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74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接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无需取出起子头而便于使用、 简化操作的快速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接设于起子杆的接头,其于外环贯设有一具伸缩孔的轴体,并于伸缩孔中装 设一钢珠,轴体外环设一固定的挡肋并于外周围设置一弹簧、设有凹斜面并受挡肋抵挡的 一套筒所组设而成,当具有杆身槽环的起子杆欲插设至接头内时,可压设套筒利用单一弹 簧往内推抵得以让钢珠有空间进入套筒的凹斜面内恰使起子杆瞬间推入,随弹簧自动弹回 而使钢珠复位于伸缩孔卡抵于杆身槽环内形成卡制状态;但常需按压套筒靠弹簧单方向的 推抵作用方能接设起子杆,反复按压套筒将起子杆取出或更换,造成接设起子杆受限不快 速且不方便,进而降低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接头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不 方便操作的问题改良突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头结构,其包括一握管,其一端为一中空 结构,并包含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环槽、至少二第二穿孔、一肩部及具较小外径的一延伸部, 该延伸部设置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肩部与该延伸部连接,该环槽朝远离该延 伸部的方向与该肩部间隔一距离设置,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环设在该握管上,且该第 二穿孔设置在该环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设置在该环槽的另一侧,该环槽套 设有一第一 C形环扣,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分别以相对应数量的第一珠体及第二珠体 可自由活动地容置;一轴套,容置在该握管内,该轴套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状凸 缘,邻近该延伸部的一端塞设有一磁性组件;一第一弹性组件,一部分穿置在该轴套内,另 一部分穿置在该握管内,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磁性组件及该握管远离该延 伸部的一端;一套座,套设在该轴套外,该套座的一端形成一环凸部,并抵止在该轴套的该 环状凸缘,该环凸部的外侧面或该套座顶部抵止该第一珠体;一套筒,套设在该握管具有中 空结构的该端,该套筒邻近该第一穿孔的一端,朝外依序形成一第一阶环及一第二阶环,该 第一阶环的内径小于该套筒内径,该第二阶环的内径小于该第一阶环的内径;一套环,塞设 固定在该套筒内,而位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并邻近该第一穿孔,该套环邻近该第二阶环 的一端向内凸设一内凸缘;一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且该第二弹性组 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套环底面及该第一 C形环扣顶面;以及一调整座,可转动地固设在 该延伸部上,且该调整座嵌设有一磁环。该调整座轴向凸伸一个以上圆弧状卡制部,该套筒相对应该卡制部形成相对应数 量的圆弧状凹槽,该凹槽以该卡制部活动地嵌设。该卡制部与该凹槽相互嵌设,该第一阶环抵靠该第一 C形环扣,且该第二阶环位于该第一穿孔处顶抵该第一珠体而该第一珠体突出在该握管内时,则该套环的该内凸缘位 在该第二穿孔处并推抵该第二珠体而该第二珠体突出在该握管内,且该第一珠体抵止该套 座顶端,该轴套及该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一固定状态。该卡制部转离该凹槽位置而该套筒推移一段距离,该第一阶环与该第二阶环朝远 离该延伸部方向移动而远离该第一穿孔处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压缩该第二弹性组件并远 离该第二穿孔处,该第一珠体远离该套座顶端而移动至该套筒本体所形成的空间内,该第 二珠体移动至该套环本体所形成的空间内,该轴套通过该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处于一活动 状态。