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天然气处理站内高压有导流孔的平板闸阀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输送及截断管线内的流动介质。该平板闸阀启、闭件为平行式闸板,操作时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手轮,使阀杆上下位移,带动闸板打开或截断介质的流动。目前现场该闸阀主要在天然气压缩机增压后的管线设备当中使用,工作压力最高达42兆帕,在闸阀的启、闭操作中由于阀杆上下位移,需要经常紧固盘根压盖防止泄漏油气。该压盖形状为内凹圆盘式,由于没有专用工具,现场在紧固时通常采用工具敲击凹槽方式来紧固压盖。这样经常性的操作后,会造成盘根压盖的凹槽变形,对更换密封填料的操作造成困难,严重时会因密封泄漏造成闸阀无法使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不利于天然气场所的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盘根压盖在拆卸或者紧固时盘根压盖的凹槽容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装工具,包括:操作部;工作部,工作部与操作部相连接,工作部包括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在远离操作部的方向上突出于工作部。
进一步地,拆装工具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操作部相连接,连接部的第二端与工作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操作部为第一杆状结构,连接部为垂直于操作部的第二杆状结构,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操作部的中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操作部上设置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操作部上的印花结构。
进一步地,工作部包括滑块、滑槽和止挡部,滑槽的轴线与操作部的轴线相平行,滑块与滑槽相配合以在滑槽内沿滑槽的轴线移动,滑块受止挡部的限位以防止滑块从滑槽内脱出,滑块突出于止挡部的部分形成凸起。
进一步地,滑块包括两个,各滑块均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二块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块体的中部相连,第二块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形成凸起。
进一步地,滑槽的轴向的两端设置有封堵板。
进一步地,滑槽的远离操作部的一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凸沿,两个凸沿形成止挡部,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块体的宽度并小于第一块体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均为长方体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紧固盘根压盖时,将两个凸起对准盘根压盖的两个凹槽,然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部,具体为,操作人员通过拆装工具旋转盘根压盖,这样操作人员的作用力通过拆装工具传递至盘根压盖,这样使用专用的拆装工具对盘根压盖进行拆装使得盘根受力较稳定,盘根压盖的凹槽不易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盘根压盖在拆卸或者紧固时盘根压盖的凹槽容易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工具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拆装工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拆装工具的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拆装工具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操作部;20、工作部;21、滑块;22、滑槽;23、止挡部;3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拆装工具包括:操作部10和工作部20。工作部20与操作部10相连接,工作部20包括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在远离操作部10的方向上突出于工作部20。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在紧固盘根压盖时,将两个凸起对准盘根压盖的两个凹槽,然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部10,具体为,操作人员通过拆装工具旋转盘根压盖,这样操作人员的作用力通过拆装工具传递至盘根压盖,这样使用专用的拆装工具对盘根压盖进行拆装使得盘根受力较稳定,盘根压盖的凹槽不易发生变形。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盘根压盖在拆卸或者紧固时盘根压盖的凹槽容易变形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拆装工具还包括连接部30,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相连接,连接部30的第二端与工作部20相连接。这样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即操作部10与工作部2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当盘根压盖附近有障碍物不方便操作时,连接部30的设置正好解决了上述障碍物的问题。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操作部10为第一杆状结构,连接部30为垂直于操作部10的第二杆状结构,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的中部垂直连接。第一杆状结构和第二杆状结构的设置使得拆装工具的质量较轻,加工方便。连接部2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的中部垂直连接,这样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作用力的分解,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作用力浪费较少,另一方面使得作用力沿周向而不会沿径向方向,进而保证了盘根不会出现偏斜的情况。连接部30与操作部10的中部连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两个手臂的作用力能够比较平衡的作用在盘根压盖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操作部10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这样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容易从手中脱出,减少了使用拆装工具的不安全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具体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操作部10上的印花结构。上述设置简单,容易实现。例如,当操作部10为金属材质时,在操作部10上设置印花结构,这样防滑结构还有不易被损坏的特点。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防滑结构还可以为防滑橡胶等材料。