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47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一般的磁砖均为固定的规格大小,因此当结合于一结合面上时,必须配合结合面的大小,裁切成同等大小使用,该磁砖切割器即是用于切割磁砖之用。
背景技术
现今的地面或墙壁等,为要求美观、防水及好清理等,因此多半会选择使用磁砖贴设,而磁砖是一固定规格的尺寸,并经过烧结,因此质地脆硬,当结合使用于地面时,经常会遇到结合之面的最边缘,无法正可供一完整的磁砖贴设,该磁砖必须经由平整的切断后,才可贴设入该最末的空间中,而一般该种情况的发生均是在工人于现场施工时发生,因此必须配合施工的状况即时切割,该即利用磁砖切割器于现场,直接进行磁砖的切割。
而目前的磁砖切割器,其结构的设计于组设使用上仍具有下述的问题,如中国台湾于1990年5月1日核准公告第433160号的“瓷砖切割器结构改良”,申请日期为1988年7月27日,而由该文件的附图中可分析得知,其尚有下述的缺点该图44及图55所示,结合有环状刀刃25的握把26是可于二平行的导杆22上滑移,而导杆22的装设并又是利用固定座21上的圆槽供套设结合之用,其固定座21于加工成形时,必具有些许的误差,因此所有的固定座21上的圆槽间均有或多或少的偏心,因此当二有误差的固定座21以圆槽供导杆22装设后,导杆22难以呈现确实平行度,而会有一端间距较大,另一端间距较小的情况发生,该不平行的导杆22当再供结合握把26的滑座23结合时,其过大于或过小于滑座23间距的导杆22,均会造成滑座23的移动不够顺畅,使切割磁砖较不顺手,再者,有些切割的磁砖尺寸较大,而在切割时为方便且正确切割出所需尺寸,因此会设有一可活动的量尺于软性垫体201与固定座21间,量尺是利用该两者形成的间距作为轨道移动,而该轨道的空间并不完整,因此当量尺移动到较外侧时,会产生倾斜的情况,该将造成量测尺寸的误差者。
现有的瓷砖切割器结构,其因固定座制造成形时会有误差,令导杆装设于两固定座间时,无法确实平行,而会有角度上的偏差,该将造成所装设的握把、滑座移动时,会有卡结不平顺的情况发生等诸多的结构设计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两导杆可确实保持平行,使滑座的移动更为顺畅的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包含有一底座、二组接座、一量具、二导杆、一滑座及一手柄,其中,底座上近一侧边处设有一内抵靠部,两端则设有一具锁孔的结合座,使内抵靠部与其一结合座间形成一轨槽,组接座是锁设在底座的结合座上,上方两侧相对内面设置有两套结孔,量具上具有刻度,并是枢设于底座的轨槽上,滑座上结合有手柄结构,手柄上并设有两滑孔与导杆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结孔的三方处各设有一螺孔,各螺孔并均配合使用有一调整螺锁设入,所述导杆是一外径小于所述组接座的套结孔的杆体,所述滑座上的滑孔周缘处设有数个螺孔,螺孔配合锁设有调整螺;所述滑座是以所述滑孔穿设于二导杆上,二导杆的两端是分别穿设在所述组接座的套结孔内,当旋转锁设在套结孔周侧的调整螺或调整滑座的滑孔外的调整螺,可对所述导杆的锁设中心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是利用将导杆穿设的套结孔设置得较大,并利用于周侧设置数个调整螺的方式,可对导杆进行角度位置的微调,以导正各项缺失,使两导杆可确实保持平行,使滑座的移动更为顺畅与大幅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者。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杆调整前的剖视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导杆调整前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杆调整后的剖视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导杆调整后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量具的调整动作图。
附图中主要元件的符号说明10,底座----11,软靠垫12,内抵靠部--13,结合座131,滑肋---14轨槽20,组接座---21,调整锁槽22,套结孔---23,螺孔24,调整螺---30,结合片31,外抵靠部--40,量具50,导杆----60,滑座61,滑孔----62,螺孔63,调整螺---7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先由图1、2所示,并可配合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其主要包含有一底座10、二组接座20、一结合片30、一量具40、二导杆50、一滑座60及一手柄70,其中,底座10上具有一软靠垫11,而近一侧边处设有一内抵靠部12,两端则设有一具锁孔的结合座13,使内抵靠部12与一结合座13间形成一轨槽14,另在结合座13的两侧边上各凸设有一滑肋131,组接座20的底部设有一配合结合座13的调整锁槽21,上方两侧相对内面设置有两套结孔22,套结孔22的三方处各设有一螺孔23并均配合使用有调整螺24,结合片30是锁设在底座10的内抵靠部12相对面,其上并延伸出有一约与底座10等宽的外抵靠部31,量具40上具有刻度,并是枢设于底座10的轨槽14上,导杆50是一外径小于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的杆体,滑座60上结合有手柄70等结构,其上并设有两滑孔61,以与导杆50配合,而该位于滑孔61周缘处并设有数螺孔62并配合使用有调整螺63。
