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155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掉机械锁孔的锁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机械锁芯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易被复制,钥匙容易丢失,并且出门带一串钥匙总感觉不方便。即使智能锁已悄然流行,但是,多数的智能锁依然保留着机械锁孔,通过电控部分和机械锁芯各自独立来控制门锁的启闭。只要在门锁上保留有机械锁孔,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被技术性开锁的窘境,而目前上市场上出现的智能锁也未能突破机械锁孔这一难关,多数解决方案是在保留机械锁孔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了一套电控装置来完成门锁的启闭,其与机械钥匙是独立工作的,如果大门要完成锁芯的替换就必然要破坏原有的锁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控锁芯及电控智能门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控锁芯,其两端分别与门内开锁装置和门外开锁装置相连,其中部用于打开或关闭门锁部件,包括:

锁杆,所述锁杆呈圆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门外开锁装置固定相连;

锁杆套管,所述锁杆套管的一端套接在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锁杆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门内开锁装置相连;

通过自身转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门锁部件的锁芯别扣,所述锁芯别扣套接在所述锁杆套管外且与之固定相连;

用于将所述锁杆和所述锁杆套管进行离合的卡接固定部,所述卡接固定部设置在所述锁杆和所述锁杆套管之间且分别与之卡接固定;

用于为所述卡接固定部提供动力的电机传动部,所述电机传动部安装在所述锁杆内;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电机传动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锁芯结构采用电机传动部对锁芯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锁芯整体采用纯电控形式,其尺寸和外观机械锁芯基本一致,能够和传统机械锁芯达到兼容,替换起来更加方便,去掉了机械钥匙孔,杜绝了窃贼技术性开锁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锁芯别扣固定在锁杆套管外,将锁杆套管与锁杆转动连接,可使锁杆和锁杆套管各自独立转动,互不影响,并通过卡接固定部将两者可离合的卡接固定,使两者实现了一体转动和分别转动这两种转动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机传动部包括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均安装在所述锁杆内且各自独立为所述卡接固定部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部电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两个电机传动部分别通过不同的电路控制,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避免其中一个电机传动部发生故障而无法开锁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均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套接有电机套,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锁杆内;

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电机的一端;

连管组件,所述连管组件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且与之滑动连接,用于使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电机转轴滑动连接的连管组件,可使电机转轴在转动的时候,将连管组件沿电机转轴来回移动。

进一步,所述连管组件包括:

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所述电机转轴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凸,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卡凸上;

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外且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套的内壁相连,所述卡凸位于所述弹簧套内;

弹簧套连管,所述弹簧套连管的一端一体连接在所述弹簧套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连管与所述弹簧套相连通,所述弹簧套连管在弹簧套的带动下可沿所述电机转轴轴向滑动;所述卡接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套连管的外侧壁与所述锁杆之间,所述卡接固定部与所述弹簧套连管的外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连管通过沿所述电机转轴来回滑动推动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弹簧、弹簧套和弹簧套连管,电机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电机转轴上的卡凸,卡凸在弹簧的旋转间隙内移动,弹簧在卡凸的带动下,使所述弹簧套和弹簧套连管沿电机转轴来回移动,进而使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整个传动过程依靠电机转轴提供动力即可完成传动,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均还包括至少两根导向钢丝,所述弹簧套的外壁上且沿所述弹簧套连管移动的方向开设有两端敞口的且与所述导向钢丝一一对应的通槽,所述导向钢丝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套上,其另一端位于所述通槽内且可沿所述通槽移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导向钢丝,可使弹簧套和弹簧套连杆沿直线移动,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所述卡接固定部包括钢球;

所述锁杆插接在所述锁杆套管的一段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钢球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所述锁杆套管的内壁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多个半圆形槽,多个半圆形槽呈环形布置在所述锁杆套管的内壁上;

所述弹簧套连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套,其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球;所述管套的外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管套的外侧壁与所述锁杆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球与所述锁杆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导向球与所述管套之间留有离合空间;

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套连管外壁与所述锁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杆套管的厚度,所述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半圆形槽的深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锁杆插接在锁杆套管的一段上开设通孔,在锁杆套管的内壁上开设多个半圆形槽,钢球通过在离合空间和锁杆套管外侧壁上移动进而在通孔和半圆形槽之间来回移动来实现锁杆和锁杆套管之间离合,实现了锁杆和锁杆套管分别转动和一体转动两种转动模式的切换;通过在弹簧套连管的一端设置导向球,一方面,当钢球向下作用到管套的时候,对弹簧套连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弹簧套连管下压的太明显,另一方面可使弹簧套连管沿直线移动,避免发生偏移。

