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线握圈的尖嘴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8860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导线握圈的尖嘴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导线握圈的尖嘴钳。



背景技术:

随着电流互感器的普遍应用,处理接线端子上导线的接线时,通常需要将导线端头握成圈,再进行压接,目前用来进行握圈工作的普通尖嘴钳,握出的导线圈大小不固定,且握圈过程比较麻烦,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对尖嘴钳进行改造,设计一种用于导线握圈的尖嘴钳,该尖嘴钳具有钳嘴、连接轴和手柄,所述钳嘴由等径钳嘴和变径钳嘴构成,所述等径钳嘴位于所述钳嘴端部,所述变径钳嘴的细端与所述等径钳嘴相连并具有相同宽度,所述变径钳嘴的粗端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等径钳嘴由可对合的等径左部和等径右部组成,该等径左部和等径右部的外壁互相平行,在该等径左部和等径右部的内壁上各自设置两个半圆形凹槽,由此在该等径左部和等径右部对合时形成圆孔形式的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该变径钳嘴由可对合的变径左部和变径右部组成,在该变径左部和变径右部的内壁上各自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凹槽,由此在该变径左部和变径右部对合时形成圆孔形式的至少一个第三线孔。

在变径左部和变径右部对合时,能够在变径钳嘴上组合出若干圆形的导线线孔,该些不同位置的导线线孔在导线穿过并在变径钳嘴上缠绕一圈时,能够得到不同直径的导线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线孔直接从上向下依次为5mm、7mm、9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线孔的直径为1-3mm,所述第二线孔的直径为2-4mm,并且所述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所在的等径钳嘴处的外径为3-6mm。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线孔有3个,各个第三线孔的直径相同或不同地为2.5-4mm,并且各个第三线孔所在的变径钳嘴处的外径分别为5-8mm、8-12mm、12-20mm

使用该导线握圈器进行导线压前的握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导线直径和握圈直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握圈器,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提升导线压接的质量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线孔 2第二线孔 3变径左部 4变径右部

5第三线孔 6等径左部 7等径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一种用于导线握圈的尖嘴钳,该尖嘴钳具有钳嘴、连接轴和手柄,所述钳嘴由等径钳嘴和变径钳嘴构成,所述等径钳嘴位于所述钳嘴端部,所述变径钳嘴的细端与所述等径钳嘴相连并具有相同宽度,所述变径钳嘴的粗端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等径钳嘴由可对合的等径左部6和等径右部7组成,该等径左部6和等径右部7的外壁互相平行,在该等径左部6和等径右部7的内壁上各自设置两个半圆形凹槽,由此在该等径左部6和等径右部7对合时形成圆孔形式的第一线孔1和第二线孔2;该变径钳嘴由可对合的变径左部3和变径右部4组成,在该变径左部3和变径右部4的内壁上各自设置至少一个半圆形凹槽,由此在该变径左部3和变径右部4对合时形成圆孔形式的至少一个第三线孔5。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孔1的直径为1-3mm,所述第二线孔2的直径为2-4mm,并且所述第一线孔和第二线孔所在的等径钳嘴处的外径为3-6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线孔有3个,各个第三线孔的直径相同或不同地为2.5-4mm,并且各个第三线孔所在的变径钳嘴处的外径分别为5-8mm、8-12mm、12-2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