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力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3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施力调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手工具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施力调整器。
背景技术
手工具是家庭、工厂必备的工具之一,以螺丝起子、套筒最常见,一般螺丝起子、套筒等,有手柄与起子固接式,亦有制作成棘轮以控制左、右转,非常方便于操作者;传统扭力起子,主要系利用弹簧产生弹力,对起子增强其扭力值,但是对于调整扭力是无法进行,而且目前业界的扭力扳手、扭力棘轮均沿着此方式改良其结构,但弊端多,未有进步之处。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主要目的系提供可具有多段式自动调整扭力之结构,以逐次递增其扭力,并适用于起子、套筒等驱动杆。其另一目的系提供旋转帽头以调整驱动杆的扭力大小,操作简易,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系包含有一柄部,前端内固接抵止组件,该抵止组件前端环设复数之定位槽,该定位槽内置入系数不同之弹性组件及钢珠;一驱动杆,其底端设有与抵止组件相同数目定位槽之复数弧槽,该驱动杆底端中心以定位杆枢接于该抵止组件前端;一帽头,呈ㄇ字型,可供驱动杆穿越,该帽头与抵止组件相螺接,并将驱动杆限位于内;据此,当驱动杆旋转待驱动之对象时,藉由抵止组件上之不同弹性组件,产生不同弹力反推驱动杆,以产生不同段数之扭力值,达到可调整扭力之目的。
其中,该抵止组件前端为有一容纳空间,供驱动杆进入,该容纳空间外周壁为外螺纹,而该帽头内壁为内螺纹,两相螺接,该抵止组件后端为一方型块,固设于柄部前端内。
其中,该驱动杆底端与帽头之间,设有一垫圈供抵压,该驱动杆底端中心以定位杆枢接于该抵止组件前端,帽头呈ㄇ字型。
其中,该抵止组件之定位槽,系由浅而深环设,定位槽置入系数不同之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之系数,系由小而大依序填入定位槽内,并定位槽系两槽相同对向设置者。
其中,该驱动杆,其底端设有一环体,环体内设有复数之弧槽,该弧槽与抵止组件之定位槽相对,弧槽与定位槽相压合钢珠,该驱动杆外套一弹性组件,并弹性组件抵顶于驱动杆下方之环体上。
其中,该其中该抵止组件前端为有一容纳空间,供驱动杆进入,该容纳空间外周壁为外螺纹,而该帽头内壁为内螺纹,两相螺接,该抵止组件后端为一方型块,固设于柄部前端内。
其中,该帽头内有一凸环,以供弹性组件抵顶。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优点是它具有多段式自动调整扭力之结构,以逐次递增其扭力,并适用于起子、套筒等驱动杆。它提供旋转帽头以调整驱动杆的扭力大小,操作简易,造型美观,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之3-3剖面示意图。
图5第一实施例驱动杆跳脱两格至抵顶第三组弹性组件之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有关钢珠之横剖面示意图。
图9第二实施例之纵剖面示意图。
图10第二实施例旋转帽头增加驱动杆扭力之剖面操作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0施力调整器107钢珠 133容纳空间101定位槽11柄部 14帽头102定位槽 12驱动杆141内螺纹 103定位槽 121弧槽142中心孔104弹性组件 13抵止组件15定位柱 105弹性组件131方型块 16垫圈106弹性组件132外螺纹20施力调整器23抵止组件24帽头 21柄部
