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572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结构。更加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结构,通过使在锁销弹起装置中的安全钩旋转并同时将发动机罩锁销应用于前端模块(FEM)前部的狭窄空间而改进该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结构以缩短撞击件的长度。

背景技术:
通常,发动机室设置在汽车的前部,并且其由发动机罩来密封。所述发动机室以如下方式设计,即将例如发动机等的各个部件进行紧凑的布置;并且发动机罩设计成极为牢固的结构以便结实地密封发动机。车辆的前车身包括具有仪表板的内板部件、轮罩、前翼子板以及具有发动机罩及前端板的外板部件,由于车辆的前车身的结构为各个板件独立制造然后将这些板件进行点焊并联接到预定部分,因而不利于程度管理并且作业复杂,从而造成可加工性变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将若干板件整体制造成模块形式,因此,散热器、前照灯以及发动机罩锁销可安装在不同的板件上,并且一般来说,采用如下的方案:在一个步骤中依次安装前端模块(FEM,即车身的前端装载架)、设计的保险杠梁、前照灯以及底盘的空调系统以便提高生产率。这样,在采用FEM的车辆中,就布局而言,主动式锁销弹起结构仅能够应用于装配在FEM的后部的发动机罩锁销,并且当应用于FEM的前部时,撞击件的长度增加,因而难于将主动式锁销弹起结构应用于布局(例如设计等)狭窄的车辆。在与行人的前部碰撞事故中,行人首先与车辆的前保险杠碰撞,之后,在行人朝着发动机罩摔倒时行人的头部再与坚固的发动机罩碰撞,因而增加了对行人的伤害。为了解决该问题,行人保护法规近年来趋严,这样就出现了应用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趋势,在该系统中在与行人碰撞的事故时发动机罩在发动机室内凹入从而吸收对行人的撞击能量。作为相关技术中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一个示例,在日本专利公开申请NO.2007-069643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撞击件支撑件在前部的上方形成,从而对与车辆部分的锁销接合的撞击件进行支撑。作为主动式发动机罩系统的另一个示例,在未审查的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0-012564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发动机罩锁销装置,其中在通过撞击件进行锁定时发动机罩安全杆与撞击件一起落下。另一个示例是,在未审查的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4-0037506中公开了一种主动式发动机罩的提升装置,其中锁销和撞击件能够通过一个小爆发触发器的爆发设计而释放,从而减少瞬间碰撞事故对行人产生的二次冲击,并使产品小型化。相关技术中的发动机罩锁销装置的问题在于,即使调整撞击件的长度,安全钩也会干涉撞击件的返回动作,为了防止出现该问题,安全杆需要下降且撞击件的长度增加,但是却难以确保用于使撞击件长度增加或者使安全杆在FEM的狭窄的前部下降的空间,特别是在撞击件的长度增加用以装配发动机罩锁销装置时,在撞击件外周边会发生破裂。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含有的信息不构成已为本国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与现有技术有关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致力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其通过以锁销弹起的方式使安全钩与锁销被动件一起旋转而从撞击件脱开,而方便地应用至即使是FEM的狭窄的前部,却不增加撞击件的长度。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所述车辆具有包括有前端支撑架的前端模块(FEM)。所述用于车辆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包括:安全钩,其设置在位于前端模块(FEM)的前部的板形框架处,并且可移动到与撞击件接合的位置以及从所述撞击件释放的位置;锁销,其构造成与所述撞击件接合或从所述撞击件脱开。弹起装置构造成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所述弹起装置通过强制提升所述撞击件而使时所述发动机罩弹起,随着所述安全钩从所述撞击件脱开的同时所述锁销与所述撞击件接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车辆碰撞为行人碰撞事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弹起装置可包括致动器,其设置在所述板形框架的底部,并且构造成在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由传感器致动;弹起杆,其可邻近所述致动器枢转地安装;以及弹起引导件,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弹起杆附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锁销可构造成在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通过所述弹起装置而枢转并与撞击件接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锁销可包括位于其底部的锁销被动件,当所述锁销被动件枢转时,所述锁销可通过与所述安全钩联动而沿着从所述撞击件脱开的方向枢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钩可整体包括杆部,所述杆部可在所述锁销被动件枢转时与所述锁销被动件联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全钩的杆部可布置成通过销移动,所述销沿着横向方向从所述锁销被动件突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锁销被动件的所述销可布置成穿过形成在所述框架中的狭槽,并且安全钩的所述杆部可布置成穿过所述狭槽,以在所述锁销被动件与所述锁销一起枢转的时候通过由所述销推动所述杆部的方式使所述安全钩沿从所述撞击件脱开的方向枢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中,在撞击件提升时,安全钩向后枢转而不会阻碍撞击件,该撞击件安装在具有狭窄空间的FEM的狭窄前部处,而不需要增加安全钩的长度。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安全钩整体包括与锁销被动件的销联动的杆部,并且当锁销在与撞击件接合的同时枢转时,所述安全钩枢转并且从撞击件脱开,从而减少撞击件的尺寸,因此,增加了设计自由度,使外部增强,并且即使撞击件尺寸减小也能避免在撞击件的周围产生破裂,从而保持耐用度。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及实施方案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一般包括机动车辆,例如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大型客车、货车、各种商用车辆的乘用汽车,包括各种舟艇、船舶的船只,航空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性燃料车辆(例如衍生于非石油能源的燃料)。正如此处所指的,混合动力车辆为具有两种或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具有汽油动力和电动力两种的车辆。附图说明接下来将参照由所附附图显示的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特征,这些附图在下文中仅以显示的方式给出,因而对本发明是非限定性的,在这些附图中:图1为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应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前端模块(FEM)的前端装载架的前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为从前侧观察的根据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的示意性正视图;图3示出了从图2的后侧观察的安装在车架上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的沿图1中的线A-A’的示意性横截面侧视图,所述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与撞击件接合,该撞击件具有以虚线示出的减小的长度;并且图5至图7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的操作的示意图。