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路障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390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路障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路障牌。
【背景技术】
[0002]路障牌是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现场、维修市政建设、建筑施工的外围防护提示,可随时放在需要的地方主导交通,避免发生意外撞击事件,减少损失。现有的一般小路障牌在遇到风大一点的情况或稍微碰撞,很容易发生倾倒,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大一点的路障牌由于是固定设计,不易于搬运,移动时费时费力,且存放时占地空间大,不便于存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路障牌,摆放稳定,能有效的起到警示交通的作用,便于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存放空间。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包括标识板,所述标识板的下方设有折叠支撑机构,所述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支架、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标识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后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凸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前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凸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侧分别设有贯通至相对应外侧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位于内凸台和外凸台的下方,所述内支架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内支架上设有与第一插孔相适配的两个转轴,使得内支架成几字形,所述内支架上设有与内凸台相适配的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上均设有与外凸台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上均设有与转轴相适配的第二插孔。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凸台和外凸台处于同一高度且靠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标识板的一端。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识板的表面设置有夜光材料层。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支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两个滚轮,所述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上远离第二插孔的一端均设有与滚轮相配合的定位板。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的材质为橡胶。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标识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支架、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相结合的结构设计,摆放稳定,在起到警示交通作用的同时,能有效的实现路障牌的折叠,便于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摆放空间,便于存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标识板1、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内支架4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所示:1、标识板,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内支架,5、第一外支架,6、第二外支架,7、内凸台,8、外凸台,9、第一插孔,10、转轴,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二插孔,14、滚轮,15、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不,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包括标识板I,标识板I的表面设置有夜光材料层,标识板I的下方设有折叠支撑机构,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标识板I的底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后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凸台7,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前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凸台8,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侧分别设有贯通至相对应外侧的第一插孔9,第一插孔9位于内凸台7和外凸台8的下方,内支架4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内支架4上设有与第一插孔9相适配的两个转轴10,使得内支架4成几字形,内支架4上设有与内凸台7相适配的两个第一凹槽11,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侦牝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均设有与外凸台8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均设有与转轴10相适配的第二插孔13。
[0017]本实用新型中内凸台7和外凸台8处于同一高度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远离标识板I的一端,内支架4上远离转轴10的一端设有两个滚轮1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远离第二插孔13的一端均设有与滚轮14相配合的定位板15,定位板15的设计配合滚轮14使用,其能避免滚轮14在摆放使用时发生移动,定位板15的材质可以为橡胶,滚轮14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仅需抬起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即可利用滚轮轻松实现移动,方便更换位置,降低劳动强度。
[001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相对的那一侧称为内侧,其相对应的另外一侧称为外侧,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后侧指的是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内侧靠后的位置,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前侧指的是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外侧靠前的位置,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后侧和外前侧中的后和前是相对而言的。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10、第一插孔9和第二插孔13,使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能在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上转动,在使用时,将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分别转动270度,使一对内凸台7能挡住内支架4的转动,一对外凸台8分别挡住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的转动,使本实用新型能稳定的放置在需要的地方。本实用新型在存放和运输时,只需转动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使内凸台7卡到第一凹槽11中,外凸台8卡到第二凹槽12中,即能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折叠,便于存放和搬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摆放稳定,安全可靠。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标识板(1),所述标识板(I)的下方设有折叠支撑机构,所述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标识板(I)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内后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内凸台(7),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前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外凸台(8),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 )的内侧分别设有贯通至相对应外侧的第一插孔(9 ),所述第一插孔(9 )位于内凸台(7)和外凸台(8)的下方,所述内支架(4)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所述内支架(4)上设有与第一插孔(9)相适配的两个转轴(10),使得内支架(4)成几字形,所述内支架(4)上设有与内凸台(7)相适配的两个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侧,所述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均设有与外凸台(8)相适配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均设有与转轴(10)相适配的第二插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台(7)和外凸台(8)处于同一高度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 )和第二支撑板(3 )远离标识板(I)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板(I)的表面设置有夜光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4)上远离转轴(10)的一端设有两个滚轮(14),所述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上远离第二插孔(13)的一端均设有与滚轮(14)相配合的定位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5)的材质为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路障牌,包括标识板(1),所述标识板(1)的下方设有折叠支撑机构,所述折叠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内支架(4)、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分别固定连接在标识板(1)的底部,所述内支架(4)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所述第一外支架(5)和第二外支架(6)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标识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内支架、第一外支架和第二外支架相结合的结构设计,在起到警示交通作用的同时,能有效的实现路障牌的折叠,便于搬运,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摆放空间,便于存储。
【IPC分类】E01F9-012
【公开号】CN204401495
【申请号】CN201520004379
【发明人】张大伟, 王多富, 邢胜吉
【申请人】铜陵新能建电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