进一步,所述锁芯别扣包括筒状结构的连接套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门锁部件的凸起,所述凸起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套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套套接在所述锁杆套管外且与之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连接套的外侧壁上一体连接凸起,可转动锁芯别扣的时候,通过凸起顶开门锁部件。

一种电控智能门锁,包括:

如上所述的电控锁芯;

锁壳,所述锁壳呈筒状结构,所述锁杆和锁杆套管均插接在所述锁壳内且与之转动连接;

门内开锁装置,所述门内开锁装置上设有门内旋钮,所述门内旋钮与所述锁杆套管固定相连;

门外开锁装置,所述门外开锁装置上设有门外旋钮,所述门外旋钮与所述锁杆固定相连;

用户信息采集器,所述用户信息采集器设置在所述门外开锁装置上,所述用户信息采集器包括主采集验证模块和副采集验证模块,所述主采集验证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所述副采集验证模块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通讯线,所述通讯线穿过所述锁壳且与之固定相连,所述通讯线的两端分别与门外开锁装置和门内开锁装置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智能门锁,通过设置用户信息采集器,且采用主副两种验证模式,两种验证模式分别通过不同的电机传动部控制运行,相互之间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进一步,所述锁壳包括:

第一套筒,所述锁杆插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且与之转动相连;

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套筒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预留有安装锁芯别扣的空间区域;所述锁杆套管插接在所述第二套筒内且与之转动相连;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边沿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外侧壁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预留的空间区域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所述锁芯别扣结构相适配的开口槽;

通讯线盖板,所述通讯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边沿上,所述通讯线盖板压接在所述通讯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锁壳还包括:

复位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锁杆套管垂直布置,所述复位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顶柱,所述顶柱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柱压接在所述复位簧的另一端;

顶珠,所述顶珠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且压接在所述顶柱的一端;所述锁杆套管的外侧壁上与所述定位槽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顶珠相适配的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围绕所述锁杆套管的中心轴线均匀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顶珠、顶柱和顶柱弹簧,使锁杆套管转动过程中,顶珠会在下方弹簧的作用下,被顶入锁杆套管上的定位孔内,届时可听到相应的声响,此设计一方面可增强锁芯的手感,另一方面可提醒用户门锁是否开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锁芯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锁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电机传动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电机传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电机传动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电控智能门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锁杆;11、通孔;2、锁杆套管;21、半圆形槽;22、定位孔;3、锁芯别扣;31、连接套;32、凸起;33、别扣销钉;34、别扣螺钉;4、钢球;5、电机传动部;51、第一电机传动部;52、第二电机传动部;53、电机;531、锁芯前盖;532、锁芯后盖;54、电机转轴;541、卡凸;55、连管组件;551、弹簧;552、弹簧套;5521、通槽;553、弹簧套连管;56、导向钢丝;57、电机套;571、电机套压圈;572、固定槽;58、导向球;59、管套;591、离合空间;6、锁壳;61、第一套筒;62、第二套筒;63、连接板;631、开口槽;632、定位槽;64、复位簧;65、顶柱;66、顶珠;67、顶柱螺钉;7、门内开锁装置;71、门内旋钮;8、门外开锁装置;81、门外旋钮;9、用户信息采集器;91、通讯线;92、通讯线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控锁芯,其两端分别与门内开锁装置7和门外开锁装置8相连,其中部与门锁部件卡接且用于打开或关闭门锁部件,包括:

锁杆1,所述锁杆1呈圆筒状结构,锁杆1远离所述锁杆套管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芯前盖531,锁芯前盖531与所述门外开锁装置8形成卡位;

锁杆套管2,所述锁杆套管2的一端套接在所述锁杆1的另一端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锁杆套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门内开锁装置7相连;锁杆套管2远离所述锁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芯后盖532,锁芯后盖532与门内开锁装置7形成卡位;

通过自身转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门锁部件的锁芯别扣3,所述锁芯别扣3套接在所述锁杆套管2外且与之固定相连;

用于将所述锁杆1和所述锁杆套管2进行离合的卡接固定部4,所述卡接固定部4设置在所述锁杆1和所述锁杆套管2之间且分别与之卡接固定;

用于为所述卡接固定部4提供动力的电机传动部5,所述电机传动部5安装在所述锁杆1的中空结构内;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与所述电机传动部5电连接。控制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在门外开锁装置上,也可以设置在门内开锁装置上,也可以设置在门上。

