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71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作为收纳工具或零件的工具盒, 也可作为携带式的工具箱。
背景技术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尤其对于维修器具的施工者或是日常生活中爱 好自行动手维修器物的人,欲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良好的手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但光有便 利的工具还是不够,对于堆满工具或零件的工作场所,也须具备可收纳手工具或零件的工 具盒,而一般市面上的工具盒具有数层抽屉,其抽屉内部间隔因针对所适用的工具、零件型 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有规划区分各种不同的手工具或零件,不使手工具或零件散乱分 布。虽然工具盒能使工具或零件整齐排放收纳,但若施工者欲至其他场所工作时,其 工具盒不便于携带,因此施工者会另外准备一工具箱来放置需要用到的工具和零件,故施 工者须将从工具盒挑选拿取工具和零件置放至工具箱,又需将工具和零件再整理一次,所 以施工者于工作前需花费准备整理工具和零件的时间;而工作完毕时,又需将剩下的工具 和零件归回原位,更增加使用上的不便。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工具盒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 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 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工具箱,实属当前重要研 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工具盒或工具箱在施工前、后需花费时间整 理工具或零件等诸多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工具箱,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作为收 纳工具或零件的工具盒,也可作为一般携带式的工具箱,以增进便利性,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 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具箱,所述工具箱至少包括一箱体具有一相对应的上、下、左、右板 体与一后板体,箱体其内分隔有数个容置部,后板体设有吸附件;数个抽屉分别设于箱体的 数个容置部,其中抽屉包含有槽体与盖体,该槽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并在前板设有拉动组 件,供该抽屉在拉动时并与盖体形成卡掣一体,该盖体盖合在槽体上方,具有定位孔供该拉 动组件卡入,在后端设有与吸附件对应吸附的磁性元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槽体前板设有凹陷部,其顶端设有与凹陷部贯通的对应穿孔,所述拉动组件旋转端设有与穿孔相对应的端部。[0009]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拉动组件具有一装设在槽体前板的凹陷部中的把手,与 二相对应且外套置有弹性元件的固定杆,并装设于穿孔,该固定杆一端设有凸垣,抵靠于把 手旋转端的端部。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槽体前板顶端设有凹部,所述盖体前端设有与凹部组套 的凸部。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槽体相对应的侧板设有滑轨,滑轨上方设有嵌合部,所述 盖体相对应的侧边向下延伸有与嵌合部对应嵌合的嵌槽。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吸附件为铁销。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磁性元件为磁铁。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盖体更包括一握持部。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握持部为一凹槽。前述的工具箱,其中所述槽体前板更包括一与盖体形成卡合定位的锁扣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具箱,该工具箱包括一箱体与数个抽屉,该箱体由相 对应的上、下、左、右板体与一后板体所组成,其内分隔有数个容置部,供数个抽屉置放,其 后板体设有与数个抽屉置放位置相对应的吸附件;数个抽屉,分别设于箱体的数个容置部, 该抽屉包含有槽体与盖体,该槽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其槽体前板设有拉动组件,该拉动组 件具有一装设在前板的凹陷部中的把手,与二相对应且外套置有弹性元件的固定杆,其前 板顶端设有一凹部,其凹部设有与凹陷部贯通的对应穿孔,其穿孔位置与把手旋转端的端 部相对应,供固定杆装设,其固定杆一端设有凸垣,抵靠于把手旋转端的端部,并藉由把手 