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98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定位工具。定位工具用以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定位工具包括基座、两第一定位件、两第一连杆及第一移动件;基座包括承载台及连接部;承载台以供放置第一物件,承载台包括顶面及底面;连接部设置于底面;两第一定位件以第一方向排列于顶面,两第一定位件可相对承载台移动且第一物件位于两第一定位件之间;两第一连杆设置于承载台下方,且两第一连杆皆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分别连接两第一定位件;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连接部且第一移动件连接第二端,当第一移动件沿连接部移动时,受两第一连杆的带动,两第一定位件能分别朝靠近或远离连接部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能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
【专利说明】定位工具【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定位工具,特别是一种能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的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消费者对于电子装置外观的要求愈来越高,此以笔记本型计算机为例,目前消费者接受度最高的主流产品是金属外壳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金属外壳多半是铝制外壳,并且在制造过程中铝制外壳经过多种表面处理及外观处理,此外,在组装笔记本型计算机时,铝制外壳的内侧会与一个塑料框体通过黏胶贴合,此为笔记本型计算机制造过程的必要步骤,因此如何让铝制外壳与塑料框体对位贴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0003]在贴合铝制外壳与塑料框体的过程中,塑料框体可通过设计定位柱或定位孔,让塑料框体能固定于工具之上。然而,铝制外壳经由冲压制作工艺技术制成,且为了不影响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外观,铝制外壳无法设计定位孔,只能依靠铝制外壳的外形来定位。就现有技术来说,多半是采用固定式定位块来定位铝制外壳。但是,因为铝制外壳的制造公差,无法保证铝制外壳都可与对应的塑料框体对位,而发生胶合后铝制外壳或对应的塑料框体出现位置偏移或错位的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定位工具,来解决铝制外壳无法对位塑料框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工具,其具有能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的功能。
[0005]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卡定位工具包括基座、两第一定位件、两第一连杆以及第一移动件。基座包括承载台及连接部,其中承载台供放置第一物件,承载台包括顶面及底面,而连接部设置于底面。两第一定位件以一第一方向排列于顶面,其中两第一定位件可相对承载台移动且第一物件位于两第一定位件之间。两第一连杆设置于承载台下方,且两第一连杆皆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两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两第一定位件。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连接部且第一移动件连接两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使两第一定位件连动于第一移动件,当第一移动件沿连接部移动时,受两第一连杆的带动,两第一定位件能分别朝靠近或远离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调整第一物件相对第二物件的位置,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位工具,用以使一第一物件与一第二物件对位,该定位工具包括:一基座,该基座包括:一承载台,该承载台以供放置该第一物件,该承载台包括一顶面及一底面;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于该底面;两第一定位件,该两第一定位件以一第一方向排列于该顶面,其中该两第一定位件可相对该承载台移动且该第一物件位于该两第一定位件之间;两第一连杆,该两第一连杆设置于该承载台下方,且该两第一连杆皆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两第一连杆的该第一端分别连接该两第一定位件;以及一第一移动件,该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一移动件连接该两第一连杆的该第二端,使该两第一定位件连动于该第一移动件,当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移动时,受该两第一连杆的带动,该两第一定位件能分别朝靠近或远离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该第一物件相对该第二物件的位置,使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对位。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在第一移动件沿连接部上移时,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朝远离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便放置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在第一移动件沿连接部下移时,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朝靠近连接部的方向移动,直到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接触第二物件,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连接部为柱体,连接部包括第一导槽,且第一移动件包括连接柱,其中第一移动件套设置于柱体,且连接柱穿设于第二端及第一导槽,以导弓丨第一移动件在第一导槽内上下移动。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定位工具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其连动于第一移动件,藉由驱动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一移动件能沿连接部上下移动。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还包括两第二连杆及两第二定位件,两第二连杆设置于承载台下方,且两第二连杆皆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两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两第二定位件,且第一移动件连接两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定位工具还包括两第二连杆及第二移动件,两第二连杆皆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两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两第二定位件,且第二移动件连接两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使两第二定位件连动于第二移动件。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连接部包括第二导槽,且第二移动件包括连接柱,第二移动件套设置于柱体,且连接柱穿设于第二端及第二导槽,以导引第二移动件在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使第二移动件可沿连接部移动。
[0014]本实用新型能使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对位。
[0015]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组装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之一。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动作时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动作时的上视图。