优选的,还包含一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包括一凸轮、一第二 C形环扣、一推抵件、 三夹合块以及一外套管,该凸轮具有一盘体、一外螺纹段及一结合段,该盘体连接该外螺纹 段的一侧具有一容纳槽,该外螺纹段轴向地设置在该盘体一侧的中央处,该结合段轴向地 设置在该盘体另一侧的中央处,以插置入该握管内,该外螺纹段与该盘体连接处,套设有一 第三C形环扣,该推抵件呈渐缩的圆锥体结构,并具有一大径端、一小径端及一内螺纹孔, 该大径端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凹孔,以一第三珠体可转动地容设,且该大径端通过该第二 C 形环扣而顶抵该盘体,该小径端推抵该夹合块,该内螺纹孔从该大径端朝该小径端贯穿,以 该外螺纹段螺设,且该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与该外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该夹合块以一 第三弹性组件可缩放地相互结合,各夹合块呈三分之一锥体结构,结合时即形成圆锥体结 构,该外套管呈渐缩的中空锥体结构,套设在该夹合块、该推抵件外,并置入该盘体的该容 纳槽内,该外套管相对应该第二 C形环扣处环设有一内嵌槽,该内嵌槽与该第二 C形环扣相 嵌合固定。该第一珠体的直径大于该第二珠体。该各第一珠体与该各第二珠体为一钢珠。该第一弹性组件与该第二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该第三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头结构,其包括一握管,其一端为一中空结构,并 包含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环槽、至少二第二穿孔、一肩部及具较小外径的一延伸部,该延伸 部设置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肩部与该延伸部连接,该环槽朝远离该延伸部的 方向与该肩部间隔一距离设置,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环设在该握管上,且该第二穿孔 设置在该环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设置在该环槽的另一侧,该环槽套设有一 第一 C形环扣,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分别以相对应数量的第一珠体及第二珠体可自由 活动地容置;一轴套,容置在该握管内,该轴套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状凸缘,邻近 该延伸部的一端塞设有一磁性组件;一第一弹性组件,一部分穿置在该轴套内,另一部分穿 置在该握管内,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磁性组件及该握管远离该延伸部的一 端;一套座,套设在该轴套外,该套座的一端形成一环凸部,并抵止在该轴套的该环状凸缘, 该环凸部的外侧面或该套座顶部抵止该第一珠体;一套筒,套设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 该端,该套筒邻近该第一穿孔的一端,朝外依序形成一第一阶环及一第二阶环,该第一阶环 的内径小于该套筒内径,该第二阶环的内径小于该第一阶环的内径;一套环,塞设固定在该 套筒内,位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并邻近该第一穿孔,该套环邻近该第二阶环的一端向内 凸设一内凸缘;一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且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套环底面及该第一 C形环扣顶面;一调整座,可转动地固设在该延伸部上,且该 调整座嵌设有一磁环,且该调整座轴向凸伸一个以上圆弧状卡制部,该套筒相对应该卡制 部形成相对应数量的圆弧状凹槽,该凹槽以该卡制部可活动地嵌设;以及一转接装置,包括 一凸轮、一第二 C形环扣、一推抵件、三夹合块以及一外套管,该凸轮具有一盘体、一外螺纹 段及一结合段,该盘体连接该外螺纹段的一侧具有一容纳槽,该外螺纹段轴向地设置在该 盘体一侧的中央处,该结合段轴向地设置在该盘体另一侧的中央处,以插置入该握管内,该 外螺纹段与该盘体连接处,套设有一第三C形环扣,该推抵件呈渐缩的圆锥体结构,并具有 一大径端、一小径端及一内螺纹孔,该大径端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凹孔,以一第三珠体可转 动地容设,且该大径端通过该第二 C形环扣顶抵该盘体,该小径端推抵该夹合块,该内螺纹 孔从该大径端朝该小径端贯穿,以该外螺纹段螺设,且该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与该外螺纹 段的螺纹方向相反,该夹合块以一第三弹性组件可缩放地相互结合,各夹合块呈三分之一 锥体结构,结合时即形成圆锥体结构,该外套管呈渐缩的中空锥体结构,套设在该夹合块、 该推抵件外,并置入该盘体的该容纳槽内,该外套管相对应该第二 C形环扣处环设有一内 嵌槽,该内嵌槽与该第二 C形环扣相嵌合固定;该卡制部与该凹槽相互嵌设,该第一阶环抵 靠该第一 C形环扣,且该第二阶环位于该第一穿孔处顶抵该第一珠体而该第一珠体部分突 出在该握管内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位在该第二穿孔处并推抵该第二珠体而该第二珠体部 份突出在该握管内,且该第一珠体抵止该套座顶端,而该轴套及该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一固 定状态;该卡制部转离该凹槽位置而该套筒推移一段距离,该第一阶环与该第二阶环朝远 离该延伸部方向移动而远离该第一穿孔处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压缩该第二弹性组件并远 