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管在线自动信息跟踪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330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管在线自动信息跟踪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信息跟踪装置,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用于钢管在线自动信息跟踪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线大多是按照批次来组织生产,无法准确定位每支钢管的信息,经常由于调度或者钢管下线等原因,造成信息丢失或者混批生产等情况发生。也有通过手动打印标签在钢管上标识,并通过人工在后续工位扫描条码等方式实现跟踪,但由于钢管生产的流程长,工况复杂,期间又有水油等各种恶劣状况,也常常造成标识丢失,且耗费大量人力,运行情况却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和生产方式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钢管在线自动信息跟踪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了钢管信息标识装置和钢管信息识别装置:

所述的钢管信息标识装置包括标识设备支架、升降机构、激光标识设备和钢管支架,标识设备支架和钢管支架直接安装在地基上,升降机构固定在标识设备支架上,激光标识设备固定在升降机构上,激光标识设备位于钢管输送末端的正上方,钢管置于沿直线排列的多个钢管支架上。

所述的钢管信息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支架、识别设备、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自动旋转托辊,识别支架和自动旋转托辊直接安装在地基上,识别设备、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安装在识别支架上,识别设备位于钢管末端的正上方,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位于识别设备的两侧,钢管置于沿直线排列的多个自动旋转托辊上。

所述的钢管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均涂覆有用于耐磨、作为区分底色的白色涂料。

所述的激光标识设备将标识用激光雕刻在钢管外表面或内表面的白色涂料上。

所述的标识采用二维码标识或者条形码标识。

所述标识激光雕刻在内表面时,旋转激光标识设备使得其发射的激光束向斜下方,作用在钢管的内表面,如图3所示。相应地,钢管信息识别装置中识别设备的朝向也需倾斜,使得其能采集钢管内表面的标识,如图4所示。

钢管原始信息传递到钢管信息标识装置中,钢管信息标识装置将数字量的钢管原始信息转换成条码(一维码或二维码)加数字明码信息标识在钢管表面,钢管信息识别装置在生产线的各个工位中采集钢管表面的标识图像,并转换为可记录的数字量原始信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全自动的物料跟踪过程中用于进行钢管信息的标识和识别,将二维码及明码逐支标识到钢管表面或者内表面。二维码用于机器识别,明码便于人工识别和校验。

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钢管生产线,而且在钢板或者其他条件较恶劣的生产线均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壁标识的钢管信息标识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壁识别的钢管信息识别装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壁标识的钢管信息识别装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壁识别的钢管信息识别装置。

图中:标识设备支架(1),升降机构(2)、激光标识设备(3)、钢管支架(4)、钢管(5)、识别支架(6)、识别设备(7)、第一光源(8)、第二光源(9)、自动旋转托辊(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了钢管信息标识装置和钢管信息识别装置。

如图1和图3所示,钢管信息标识装置包括标识设备支架1、升降机构2、激光标识设备3和钢管支架4,标识设备支架1和钢管支架4直接安装在地基上,升降机构2通过螺栓固定在标识设备支架1上,激光标识设备3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机构2上,激光标识设备3位于钢管5输送末端的正上方,钢管5置于沿直线排列的多个钢管支架4上,钢管支架4用于支撑并带动钢管5沿轴向移动;

如图2和图4所示,钢管信息识别装置包括识别支架6、识别设备7、第一光源8、第二光源9和自动旋转托辊10,识别支架6和自动旋转托辊10通过地脚螺栓直接安装在地基上,识别设备7、第一光源8和第二光源9通过螺栓安装在识别支架6上,识别设备7位于钢管5末端的正上方,第一光源8和第二光源9分别位于识别设备7的两侧,钢管5置于沿直线排列的多个自动旋转托辊10上,自动旋转托辊10用于支撑并带动钢管5绕中心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钢管在激光雕刻前,先经过涂白色涂料工序,待涂层干燥后到达标识工位进行雕刻;涂层提高二维码分辨率,并减轻甚至避免雕刻对钢管表面的损伤。

钢管5到达标识工位的钢管支架4后,升降机构2带动激光标识设备3下降到标识的位置,激光标识设备3将包含钢管相关信息支序号的二维码标识在钢管5的表面或内表面。

钢管5到达识别工位的自动旋转托辊10后,自动旋转托辊10带动钢管5开始旋转,识别设备7开始自动寻找钢管上的二维码标识,并进行识别。将完成识别并转换的标识信息,与工业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接并进行发送。

参照附图,提供上述实施例。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