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271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从事生物医药研究这一行业,生物医药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的生物切片,而现阶段生物切片大都是由人工制作的,人工制作生物切片速度较慢,且精度较低,这就给下阶段的研究造成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包括外壳和切刀,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个表面均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切刀与第一滑轨卡接,且所述第一滑轨的上端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设在外壳的侧面。

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第二滑轨,且所述第二滑轨位于第一滑轨之间,所述第二滑轨的表面卡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位于切刀的下端,所述工作台的内腔贯穿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的内腔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端面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

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卡盘,所述工作台的表面中部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左端面设有储物盒,且所述储物盒贯穿安装在外壳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卡盘包括底座和卡盘片,所述底座的内腔上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两侧均套接有直角弹簧,所述卡盘片通过转轴和直角弹簧与底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物槽的内腔为倾斜凹槽,且所述储物槽和储物盒之间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废料盒,所述废料盒贯穿安装在外壳的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采用切刀卡接在滑轨上,滑轨的上端设有直线电机,并且直线电机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该结构可以控制切刀的下降速度,从而控制切割速度,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工作台在切刀下移动,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来控制切片的厚薄,切割好的切片从储物槽内部的倾斜凹槽滑落到储物盒内,抽出储物盒即可得到切割好的切片,该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能够实现对切片的自动精确切割,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滑轨、3切刀、4直线电机、5可编程控制器、6第二滑轨、7工作台、8螺纹腔、9螺杆、10伺服电机、11卡盘、111底座、112直转轴、113直角弹簧、114卡盘片、12储物槽、13挡板、14储物盒、15废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包括外壳1和切刀3,外壳1的底部设有废料盒15,废料盒15贯穿安装在外壳1的前端面,废料盒15可以收集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外壳1的内腔前后两个表面均设有第一滑轨2,切刀3与第一滑轨2卡接,且第一滑轨2的上端设有直线电机4,直线电机4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可编程控制器5设在外壳1的侧面,采用切刀3卡接在第一滑轨2上,第一滑轨2的上端设有直线电机4,并且直线电机4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的结构,该结构可以控制切刀3的下降速度,从而控制切割速度。

外壳1的内腔设第二滑轨6,且第二滑轨6位于第一滑轨2之间,第二滑轨6的表面卡接有工作台7,工作台7位于切刀3的下端,工作台7的内腔贯穿设有螺纹腔8,螺纹腔8的内腔套接有螺杆9,螺杆9的端面设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5,采用伺服电机10带动工作台7在切刀3下移动,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器5控制伺服电机10的转速从而控制工作台7的运动速度来控制切片的厚薄。

工作台7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设有卡盘11,卡盘11包括底座111和卡盘片114,底座111的内腔上部设有转轴112,转轴112的表面两侧均套接有直角弹簧113,卡盘片114通过转轴112和直角弹簧113与底座111转动连接,工作台7的表面中部设有储物槽12,储物槽12的左端面设有储物盒14,储物槽12的内腔为倾斜凹槽,且储物槽12和储物盒14之间设有挡板13,且储物盒14贯穿安装在外壳1的侧面,切割好的切片从储物槽12内部的倾斜凹槽滑落到储物盒14内,抽出储物盒14即可得到切割好的切片。该生物医药研究用自动精确切片装置,能够实现对切片的自动精确切割,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