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45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定位工具。该定位工具用来进行一第一贴合物与一第二贴合物之间的贴合定位,该定位工具包括:一工具本体、一第一滑块组以及一第二滑块组;该工具本体包括一承载平台、至少一止挡壁以及至少一滑槽,该止挡壁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承载平台的上表面与该工具本体的上表面,该滑槽设置于该承载平台相对该止挡壁的一侧;该第一滑块组滑动设置于该滑槽内,该第一滑块组与该止挡壁共同夹持一第一贴合物;该第二滑块组设置于该滑槽内与该工具本体的该上表面,该第二滑块组相对该第一滑块组和该工具本体移动,以夹持该第二贴合物并固定该第二贴合物与该第一贴合物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可节省模具制造成本、有效缩短加工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定位工具【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工具(positioning fixture),尤指一种加工方便且适用于各种尺寸贴合物的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进步,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会配置触控屏幕来提高操作便利性。触控屏幕对于整体外观及组装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故需利用定位工具执行光学膜片、玻璃面板、电路板等贴合物的组装对位。传统的定位工具在压合黏贴前会进行贴合物的对位,但是定位工具的加工误差会导致定位工具与贴合物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贴合物在定位时易产生非预期性偏移,造成较大的贴合误差甚至是组装失败。此外,传统定位工具的通用性差,针对不同尺寸的贴合物需设计制作不同尺寸的工具组件,相应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定位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方便且适用于各种尺寸贴合物的定位工具,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位工具,该定位工具用来进行一第一贴合物与一第二贴合物之间的贴合定位,该定位工具包括:一工具本体、一第一滑块组以及一第二滑块组;该工具本体包括一承载平台、至少一止挡壁以及至少一滑槽,该止挡壁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承载平台的上表面与该工具本体的上表面,该滑槽设置于该承载平台相对该止挡壁的一侧;该第一滑块组滑动设置于该滑槽内,该第一滑块组与该止挡壁共同夹持该第一贴合物;该第二滑块组设置于该滑槽内与该工具本体的该上表面,该第二滑块组相对该第一滑块组和该工具本体移动,以 夹持该第二贴合物并固定该第二贴合物与该第一贴合物的相对位置。
[000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承载平台的上表面和该工具本体的该上表面具有高度段差。
[000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止挡壁的一端形成一凹陷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工具本体还包含多个导引件。各导引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承载平台的侧壁与该滑槽的内壁。
[000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滑块组包含至少一第一限位滑块以及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活动套设于该导引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一限位滑块的侧壁与该滑槽的该内壁,以驱动该第一限位滑块相对该承载平台的移动。
[00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限位滑块包含一第一基部以及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弹性组件分别连接该第一基部的相对侧。该第一延伸部用来推抵该第一贴合物。
[001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滑块组包含一第二限位滑块以及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活动套设于该导引件。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二限位滑块的侧壁与该滑槽的该内壁,以驱动该第二限位滑块相对该第一限位滑块的移动。[0012]本实用新型的还公开该第二限位滑块包含一第二基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弹性组件分别连接该第二基部的相对侧。该第二延伸部用来推抵该第二贴合物。
[001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限位滑块以可滑动方式叠在该第一限位滑块上。
[001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定位工具包括一止挡滑块组。该止挡滑块组有一止挡滑块以及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穿设该止挡滑块以固定于该工具本体。
[00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止挡滑块设置在该工具本体上邻近该止挡壁的位置。
[001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工具本体形成一固定槽。该止挡滑块利用该固定组件沿着该固定槽可调性设置,以控制该止挡滑块和该工具本体的相对位置。
[001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二限位滑块与该止挡滑块的相对距离实质大于该第一限位滑块与该止挡壁的相对距离。
[001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
[0019]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尺寸的贴合物,节省了模具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利用限位滑块的推抵与夹持来执行边缘对位技术,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的组件分解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的装配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滑块与第二限位滑块在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0023]图4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第一贴合物和第二贴合物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