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工作部20包括滑块21、滑槽22和止挡部23,滑槽22的轴线与操作部10的轴线相平行,滑块21与滑槽22相配合以在滑槽22内沿滑槽22的轴线移动,滑块21受止挡部23的限位以防止滑块21从滑槽22内脱出,滑块21突出于止挡部23的部分形成凸起。这样滑块21能够沿着滑槽22移动,这样扩大了实施例一的拆装工具的应用范围,具体地,尺寸大的盘根压盖可以将两个滑块21之间的距离调大,尺寸小的盘根压盖可以将两个滑块21之间的距离调小。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滑块21包括两个,各滑块21均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二块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块体的中部相连,第二块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形成凸起。第一块体设置在滑槽内,上述结构设置容易,加工成本较低。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滑槽22的轴向的两端设置有封堵板。上述结构使得两个滑块21不会从滑槽中脱出,进一步地,滑块21不会从滑槽的两端脱出。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滑槽22的远离操作部10的一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凸沿,两个凸沿形成止挡部23,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块体的宽度并小于第一块体的长度。上述结构保证了两个滑块21能够顺利的在滑槽中移动,而且不会从滑槽中脱出。上述结构的设置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上述结构使得第二块体与盘根压盖的配合更好,一方面避免了拆装工具从盘根压盖脱出,另一方面扩大了拆装工具和盘根压盖的接触面积。
实施例二的拆装工具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滑槽22的两端没有封堵板,这样两个滑块21可以非常方便的从滑槽中取出,或者更换滑块21。具体地,当滑块21使用时间较长时,滑块21的端部会磨损比较厉害,这样可以将磨损比较厉害的滑块21换下,取出备用的滑块21将备用的滑块21换上。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拆装工具可以装在工具箱中,工具箱中可以装几套备用的滑块21,备用的滑块21与滑槽22的配合位置可以为标准部位,但是与盘根压盖的配合凸起可以根据盘根压盖的大小进行调整。
实施例二的拆装工具包括:操作部10和工作部20。工作部20与操作部10相连接,工作部20包括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在远离操作部10的方向上突出于工作部20。
应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在紧固盘根压盖时,将两个凸起对准盘根压盖的两个凹槽,然后操作人员操作操作部10,具体为,操作人员通过拆装工具旋转盘根压盖,这样操作人员的作用力通过拆装工具传递至盘根压盖,这样使用专用的拆装工具对盘根压盖进行拆装使得盘根受力较稳定,盘根压盖的凹槽不易发生变形。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盘根压盖在拆卸或者紧固时盘根压盖的凹槽容易变形的问题。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拆装工具还包括连接部30,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相连接,连接部30的第二端与工作部20相连接。这样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即操作部10与工作部2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当盘根压盖附近有障碍物不方便操作时,连接部30的设置正好解决了上述障碍物的问题。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操作部10为第一杆状结构,连接部30为垂直于操作部10的第二杆状结构,连接部3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的中部垂直连接。第一杆状结构和第二杆状结构的设置使得拆装工具的质量较轻,加工方便。连接部20的第一端与操作部10的中部垂直连接,这样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作用力的分解,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作用力浪费较少,另一方面使得作用力沿周向而不会沿径向方向,进而保证了盘根不会出现偏斜的情况。连接部30与操作部10的中部连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两个手臂的作用力能够比较平衡的作用在盘根压盖上。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操作部10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这样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不容易从手中脱出,减少了使用拆装工具的不安全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具体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操作部10上的印花结构。上述设置简单,容易实现。例如,当操作部10为金属材质时,在操作部10上设置印花结构,这样防滑结构还有不易被损坏的特点。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防滑结构还可以为防滑橡胶等材料。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工作部20包括滑块21、滑槽22和止挡部23,滑槽22的轴线与操作部10的轴线相平行,滑块21与滑槽22相配合以在滑槽22内沿滑槽22的轴线移动,滑块21受止挡部23的限位以防止滑块21从滑槽22内脱出,滑块21突出于止挡部23的部分形成凸起。这样滑块21能够沿着滑槽22移动,这样扩大了实施例二的拆装工具的应用范围,具体地,尺寸大的盘根压盖可以将两个滑块21之间的距离调大,尺寸小的盘根压盖可以将两个滑块21之间的距离调小。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滑块21包括两个,各滑块21均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第二块体的第一端与第一块体的中部相连,第二块体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形成凸起。第一块体设置在滑槽内,上述结构设置容易,加工成本较低。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滑槽22的远离操作部10的一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两个相对的凸沿,两个凸沿形成止挡部23,两个凸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块体的宽度并小于第一块体的长度。上述结构保证了两个滑块21能够顺利的在滑槽中移动,而且不会从滑槽中脱出。上述结构的设置简单,成本较低。
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均为长方体结构。上述结构使得第二块体与盘根压盖的配合更好,一方面避免了拆装工具从盘根压盖脱出,另一方面扩大了拆装工具和盘根压盖的接触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