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器件安全存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425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器件安全存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器件,这些器件的使用对建筑施工影响较大,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安全存放,以便改善其使用效果,特别是一些建筑施工器件本身具有精度要求,因此,更加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予以保护处理,便于更好地根据需要改善其使用效果,便于根据需要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器件安全存放处理装置,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装置,方便根据需要改善其安全存放处理效果,便于根据需要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施工器件安全存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腔,底座腔上部设有储存腔,储存腔左侧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存储盒和第二存储盒,底座腔右侧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部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上部连接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存储盒,底座腔上部设有储存腔,储存腔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上部设有除尘风机,除尘风机下部连接有进尘管,进尘管下部连接有进尘腔,进尘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吸尘管。

进一步地,除尘风机左侧设有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侧面设有第一电源接口,第一电源接口上设有电源线与除尘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腔上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侧面设有第二电源接口,第二支撑座上部设有加热棒,第二电源接口上设有电源线与加热棒相连接。

进一步地,储存腔右侧设有第三支撑座,第三支撑座侧面设有第三电源接口,第三支撑座左侧设有照明灯,第三电源接口上设有电源线与照明灯相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轮。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建筑施工器件进行分类存放,更好地针对建筑施工器件进行安全防护处理,改善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座;2、第一电源接口;3、除尘风机;4、进尘腔;5、进尘管;6、顶板;7、吸尘管;8、照明灯;9、第三电源接口;10、第三支撑座;11、第三存储盒;12、旋转平台;13、储存腔;14、电机轴;15、第一存储盒;16、伺服电机;17、加热棒;18、第二支撑座;19、第二电源接口;20、第二存储盒;21、底座腔;22、移动轮;2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建筑施工器件安全存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腔21,底座腔21上部设有储存腔13,储存腔13左侧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23,支撑板23上下部分别设有第一存储盒15和第二存储盒20,底座腔21右侧设有伺服电机16,伺服电机16上部连接有电机轴14,电机轴14上部连接有旋转平台12,旋转平台12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存储盒11,底座腔21上部设有储存腔13,储存腔13上部设有顶板6,顶板6上部设有除尘风机3,除尘风机3下部连接有进尘管5,进尘管5下部连接有进尘腔4,进尘腔4下部连接有多个吸尘管7。除尘风机3左侧设有第一支撑座1,第一支撑座1侧面设有第一电源接口2,第一电源接口2上设有电源线与除尘风机3相连接。底座腔21上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支撑座18,第二支撑座18侧面设有第二电源接口19,第二支撑座18上部设有加热棒17,第二电源接口19上设有电源线与加热棒17相连接。储存腔13右侧设有第三支撑座10,第三支撑座10侧面设有第三电源接口9,第三支撑座10左侧设有照明灯8,第三电源接口9上设有电源线与照明灯8相连接。底座腔21下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移动的移动轮22。

该实用新型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对建筑施工器件进行分类,再将不同种类的建筑施工器件分别放入第一存储盒15、第二存储盒20和第三存储盒11中进行储存。建筑施工器件分类存放,保持整齐和有序,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拿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器件。第一存储盒15、第二存储盒20和第三存储盒11上部均带有开口。第一电源接口2接通外部电源,除尘风机3得电后运行,将储存腔13中的粉尘从吸尘管7吸入进尘腔4内,使储存腔13内保持干净。进尘腔4中的粉尘从进尘管5进入除尘风机3内进行收集,再统一进行处理。第二电源接口19接通外部电源,加热棒17得电后发热,对储存腔13中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储存腔13内的湿度下降,起到防潮的效果。第三电源接口9接通外部电源,照明灯8得电后发光,便于建筑施工器件取用。与伺服电机16相连的电源插座接通电源,使伺服电机16得电运行,带动电机轴14转动,电机轴14再带动旋转平台12转动,对第三存储盒11的位置进行调节,可以更方便地存取建筑施工器件。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