231方型块241凸环 22驱动杆 232外螺纹242内螺纹221弧槽 233容纳空间243中心孔222周环 234定位槽25弹性组件 223套筒235钢珠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10,如图1、2所示,其系含有一柄部11、一驱动杆12、一抵止组件13及一帽头14,该柄部11前端内固接该抵止组件13,该抵止组件13后端为一方型块131与柄部11固接,前端有一圆周壁,壁上设有外螺纹132,前端内为容纳空间133,该容纳空间133内环设三组(六个)定位槽101、102、103(如图3),该定位槽101、102、103系对向相同设置,以两槽为一组,并且槽的深度依序由浅而深,即定位槽101较浅,定位槽102转深,定位槽103最深,每个定位槽101、102、103内依序置入弹性系数递增的弹性组件(弹簧)104、105、106,每一弹性组件104、105、106均受一钢珠107抵压,该驱动杆12为一套筒,底端面亦环设六个弧槽121,以供钢珠107相抵压定位,该驱动杆12底端以一定位柱15螺接于抵止组件13上,该帽头14呈ㄇ型体,内壁具有内螺纹141(图4)与抵止组件13之外螺纹132相螺接,该驱动杆12穿越帽头14之中心孔142,并帽头14将驱动杆12限位于内,该驱动杆12与帽头14之间有一环状之垫圈16供抵压;藉由上述之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组合时系柄部11与抵止组件13于成型时已固接一起,将三组弹性组件104、105、106及六个钢珠107分别入于相对应之定位槽101、102、103内,再将驱动杆12与抵止组件13相枢接,另以垫圈16套于驱动杆12上,以帽头14供驱动杆12穿越,帽头14则与抵止组件13相螺接;操作时,系以柄部11作旋转,以驱动杆12来驱动对象作转动,当驱动对象(如螺帽)时,驱动杆12必须承受一扭力值,假设此扭力值为A,该两弹性组件104以钢珠107抵顶驱动杆12之弧槽121所产生之扭力值为A’,而A’大于A,则驱动杆12仍然呈定位状态,与柄部11、抵止组件13受驱动同步而旋转,此时系利用第一组的弹性组件104之弹性力抵顶而产生的反扭力值以供驱动杆12不跳脱,另外的二组弹性组件105、106尚不产生作用,因弹性组件105、106位于深度较深之定位槽102、103内,其抵顶之钢珠107只受碰触驱动杆12之弧槽121,不产生扭力值,尚由弹性组件104作抵压而限位驱动杆12不跳脱;若对象必须以大于扭力值A’才能驱动,则驱动杆12以弹性组件104所产生之扭力值A’不足以承受,该驱动杆12会由于人体施力而跳脱旋转,由第二组的弹性组件105作承受抵顶,该驱动杆12则更深入于抵止组件13之容纳空间133内,而使弹性组件105受到抵压(再加上原有第一组弹性组件104之抵压),其扭力承受值远大于只有第一组的弹性组件104之扭力值;以图5所示,其驱动杆12已跳脱至利用第三组之弹性组件106,使弹性组件106主抵顶驱动杆12之弧槽121,该弹性组件106因驱动杆14跳脱而更深入容纳空间133内,以令抵压弹性组件106,此时所产生的扭力值则由第三组弹性组件106与其它两组之弹性组件104、105所共同承受,其扭力值又远大于上述扭力值;如此,本实用新型施力调整器10之扭力值,可随对象而改变调整扭力值,遇扭力较小之对象,只要第一组弹性组件104即可承受,遇需略大驱动扭力之对象,则驱动杆12跳脱(与抵止组件13相对应跳脱),以第二组弹性组件105为主(加上第一组弹性组件104之弹力)作驱动,遇需更大驱动扭力之对象,则驱动杆12再次跳脱,以第三组弹性组件106为主(加上第一组弹性组件104及第二组弹性组件105之弹力)作驱动,可以随对象而自然调整其扭力大小;本实用新型之抵止组件13所设置的定位槽101、102、103系为两两相对应的六个三组槽孔,亦可设置四组八个对应槽孔,以提高其扭力值或细分四段调整,而且该驱动杆12除了为套筒外,亦可设为起子杆等驱动体,以适应目前手工具所需;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20另一实施例,如图6、7、8、9所示,其系包含有一柄部21、一驱动杆22、一抵止组件23及一帽头24,该抵止组件23后端为一方型块231与柄部21固接,前端为一圆周壁,壁上设有外螺纹232,抵止组件23前端内为容纳空间233,该容纳空间233内具有数个定位槽234,每一定位槽234可入一钢珠235,而驱动杆22为一套筒223,后端底面内环设数个弧槽221,弧槽221与定位槽234相对,同压合钢珠235,该驱动杆22底部有一向外环凸出的周环222,周环222供一弹性组件25顶抵,该弹性组件25为一弹簧套设于驱动杆22上,弹性组件25另端抵于帽头24之内部凸环241上,该帽头24略呈ㄇ型断面,内壁下方具有内螺纹242,内螺纹242与抵止组件23之外螺纹232可相螺合,该驱动杆22可穿越帽头24所设之中心孔243,使弹性组件25介于驱动杆22之周缘222与帽头24之凸环241内;藉由第二实施例之结构组合,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力调整器,组合时系先将钢珠235入于抵止组