本实施例的锁芯结构采用电机传动部对锁芯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锁芯整体采用纯电控形式,其尺寸和外观与机械锁芯基本一致,能够和传统机械锁芯达到兼容,替换起来更加方便,去掉了机械钥匙孔,杜绝了窃贼技术性开锁的可能性;本实施例通过将锁芯别扣固定在锁杆套管外,将锁杆套管与锁杆转动连接,可使锁杆和锁杆套管各自独立转动,互不影响,并通过卡接固定部将两者可离合的卡接固定,使两者实现了一体转动和分别转动这两种转动模式的切换。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电机传动部5包括第一电机传动部51和第二电机传动部52,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51和第二电机传动部52均安装在所述锁杆1内且各自独立为所述卡接固定部提供动力,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51的电机转轴54和所述第二电机传动部52的电机转轴54相对布置且通过隔板分隔开;设置在电机套57一端的电机套压圈571通过外螺纹拧入锁杆内,使第一电机传动部51和第二电机传动部52的电机套57压接固定。所述锁杆内部有一个限位结构来限制电机套进入的位置,电机套通过电机套压圈和锁杆内部的限位结构来限制电机套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5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机传动部52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传动部和第二电机传动部,两个电机传动部分别通过不同的电路控制,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避免其中一个电机传动部发生故障而无法开锁的情况。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51和第二电机传动部52均包括:

电机53,所述电机53的外部套接有电机套57,所述电机53固定安装在所述锁杆1的中空结构内;

电机转轴54,所述电机转轴54设置在所述电机53的一端;

连管组件55,所述连管组件55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54外且与之滑动连接,用于使所述卡接固定部4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1和锁杆套管2的离合。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连管组件55包括:

弹簧551,所述弹簧551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54外,所述电机转轴54的外侧壁上设有卡凸541,所述弹簧551套接在所述卡凸541上且所述卡凸541插接在所述弹簧551的间隙中;

弹簧套552,所述弹簧套552套接在所述电机转轴54外且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51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套552的内壁相连,所述卡凸541位于所述弹簧套552内;

弹簧套连管553,所述弹簧套连管553的一端一体连接在所述弹簧套552远离所述电机53的一端,所述弹簧套连管553与所述弹簧套552相连通,所述弹簧套连管553在弹簧套552的带动下可沿所述电机转轴54轴向滑动;所述卡接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弹簧套连管553的外侧壁与所述锁杆1之间,所述卡接固定部与所述弹簧套连管553的外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弹簧套连管553通过沿所述电机转轴54来回滑动推动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所述锁杆1和锁杆套管2的离合。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与电机转轴滑动连接的连管组件,可使电机转轴在转动的时候,将连管组件沿电机转轴来回移动。通过设置弹簧、弹簧套和弹簧套连管,电机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电机转轴上的卡凸在弹簧间隙内移动,在弹簧复原力的作用下,使所述弹簧套和弹簧套连管沿电机转轴来回移动,进而使所述卡接固定部移动来控制锁杆和锁杆套管的离合;整个传动过程依靠电机转轴提供动力即可完成传动,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卡接固定部可以为钢球4,也可以为钢柱,钢柱的两端为弧面结构即可;

所述锁杆1插接在所述锁杆套管2的一段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钢球4设置在所述通孔11内;

所述锁杆套管2的内壁上与所述通孔11相对的位置设有多个半圆形槽21,多个半圆形槽21围绕所述锁杆套管2的中心轴线呈环形布置在所述锁杆套管2的内壁上;具体如图3所示;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弹簧套连管553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管套59,其远离所述电机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球58;所述管套59的外侧壁为弧面结构,所述管套59的外侧壁与所述锁杆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球58与所述锁杆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所述导向球58与所述管套59之间留有离合空间591;

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套连管553外壁与所述锁杆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锁杆套管2的厚度,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半圆形槽21的深度。所述钢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弹簧套连管553外壁与所述锁杆1的内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钢柱的长度大于所述锁杆套管2的厚度,所述钢柱的长度大于所述半圆形槽21的深度。

