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153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拔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拔钉机,包括固定在机壳上的震动装置、齿轮减速装置、齿条传动装置、啮合装置;所述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有钳嘴板簧;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与动力轴同轴转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同时转动的伞齿轮,所述主动轴的下端设置震动台,所述震动台下方连接拔钉装置;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多个同轴齿轮组,所述伞齿轮与所述的齿轮组啮合,并最终将伞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驱动齿轮;所述啮合装置将齿条驱动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上;所述啮合装置与拨杆连接,通过拨杆控制啮合装置的移动,以此来控制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采用各种驱动装置,尤其是采用冲击钻作为驱动装置时,结构合理,重量轻,适合单人操作,拔钉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拔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拔钉机。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领域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木质支架及台板,为固定这些支架和台板,人们往往采用钉子,在使用后,这些支架和台板将钉子拔出后可继续使用;这就需要一些专用工具拔钉。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02630.0公开了一种拔钉机,该拔钉机包括架体,架体上固定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架体的一侧设有惯性轮,架体的另一侧设有偏心轮,惯性轮和偏心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惯性轮连接,由电机带动惯性轮进而带动偏心轮转动,所述架体上固定有拔钉装置,拔钉装置通过连杆与偏心轮连接,在偏心轮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拔钉装置完成夹紧和拔钉动作。该机体积较大,操作繁琐,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单人操作,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的拔钉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种拔钉机,包括机壳、把手,还包括固定在机壳上的震动装置、齿轮减速装置、齿条传动装置、啮合装置;所述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有钳嘴板簧;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与动力轴同轴转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同时转动的伞齿轮,所述主动轴的下端设置震动台,所述震动台下方连接拔钉装置;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多个同轴齿轮组,所述伞齿轮与所述的齿轮组啮合,并最终将伞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驱动齿轮;所述啮合装置将齿条驱动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上;所述啮合装置与拨杆连接,通过拨杆控制啮合装置的移动,以此来控制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所述拔钉装置包括卡钳,所述卡钳的外侧斜面与所述钳嘴板簧的内孔抵接;所述钳嘴板簧的内孔宽度小于卡钳闭合后的宽度;所述齿条的末端为凹孔,所述齿条与归位弹簧连接。
[0005]所述啮合装置为:末级齿轮的转动通过啮合齿轮传递给齿条,啮合齿轮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外侧设置轴承盖,轴承盖与拨杆连接,通过拨动拨杆来控制啮合齿轮的轴向移动,进而控制末级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0006]所述拔钉装置为;卡钳通过销轴固定在夹板上;两个卡钳间设置滚轴,卡钳的上部设置斜面,所述斜面与推拉杆的推拉部的推拉斜面对应;卡钳上部的外侧设置板簧,所述板簧通过板簧销轴固定在夹板与卡钳上部的外侧之间;卡钳的下部外侧设置斜面。
[0007]所述动力轴为电钻的输出轴、、风钻的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的任一种。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采用各种驱动装置,尤其是采用冲击钻作为驱动装置时,结构合理,重量轻,适合单人操作,拔钉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种啮合装置示意图;
[0011]图3为另外一种卩齿合装置不意图;
[0012]图4为图3的右视图;
[0013]图5为拔钉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钳嘴板簧与卡钳尺寸关系示意图;