件23之定位槽234内,再将驱动杆22以弧槽221相压合钢珠235,使驱动杆22之周环222入于抵止组件23之容纳空间233内,另套上弹性组件25于驱动杆22上,再以帽头24之中心孔243供驱动杆22穿越,并以帽头24之内螺纹242与抵止组件23之外螺纹232相螺合;操作时,系以柄部21作旋转,以驱动杆22来驱动对象,驱动杆22之套筒223可供起子等,作驱动工件,此时驱动杆22需承受一扭力值,当弹性组件25抵压驱动杆22之周环222,以利周环222之弧槽221下压钢珠235,若弧槽221不跳脱钢珠235,则弹性组件25的下压产生之扭力值大于驱动杆22承受扭力值,若驱动杆22承受扭力值大于弹性组件25产生的扭力值,于弧槽221会跳脱钢珠235,该驱动杆22为空转状态;此时如图10所示,必须旋转帽头24,以帽头24之凸环241来压缩弹性组件25,即凸环241与驱动杆22之周环222距离变短,弹性组件25弹力增强,对周环222之弧槽221下压钢珠235之压合力也增加,因此提高驱动杆22之扭力值,如此可以作无段式地调整扭力值,而且方便操作、组装容易;本实用新型可以随待驱动工件而改变调整扭力值,遇扭力小即可驱动的工件,毋需旋转帽头24,遇扭力略大的工件,依序作旋转帽头24,使驱动杆22不产生空转,而能驱动待转之工件,由于该弹性组件25之弹力大,足以作一般待转工件之驱动,本实用新型之驱动杆22除制作套筒223外,亦可直接制作起子杆、多角形头等驱动杆,以适应目前手工具所需。
权利要求1.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柄部,前端内固接抵止组件,该抵止组件前端环设有定位槽,该定位槽内置入钢珠;一驱动杆,其底端设有与抵止组件相同数目定位槽之弧槽,;一帽头,可供驱动杆穿越的帽头与抵止组件相螺接,并将驱动杆限位于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止组件前端有一供驱动杆进入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外周壁为外螺纹,而该帽头内壁为内螺纹,两相螺接,该抵止组件后端为一方型块,固设于柄部前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杆底端与帽头之间,设有一供抵压的垫圈,该驱动杆底端中心以定位杆枢接于该抵止组件前端,帽头呈ㄇ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止组件之定位槽,系由浅而深环设,定位槽置入系数不同的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之系数,系由小而大依序填入定位槽内,该定位槽系两槽相同并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杆,其底端设有一环体,环体内设有弧槽,该弧槽与抵止组件之定位槽相对,弧槽与定位槽相压合钢珠,该驱动杆外套一弹性组件,弹性组件抵顶于驱动杆下方的环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止组件前端有一供驱动杆进入的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外周壁为外螺纹,而该帽头内壁为内螺纹,两相螺接,该抵止组件后端为一方型块,固设于柄部前端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一种施力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该帽头内有一供弹性组件抵顶的凸环。
专利摘要一种施力调整器,包含有一柄部、一抵止组件、一驱动杆及一帽头,该柄部固接抵止组件,该抵止组件前端具有数组不同系数之弹性组件及钢珠,供驱动杆抵顶,并驱动杆与抵止组件相枢接,该帽头可供驱动杆穿越,以帽头与抵止组件相接设,并将驱动杆限位于内;据此,当驱动杆旋转待驱动之对象时,藉由抵止组件上之不同弹性组件,产生不同弹力反推驱动杆,以产生不同段数之扭力值,达到可调整扭力的目的,结构简单,组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5B23/00GK2745705SQ20042007291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日
发明者黄振利 申请人:黄振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