离该第二穿孔处,该第一珠体远离该套座顶端,该轴套通过该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处于一 活动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头结构,采用上述设计,具有固定与活动状态,且能在有起子 头的状态下再结合另一起子头或钻头,或是加装转接装置以结合另一起子头或钻头,同时 再以磁吸方式对起子头、钻头或螺钉进行暂时固定,便于单手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于一固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于一活动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并磁吸一螺钉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再结合一钻头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固定状态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活动状态的组合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份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施例的快速接头结构10,包括 一握管11、一轴套12、一第一弹性组件13、一套座14、一套筒15、一套环16、一第二弹性组 件17以及一调整座18。握管11的一端为一中空结构,并包含至少二第一穿孔111、一环槽112、至少二第 二穿孔113、一肩部114及一延伸部115,延伸部115的外径略小于握管11本体的外径,而延 伸部115设置在握管11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肩部114与延伸部115连接,环槽112朝远 离延伸部115的方向与肩部114间隔一距离设置,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3的数量为 至少二个,本实施例以三个第一穿孔与三个第二穿孔为例作图式与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且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3分别地大致等间隔地环设在握管11上,详细的说,第二穿 孔113设置在环槽112与肩部114之间,第一穿孔111相对应设置在环槽112的另一侧,环 槽112套设有一第一 C形环扣116,第一穿孔111与第二穿孔113分别供相对应数量的第一 珠体117及第二珠体118可自由活动地容置,而各第一珠体117与各第二珠体118可为一 钢珠,且第一珠体117的直径可略大于第二珠体118。轴套12容置在握管11内,且轴套12远离延伸部115的一端具有一环状凸缘121, 邻近延伸部115的一端塞设有一磁性组件122。第一弹性组件13可为一压缩弹簧,其一部分穿置在轴套12内,另一部分则穿置在 握管11内,同时,第一弹性组件1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磁性组件122及握管11远离延伸部 115的一端。套座14套设在轴套12外,套座14的一端形成有一环凸部141,并抵止在轴套12 的环状凸缘121,而环凸部141的外侧面或套座14顶部抵止第一珠体117。套筒15套设在握管11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套筒15邻近第一穿孔111的一端, 朝外依序形成一第一阶环151及一第二阶环152,第一阶环151的内径小于套筒15本体的 内径,第二阶环152的内径小于第一阶环151的内径。套筒15的另一端凹设有若干圆弧状 凹槽153,供调整座18相对应数量的圆弧状卡制部182可活动地相互嵌设。套环16塞设固定在套筒15内,而位在握管11与套筒15之间,并邻近第一穿孔 111处,套环16邻近第二阶环152的一端,向内凸设有一内凸缘161。第二弹性组件17可为一压缩弹簧,套设在握管11与套筒15之间,且第二弹性组 件17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套环16底面及第一 C形环扣116顶面。调整座18可转动地固设在延伸部115上,且调整座18嵌设有一磁环181,且轴向 地凸伸若干圆弧状卡制部182,卡制部182与相对应数量的凹槽153可活动地相互嵌设。如图2及图6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于一固定状态的 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该固定状态的组合图。当卡制部182与相对应数量的凹槽153相互嵌设(如图6所示),第一阶环151抵 靠第一 C形环扣116,且第二阶环152位于第一穿孔111处顶抵第一珠体117而使第一珠 体117部分突出在握管11内时,则套环16的内凸缘161位在第二穿孔113处并推抵第二 珠体118而使第二珠体118部份突出在握管11内,且第一珠体117抵止套座14顶端,而使 轴套12及第一弹性组件13处于一固定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一起子头19插置入握管11时,可由磁性组件122及磁环181分别磁吸住起子头19的底部与身部进行固定(如 图2所示)。