[0024]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25]10 定位工具 321 侧壁
[0026]12 第一贴合物 34 第一弹性组件
[0027]14 第二贴合物 36 第一基部
[0028]16 工具本体 38 第一延伸部
[0029]161 上表面40 第二限位滑块
[0030]18 第一滑块组 401 侧壁
[0031]20 第二滑块组 42 第二弹性组件
[0032]22 承载平台 43 止挡滑块组
[0033]221 上表面44 止挡滑块
[0034]223 侧壁46 固定组件
[0035]24 止挡壁48 固定槽
[0036]26 滑槽50 第二基部
[0037]261 内壁52 第二延伸部
[0038]28 凹陷结构 54 缓冲组件
[0039]30 导引件Tl 第一基部的厚度[0040]32 第一限位滑块T2 第一延伸部的厚度【具体实施方式】
[0041]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10的组件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10的装配图。定位工具10用来执行第一贴合物12和第二贴合物14之间的贴合定位。通常来说,第一贴合物12的尺寸较佳地小于第二贴合物14的尺寸,且第一贴合物12或第二贴合物14的形状可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矩形,例如可为六边形或八边形等多边形或是正圆形或椭圆形,视实际需求而定。定位工具10包含工具本体16、第一滑块组18以及第二滑块组20。第一滑块组18相对工具本体16滑动以定位第一贴合物12,第二滑块组20相对工具本体16与第一滑块组18滑动以将第二贴合物14定位在第一贴合物12上方。
[0042]工具本体16包含承载平台22、止挡壁24以及滑槽26。止挡壁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承载平台22的上表面221和工具本体16的上表面161,用以形成阶梯式的高度段差。两个止挡壁24在其相交处形成圆角形式的凹陷结构28。滑槽26可为中空或凹陷形式,设置在承载平台22相对止挡壁24的一侧。第一滑块组18滑动设置在滑槽26内。第一滑块组18相对承载平台22移动,使得第一滑块组18和止挡壁24可夹持在第一贴合物12的两端。第二滑块组20部分滑动设置在滑槽26内,其余部分设置在工具本体16的上表面161。第二滑块组20可相对第一滑块组18与工具本体16移动以夹持第二贴合物14,藉此固定第二贴合物14和第一贴合物12的相对位置。
[0043]工具本体16还包含多个导引件30。各导引件30设置在滑槽26内,且各导引件3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承载平台22的侧壁223与滑槽26的内壁261。第一滑块组18包含至少一个第一限位滑块32及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4。在本实施例中,工具本体16包含两个滑槽26。第一滑块组18相应包含两个第一限位滑块32以及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4。各第一限位滑块32连结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4,且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26内。第一弹性组件34活动套设于导引件30。第一弹性组件34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限位滑块32的侧壁321与滑槽26的内壁261,故第一弹性组件34的弹性恢复力可驱动第一限位滑块32相对承载平台22的移动。
[0044]第一限位滑块32可包含第一基部36以及第一延伸部38。第一延伸部38与第一弹性组件34分别连接第一基部36的两相对侧。第一基部36的厚度Tl大于第一延伸部38的厚度T2。第一弹性组件34驱动第一基部36在滑槽26内移动,第一延伸部38以可相对移动方式贴附承载平台22上。第一延伸部38随着第一基部36同步移动,藉此推抵第一贴合物12往止挡壁24的位置移动。
[0045]第二滑块组20包含至少一个第二限位滑块40与多个第二弹性组件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块组20包含两个第二限位滑块40以及多个第二弹性组件42。各第二限位滑块40连结多个第二弹性组件42,且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26内。定位工具10还包含止挡滑块组43,止挡滑块组43具有多个止挡滑块44以及多个固定组件46。止挡滑块44的数量较佳为两个。止挡滑块44设置在工具本体16上邻近止挡壁24的位置。每个第二限位滑块40与相对应止挡滑块44分别位于承载平台22的两相对侧。第二弹性组件42活动套设于导引件30,其两端分别抵接第二限位滑块40的侧壁401与滑槽26的内壁261。第二弹性组件42可驱动第二限位滑块40相对第一限位滑块32移动,以将第二贴合物14夹持在第二限位滑块40与止挡滑块44之间。
[0046]工具本体16形成多个固定槽48,固定槽48的数量等于固定组件46的数量。固定组件46穿设止挡滑块44,并可沿着固定槽48锁附在任意位置,使得止挡滑块44以可调性设置方式组装于工具本体16,藉此控制止挡滑块44和工具本体16的相对位置。请参阅图2与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限位滑块32与第二限位滑块40在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第二限位滑块40可包含第二基部50以及第二延伸部52。第二延伸部52与第二弹性组件42分别连接第二基部50的两相对侧。第二弹性组件42驱动第二基部50沿着滑槽26移动,让第二延伸部52以可相对移动方式贴附在第一基部36,亦即第二限位滑块40以可滑动方式推叠在第一限位滑块32上。第二延伸部52可用来推抵第二贴合物14往止挡滑块44的位置移动。
[0047]请参阅图2至图7,图4至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定位工具10、第一贴合物12和第二贴合物14在不同操作阶段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贴合物12与第二贴合物14尚未放置在定位工具10上。定位工具10还可包含缓冲组件54,设置于承载平台22。缓冲组件54可为泡棉、橡胶、橡皮软垫等具有吸振功能的材料,用来保护贴合物以避免挤压损伤。如图4所示,第一滑块组18可施加外力向外拉开以露出承载平台22。第一限位滑块32的第一基部36推挤第二限位滑块40的第二基部50,第二滑块组20可随着第一滑块组18的位移连带移动。第一贴合物12放置在承载平台22上,第一贴合物12的端角可藉由凹陷结构28的避让防止其直接接触/撞击工具本体16而损毁。
