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3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拆卸工具,特别涉及拆卸电动机、鼓风机、引风机的散热扇或风扇的多用取出器。
背景技术
更换电动机轴承或保养电机时,首先要卸掉电机轴端的散热扇;保养鼓风机和引风机时,同样首先要卸掉轴端的散热扇或风扇。拆卸时往往非常困难,主要是由于安装时,散热扇和风扇与轴之间采用过赢配合;长时间运转配合之间产生严重变形;另外,散热扇和风扇与轴之间产生锈蚀,造成了散热扇和风扇与轴之间粘连。拆卸没有适合的拆卸工具,采用榔头砸的方法解决。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将轴或散热扇、风扇砸变形,给更换安装新的散热扇和风扇带来困难。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27519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抽油机曲柄销锥套取出器,是一种拆卸抽油机曲柄销套的专用工具,能轻松地拆卸抽油机曲柄销套。抽油机曲柄销锥套取出器主要是由丝杠和螺母所组成,丝杠的端部有圆柱体,圆柱体上有通孔,通孔上可以插入铁棒,作为旋转手柄。丝杠上套有定位筒,定位筒底部中心有孔,孔的直径小于丝杠端部圆柱体直径,大于丝杠直外径。丝杠上套有推力盘,螺母戴在丝杠上,其位置在推力盘的外端。取出曲柄销套的过程是,将定位筒对准曲柄销套外部,丝杠穿过定位筒,再穿过曲柄销套,在丝杠的端部套上推力盘,将螺母旋紧,旋转丝杠手柄。螺母在丝杠的带动下与推力盘一起,推动曲柄销套,直至被取出。这种工具不能直接应用于散热扇和风扇从轴端取下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使维修人员从轴端取出散热扇或风扇时,方便省力。克服采用榔头砸取出散热扇或风扇,费工费力,砸坏机械部件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由横梁、丝杠、拔爪和手柄组成,其特征是横梁为一块扁钢,横梁中心有螺孔,横梁两端有条形槽。在横梁的螺孔内旋有丝杠,丝杠的上端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内有圆柱状的手柄。拔爪上端悬挂在横梁的条形槽上。拔爪可以在横向通孔内滑动,调整两个拔爪的距离,以适应被拆卸的散热扇或风扇的可以固定位置。拔爪的下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拔爪的下端为钩状,可以挂住散热扇或风扇的受力孔;一种是拔爪下端带有螺纹,螺纹可以旋入散热扇或风扇端部的螺孔内。
所述的丝杠下端为圆锥形,圆锥形顶端可以固定在散热扇或风扇轴的顶锥孔内,固定牢固。
横梁扁钢的长度在150-300毫米之间;宽度在25-50毫米之间;厚度在10-15毫米之间。条形槽的宽度在10-25毫米之间;条形槽的长度在50-100毫米之间。
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工作原理根据被拆卸的散热扇或风扇可以固定拔爪的位置,调整两个拔爪之间的距离,用两个拔爪钩住散热扇的受力孔。旋转丝杠,使丝杠顶端抵住轴的端部。再用旋转手柄旋转丝杠加力,散热扇受拉力离开轴端,达到拆卸的目的。
拆卸鼓风机或引风机的风扇时,一般风扇的端部有对称的拉力螺孔。使用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先根据风扇上拉力螺孔的大小选用两条合适的螺栓(拔爪),把螺栓穿入多用取出器条形槽里,将螺栓旋进风扇拉力螺孔中,并使两螺栓到丝杠之间的距离相等。丝杠顶端抵住轴的端部。然后用旋转手柄转动丝杠,风扇受拉力脱离开轴端,达到拆卸风扇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从上述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操作过程可以看出,维修人员从轴上取下散热扇或风扇,非常方便省力。能从轴上取下散热扇或风扇,并能保持散热扇或风扇的原状。克服了采用榔头砸的办法,费工费力,可能带来破坏散热扇或风扇的缺点。可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机、鼓风机、引风机的维修保养。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丝杠,3.拔爪,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横梁(1)为一块扁钢,横梁(1)长度在250毫米;宽度40毫米;厚度12毫米。横梁(1)中心螺孔为M12。横梁(1)两端有条形槽,条形槽的宽度15毫米,长度为80毫米。在横梁(1)的螺孔内旋有丝杠(2)。丝杠(4)的螺纹采用M12,长度为300毫米。丝杠(2)下端为圆锥形,圆锥角为120度。丝杠(2)的上端为直径30毫米的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横向通孔,孔的直径为12毫米。横向通孔内有圆柱状的手柄(4)。拔爪(3)上端悬挂在横梁(1)的条形槽上。拔爪(3)可以在横向通孔内滑动。拔爪(3)下端带有螺纹。拔爪(3)可以选用适合风扇拉力螺孔的螺钉。
实施例2参阅附图3。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点是拔爪(3)的下端为钩状。两个拔爪(3)能钩住散热扇的受力孔。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由横梁(1)、丝杠(2)、拔爪(3)和手柄(4)组成,其特征是横梁(1)为一块扁钢,横梁(1)中心有螺孔,横梁(1)两端有条形槽,在横梁(1)的螺孔内旋有丝杠(2),丝杠(2)的上端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内有圆柱状的手柄(4),拔爪(3)上端悬挂在横梁(1)的条形槽上,拔爪(3)可以在横向通孔内滑动,调整两个拔爪(3)的距离,以适应被拆卸的散热扇或风扇的可以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其特征是拔爪(3)的下端为钩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其特征是拔爪(3)下端带有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丝杠(2)下端为圆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散热扇、风扇多用取出器,其特征是横梁(1)扁钢的长度在150-300毫米之间;宽度在25-50毫米之间;厚度在10-15毫米之间,条形槽的宽度在10-25毫米之间;条形槽的长度在50-100毫米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拆卸电动机、鼓风机、引风机的散热扇或风扇的多用取出器。由横梁、丝杠、拔爪和手柄组成,其特征是横梁为一块扁钢,横梁中心有螺孔,横梁两端有条形槽。在横梁的螺孔内旋有丝杠,丝杠的上端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内有圆柱状的手柄。拔爪上端悬挂在横梁的条形槽上。拔爪可以在横向通孔内滑动,调整两个拔爪的距离,适应被拆卸的散热扇或风扇的可以固定位置。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维修人员非常方便省力地从轴上取下散热扇或风扇,并能保持散热扇或风扇的原状。克服了采用榔头砸的办法,费工费力,可能带来破坏散热扇或风扇的缺点。
文档编号B25B27/02GK2923212SQ20062011808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4日
发明者孙永田, 李 东, 王振坤, 魏红曼, 高利平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