如图3及图7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于一活动状态的 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该活动状态的组合图。当卡制部182转离相对应数量的凹槽153位置(如图6所示)而将套筒15推移一 段距离,第一阶环151与第二阶环152朝远离延伸部115方向移动而远离第一穿孔111处 时,套环16的内凸缘161压缩第二弹性组件17并远离第二穿孔113处,使第一珠体117远 离套座14顶端而移动至套筒15本体所形成的空间内,第二珠体118移动至套环16本体所 形成的空间内,而轴套12通过第一弹性组件13的弹性而处于一活动状态(如图3所示)。 此时,起子头19插置入握管11时,可由磁性组件122及磁环181分别磁吸住起子头的底部 与身部进行可移动地固定(如图3所示),若再于起子头19加以施力,则可再将起子头19 压没入握管11内,并通过第一弹性组件13的弹性而复位。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并磁吸一螺钉的剖视图。当本 实施例的快速接头结构10于图3所示的活动状态下,要进行对一螺钉101进行锁合时,即 可以螺钉101的头部下压起子头19而受磁环181磁吸而暂时固定,以此使用者即可以单手 将螺钉101对准预定处;螺钉101已部份插入预定处时,使用者即可握住握管11而朝外稍 加施力,使起子头19脱离磁环181以单手进行锁合动作。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合一起子头再结合一钻头的剖视图。当起 子头19再外接另一钻头19’时,钻头19’的底部推抵起子头19的顶部下压;在如图2所示 的固定状态时,起子头19的顶部与钻头19’的底部受第一珠体117抵止而将起子头19固 定,而第二珠体118抵靠住钻头19’的一压合槽191’而将钻头19’固定。因此不需将起子 头19移除后再插置钻头19’,可方便使用与简化操作。如图8、图9、图10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份分解图,图9为本实 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合图。本实施例的快速接头结构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快速接头结构10结合一转接装置 20,包括一凸轮21、一第二 C形环扣22、一推抵件23、三夹合块24以及一外套管25。凸轮21具有一盘体211、一外螺纹段212及一结合段213,其中盘体211连接外螺 纹段212的一侧具有一容纳槽214,外螺纹段212轴向地设置在盘体211 —侧的中央处,结 合段213轴向地设置在盘体211另一侧的中央处,用以插置入快速接头结构10的握管11 内,其结合方式与前述图5所示的钻头19’相类似,不再赘述;而外螺纹段212与盘体211 的连接处,套设有一第三C形环扣215。推抵件23大致呈渐缩的圆锥体结构,并具有一大径端231、一小径端232及一内螺 纹孔233,大径端231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凹孔234,以供一第三珠体235可转动地容设,第 三珠体235可转动地顶抵外套管25内壁面,以使推抵件23的转动(螺转)与移动(推抵) 更顺畅,且大径端231通过第二 C形环扣22而顶抵盘体211,小径端232推抵夹合块24,内 螺纹孔233从大径端朝小径端贯穿,以供外螺纹段212螺设,且内螺纹孔233的螺纹方向与 外螺纹段212的螺纹方向相反。三夹合块24以一第三弹性组件26可缩放地相互结合,各夹合块24大致呈三分之 一锥体结构,结合时即形成圆锥体结构。三夹合块24受推抵件23的推抵而逐渐朝外套管25渐缩的一端前进而内缩,用以夹合固定另一起子头27(如图11所示)或钻头(图中未 示)°外套管25大致呈渐缩的中空锥体结构,套设在三夹合块24、推抵件23外,并置入 盘体211的容纳槽214内,外套管25相对应第二 C形环扣22处环设有一内嵌槽251,与第 二 C形环扣22相嵌合固定。一般而言,外螺纹段与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为相同方向,因此外螺纹段要螺合入 内螺纹孔时,以顺时钟方向转入而锁合;而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孔233螺纹方向与外螺纹 段212螺纹方向相反,而当外螺纹段212螺合入内螺纹孔233时,以逆时钟方向转入而锁合 (如图11所示)。