[0015]图7为震动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5、把手1,还包括固定在机壳5上的震动装置、齿轮减速装置、齿条传动装置、啮合装置6 ;所述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条4,所述齿条4的底部固定有钳嘴板簧11 ;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与动力轴17同轴转动的主动轴16,所述主动轴16上设置同时转动的伞齿轮15,所述主动轴16的下端设置震动台13,拔钉装置9设置对应的震动台13,震动台13结构如图7所示;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多个同轴的大齿轮与小齿轮组成的齿轮组,如齿轮组一 14,齿轮组二 18,齿轮组三8,齿轮组四7,本实施例仅仅是一种齿轮传动方式,具体齿轮传动中,齿轮数量和传动比应根据不同的规格有所变化,也可采用其他的传动方式,末级齿轮为齿条驱动齿轮,它将主动轴16的转动传递给齿条4 ;所述主动轴16上的伞齿轮15、齿轮组一 14、齿轮组二 18、齿轮组三8、齿轮组四7依次啮合;齿轮组四7的输出齿轮即齿条驱动齿轮,通过齿轮的逐级传动,将主动轴16的高转速降低,最终将伞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4 ;所述啮合装置6是将齿条驱动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4上;所述啮合装置6与拨杆2连接,通过拨杆2控制啮合装置6的移动,以此来控制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4的啮合;所述拔钉装置包括卡钳10,所述卡钳10的外侧斜面与所述钳嘴板簧11的内孔抵接;所述钳嘴板簧11的内孔宽度小于卡钳10闭合后的宽度;所述齿条4的末端为凹孔19,所述齿条4与归位弹簧3连接。
[0017]如图2所示为一种哨合装置示意图,末级齿轮21的转动通过哨合齿轮23传递给齿条4,啮合齿轮固定在轴承22上,轴承外侧设置轴承盖24,轴承盖24与拨杆2连接,通过拨动拨杆2来控制啮合齿轮的轴向移动,进而控制末级齿轮21与齿条4的啮合;齿条4的末端设置凹孔9,当啮合齿轮与凹孔9位置一致时,由于没有啮合,在回位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啮合装置6与齿条4脱离接触,齿条则在归位弹簧3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
[0018]图3、图4为另外一种啮合装置示意图,该装置末级齿轮21的转动需要通过啮合齿轮23传递给齿条4,啮合齿轮23固定在轴承22上,轴承外侧设置轴承盖24,轴承盖24与拨杆2连接,通过拨动拨杆2来控制啮合齿轮的轴向移动,进而控制末级齿轮21与齿条4的啮合;该结构也同样设置了如图2所示的啮合控制机构。
[0019]本实用新型的啮合装置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所述的两种形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如采用活动销轴的方式控制末级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等等。
[0020]图5为拔钉装置结构示意图;卡钳10通过销轴96固定在夹板上;两个卡钳10间设置滚轴97,卡钳10的上部设置斜面93,所述斜面93与推拉杆99的推拉部98的推拉斜面981对应;卡钳10上部的外侧设置板簧91,所述板簧91通过板簧销轴92固定在夹板与卡钳10上部的外侧之间;卡钳10的下部外侧设置斜面94以保证卡钳10插入钳嘴板簧11的内孔中,所述钳嘴板簧11的内孔宽度小于卡钳10闭合后的宽度;在所述内孔的压迫下,卡钳10闭合;所述钳嘴板簧11如图6所示,为马蹄形,尺寸Dl即是内孔宽度,尺寸D2为卡甜10闭合后的览度;部件100为钉头。
[0021]所述动力轴17可以为电钻的输出轴,也可以是风钻的输出轴,还可以是电机的输出轴。
[0022]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主动轴受动力轴的驱动而转动,动力轴与伞齿轮同轴转动;主动轴的末端通过震动台将震动传递到拔钉装置,拔钉装置的卡钳由于受到板簧的作用而张开,在震动作用下,卡钳在钉子的两侧下压以便拔钉时夹住钉子;伞齿轮的转动带动多级齿轮减速装置,最终传递到齿条驱动齿轮;啮合装置控制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当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后,齿条会向下运动,由于相对运动,拔钉装置抬起;拔钉装置的卡钳由于受到钳嘴板簧内孔的尺寸限制而闭合;当拔钉装置的卡钳与钳嘴板簧脱离接触后,由于推拉杆的推拉斜面与卡钳上部内侧的斜面的作用,卡钳仍然夹住钉子;当齿条末端的凹孔与齿条驱动齿轮接触时,由于没有啮合,啮合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齿条,而齿条也在弹簧作用下归位。此时,钉子已经拔出了。
[0023]拔钉的距离与齿条的长度有关。
【权利要求】
1.一种拔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把手,还包括固定在机壳上的震动装置、齿轮减速装置、齿条传动装置、啮合装置;所述齿条传动装置包括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有钳嘴板簧;所述震动装置包括与动力轴同轴转动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设置同时转动的伞齿轮,所述主动轴的下端设置震动台,所述震动台下方连接拔钉装置;所述齿轮减速装置包括多个同轴齿轮组,所述伞齿轮与所述的齿轮组啮合,并最终将伞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驱动齿轮;所述啮合装置将齿条驱动齿轮的转动传递到齿条上;所述啮合装置与拨杆连接,通过拨杆控制啮合装置的移动,以此来控制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所述拔钉装置包括卡钳,所述卡钳的外侧斜面与所述钳嘴板簧的内孔抵接;所述钳嘴板簧的内孔宽度小于卡钳闭合后的宽度;所述齿条的末端为凹孔,所述齿条与归位弹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为:末级齿轮的转动通过啮合齿轮传递给齿条,啮合齿轮固定在轴承上,轴承外侧设置轴承盖,轴承盖与拨杆连接,通过拨动拨杆来控制啮合齿轮的轴向移动,进而控制末级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钉装置为;卡钳通过销轴固定在夹板上;两个卡钳间设置滚轴,卡钳的上部设置斜面,所述斜面与推拉杆的推拉部的推拉斜面对应;卡钳上部的外侧设置板簧,所述板簧通过板簧销轴固定在夹板与卡钳上部的外侧之间;卡钳的下部外侧设置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为电钻的输出轴、风钻的输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的任一种。
【文档编号】B25C11/00GK203993796SQ20142041362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符文林, 符强 申请人:符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