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运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09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身运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位器具,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运转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造企业中,车身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转运小车。每一种产品及其零部件由于使用要求不同、设计思路不同、规格及外形尺寸不同,因此,其生产过程中的转运小车也就不一样,每台转运小车都是专用而不能通用。这样,造成转运小车种类多、数量大、整体利用率低、占用场地大、成本高。特别是现在汽车市场行情风云变幻,产品变化越来越快,车身变化大、种类越来越多,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转运小车由于产品变化而不能通用,则矛盾将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运转小车,其目的是在各种不同车型的车身生产中很方便地实现通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身运转小车,其通用结构包括车身小车框架、两个前支承、两个后支承,车身小车框架上两侧边框的前后位置各设两个前支承脚轮架和两个后支承脚轮架。
为了方便在更换车型时对车身运转小车的相应尺寸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车身小车框架两侧边框的安装前支承脚轮的位置,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安装螺孔板,前支承安装螺孔板上的多个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按等分间距分布。
与上述结构相适应的措施是所述的前支承上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底板,前支承底板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通过螺栓连接,前支承底板上的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的间距与支承安装螺孔板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所述的前支承底板上的螺栓孔在车身的的宽度方向分布多行,每行螺栓孔的间距都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所述的两个前支承底板通过与车身宽度方向一致的前支承连接杆连接,前支承底板套在前支承连接杆用连接杆紧固螺栓紧固。
所述的后支承上设后支承垫板,后支承垫板的上表面的中间,设沿车身宽度方向的凹槽,并用凹槽螺栓与后支承紧固。
所述的前支承脚轮架与车身小车框架采用套装连接,并采用脚轮架紧固螺栓紧固。
所述的前支承和后支承的垂直方向的支承杆与前支承和后支承为可拆卸连接,即采用支承杆紧固螺栓紧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目前公开的技术相比,实现了不同车型的车身生产中的通用化,功能齐全,运转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安装调整方便迅速,调整定位准确,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的混线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前支承脚轮架,2、前支承,3、活动定位杆,4、后支承脚轮架,5、车身小车框架,6、前支承底板,7、后支承垫板,8、后支承,9、前支承安装螺孔板,10、前支承连接杆,11、连接杆紧固螺栓,12、脚轮架紧固螺栓,13、支承杆,14、支承杆紧固螺栓,15、凹槽,16、凹槽螺栓,17、活动定位杆安装套,18、活动把手安装座,19、活动把手,20、前支承垫板,21、活动把手紧固螺钉,22、活动定位杆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分别示意性地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三个方向的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为一种车身运转小车,与目前公知的技术相同的是包括车身小车框架5、两个前支承2、两个后支承8,车身小车框架5上两侧边框的前后位置各设两个前支承脚轮架1和两个后支承脚轮架4。
其中车身小车框架5可以采用矩形截面的钢管制成,其截面尺寸为60×40×3、40×40×3等,一般采用低碳钢材料,其整体强度较高、制造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较低。
前、后脚轮采用聚氨脂减震轮组件,前轮采用固定轮,后轮采用万向轮。这种脚轮的特点是耐磨、防震、轻便、灵活。后支承脚轮架4与车身小车框架5焊为一体。
车身小车框架5的两端均焊有活动把手安装座18,活动把手19插入其孔内,用活动把手紧固螺钉21紧固。活动把手19可以安装在任何一端,以方便小车方向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在车身小车框架5的两端设有活动定位杆3,可在生产线上的轨道内定位和车身吊挂。采用活动定位杆紧固螺钉22在活动定位杆安装套17内紧固。不需要时,可旋下活动定位杆紧固螺钉22,将活动定位杆3拆去。
不同车型的车身的两个前支承2的间距及前支承2与后支承8的距离各不相同。本实用新型构思是支承的纵向及横向按预制的螺孔位置进行调整和安装。
为了方便在更换车型时对车身运转小车的相应尺寸进行调节,在所述的车身小车框架5两侧边框的安装前支承脚轮1的位置,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多个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按等分间距分布。
为了与上述结构相适应,所采取的措施是在前支承2上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底板6,前支承底板6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通过螺栓连接,前支承底板6上的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的间距与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前支承底板6上的螺栓孔在车身的的宽度方向分布多行,每行螺栓孔的间距都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按上面所述的结构,在调节时,只要按所需要的位置、距离,调整好各零部件,用螺栓紧固即可。
两个前支承底板6通过与车身宽度方向一致的前支承连接杆10连接,前支承底板6套在前支承连接杆10用连接杆紧固螺栓11紧固。前支承底板6与前支承连接杆10的相对位置也是可以调节的,按要求调整好位置,用螺栓紧固即可。
为了避免安装螺栓影响车身在小车上的安放,所述的后支承8上设后支承垫板7,后支承垫板7的上表面的中间,设沿车身宽度方向的凹槽15,并用凹槽螺栓16与后支承8紧固。
为了使前支承脚轮架1能调整其前后位置,前支承脚轮架1与车身小车框架5采用套装连接,并采用脚轮架紧固螺栓12紧固。在调节时,只要按所需要的位置、距离,调整好各零部件,用螺栓紧固即可。
前支承2和后支承8的垂直方向的支承杆13与前支承2和后支承8为可拆卸连接,即采用支承杆紧固螺栓14紧固。根据不同的车型,能很方便地更换支承杆13,获得不同的高度,满足高度变化的需要。前支承垫板20与支承杆13联接,起到支承车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不同车型的车身生产中的通用化,功能齐全,运转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安装调整方便迅速,调整定位准确,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的混线生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运转小车,包括车身小车框架(5)、两个前支承(2)、两个后支承(8),车身小车框架(5)上两侧边框的前后位置各设两个前支承脚轮架(1)和两个后支承脚轮架(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身小车框架(5)两侧边框的安装前支承脚轮(1)的位置,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多个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按等分间距分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承(2)上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底板(6),前支承底板(6)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通过螺栓连接,前支承底板(6)上的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的间距与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承底板(6)上的螺栓孔在车身的的宽度方向分布多行,每行螺栓孔的间距都与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螺栓孔间距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前支承底板(6)通过与车身宽度方向一致的前支承连接杆(10)连接,前支承底板(6)套在前支承连接杆(10)用连接杆紧固螺栓(11)紧固。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承(8)上设后支承垫板(7),后支承垫板(7)的上表面的中间,设沿车身宽度方向的凹槽(15),并用凹槽螺栓(16)与后支承(8)紧固。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承脚轮架(1)与车身小车框架(5)采用套装连接,并采用脚轮架紧固螺栓(12)紧固。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运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承(2)和后支承(8)的垂直方向的支承杆(13)与前支承(2)和后支承(8)为可拆卸连接,即采用支承杆紧固螺栓(14)紧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运转小车,包括车身小车框架(5)、两个前支承(2)、两个后支承(8),车身小车框架(5)上两侧边框的前后位置各设两个前支承脚轮架(1)和两个后支承脚轮架(4),车身小车框架(5)两侧边框的安装前支承脚轮(1)的位置,各设一个与其为一体的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前支承安装螺孔板(9)上的多个螺栓孔沿车身长度方向按等分间距分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目前公开的技术相比,实现了不同车型的车身生产中的通用化,功能齐全,运转效率高,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和安装调整方便迅速,调整定位准确,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的混线生产。
文档编号B25H5/00GK2910489SQ20062007234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克近 申请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