由于当夹合块24夹合固定另一起子头或钻头(图中未示)而要进行锁合或钻孔 时,起子头或钻头必须以顺时钟方向转动进行锁合或钻孔且必须使推抵件23持续推抵夹 合块24以持续固定起子头或钻头,因此通过内螺纹孔233螺纹方向与外螺纹段212螺纹方 向相反,达到起子头或钻头在以顺时钟方向转动进行锁合或钻孔的同时,推抵件23也持续 推抵夹合块24以持续固定起子头或钻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管,其一端为一中空结构,并包含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环槽、至少二第二穿孔、一肩部及具较小外径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设置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肩部与该延伸部连接,该环槽朝远离该延伸部的方向与该肩部间隔一距离设置,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环设在该握管上,且该第二穿孔设置在该环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设置在该环槽的另一侧,该环槽套设有一第一C形环扣,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分别以相对应数量的第一珠体及第二珠体可自由活动地容置;一轴套,容置在该握管内,该轴套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状凸缘,邻近该延伸部的一端塞设有一磁性组件;一第一弹性组件,一部分穿置在该轴套内,另一部分穿置在该握管内,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磁性组件及该握管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一套座,套设在该轴套外,该套座的一端形成一环凸部,并抵止在该轴套的该环状凸缘,该环凸部的外侧面或该套座顶部抵止该第一珠体;一套筒,套设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套筒邻近该第一穿孔的一端,朝外依序形成一第一阶环及一第二阶环,该第一阶环的内径小于该套筒内径,该第二阶环的内径小于该第一阶环的内径;一套环,塞设固定在该套筒内,而位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并邻近该第一穿孔,该套环邻近该第二阶环的一端向内凸设一内凸缘;一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且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套环底面及该第一C形环扣顶面;以及一调整座,可转动地固设在该延伸部上,且该调整座嵌设有一磁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座轴向凸伸一个以上圆弧 状卡制部,该套筒相对应该卡制部形成相对应数量的圆弧状凹槽,该凹槽以该卡制部活动 地嵌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部与该凹槽相互嵌设,该第 一阶环抵靠该第一 C形环扣,且该第二阶环位于该第一穿孔处顶抵该第一珠体而该第一珠 体突出在该握管内时,则该套环的该内凸缘位在该第二穿孔处并推抵该第二珠体而该第二 珠体突出在该握管内,且该第一珠体抵止该套座顶端,该轴套及该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一固 定状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部转离该凹槽位置而该套 筒推移一段距离,该第一阶环与该第二阶环朝远离该延伸部方向移动而远离该第一穿孔 处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压缩该第二弹性组件并远离该第二穿孔处,该第一珠体远离该套 座顶端而移动至该套筒本体所形成的空间内,该第二珠体移动至该套环本体所形成的空间 内,该轴套通过该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处于一活动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转接装置,该转接装置包 括一凸轮、一第二 C形环扣、一推抵件、三夹合块以及一外套管,该凸轮具有一盘体、一外螺 纹段及一结合段,该盘体连接该外螺纹段的一侧具有一容纳槽,该外螺纹段轴向地设置在 该盘体一侧的中央处,该结合段轴向地设置在该盘体另一侧的中央处,以插置入该握管内, 该外螺纹段与该盘体连接处,套设有一第三C形环扣,该推抵件呈渐缩的圆锥体结构,并具有一大径端、一小径端及一内螺纹孔,该大径端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凹孔,以一第三珠体可 转动地容设,且该大径端通过该第二 C形环扣而顶抵该盘体,该小径端推抵该夹合块,该内 螺纹孔从该大径端朝该小径端贯穿,以该外螺纹段螺设,且该内螺纹孔的螺纹方向与该外 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该夹合块以一第三弹性组件可缩放地相互结合,各夹合块呈三分 之一锥体结构,结合时即形成圆锥体结构,该外套管呈渐缩的中空锥体结构,套设在该夹合 块、该推抵件外,并置入该盘体的该容纳槽内,该外套管相对应该第二 C形环扣处环设有一 内嵌槽,该内嵌槽与该第二 C形环扣相嵌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珠体的直径大于该第二珠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各第一珠体与该各第二珠体为一钢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弹性组件与该第二弹性组 件为一压缩弹簧。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弹性组件为一压缩弹簧。