端部在旋转作动并同时顶压固定杆上升与盖体卡掣一体,以及配合凹部两侧装设有锁扣装 置,用以锁扣盖体为定位状态,把手回复时,利用弹性元件反弹的力而使固定杆下降,即可 使盖体不卡合槽体,另,槽体相对应的侧板设有一滑轨,供抽屉能在箱体的容置部中前后自 由滑移,滑轨上方设有嵌合部;该盖体前端设有一凸部,其凸部设有与槽体穿孔对应的定位 孔,其凸部两端设有与槽体锁扣装置相对应的凹槽,可供槽体的锁扣装置旋转扣合,其盖体 后端设有一握持部,其后端边缘装设有磁性元件,而盖体相对应的侧边与后端边缘向下延 伸有与嵌合部对应嵌合的L形嵌槽,使盖体能在槽体上滑移盖合,其盖合时,盖体的凸部会 卡设于槽体的凹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工具箱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可作为携带式的工作箱本实用新型箱体可容置数个抽屉,可集中管理各个抽屉,其抽屉设有滑轨可在箱 体中自由滑移,且抽屉可被完全拉出,脱离箱体,其把手被转动时,会带动固定杆卡合盖体, 及配合旋转锁扣装置,可使盖体能与槽体锁固密合,让使用者作为携带式的工具箱提拿。2.可作为收纳工具、零件的工具盒使用者在使用完毕后,仅需将抽屉置回箱体即可,且置放于箱体的抽屉,只要将把 手旋转平放于凹陷部,拉动槽体,其盖体后端边缘的磁性元件会与箱体的吸附件相互吸引, 而使盖体会留置于箱体,可作为一般置放工具、零件的收纳工具盒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作为收纳工具或零件的工具盒,也可作为一般携带式的工 具箱,以增进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与抽屉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抽屉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抽屉的盖体欲盖合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抽屉与盖体盖合立体图。图5A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抽屉旋转把手动作示意图(一)。图5B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抽屉旋转把手动作示意图(二)。图5C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抽屉旋转把手动作示意图(三)。图5D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抽屉旋转把手动作示意图(四)。图6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不旋转把手拉动抽屉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具箱吸附件与磁性元件形成吸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工具箱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 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 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 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具箱,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A及图6所示,该工具箱10 包括有一箱体20,该箱体20由一相对应的上、下、左、右板体21、22、23、24与一后板体25所 组成,其内分隔有数个容置部26,供数个抽屉30置放,其后板体25设有数个与抽屉30置放 位置相对应的吸附件27,其吸附件27为铁销。上述的数个抽屉30,分别设于箱体20的数个容置部26,该抽屉30包含有槽体31 与盖体32,该槽体31内部设有容置空间311,其槽体31前板312设有拉动组件310,供该抽 屉30在拉动时并与盖体32形成卡掣一体,该拉动组件310具有一装设在前板312的凹陷 部3121中的把手313,与二相对应且外套置有弹性元件316的固定杆315,其中该把手313 平放时刚好与凹陷部3121平齐,其前板312顶端设有一凹部3122,其凹部3122设有与凹陷 部3121贯通的穿孔3123,其穿孔3123位置与把手313旋转端的端部3131相对应,供固定 杆315装设,其固定杆315外装设有一如弹簧的弹性元件316,其固定杆315 —端设有凸垣 3151,抵靠于把手313旋转端的端部3131,并藉由把手313端部3131在旋转作动并同时顶 压固定杆315上升与盖体32卡掣一体,以及配合凹部3122两侧装设有锁扣装置317,用以 锁扣盖体32为定位状态,把手313回复时,利用弹性元件316反弹的力而使固定杆315下降,即可使盖体32不卡合槽体31,另,槽体31相对应的侧板设有一滑轨318,供抽屉30能在箱体20的容置部26中前后自由滑移,滑轨318上方设有嵌合部319,使盖体32能在其 上滑移;该盖体32前端设有一凸部321,其凸部321设有与槽体31穿孔3123对应的定位 孔322,其凸部321两端设有与槽体31锁扣装置317相对应的凹槽323,可供槽体31的锁 扣装置317旋转扣合,其盖体32后端设有一如凹槽的握持部323,其后端边缘装设有磁性 元件325,该磁性元件325为磁铁,而盖体32相对应的侧边与后端边缘向下延伸有与嵌合 部319对应嵌合的L形嵌槽324,使盖体32能在槽体31上滑移盖合,其盖合时,盖体32的 凸部321会卡设于槽体31的凹部3122,而盖体32后端边缘延伸的嵌槽324抵靠于槽体31 后端。