[0023]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4]定位工具I基座10
承载台11顶面111
底面112连接部12
第一导槽121第二导槽122
第一连杆21第一端211、231
第二端212、232第二连杆23
第一定位件31第二定位件32
第一移动件41连接柱411、421
第二移动件42第一驱动装置51
滑轮 511、521踏板 512、522
绳索513、523第二驱动装置52
第一物件80第二物件90
调节件311、321弹性件312、322
中轴线L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0026]以下请先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组装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I用以使第一物件80与层叠于其上的第二物件90对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件80为一塑料框体,第二物件90为欲与第一物件80胶合的金属外壳。在本实施例,第一物件80与第二物件90对位指的是第一物件80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物件90的中心轴线,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需要的对位二物件皆适用本实用新型,且两物件对位的形式也不以中心轴线重合为限。
[0028]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I包括基座10、两第一连杆21、两第二连杆23、两第一定位件31、两第二定位件32、第一移动件41、第二移动件42、第一驱动装置51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2。如图1所示,基座10包括承载台11及连接部12,承载台11可供放置第一物件80及层叠于其上的第二物件90,且承载台11包括顶面111及底面112,其中连接部12设置于底面112。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2为一柱体,且连接部12的设置位置与承载台11的中心轴重合。
[002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第二物件90的外观呈矩形,而为确保第二物件90的X方向及Y方向皆与第一物件80对位,所以两第一定位件31及两第二定位件32分别相对设置于第二物件90的四个侧边。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第一定位件31沿X方向(第一方向)排列,而两第二定位件32沿Y方向排列(第二方向),且两第一定位件31及两第二定位件32分别连动于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当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移动时,两第一定位件31及两第二定位件32得分别相对承载台11移动。需注意的是,定位件的设置位置及数目皆可根据放置物件而改变,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本实施例只是举例说明。
[0030]以下请继续参考图3,并一起参考图4与图5,其中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之
--O
[0031]如图3与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皆设置于承载台11下方,且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皆包括第一端211、231以及第二端212、23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两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211分别连接两第一定位件31,两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212分别连接第一移动件41,使两第一定位件31连动于第一移动件41,此外,如图5所示,两第一定位件31、两第一连杆21以及第一移动件41之间呈一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形状。
[0032]在本实施例中,两第二连杆23的第一端231分别连接两第二定位件32,且两第二连杆23的第二端232连接分别第二移动件42,使两第二定位件32连动于第二移动件42,使得两第二定位件32、两第二连杆23以及第二移动件42之间呈一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形状(图未示)。需注意的是,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分别连动于不同的移动件(第一移动件41与第二移动件4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两第一连杆21及两第二连杆23亦可连动于同一个移动件(第一移动件41或第二移动件42),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I的适用性。
[0033]如图3与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皆为套筒,且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皆可移动地套接于连接部12。并且,如图4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2包括第一导槽121及第二导槽122,且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包括一连接柱411、421,其中第一导槽121及第二导槽122皆设置于基座10的中轴线L。如图4与图5所示,连接柱411穿设于两第一连杆21的第二端212及第一导槽121,以导引第一移动件41在第一导槽121内沿中轴线`L上下移动;连接柱421穿设于两第二连杆23的第二端232及第二导槽122,以导引第二移动件42在第二导槽122内沿中轴线L上下移动。
[0034]如图3与图4所不,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51连动于第一移动件41的连接柱411,藉由驱动第一驱动装置51让第一移动件41能沿连接部12上下移动。第二驱动装置52连动于第二移动件42的连接柱421,藉由驱动第二驱动装置52让第二移动件42能沿连接部12上下移动。在此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分别通过独立的驱动装置驱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事实上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亦可由同一驱动装置驱动。
[0035]如图4与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51包括滑轮511、绳索513以及踏板512,其中绳索513分别连接滑轮511、第一移动件41的连接柱411及踏板512。第二驱动装置52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51相同,第二驱动装置52也包括滑轮521、绳索523以及踏板522,且绳索523分别连接滑轮521、第二移动件42的连接柱421及踏板522。在此须注意的是,以何种方式驱动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除了本实施例所示的单纯地以力学驱动外,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I也可藉由电力方式驱动,也是就是说把第一驱动装置51与第二驱动装置52替换成步进马达。
[0036]以下请参考图6与图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动作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的一实施例动作时的上视图。[0037]在此须注意的是,如图6与图7所示,因为两第二连杆23、两第二定位件32、第二移动件4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2的结构与动作方式与两第一连杆21、两第一定位件31、第一移动件41及第一驱动装置51完全相同,故仅详细说明两第一连杆21、两第一定位件31、第一移动件41及第一驱动装置51的动作,而两第二连杆23、两第二定位件32、第二移动件4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52则不再赘述。
[0038]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定位件31以及第二定位件32皆包括调节件311、321以及弹性件312、322,第一定位件31以及第二定位件32的调节件311、321用来微调第一定位件31及第二定位件32接触第二物件90时,第一定位件31以及第二定位件32的移动距离,以克服在组装时,第一物件80与第二物件90因制造公差所造成的些微的对位差异。