应当了解,附图不必按比例,显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优选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各个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意图的应用以及使用环境所确定。图中,附图标记在附图的几幅图片中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同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中。下面将结合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附图来更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应用于前端模块(FEM)的前端装载架的前部。图2示出了安全钩在前侧处的一种情况。图3示出了当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用于提升撞击件从而将发动机罩弹起的结构在图2的后表面侧的情况。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安全钩2和弹起式锁销30沿图1中的线A-A’的横截面侧视图的侧面设置,所述安全钩2和弹起式锁销30安装在FEM的前端装载架的前部并且与发动机罩撞击件40接合,所述发动机罩撞击件40与相关技术相比长度缩短。在图2和图3中,安全钩2在平板形状的框架4(位于处在该实施方案的前侧处的盖1后面)的前表面上可枢转地安装在轴5上,例如,安全钩2通过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扭力弹簧9而被弹性地保持竖立。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安全钩2具有钩手柄6和杆部3,该钩手柄6向下延伸并具有杆的形状而用来操作钩以便用手来打开发动机罩,所述杆部3用于使安全钩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和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从而使得安全钩2枢转而从在撞击件40中的接合位置脱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钩手柄6和杆部3整体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设有弹起装置,当发生行人碰撞事故时,即使是随着安全钩2从撞击件40脱离,锁销30也在撞击件40中接合,该弹起装置也会将发动机罩弹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弹起装置可例如包括:烟火型致动器10,其设置在平板形状的框架4的底部上;弹起杆11,其邻近所述致动器可枢转地安装;以及弹起引导件20,其可枢转地安装在弹起杆11附近。位于框架4的顶部之中的锁销30可布置成在撞击件40中接合,所述撞击件40固定至要被脱开的发动机罩的底部,并且所述锁销30还可包括位于其下的锁销被动件31,锁销30在锁销被动件31枢转时一起枢转。尽管没有显示,一般而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驾驶员拉动操作杆,缆线就被拉动以使锁销在车辆中枢转。因此,撞击件40和锁销30彼此脱开。然而,尽管在行人碰撞事故中驱动器没有使锁销从撞击件脱开,但根据本发明的弹起装置会使发动机罩弹起。因此,撞击件随着弹起装置工作而被提升从而不会阻止撞击件提升,同时安全钩在弹起装置运行的时候在锁销中接合,此时,安全钩枢转从而使得安全钩从与锁销接合的撞击件脱离。为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锁销被动件31中销34沿横向方向形成以穿过在框架4中形成的狭槽35而突出,并且在安全钩2的杆部3越过狭槽35布置的时候,随着销34在狭槽35中移动,通过推动杆部3而使安全钩2枢转(在图2中为逆时针,在图3中为顺时针),并且在该情况下,锁销30与锁销被动件31一起枢转。下面将参考图5至图7来具体描述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结构的主动式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发生行人与车辆的前部碰撞的事故时,动力式致动器10由控制单元(未示出)致动,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来自行人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因此,弹起杆11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枢转。所述弹起杆11由顶部12和底部13构成,并且底部13从顶部12向下弯曲,所述底部13邻近动力式致动器10布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动力式致动器被致动时随着杆的底部13沿图中的左侧方向被推动,同时顶部12顺时针枢转,邻近顶部12的弹起引导件20沿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向上枢转,并持续地强力推动撞击件40。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与撞击件40接合的锁销30和锁销被动件31接合撞击件时,锁销30和锁销被动件31在相对于枢转轴32(如在图6和图7中所示)沿逆时针方向枢转时在前板1和后板4的顶部上突出。附图标记50表示枢转柱,其在弹起引导件中接合以防止弹起引导件20在平常时候枢转,并且当致动器致动时,弹起引导件20通过弹起杆的旋转力(由弹起杆的爆发动力产生)而使所述柱50旋转至释放位置。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随着锁销被动件31枢转,当沿锁销被动件的横向方向形成的销34沿着在后板4上形成的弧形狭槽35移动的时候,跨过狭槽35设置的安全钩2的杆部7沿逆时针向上枢转,安全钩2围绕图7中的轴5沿逆时针向左侧方向枢转,以允许撞击件与锁销和锁销被动件一起相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前板1和后板4向上移动,因此,发动机罩在预定的高度处打开。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发生事故的行人撞击发动机罩时,由于发动机罩(撞击件安装在发动机罩上)在向下移动在预定高度处打开的距离的同时吸收冲击,因此可进一步减小由首次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在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案的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中,在撞击件提升时,安全钩向后枢转而不会干涉撞击件,该撞击件安装在具有狭窄空间的FEM的前部处而不需要增加撞击件的长度。此外,在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案的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中,可减小撞击件的尺寸,因而外部得以加强,并且尽管撞击件的尺寸减小也能避免在撞击件的周围产生破裂,从而防止耐用度变差。在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案的用于汽车的主动式发动机罩的前部弹起式锁销安全钩结构能够应用于具有狭窄空间的FEM的前部,从而使得发动机罩吸收冲击,从而在对行人的前部碰撞事故中减小由二次碰撞对行人造成的伤害。本发明已经参考其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对这些实施方案在不偏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及等价形式所限定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