10.一种快速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管,其一端为一中空结构,并包含至少二第一穿孔、一环槽、至少二第二穿孔、一肩 部及具较小外径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设置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肩部与该延 伸部连接,该环槽朝远离该延伸部的方向与该肩部间隔一距离设置,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 穿孔环设在该握管上,且该第二穿孔设置在该环槽与该肩部之间,该第一穿孔相对应设置 在该环槽的另一侧,该环槽套设有一第一 C形环扣,该第一穿孔与该第二穿孔分别以相对 应数量的第一珠体及第二珠体可自由活动地容置;一轴套,容置在该握管内,该轴套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具有一环状凸缘,邻近该延伸部 的一端塞设有一磁性组件;一第一弹性组件,一部分穿置在该轴套内,另一部分穿置在该握管内,该第一弹性组件 的两端分别抵靠在该磁性组件及该握管远离该延伸部的一端;一套座,套设在该轴套外,该套座的一端形成一环凸部,并抵止在该轴套的该环状凸 缘,该环凸部的外侧面或该套座顶部抵止该第一珠体;一套筒,套设在该握管具有中空结构的该端,该套筒邻近该第一穿孔的一端,朝外依序 形成一第一阶环及一第二阶环,该第一阶环的内径小于该套筒内径,该第二阶环的内径小 于该第一阶环的内径;一套环,塞设固定在该套筒内,位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并邻近该第一穿孔,该套环 邻近该第二阶环的一端向内凸设一内凸缘;一第二弹性组件,套设在该握管与该套筒之间,且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 该套环底面及该第一 C形环扣顶面;一调整座,可转动地固设在该延伸部上,且该调整座嵌设有一磁环,且该调整座轴向凸 伸一个以上圆弧状卡制部,该套筒相对应该卡制部形成相对应数量的圆弧状凹槽,该凹槽 以该卡制部可活动地嵌设;以及一转接装置,包括一凸轮、一第二 C形环扣、一推抵件、三夹合块以及一外套管,该凸轮 具有一盘体、一外螺纹段及一结合段,该盘体连接该外螺纹段的一侧具有一容纳槽,该外螺纹段轴向地设置在该盘体一侧的中央处,该结合段轴向地设置在该盘体另一侧的中央处, 以插置入该握管内,该外螺纹段与该盘体连接处,套设有一第三C形环扣,该推抵件呈渐缩 的圆锥体结构,并具有一大径端、一小径端及一内螺纹孔,该大径端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凹 孔,以一第三珠体可转动地容设,且该大径端通过该第二 C形环扣顶抵该盘体,该小径端推 抵该夹合块,该内螺纹孔从该大径端朝该小径端贯穿,以该外螺纹段螺设,且该内螺纹孔的 螺纹方向与该外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该夹合块以一第三弹性组件可缩放地相互结合, 各夹合块呈三分之一锥体结构,结合时即形成圆锥体结构,该外套管呈渐缩的中空锥体结 构,套设在该夹合块、该推抵件外,并置入该盘体的该容纳槽内,该外套管相对应该第二 C 形环扣处环设有一内嵌槽,该内嵌槽与该第二 C形环扣相嵌合固定;该卡制部与该凹槽相互嵌设,该第一阶环抵靠该第一 C形环扣,且该第二阶环位于该 第一穿孔处顶抵该第一珠体而该第一珠体部分突出在该握管内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位在 该第二穿孔处并推抵该第二珠体而该第二珠体部份突出在该握管内,且该第一珠体抵止该 套座顶端,而该轴套及该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一固定状态;该卡制部转离该凹槽位置而该套 筒推移一段距离,该第一阶环与该第二阶环朝远离该延伸部方向移动而远离该第一穿孔处 时,该套环的该内凸缘压缩该第二弹性组件并远离该第二穿孔处,该第一珠体远离该套座 顶端,该轴套通过该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处于一活动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接头结构。卡制部与凹槽相互嵌设,第一阶环抵靠第一C形环扣,第二阶环位于第一穿孔顶抵第一珠体而部分突出在握管内时,套环的内凸缘位在第二穿孔并推抵第二珠体而部份突出在握管内,第一珠体抵止套座,使轴套及第一弹性组件处于固定状态;卡制部转离凹槽位置将套筒推移,第一与第二阶环朝远离延伸部方向移动而远离第一穿孔处时,内凸缘压缩第二弹性组件并远离第二穿孔处,第一珠体远离套座顶端移动至套筒本体所成的空间内,第二珠体移动至套环本体所成的空间内,轴套通过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而处于活动状态。以此设计的固定与活动状态,使起子头的结合简化操作,便于使用。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728618SQ20102013977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4日
发明者许仲良 申请人:仲展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