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台虎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0025阅读:1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台虎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台虎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加工中,常常会用夹紧装置例如台虎钳,在需要调整钳口大小时,基本都用手柄驱动丝杠旋转,但丝杠每转一圈钳口只变化一个螺距,当需要经常开闭时,或需开闭的空间较大时,使用起来非常费时费力,台虎钳固定安装在钳工工作台上,用来装夹被夹持工件,便于钳工对工件进行锉、锯等手工或机械加工,但是其夹紧大都采用丝杠螺母结构,在夹紧工件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一只手扶被夹持工件,另一只手操作丝杆进行夹紧工件,操作较为不方便且不稳定。另外,台虎钳松开工件,再次加工其他工件时,又需放置后再通过工作人员旋转丝杆令台虎钳夹紧工件,这种方法不但使加工效率受到限制,而且也影响经济效益。

因此设计出一种能自动松开或夹紧工件的台虎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台虎钳,其能够自动松开或夹紧工件,工作效率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台虎钳,包括夹紧平台和两个相同的台钳板,所述夹紧平台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至少一个固定轴,每个所述台钳板可滑地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自动台虎钳还包括移动板和纵向移动装置,所述移动板上表面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两个斜槽,每个所述台钳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斜槽配合的滑动轴,所述移动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可纵向移动地设在所述夹紧平台上;以实现所述移动板的纵向直线位移带动两个所述台钳板的开合。移动板在纵向移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纵向直线位移时,两个斜槽相应进行移动,可滑地设置在斜槽上的滑动轴也会运动,由于两块台钳板可滑地设置在固定轴上,所以两块台钳板只能沿固定轴轴向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实现自动夹紧或者松开工件,无需人工手动拧开。

改进地,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齿条、齿轮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夹紧平台上,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垂直固定在所述移动板的一端。通过简单的齿轮和齿条配合,当伺服电机转动时,移动板在齿条带动下进行纵向位移。

优选地,两个所述台钳板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锯齿。增设向下倾斜锯齿,使锯齿在夹紧过程中,柔性的向下锯齿会抵消掉易导致工件松动向上的扭力,使工件不产生移动,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作为改进地,所述锯齿前端为垂直的平面。垂直的平面有效的保护了工件不受夹具损伤。

作为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与所述夹紧平台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沿纵向方向的滑槽,所述夹紧平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导轨。其好处在于便于保持移动板的纵向移动,且移动过程更为顺畅。

作为改进的方案,所述固定轴为两个。固定轴为两个,便于使两个台钳板开合更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移动板的纵向直线位移,设置在移动板的斜槽带动台钳板位移,由于台钳板可滑动地设在两个固定轴上,通过斜槽与滑动轴的配合,使两个台钳板沿固定轴的轴向直线方向进行位移,实现相互远离或靠近,从而夹紧或者松开工件,在此过程中只需伺服电机运动即可实现上述目的,夹装迅速且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紧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台钳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4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台虎钳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夹紧平台1和两个相同的台钳板2,夹紧平台1两侧内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轴11,每个台钳板2可滑地设于固定轴11上,自动台虎钳还包括移动板3和纵向移动装置4,移动板3上表面间隔且对称设置有两个斜槽31,每个台钳板2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斜槽31配合的滑动轴21,移动板3的一端通过纵向移动装置4可纵向移动地设在夹紧平台1上。当纵向移动装置4带动移动板3纵向直线移动时,通过滑动轴21与斜槽31的配合,台钳板2能发生横向的位移,由于两块台钳板2均是滑动设于夹紧平台1内壁之间的固定轴11上,因此能够保持横向直线运动,实现夹紧和松开动作。

纵向移动装置4包括齿条41、齿轮42和伺服电机43,伺服电机43固定在夹紧平台1上,齿轮42固定在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上,齿轮42与齿条41啮合,齿条41垂直固定在移动板3的一端。

两个台钳板2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向下倾斜的锯齿22,锯齿22前端为垂直的平面。

移动板3与夹紧平台1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沿纵向方向的滑槽32,夹紧平台1上设置有与滑槽32配合的导轨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