内连接钢板9与钢连杆10焊接连接或整体铸造成形。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连杆限位件11与原支座底盆3焊接连接或整体铸造成形。
[0024]上述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上支座板2和原支座底盆3,将上支座板2装入原支座底盆3中;
第二步,安装外加支座底盆4和连杆限位件11,将原支座底盆3通过聚四氟乙烯板5和不锈钢板6搁置于外加支座底盆4的底板41上,将连杆限位件11在侧向与原支座底盆3的竖板42固定连接;第三步,制作减震耗能模块,将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和内连接钢板9通过热硫化黏合,将钢连杆10固定于内连接钢板9侧部;第四步,安装减震耗能模块,将钢连杆10沿侧向插入连杆限位件11的限位空腔中,并将外连接钢板8与外加支座底盆4的竖板通过连接螺栓12固定,实现减震耗能模块与外加支座地底盆4的连接;第五步,安装限位挡块14,将限位挡块14的侧部靠紧原支座底盆3的侧部,然后通过限位螺栓13将限位挡块14与外加支座底盆4相固定。上述制备方法,安装顺序合理,简单,提高效率,通过热硫化将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和内连接钢板9黏合,连接牢固可靠。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原支座底盆3的侧部设置有限位挡块14,限位挡块14与外加支座底盆4通过限位螺栓13连接,限位螺栓13可以承受正常使用荷载如温度效应、收缩徐变、制动力、风荷载和较小地震作用产生的水平力,而不破坏,当地震作用的水平力超过设计值时,限位螺栓13在限位挡块14与外加支座底盆4的接触面受剪发生脆性破坏,限位挡块13失效;本发明在原支座底盆3和外加支座底盆4之间设置由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
7、内连接钢板9、钢连杆10和连杆限位件11组成的减隔震单元,在限位挡块13失效后,钢连杆10在连杆限位件11的限位空腔内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此阶段原支座底盆3可自由活动,聚四氟乙烯板5与不锈钢板6对原支座底盆3提供柔性水平支承,较好地发挥隔震作用,当钢连杆10的在正向或负向的位移超过限值时,连杆限位件11与钢连杆10头部接触,带动高阻尼橡胶块7受压或受压变形,发挥阻尼耗能作用,同时,外加支座底盆4的竖板42、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内连接钢板9、钢连杆10和连杆限位件11限制支座的最大位移,发挥防落梁的作用。
[0026]地震过后,支座主体1完好,支座主体1包括上支座板2、原支座底盆3和外加支座底盆4,只需更换由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内连接钢板9和钢连杆10组成的减震耗能模块和限位挡块11即可;由于减震耗能模块通过外连接钢板9与外加支座底盆4的竖板42采用连接螺栓12固定,并且连杆限位件11侧向无阻挡,震后损坏的减震耗能模块可沿侧向从连杆限位件11的限位空腔中取出,新的减震耗能模块可沿侧向插入;将剪断后的限位螺栓13取出,再将新的限位挡块14通过新的限位螺栓13与外加支座底盆4连接即可实现更换完成制作修复工作。
[0027]本发明在正常使用阶段和较小地震阶段,其发挥普通支座的功能;当地震作用超过界限值后,其发挥柔性支承的隔震功能和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的减震功能,并具有限位防落梁功能,而且将地震易损坏的零部件模块化,可以方便地实现震后更换及修复,降低了修复支座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桥梁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
【主权项】
1.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2)和原支座底盆(3),所述上支座板(2)的下部位于原支座底盆(3)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加支座底盆(4),所述外加支座底盆(4)在原支座底盆(3)的外围,位于原支座底盆(3)的下方,原支座底盆(3)与外加支座底盆(4)在竖向通过聚四氟乙烯板(5)与不锈钢板(6)连接;外加支座底盆(4)的内部四周设置由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内连接钢板(9)和钢连杆(10)构成的减震耗能模块,所述高阻尼橡胶块(7)位于外连接钢板(8)与内连接钢板(9)之间,所述钢连杆(10)固定于内连接钢板(9)的外板面上,所述外链接钢板(8)通过连接螺栓(12)与外加支座底盆(4)的竖板(42)相连接;所述原支座底盆(3)的外部四周固定有与钢连杆(10)相匹配的连杆限位件(11),所述钢连杆(10)在连杆限位件(11)的空腔内能够沿杆向滑动;在原支座底盆(3)的四周还设置有对原支座底盆(3)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挡块(14),所述限位挡块(14)与外加支座底盆(4)通过限位螺栓(13)连接;当因外力使限位螺栓(13)断开时,原支座底盆(3)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发挥隔震作用,当原支座底盆(3)的活动位移超过连杆限位件(11)的空腔的限定后,带动减震耗能模块变形,起到减震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支座底盆(3)的每个侧面设有两个限位挡块(14),所述限位挡块(14)分别位于原支座底盆(3)的每个侧面的前部和后部,每个限位挡块(14)通过一个限位螺栓(13)与外加支座底盆(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13)在限位挡块(14)和外加支座底盆(4)接触面处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131),在限位螺栓(1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四条长条形凹槽(132),长条形凹槽(132)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杆(10)呈“T”型,所述连杆限位件(11)上设有与钢连杆(10)的T型头部相配合的限位空腔和与钢连杆(10)的杆部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限位空腔和通槽的在垂直于钢连杆(10)杆向的方向前后贯通,使得钢连杆(10)可以从侧部插入连杆限位件(11)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橡胶块(7)与外连接钢板(8)和内连接钢板(9)分别通过热硫化黏合;内连接钢板(9)与钢连杆(10)焊接连接或整体铸造成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限位件(11)与原支座底盆(3)焊接连接或整体铸造成形。7.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上支座板(2)和原支座底盆(3),将上支座板(2)装入原支座底盆(3)中; 第二步,安装外加支座底盆(4)和连杆限位件(11),将原支座底盆(3)通过聚四氟乙烯板(5)和不锈钢板(6)搁置于外加支座底盆(4)的底板(41)上,将连杆限位件(11)在侧向与原支座底盆(3)的竖板(42)固定连接; 第三步,制作减震耗能模块,将外连接钢板(8)、高阻尼橡胶块(7)和内连接钢板(9)通过热硫化黏合,将钢连杆(10)固定于内连接钢板(9)侧部; 第四步,安装减震耗能模块,将钢连杆(10)沿侧向插入连杆限位件(11)的限位空腔中,并将外连接钢板(8)与外加支座底盆(4)的竖板通过连接螺栓(12)固定,实现减震耗能模块与外加支座地底盆(4)的连接; 第五步,安装限位挡块(14),将限位挡块(14)的侧部靠紧原支座底盆(3)的侧部,然后通过限位螺栓(13)将限位挡块(14)与外加支座底盆(4)相固定。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橡胶拉压耗能型易修复减隔震支座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原支座底盆,还包括外加支座底盆,外加支座底盆在原支座底盆的外围及下方,原支座底盆与外加支座底盆在竖向通过聚四氟乙烯板与不锈钢板连接;外加支座底盆的内部四周设置由外连接钢板、高阻尼橡胶块、内连接钢板和钢连杆构成的减震耗能模块;所述原支座底盆外部四周固定有与钢连杆滑动连接的连杆限位件;在原支座底盆的四周还设置对原支座底盆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的与外加支座底盆通过限位螺栓连接的限位挡块。本发明减隔震效果好,将减隔震构件模块化,便于震后的修复,大大提高了桥梁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
【IPC分类】E01D19/04
【公开号】CN105484153
【申请号】CN201610042769
【发明人】郭进, 陈伟, 杜彦良, 王冠
【申请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