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圆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68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圆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圆扳手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圆扳手。
技术背景[0002]目前,对于圆管工件与其他工件通过螺纹连接时,对圆管工件的拧紧通常采用 管钳这种工具,但是由于圆柱状工件的特殊形状,管钳与圆管工件的接触仅为两处线接 触,接触位置少,易打滑。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圆扳手,解决了现有圆管工件拧紧工具与工件 的接触位置少,易打滑的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圆扳手,包括筒状的架体,架体侧面 固接有扳杆,架体内壁、沿架体轴向均勻设置有若干通槽,通槽截面为两端为半圆形的 圆弧形长条状,通槽在架体端面的平面内沿以架体的圆心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线分布, 每个通槽内均设置有轴承,架体一端面设置有端盖,端盖上与轴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 滑槽,架体的两侧分别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端盖连接,轴承的内滚子的 一端卡在滑槽上,轴承的内滚子的另一端固接有接触杆。[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接触杆与管状工件内壁相接处,增加 了接触位置,防止了对工件拧紧时工具与工件间打滑。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圆扳手的结构示意图;[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圆扳手的侧视图。[0008]图中,1.架体,2.扳杆,3.通槽,4.轴承,5.端盖,6.滑槽,7.弹簧,8.接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圆扳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筒状的架体1,架 体1侧面固接有扳杆2,架体1内壁、沿架体1轴向均勻设置有若干通槽3,所述通槽3 截面为两端为半圆形的圆弧形长条状,通槽3在架体1端面的平面内沿以架体1的圆心为 中心的阿基米德螺线分布,每个通槽3内均设置有轴承4,架体1 一端面设置有端盖5, 端盖5上与轴承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6,架体1的两侧分别与弹簧7的一端连接, 弹簧7的另一端与端盖5连接,轴承4的内滚子的一端卡在滑槽6上,轴承4的内滚子的 另一端固接有接触杆8。[0011]本实用新型的内圆扳手的工作原理为,由于轴承4的内滚子一端固接在端盖5上,端盖5被弹簧7牵拉,所以接触杆8随轴承4被拉置通槽3靠近架体1圆心的一端。 使用时,转动端盖5,由于通槽3在架体1端面的平面内沿以架体1的圆心为中心的阿基 米德螺线分布,所以转动端盖5时接触杆8随轴承4同时沿通槽3和滑槽6移动至通槽3 远离架体1圆心的一端。此时将扳手的接触杆8套入需要扭转的管状工件内,松开端盖 5,受弹簧7牵拉,端盖5带动轴承4移动至通槽3靠近架体1的圆心一端,将工件卡住, 即可通过扳杆2对工件进行扭转,通过摩擦力接触杆8将工件卡紧,进而将其拧紧;当完 成一次拧紧动作后,将扳手向反方向扳动时,轴承4受摩擦力作用,滚向通槽3远离架体 1圆心的一端,此时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拧紧动作。
权利要求1. 一种内圆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架体(1),架体(1)侧面固接有扳 杆(2),架体(1)内壁、沿架体(1)轴向均勻设置有若干通槽(3),所述通槽 (3)截面为两端为半圆形的圆弧形长条状,通槽(3)在架体(1)端面的平面内沿以 架体(1)的圆心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线分布,每个通槽(3)内均设置有轴承(4), 架体(1) 一端面设置有端盖(5),端盖(5)上与轴承(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 槽(6),架体(1)的两侧分别与弹簧(7)的一端连接,弹簧(7)的另一端与端盖 (5)连接,轴承(4)的内滚子的一端卡在滑槽(6)上,轴承(4)的内滚子的另一 端固接有接触杆(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内圆扳手,包括筒状的架体,架体侧面固接有扳杆,架体内壁、沿架体轴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槽,通槽截面为两端为半圆形的圆弧形长条状,通槽在架体端面的平面内沿以架体的圆心为中心的阿基米德螺线分布,每个通槽内均设置有轴承,架体一端面设置有端盖,端盖上与轴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架体的两侧分别与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端盖连接,轴承的内滚子的一端卡在滑槽上,轴承的内滚子的另一端固接有接触杆。通过设置多个接触杆与管状工件内壁相接处,增加了接触位置,防止了对工件拧紧时工具与工件间打滑,解决了现有圆管工件拧紧工具与工件的接触位置少,易打滑的问题。
文档编号B25B13/50GK201799976SQ20102052512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1日
发明者常士章 申请人:常士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