本实施例通过在锁杆插接在锁杆套管的一段上开设通孔,在锁杆套管的内壁上开设多个半圆形槽,钢球通过在离合空间和锁杆套管外侧壁上移动进而在通孔和半圆形槽之间来回移动来实现锁杆和锁杆套管之间离合,实现了锁杆和锁杆套管分别转动和一体转动两种转动模式的切换;通过在弹簧套连管的一端设置导向球,一方面,当钢球向下作用到管套的时候,对弹簧套连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弹簧套连管下压的太明显,另一方面可使弹簧套连管沿直线移动,避免发生偏移。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电机传动部51和第二电机传动部52均还包括至少两根导向钢丝56,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两根,所述弹簧套552的外壁上且沿所述弹簧套连管553移动的方向开设有两端敞口的且与所述导向钢丝56一一对应的通槽5521,所述导向钢丝5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套57上,电机套57上开设有固定槽572,所述导向钢丝56的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槽572内,其另一端位于所述通槽5521内且可沿所述通槽5521移动。所述导向钢丝56连接在电机套57的一端与固定槽572的底部之间留有一段空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锁芯别扣3包括筒状结构的连接套31和用于开启所述门锁部件的凸起32,所述凸起32一体连接在所述连接套31的外壁上;所述连接套31套接在所述锁杆套管2外且与之固定相连。所述凸起32通过别扣销钉33和别扣螺钉34与所述锁杆套管2固定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电控锁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本实施例的锁芯在使用过程中,当用户在门内开锁时,转动门内旋钮,门内旋钮带动与之固定相连的锁杆套管转动,锁芯别扣会随着锁杆套管一起旋转,锁芯别扣上的凸起会将位于锁芯上方的门锁部件顶起,完成开门。当在门外开锁时,转动门外旋钮,控制部通过控制命令控制电机正转,电机转轴随之转动,电机转轴带动套接在其上的弹簧产生复原力,在导向钢丝的限位作用下,进而推动弹簧套和弹簧套连管沿直线向前移动;当弹簧套连管没有向前移动的时候,钢球位于通孔以及导向球和所述管套之间的离合空间中;当弹簧套连管在电机正转的时候向前移动时,钢球沿管套的弧形外壁沿通孔向上移动,钢球的上端进入锁杆套管的半圆形槽内,其下端位于所述通孔内,使锁杆和锁杆套管形成卡位结构,在门外旋转门外旋钮即可完成开锁。在预设时间后,电机会在控制部的控制作用下自动反转,使锁芯内的所有部件复位。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控智能门锁,包括:

如实施例1所述的电控锁芯;

锁壳6,所述锁壳6呈筒状结构,所述锁杆1和锁杆套管2均插接在所述锁壳6内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部设置在所述锁壳6上;

门内开锁装置7,所述门内开锁装置7上设有门内旋钮71,所述门内旋钮71与所述锁杆套管2固定相连;

门外开锁装置8,所述门外开锁装置8上设有门外旋钮81,所述门外旋钮81与所述锁杆1固定相连;

用户信息采集器9,所述门外开锁装置7上设有第一面板,所述用户信息采集器9设置在所述门外开锁装置7上的第一面板上,所述用户信息采集器9包括主采集验证模块和副采集验证模块,所述主采集验证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所述副采集验证模块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

通讯线91,所述通讯线91穿过所述锁壳6且与之固定相连,所述通讯线91的两端分别与门外开锁装置8和门内开锁装置7电连接。由于门外开锁装置和门内开锁装置上还设置有电源、wifi模块、配置按键、一键还原按键等电子模块,通讯线是为了将门外开锁装置和门内开锁装置之间实现电连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锁壳6包括:

第一套筒61,所述锁杆1插接在所述第一套筒61内且与之转动相连;

第二套筒62,所述第二套筒62和所述第一套筒61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之间预留有空间区域;所述锁杆套管2插接在所述第二套筒62内且与之转动相连;

连接板63,所述连接板63的一端边沿与所述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的外侧壁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板63上与所述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之间预留的空间区域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与所述锁芯别扣3结构相适配的开口槽631,所述锁芯别扣3位于所述第一套筒61和第二套筒62之间的空间区域内;

通讯线盖板92,所述通讯线91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3的另一端边沿上,所述通讯线盖板92压接在所述通讯线91上且与所述连接板63固定相连;

复位簧64,所述连接板63上开设有定位槽632,所述定位槽632与所述锁杆套管2垂直相对布置,所述复位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槽632的槽底;

顶柱65,所述顶柱65设置在所述定位槽632内且与所述定位槽632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顶柱65压接在所述复位簧64的另一端;所述顶柱65通过顶柱螺钉67与所述定位槽632的槽底固定相连;

顶珠66,所述顶珠66设置在所述定位槽632内且压接在所述顶柱65的一端;所述锁杆套管2的外侧壁上与所述定位槽632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顶珠66相适配的定位孔24,多个所述定位孔24围绕所述锁杆套管2的中心轴线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的电控智能门锁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为:用户在门外通过用户信息采集器进行信息验证,当主采集验证模块验证用户身份成功后,第一电路发送开锁指令,第一电机传动部的电机正转,完成开锁。当用户通过副采集验证模块验证身份成功后,第二电路发送开锁指令,第二电机传动部的电机正转,完成开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