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87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孔设备的附件,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打孔设备如电锤是一种常用工具,在室内装修、设备安装等施工中使用非常普遍。现有的打孔设备在打孔时,钻头将粉末钻出后直接排放,使得施工场地粉尘四处飞扬,造成施工环境污染,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粉尘污染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粉尘污染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包括固定在打孔设备上的筒状固定套,在所述固定套的前端设有容纳钻头的波纹软管,所述软管的前端设有环形密封唇,在所述软管内设有套在钻头上的支架和软管回位弹簧,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设有集尘室或外接排尘装置的接口。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打孔设备的钻头座上,包括固定在钻头座上的底座和与底座活动连接的上盖,所述波纹软管设在所述上盖上。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密封唇处,所述软管回位弹簧位于所述支架和固定套的上盖之间。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钻头座配合的连接口,连接口的内壁设有密封圈。在所述软管上与密封唇连接处的底部设有集尘凹部。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打孔设备如电锤安装本实用新型装置后,打孔施工时可以将粉尘全部收集,有效防止粉尘外泄,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不,打孔设备为电银I,电银I包括钻头座2、设在钻头座2上的安装头3、固定在安装头3上的钻头4。本实用新型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包括固定在电锤I的钻头座2上的筒状固定套5,固定套5包括底座53和与底座53采用卡口 52活动连接的上盖51 (固定套5也可以是整体结构),底座53通过连接口 54固定在钻头座2上,连接口 54的内壁设有密封圈6与钻头座2密封;在上盖51的前端设有容纳钻头4的波纹软管8,所述软管8的前端设有环形密封唇10,在软管8内设有套在钻头4上的支架11和软管回位弹簧9,支架11设在密封唇10处,软管回位弹簧9位于支架11和固定套5的上盖51之间,固定套5的底座53的底部通过接口 7设有集尘室1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5的底部也可只设外接排尘装置的接口 7,通过管道与集尘容器或吸尘器连接收集粉尘。支架11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在软管8内壁的外圈111和通过支撑脚112支撑在外圈111内的内圈113。施工时,先将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底座53固定在电锤I的钻头座2上,再将上盖51固定在底座53上,这样由底座53和上盖51组成的固定套5和软管可将钻头4全部包裹密封,密封唇10可将钻孔的施工面有效密封,使钻头4钻出的粉尘全部落入到软管8内不外泄,支架11可以防止钻头4与软管8接触避免损坏软管8,软管8随着钻头4打孔的深入会被压缩,当钻头4被拔出后软管8在软管回位弹簧9的作用下可增加其复位的弹性。钻孔完毕,向上抬起电锤1,使本实用新型装置向上,软管8内的粉尘可顺着软管8和固定套5经出尘口 7流入集尘室12。安装或需要换钻头4时,将上盖51从底座53上拔出即可,如图3所示。实施例2见图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软管8上与密封唇10连接处的底部设有集尘凹部81。钻孔时,软管8上的集尘凹部81可以更好更多地收集粉尘。
权利要求1.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打孔设备上的筒状固定套,在所述固定套的前端设有容纳钻头的波纹软管,所述软管的前端设有环形密封唇,在所述软管内设有套在钻头上的支架和软管回位弹簧,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设有集尘室或外接排尘装置的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打孔设备的钻头座上,包括固定在钻头座上的底座和与底座活动连接的上盖,所述波纹软管设在所述上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密封唇处,所述软管回 位弹簧位于所述支架和固定套的上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上设有与钻头座配合的连接口,连接口的内壁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一4任一所述的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软管上与密封唇连接处的底部设有集尘凹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孔设备的防尘装置,包括固定在打孔设备上的筒状固定套,在所述固定套的前端设有容纳钻头的波纹软管,所述软管的前端设有环形密封唇,在所述软管内设有套在钻头上的支架和软管回位弹簧,所述固定套的底部设有集尘室或外接排尘装置的接口。本实用新型有益之处在于打孔设备如电锤安装本实用新型装置后,打孔施工时可以将粉尘全部收集,有效防止粉尘外泄,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
文档编号B25F5/00GK203156707SQ20132008482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5日
发明者胡昌龙 申请人:胡昌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