其组合时,滑座60是以滑孔61穿设于二导杆50上,调整螺63再锁设入螺孔62中,二导杆50的两端则分别穿设在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内,组接座20并配合锁设在底座10的结合座13上,并可以调整锁槽21与滑肋131进行位置的移动调整,当导杆50穿设在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内时,调整螺24是锁设入螺孔23内将导杆50进行位置的定位,量具40是枢设于底座10的轨槽14上,并正受内抵靠部12与外抵靠部31夹设定位。
其一组接座20组设导杆50的套结孔22,必须与另一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及与滑座60的滑孔61呈现完全同心,且于同一中心线上,方可供滑座60顺利移动,而本结构于生产及加工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多少会有所偏心公差,这时即可利用套结孔22与调整螺24对导杆50的位置进行调整,如图4、4-1及图5、5-1所示,当两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与滑座60的滑孔61无对齐于一中心线上时,可利用旋转锁设在套结孔22周侧的调整螺24对导杆50的锁设中心调整,如当导杆50偏左时,可放松右侧的调整螺24,再锁设左侧的调整螺24,使导杆50能向右调整,而另一调整螺24则可将导杆50锁设固定,当滑座60的滑孔61穿设在导杆50上时,亦可以相同的方式调整锁设调整螺63者。
而量具40移动时,如图6所示,其是可于底座10的轨槽14内做滑移或锁设固定,该其即使拉伸到最外侧边时,仍能受内抵靠部12与结合片30的外抵靠部31进行最低限度的平行限位,避免量具40产生偏移。
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组接座20组设导杆50的套结孔22,必须与另一组接座20的套结孔22,及与滑座60的滑孔61呈现完全同心,且于同一中心线上,以供滑座60于两平行的导杆50上移动,因此当其中一结构,无论是套结孔22或滑孔61又或导杆50的位置只要有一偏移,即会使滑座60卡结移动不顺畅,而结构于生产及加工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会产生尺寸的偏差,本实用新型利用于将导杆50穿设的套结孔22设的较大,并利用于周侧设置数调整螺24的方式,可对导杆50进行角度位置的微调,以导正各项缺点,使两导杆50可确实保持平行,使滑座60的移动更为顺畅与大幅降低产品的不良率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其主要包含有一底座、二组接座、一量具、二导杆、一滑座及一手柄,其中,底座上近一侧边处设有一内抵靠部,两端则设有一具锁孔的结合座,使内抵靠部与其一结合座间形成一轨槽,组接座是锁设在底座的结合座上,上方两侧相对内面设置有两套结孔,量具上具有刻度,并是枢设于底座的轨槽上,滑座上结合有手柄结构,手柄上并设有两滑孔与导杆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结孔的三方处各设有一螺孔,各螺孔并均配合使用有一调整螺锁设入,所述导杆是一外径小于所述组接座的套结孔的杆体,所述滑座上的滑孔周缘处设有数个螺孔,螺孔配合锁设有调整螺;所述滑座是以所述滑孔穿设于二导杆上,二导杆的两端是分别穿设在所述组接座的套结孔内,当旋转锁设在套结孔周侧的调整螺或调整滑座的滑孔外的调整螺,可对所述导杆的锁设中心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配合装设有一结合片,结合片是锁设在所述底座的内抵靠部相对面,结合片上并延伸出有一约与底座等宽的外抵靠部,所述内抵靠部与外抵靠部供所述量具移动时平行限位之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结合座两侧边上各凸设有一滑肋,而所述组接座的底部设有一配合结合座的调整锁槽,使所述组接座可于结合座上滑移调整锁设。
专利摘要一种磁砖切割器的结构改良,其主要是将结合二导杆的二组接座,利用于上方两侧相对内面设置有两套结孔,套结孔的三方处各设有一螺孔并均配合使用有调整螺,利用将导杆穿设的套结孔设置得较大,并于周侧设置数个调整螺的方式,可对导杆进行角度位置的微调,以导正各项缺点,使两导杆可确实保持平行,使滑座的移动更为顺畅与大幅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文档编号B26D1/00GK2813253SQ2005200197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4日
发明者施江山 申请人:承逸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