[0039]请再参考回图6,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分别通过第一驱动件51以及第二驱动件52驱动,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I时,操作员需同时踏下踏板512以及踏板522。当踏板512、522受外力下压时,藉由滑轮511、521以及绳索513,523的带动,使第一移动件41及第二移动件42沿连接部12上移,进而带动两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211、两第一定位件31、两第二连杆23的第一端231以及两第二定位件32相对承载台11往远离连接部12的方向移动(如图6箭头A所示),以便让出足够动作空间来放置第一物件80以及第二物件90。此时如图6所示,当第一定位件31朝远离连接部12移动时,弹性件312处于被压迫状态。
[0040]如图7所示,当踏板512的下压力被解除时,藉由滑轮511以及绳索513的带动,使第一移动件41沿连接部12下移,进而带动两第一连杆21的第一端211以及两第一定位件31相对承载台11往靠近连接部12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312也发挥推动两第一定位件31的功用,直到两第一定位件31分别接触第二物件90的相对两侧,以完成第一物件80及第二物件90在X方向的对位。而以前述的方式操作松开踏板522,则能完成第一物件80及第二物件90在Y方向的对位。
[0041]如图6所示,因为两第一定位件31、两第一连杆21以及第一移动件41之间呈等腰三角形的几何形状,所以当第一移动件41在第一导槽121内沿中轴线L移动时,受两第一连杆21的带动,使得两第一定位件31等距离朝靠近连接部12的方向移动,当两第一定位件31分别处碰到第二物件90时,可确保第一物件80与第二物件90对位,也就是第一物件80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物件90的中心轴线。
[0042]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工具,用以使一第一物件与一第二物件对位,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包括: 一承载台,该承载台以供放置该第一物件,该承载台包括一顶面及一底面; 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置于该底面; 两第一定位件,该两第一定位件以一第一方向排列于该顶面,其中该两第一定位件可相对该承载台移动且该第一物件位于该两第一定位件之间; 两第一连杆,该两第一连杆设置于该承载台下方,且该两第一连杆皆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两第一连杆的该第一端分别连接该两第一定位件;以及 一第一移动件,该第一移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连接部且该第一移动件连接该两第一连杆的该第二端,使该两第一定位件连动于该第一移动件,当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移动时,受该两第一连杆的带动,该两第一定位件能分别朝靠近或远离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该第一物件相对该第二物件的位置,使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对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上移时,该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朝远离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便放置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下移时,该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朝靠近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直到该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接触该第二物件的相对两侧,此时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对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为一柱体,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一导槽,且该第一移动件包 括一连接柱,其中该第一移动件套设置于该柱体,且该连接柱穿设于该第二端及该第一导槽,以导引该第一移动件在该第一导槽内上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一第一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连动于该第一移动件,藉由驱动该第一驱动装置使该第一移动件能沿该连接部上下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装置为一步进马达。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一滑轮、一绳索以及一踏板,其中该绳索分别连接该滑轮、该第一移动件的该连接柱及该踏板。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定位工具还包括两第二定位件,该两第二定位件以一第二方向排列于该顶面,且该两第二定位件可相对该承载台移动且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位于该两第一定位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两第二连杆,该两第二连杆设置于该承载台下方,且该两第二连杆皆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两第二连杆的该第一端分别连接该两第二定位件,且该第一移动件连接该两第二连杆的该第~.-5.JJU-~-? O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上移时,该两第二定位件分别朝远离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便放置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下移时,该两第二定位件分别朝靠近该连接部的方向移动,直到该两第二定位件分别接触该第二物件的相对两侧,此时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对位。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两第二连杆及一第二移动件,该两第二连杆皆包括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该两第二连杆的该第一端分别连接该两第二定位件,且该第二移动件连接该两第二连杆的该第二端,使该两第二定位件连动于该第二移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一第二导槽,且该第二移动件包括一连接柱,该第二移动件套设于该柱体,且该连接柱穿设于该第二端及该第二导槽,以导引该第二移动件在该第二导槽内上下移动,使该第二移动件可沿该连接部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上移时,该两第二定位件分别朝远离该第二物件的方向移动,以便放置该第一物件及该第二物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二移动件沿该连接部下移时,该两第一定位件分别朝靠近该第二物件的方向移动,直到该两第二定位件分别接触该第二物件的相对两侧,此时该第一物件与该第二物件对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一第二驱动装置,该第二驱动装置连动于该第二移动件,藉由驱动该第二驱动装置使该第二移动件能沿该连接部上下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装置为一步进马达。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定位工具, 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一滑轮、一绳索以及一踏板,其中该绳索分别连接该滑轮、该第二移动件及该踏板。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460087SQ20132058884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益方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