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船舶舭部分段正造时方便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作用对象为T排。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船舶舭部转圆处的外板线形,舭部分段一般采用正造的方法。外板在安装完T排构架后,通常需要嵌插肋板,由于肋板上T排贯穿孔是按照T排的实际位置开孔,肋板嵌插时转圆部位的T排无法嵌插到位,存在很大的位置差,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舭部分段正造时方便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用于T排夹持及角度调整工具,保证肋板在嵌插的过程中,对于存在角度偏差难以插入的T排实时进行调节,方便肋板的插入,减少施工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其特点在于,包括外板夹头、T排底部限位栓、支撑活动块、两根支撑杆和具有沟槽的固定连杆;
所述的外板夹头具有供肋板插入的长槽,该长槽的厚度与肋板相适配,该肋板的两端设有夹紧螺栓,该肋板的外侧设有所述的T排底部限位栓,两根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该外板夹头的两端,该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和支撑活动块与所述的固定连杆。
螺栓处均可以自由旋转调节。
利用夹紧螺栓将外板夹头固定在外板上,限位栓固定T排底部的位置,并可使T排绕此限位栓旋转。支撑杆及活块支撑腹板两侧的面板,固定连杆固定两根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调节T排的角度并进行固定。
2)外板夹头既可以适用于平直板又可适用于有线形的板,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板厚。
3)底部限位栓可以保证T排绕根部进行旋转,使T排的根部始终在构件安装线上。
4)支撑杆顶端的活动块可以绕螺栓旋转保证本工具和T排面板的充分接触,增加受力面。
5)支撑杆中间开有空隙,可以根据T排的尺寸调节支撑长度。
6)固定连杆连接并固定两根支撑杆,可根据支撑杆的距离进行调节,保证本工具的整体性和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调节T排角度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的后视图。如图所示,一种船舶舭部分段正造中肋板嵌插的辅助工具,包括外板夹头1、T排底部限位栓2、支撑活动块3、两根支撑杆4和具有沟槽的固定连杆5;所述的外板夹头1具有供肋板插入的长槽,该长槽的厚度与肋板相适配,该肋板的两端设有夹紧螺栓,该肋板的外侧设有所述的T排底部限位栓2,两根支撑杆4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该外板夹头1的两端,该支撑杆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螺母和支撑活动块3与所述的固定连杆5。
在使用中,首先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肋板的线形通过软件模拟出转圆处每根T排6恰好进入肋板贯穿孔时的T排角度,施工人员按照给的角度利用本工具将T排固定在外板7上,拧紧各连接处的螺栓。将肋板8嵌插直到所有T排开始进入贯穿孔,松掉两根支撑杆的螺丝,让T排在自身重力或者肋板外力的作用下绕着T排底部限位栓进行旋转,实际操作时,如遇T排角度不合理可以现场进行调节,参见图4。当肋板嵌插到位时,将T排调节至正确位置进行电焊或下一步操作。
经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舭部分段上肋板的顺利嵌插,避免了肋板插不进或者将T排拉入肋板的情况,提高了装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