请参阅图1、图3所示,该箱体20可容置数个抽屉30,可集中管理各个抽屉30,其 抽屉30设有滑轨318可在箱体20中自由滑移,其抽屉30可被完全拉出,脱离箱体20 ;该抽 屉30的容置空间311可放置各式各样的手工具或零件,该抽屉30被拉出脱离箱体20时, 使用者会握持把手313,在拉动时会带动把手313旋转,如图5A所示,转动把手313,该把手 313旋转端的端部3131经转动后,会带动固定杆315移动,迫使固定杆315前进卡合于盖 体32凸部321的孔洞322,如图5B、图5C、图5D所示,再旋转锁扣装置317,使盖体32能与 槽体31锁固密合,使用者可作为一般携带式的工具箱提拿,如图4所示;若使用者欲拿取抽 屉30里的手工具或零件,只要旋转锁扣装置317,使锁扣装置317不扣合盖体32,再转动把 手313,使把手313平放至与凹陷部3121平齐,该固定杆315会随着把手313旋转端的端部 3131转动回复至原来位置,使固定杆315不会卡合于盖体32凸部321的定位孔322,拉动 盖体32的握持部323,使盖体32往后端滑移,其抽屉30即呈开启状态;而使用者在使用完 毕后,仅需将抽屉30置回箱体20即可,节省工具或零件的整理时间,另请参阅图6、图7所 示,置放于箱体20的抽屉30,只要将把手313旋转平放于凹陷部3121,拉动槽体31,其盖 体32后端边缘的磁性元件325会与箱体20的吸附件27相互吸引,而使盖体32会留置于 箱体20,可作为一般置放工具、零件的收纳工具盒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箱(10)至少包括一箱体(20)具有一相对应的上、下、左、右板体(21、22、23、24)与一后板体(25),箱体(20)其内分隔有数个容置部(26),后板体(25)设有吸附件(27);数个抽屉(30)分别设于箱体(20)的数个容置部(26),其中抽屉(30)包含有槽体(31)与盖体(32),该槽体(31)内部设有容置空间(311),并在前板(312)设有拉动组件(310),供该抽屉(30)在拉动时并与盖体(32)形成卡掣一体,该盖体(32)盖合在槽体(31)上方,具有定位孔(322)供该拉动组件(310)卡入,在后端设有与吸附件(27)对应吸附的磁性元件(3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31)前板(312)设有凹陷部 (3121),其顶端设有与凹陷部(3121)贯通的对应穿孔(3123),所述拉动组件(310)旋转端 设有与穿孔(3123)相对应的端部(3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310)具有一装设在 槽体(31)前板(312)的凹陷部(3121)中的把手(313),与二相对应且外套置有弹性元件 (316)的固定杆(315),并装设于穿孔(3123),该固定杆(315) 一端设有凸垣(3151),抵靠 于把手(313)旋转端的端部(31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31)前板(312)顶端设有凹 部(3122),所述盖体(32)前端设有与凹部(3122)组套的凸部(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31)相对应的侧板设有滑轨 (318),滑轨(318)上方设有嵌合部(319),所述盖体(32)相对应的侧边向下延伸有与嵌合 部(319)对应嵌合的嵌槽(3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27)为铁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325)为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2)更包括一握持部(3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323)为一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31)前板(312)更包括一 与盖体(32)形成卡合定位的锁扣装置(3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工具箱,该工具箱至少包括一箱体,其具有一相对应的上、下、左、右板体与一后板体,箱体其内分隔有数个容置部,后板体设有吸附件;数个抽屉分别设于箱体的数个容置部,其中抽屉包含有槽体及盖体,该槽体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并在前板设有拉动组件,该盖体盖合在槽体上方,具有定位孔供该拉动组件卡入定位,在后端设有与吸附件对应的磁性元件;当使用者旋转拉动组件,可使拉动组件卡合于定位孔,使用者可作为携带式的工具箱提拿;置放于箱体的抽屉,不旋转拉动组件,拉动槽体,其盖体的磁性元件会与箱体的吸附件相吸附,使盖体留置于箱体,可作为一般置放工具、零件的收纳工具盒使用。
文档编号B25H3/02GK201565944SQ20092017891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逸枫 申请人:刘逸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