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803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锤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锤子,属于手工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锤子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手工工具,用于敲打物体使其移动或变形,最常用于敲钉子、矫正或是将物件敲开。锤子由锤头和手柄组成,根据锤头的形状分为羊角锤、楔形锤、圆头锤等多种形式。

通常锤头和手柄为可拆式连接结构,锤头采用各种钢材料制成,这样就存在至少两个缺陷:1)锤子在长期敲打物体后,锤头和手柄连接不够牢靠,容易松脱;2)钢制的锤头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重量轻且刚度高、锤头和手柄连接牢靠的锤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锤子,包括锤头和与锤头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锤头和手柄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手柄的握手部包敷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纹,所述防滑套靠近锤头的一端设有凹陷,所述凹陷表面设有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的纹理较第一防滑纹更细密;工作时,使用者握住手柄,其拇指伸开正好按在所述凹陷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套为硅胶或软性塑料制成的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锤头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可以在保证刚度的同时减轻了锤子的自重,使用轻巧、便于携带,而且基于钛合金本身的性质,具有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复杂环境中。2)所述防滑套上设有凹陷,并在所述凹陷表面设第二防滑纹,当使用者握住手柄时,其拇指伸开正好按在所述凹陷处,这样拇指压住手柄,便于使用者用力,可以防止使用者抡动手柄导致脱手。

为了进一步减轻锤子的重量,在保证锤子刚度的情况下,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作以下改进:1)所述手柄上设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位于所述防滑套与锤头之间。2)所述防滑套与锤头之间手柄的断面为工字型。

为了保证所述防滑套和手柄的连接强度,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作以下改进:1)所述手柄的握手部设有若干倒刺,这样手柄插入所述防滑套后,不易于松脱退出。2)所述防滑套的内表面设有内凸的纹路,所述纹路与手柄表面之间形成彼此贯通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延伸至防滑套外部,这样在安装时将手柄插入防滑套时,防滑套的内表面与手柄表面之间不会形成真空,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力,提高了安装的方便性;在安装完毕后,使用者握持防滑套时,就会给防滑套一个压力,使得纹路与手柄表面紧密贴合,实现防脱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纹纹理呈V字、人字、菱形、倾斜、平行或井字形分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锤头1;手柄2;防滑套3;第一防滑纹4;凹陷5;孔洞6;倒刺7;螺钉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锤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锤头1和与锤头1固定连接的手柄2,锤头1和手柄2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手柄2的握手部包敷有防滑套3,手柄2的握手部与防滑套3通过螺钉8或螺栓固定。防滑套3可采用硅胶或软性塑料制成。

防滑套3的表面设有第一防滑纹4,防滑套3靠近锤头1的一端设有凹陷5,凹陷5表面设有第二防滑纹,第二防滑纹的纹理较第一防滑纹4更细密;工作时,使用者握住手柄2,其拇指伸开正好按在凹陷5处。第一防滑纹4的纹理呈V字、人字、菱形、倾斜、平行或井字形分布。

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1)手柄2上设有若干孔洞6,孔洞6位于所述防滑套3与锤头1之间。

2)防滑套3与锤头1之间的手柄2的断面为工字型。

3)手柄2的握手部设有若干倒刺7。

4)防滑套3的内表面设有内凸的纹路,纹路与手柄2表面之间形成彼此贯通的通气道,通气道延伸至防滑套外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