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679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汽车的生产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生产都采用总装流水线作业,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总装效率。汽车轮毂螺母较多,目前在该装配作业过程中,采用逐一装配的方法,工序复杂,工作量大,耗时长,不利于提高汽车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可一次性完成一个汽车轮毂上所有螺母的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具有侧面和一底面,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和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以所述第一通孔为中心的圆周上;

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室的盖体,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

设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包括第一齿轮轴和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上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具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伸出所述容纳腔室外;

设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从动件,所述从动件包括第二齿轮轴和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容纳腔室外,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四通孔内,所述第二齿轮随着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而转动;

用于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

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轴第一端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一端固定,所述筒状结构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汽车轮毂螺母配合的腔体。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均匀分布在以所述第一通孔为中心的圆周上,所述盖体上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还包括中间传动件,所述中间传动件包括第三齿轮轴和设于所述第三齿轮轴上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三齿轮轴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第三齿轮轴的第二端套设于所述第六通孔内,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筒状结构和所述第二齿轮轴通过销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把手和所述第一齿轮轴通过销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把手呈星形。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和盖体通过螺纹件固定。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将螺母一一手动装入筒状结构内后,对准轮毂螺栓,握住转动把手开始旋转即可将多个螺母同时旋合到汽车轮毂的螺栓上,节约了装配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套筒结构和第二齿轮轴装配关系示意图;

其中:1-壳体(101-容纳腔室(1011-容纳腔室的侧面、1012-容纳腔室的底面(10121-第一通孔、10122-第二通孔、10123-第五通孔)))、2-盖体(201-第三通孔、202-第四通孔、203-第六通孔)、3-主动件(301-第一齿轮轴(301a -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301b -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302-第一齿轮)、4-从动件(401-第二齿轮轴(401a -第二齿轮轴的第一端、401b -第二齿轮轴的第二端、4011-第二销孔)、402-第二齿轮)、5-转动把手、6-筒状结构(601-腔体、602-轴孔、603-第一销孔)、7-中间传动件(701-第三齿轮轴(701a -第三齿轮轴的第一端、701b -第三齿轮轴的第二端)、702-第三齿轮)、8-销、9-螺纹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容纳腔室101,所述容纳腔室101具有侧面1011和一底面1012,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1012上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0121和若干个第二通孔10122,所述第一通孔10121设于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1012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通孔10122均匀分布在以所述第一通孔10121为中心的圆周上;

用于密封所述容纳腔室101的盖体2,所述盖体2上与所述第一通孔1012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三通孔201,所述盖体2上与所述第二通孔1012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四通孔202;

设于所述容纳腔室101内的主动件3,所述主动件3包括第一齿轮轴301和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301上的第一齿轮302,所述第一齿轮轴301具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01a和第二端301b,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一端301a套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0121内,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301b穿过所述第三通孔201伸出所述容纳腔室101外;

设于所述容纳腔室101内的从动件4,所述从动件4包括第二齿轮轴401和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轴401上的第二齿轮402,所述第二齿轮轴4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01a和第二端401b,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一端401a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0122伸出所述容纳腔室101外,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二端401b套设于所述第四通孔202内,所述第二齿轮402随着所述第一齿轮302转动而转动;

用于转动第一齿轮302的转动把手5,所述转动把手5设于所述第一齿轮轴的第二端301b;

设于所述第二齿轮轴第一端401a的筒状结构6,所述筒状结构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轴的第一端401a固定,所述筒状结构6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汽车轮毂螺母配合的腔体601。

请参考图4和图5,优选的,为了减慢筒状结构6的旋转速度和减小旋转负荷,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面1012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第五通孔10123,所述第五通孔10123均匀分布在以所述第一通孔10121为中心的圆周上,所述盖体2上与所述第五通孔1012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六通孔203,所述汽车轮毂螺母同步预拧紧器还包括中间传动件7,所述中间传动件7包括第三齿轮轴701和设于所述第三齿轮轴701上的第三齿轮702,所述第三齿轮轴7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701a和第二端701b,所述第三齿轮轴的第一端701a套设于所述第五通孔10123内,所述第三齿轮轴的第二端701b套设于所述第六通孔203内,所述第三齿轮702与所述第一齿轮302及第二齿轮702啮合。

请参考图6,优选的,为了减少更换套筒结构6的时长,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筒状结构6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轴401配合的轴孔602,所述轴孔602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筒状结构6的第一销孔603,所述第二齿轮轴401上与所述第一销孔603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销孔4011,所述筒状结构6和所述第二齿轮轴401通过穿过第一销孔603和第二销孔4011的销8固定。

优选的,为了减少装卸转动把手5的时长,提高工作效率,所述转动把手5和所述第一齿轮轴301通过销固定。

优选的,为了便于握住转动把手5和增加摩擦力,所述转动把手5呈星形。

优选的,所述壳体1和盖体2通过螺纹件9固定。

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步骤为:1)、将汽车轮毂螺母分别一一装入筒状结构的腔体601内;2)、将腔体601内的螺母与汽车轮毂螺栓一一对准,手握转动把手5开始旋转,即可将所有螺母都旋合到汽车轮毂螺栓上,可一次性完成一个汽车轮毂上所有螺母的装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