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44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它涉及木工夹【技术领域】,它包含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带球头的支撑杆(1)的球头部分可旋转连接在可控角度的夹头(2)的上端。所述的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形成可控角度支撑面。它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针对平面或是非平面的物件均可有效的夹紧配合。
【专利说明】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工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
[0003]【背景技术】:
[0004]现有木工夹有塑料快速夹或是金属材质G夹、F夹,采用杠杆或是螺纹旋进式设计,可以自由调节所要夹持的范围,通过加紧两个平面将两件物件夹紧。
[0005]现有木工夹均为固定式夹头,要求两个加紧物件的夹面需是相对平行的两个平面,才能正常很好的工作,在遇到非平面式的物件时将不能有效的夹紧。
[0006]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它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针对平面或是非平面的物件均可有效的夹紧配合。
[0008]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带球头的支撑杆I的球头部分可旋转连接在可控角度的夹头2的上端。
[0009]所述的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可用金属或是塑料方式成型,形成可控角度支撑面。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针对平面或是非平面的物件均可有效的夹紧配合。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14]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5]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0016]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5的左视图,
[0018]图7为图6的B-B向剖视图,
[0019]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带球头的支撑杆I的球头部分可旋转连接在可控角度的夹头2的上端。
[0022]所述的带球头的支撑杆1、可控角度的夹头2可用金属或是塑料方式成型,形成可控角度支撑面。
[0023]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针对平面或是非平面的物件均可有效的夹紧配合。
[0024]【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5-图8,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含可控角度的夹头2,它还包含带圆柱头的支杆3、旋转转接头4,旋转转接头4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带圆柱头的支杆3的圆柱头内,可控角度的夹头2卡接在旋转转接头4的卡槽内。
[0025]所述的旋转转接头4可以以带圆柱头的支杆3的圆柱头为轴心进行360旋转,可控角度的夹头2可以卡在旋转转接头4的卡槽内,这样可控角度的夹头2便可以在旋转转接头4的卡槽内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三个卡接结构形成一个可以控制角度的平面,上下两套可控角度的平面形成一个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
[002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三个卡接结构的设计,形成的可以控制角度的平面能够更牢固的夹紧物件,稳定性更好。
【权利要求】
1.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带球头的支撑杆(I)、可控角度的夹头(2),带球头的支撑杆⑴的球头部分可旋转连接在可控角度的夹头⑵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球头的支撑杆(I)、可控角度的夹头(2)形成可控角度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可控木工夹夹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带圆柱头的支杆(3)、旋转转接头(4),旋转转接头(4)通过卡接的方式设置在带圆柱头的支杆(3)的圆柱头内,可控角度的夹头(2)卡接在旋转转接头(4)的卡槽内。
【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600113SQ201320771411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日
【发明者】张剑锋, 徐振江 申请人:上海安珂金属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