[0048]接着,如图5所示,施加在第一滑块组18的外力移除后,第一弹性组件34驱使第一限位滑块32相对承载平台22移动,将第一贴合物12夹持在第一限位滑块32和止挡壁24之间。第一弹性组件34以不具结构干涉方式穿过第二限位滑块40而连接于第一限位滑块32,所以第一弹性组件34的弹性恢复力不会作用在第二限位滑块40。接着,如图6所示,第二滑块组20被施加外力以向外拉开(此时第一滑块组18不动),第二贴合物14放置在第一贴合物12的上方。接着,如图7所示,施加在第二滑块组20的外力移除后,第二弹性组件42驱使第二限位滑块40相对第一限位滑块32移动,使得第二贴合物14夹持在第二限位滑块40和止挡滑块44之间。
[0049]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组件推动限位滑块将贴合物固定在承载平台,避免了贴合物预留制造公差所带来贴合不密的缺陷。贴合物在定位过程中不会因为预留间隙而发生偏移,故可实现精确定位的功效。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组件推动限位滑块来定位贴合物,限位滑块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因此定位工具可用来固定多种不同尺寸的贴合物,提供较佳通用性。限位滑块的活动范围对应于滑槽的尺寸与弹性组件的弹性变形量。第一滑块组利用止挡壁和第一限位滑块固定第一贴合物,第一贴合物在承载平台的位置为固定不变的;第二滑块组利用第二限位滑块和止挡滑块固定第二贴合物,可通过调整止挡滑块与工具本体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第一贴合物与第二贴合物的相对位置。定位工具适用于定位尺寸或形状不同的贴合物,因为第二限位滑块与止挡滑块的相对距离设计成实质大于第一限位滑块与止挡壁的相对距离,故上贴合物较佳地大于下贴合物。
[0050]相比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工具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尺寸的贴合物,节省了模具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利用限位滑块的推抵与夹持来执行边缘对位技术,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及提升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定位工具,该定位工具用来进行一第一贴合物与一第二贴合物之间的贴合定位,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包括: 一工具本体,该工具本体包括一承载平台、至少一止挡壁以及至少一滑槽,该止挡壁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承载平台的上表面与该工具本体的上表面,该滑槽设置于该承载平台相对该止挡壁的一侧; 一第一滑块组,该第一滑块组滑动设置于该滑槽内,该第一滑块组与该止挡壁共同夹持该第一贴合物;以及 一第二滑块组,该第二滑块组设置于该滑槽内与该工具本体的该上表面,该第二滑块组相对该第一滑块组和该工具本体移动,以夹持该第二贴合物并固定该第二贴合物与该第一贴合物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平台的该上表面和该工具本体的该上表面具有高度段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壁的一端形成一凹陷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本体还包括多个导引件,各导引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承载平台的侧壁与该滑槽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滑块组包括至少一第一限位滑块以及一第一弹性组件,该第一弹性组件活动套设于该导引件,该第一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一限位滑块的侧壁与该滑槽的该内壁,以驱动该第一限位滑块相对该承载平台的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 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滑块包括一第一基部以及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一弹性组件分别连接该第一基部的相对侧,该第一延伸部用来推抵该第一贴合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滑块组包括一第二限位滑块以及一第二弹性组件,该第二弹性组件活动套设于该导引件,该第二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该第二限位滑块的侧壁与该滑槽的该内壁,以驱动该第二限位滑块相对该第一限位滑块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滑块包括一第二基部以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二弹性组件分别连接该第二基部的相对侧,该第二延伸部用来推抵该第二贴合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叠在该第一限位滑块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一止挡滑块组,该止挡滑块组有一止挡滑块以及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穿设该止挡滑块以固定于该工具本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止挡滑块设置在该工具本体上邻近该止挡壁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本体形成一固定槽,该止挡滑块利用该固定组件沿着该固定槽可调性设置,以控制该止挡滑块和该工具本体的相对位置。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 一止挡滑块组,该止挡滑块组有一止挡滑块以及一固定组件,该固定组件穿设该止挡滑块以固定于该工具本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限位滑块与该止挡滑块的相对距离实质大于该第一限位滑块与该止挡壁的相对距离。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工具还包括: 一缓冲组件, 该缓冲组件设置于该承载平台上。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542440SQ201320772334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琪, 吕龙刚, 潘武陵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纬视晶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