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944阅读:4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鼓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



背景技术:

手鼓是一种在筒形鼓壁一面或两面蒙鼓皮的手持打击乐器,现有技术在蒙鼓皮是纯手工操作,鼓壁平放在工作台上,将鼓皮覆盖鼓壁的端部,先将鼓皮边部的一点固定在鼓壁上,再进行对角固定,然后进行两侧交叉固定,最后对其余部分补充固定;固定鼓皮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拉扯鼓皮以保证张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鼓皮容易错位影响发音效果,固定鼓皮的钉子也难以确保在鼓壁的同一圆周线上,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手工操作蒙鼓皮,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鼓皮和钉子容易错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托板、压板、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所述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上分别设置有直径略大于手鼓直径、小于鼓皮直径的通孔,所述托板通过立柱连接底板,通过导向杆连接固定夹板,所述压板和活动夹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杆,位于压板和活动夹板之间的导向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压板的升降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底板底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自动将鼓皮张紧蒙在鼓壁端部,工人只需沿着鼓壁突起的部分依次打钉即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鼓皮和钉子不易错位,确保手鼓质量;

二、底板可沿底座转动,工人保持位置不动即可对鼓皮进行打钉固定,进一步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手鼓蒙鼓皮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座10、底板1、托板2、压板3、活动夹板5和固定夹板6,所述底板1底面通过转轴11转动连接于底座10,所述活动夹板5和固定夹板6上分别设置有直径略大于手鼓直径、小于鼓皮直径的通孔9,所述托板2通过立柱14连接底板1,通过导向杆7连接固定夹板6,所述压板3和活动夹板5滑动连接于导向杆7,位于压板3和活动夹板5之间的导向杆7上套有弹簧8,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连接压板3的作为升降驱动机构4的气缸。

如图2所示,鼓壁12平放在通孔9正下方的压板3上,活动夹板5上铺放覆盖通孔9的鼓皮13,升降驱动机构4驱动压板3上升,弹簧8推动活动夹板5上升直至将鼓皮13夹持在活动夹板5和固定夹板6之间,压板3继续上升,鼓壁12上端将鼓皮13顶起并露出固定夹板6上表面,鼓皮13蒙在鼓壁12上端,工人沿着鼓壁12露出的部分依次打钉即可,然后升降驱动机构4复位,取下蒙好鼓皮13的鼓壁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