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及修枝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79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剪刀及修枝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切割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剪刀及修枝剪。



背景技术:

剪刀是一种常见的手持切割工具,一般用于修剪纺织品、植物枝条或金属板材等,剪刀的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记载的,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铸造剪刀了,在孔翁坡神殿(Temple of Kom Ombo)内的墙上刻画有剪刀和一些医学用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剪刀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现有技术中的剪刀主要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铰接连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包括:切割部和手握部,切割部和手握部的交界处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铰接点,使用者向内握紧手握部,从而带动切割部合拢,两个切割部相对的内侧设置有刀刃,通过刀刃的合拢,实现对材料的切割。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目前现有的剪刀,手握部的开口大小完全由使用者手指或手掌控制,当需要切割强度比较高的材料(例如:植物枝条、果木、花卉、金属板材等等)时,若手握部开口过大,容易导致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不易发力,即使预先调整手握部的开口大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发力不稳导致剪刀从手中滑脱,导致切割过程不流畅,材料的切口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刀及修枝剪,以缓解现有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不易发力,容易由于发力不稳导致剪刀从手中滑脱,导致切割过程不流畅,材料的切口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剪刀,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且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包括手握部和切割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连接,且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手握部和所述切割部的交界处,所述第一部件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所述第二部件上铰接连接有调节件,所述锯齿状凸起和所述调节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同侧设置,且所述调节件能够抵设在所述锯齿状凸起同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

其中,所述锯齿状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中所述手握部和所述切割部的交界处,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手握部上。

实际应用时,所述调节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手握部铰接的限位部,以及与所述限位部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锯齿状突起匹配设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限位部连接,且所述限位部上与所述连接柱匹配开设有活动槽。

具体地,所述调节开关和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两侧,且所述第二部件上与所述连接柱匹配开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包胶外壳,所述包胶外壳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手握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包胶外壳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包胶外壳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包胶外壳上与所述调节开关匹配设置有活动凹槽,且所述活动凹槽内与所述连接柱匹配设置有第一避让槽,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匹配设置有第二避让槽。

具体地,所述活动凹槽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提示标记。

实际应用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手握部之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中,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包括手握部和切割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第一连接件铰接连接,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铰接点位于手握部和切割部的交界处,第一部件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第二部件上铰接连接有调节件,锯齿状凸起和调节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同侧设置,且调节件能够抵设在锯齿状凸起同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由于锯齿状凸起和调节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同侧设置,且调节件能够抵设在锯齿状凸起同一侧(即剪刀闭合时朝向调节件的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因此通过改变调节件与锯齿状凸起的位置关系,即通过变换调节件抵设在锯齿状凸起上的侧面,从而改变剪刀的最大开口程度,进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手掌大小,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能够缓解现有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不易发力,容易由于发力不稳导致剪刀从手中滑脱,导致切割过程不流畅,材料的切口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修枝剪,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的结构相同,同时第二部件的切割部为弯刀,且第一部件的切割部为与弯刀匹配的切刀,第一部件的手握部和第二部件的手握部均为直杆。

所述修枝剪与上述剪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另一种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再一种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再一种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背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修枝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第一部件;11-锯齿状凸起;20-第二部件;21-调节件;211-限位部;2111-活动槽;212-凸起部;22-限位槽;30-手握部;40-切割部;50-第一连接件;60-调节开关;61-连接柱;70-包胶外壳;71-活动凹槽;711-第一避让槽;72-提示标记;80-第二连接件;9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刀,如图1-图3所示,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且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均包括手握部30和切割部40;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通过第一连接件50铰接连接,且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的铰接点位于手握部30和切割部40的交界处,第一部件10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11,第二部件20上铰接连接有调节件21,锯齿状凸起11和调节件21相对于第二部件20同侧设置,且调节件21能够抵设在锯齿状凸起11同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中,如图1-图3所示,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且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均包括手握部30和切割部40;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通过第一连接件50铰接连接,且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的铰接点位于手握部30和切割部40的交界处,第一部件10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11,第二部件20上铰接连接有调节件21,锯齿状凸起11和调节件21相对于第二部件20同侧设置,且调节件21能够抵设在锯齿状凸起11同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由于锯齿状凸起11和调节件21相对于第二部件20同侧设置,且调节件21能够抵设在锯齿状凸起11同一侧(即剪刀闭合时朝向调节件21的一侧)的任意一个侧面上,因此通过改变调节件21与锯齿状凸起11的位置关系,即通过变换调节件21抵设在锯齿状凸起11上的侧面,从而改变剪刀的最大开口程度,进而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手掌大小,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能够缓解现有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不易发力,容易由于发力不稳导致剪刀从手中滑脱,导致切割过程不流畅,材料的切口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过改变锯齿状凸起11的形状(如图4所示),或改变切割部40的形状,能够实现更大的张开角度,从而扩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刀的适用范围。

其中,为了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如图1-图4所示,锯齿状凸起11位于第一部件10中手握部30和切割部40的交界处,调节件21位于第二部件20的手握部30上,采用此种设置,能够使调节件21和锯齿状凸起11的位置更紧凑,从而减小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整体体积,适合手掌较小的使用者使用(同时也更适合手掌较大的使用者使用),并且调节件21和锯齿状凸起11的距离较小,从而使配合更稳定,不易发生打滑等情况。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调节件21与锯齿状凸起11配合更稳定,如图5所示,调节件21包括:与第二部件20的手握部30铰接的限位部211,以及与限位部211连接的凸起部212,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匹配设置,限位部211与第二部件20铰接,从而将调节件21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以铰接点为圆心的圆内),同时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配合的一面为圆弧形状,圆弧的圆心为限位部211与第二部件20的铰接点,采用此种设置,在切换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的相对位置(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未完全分离时),或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切割材料的过程中,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的接触点到调节件21与第二部件20的铰接点的距离一直固定不变,从而使凸起部212与锯齿状凸起11的配合更稳定。

其中,为了更便于使用者切换调节件21与锯齿状凸起11的配合关系,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调节开关60,调节开关6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50铰接连接,调节开关60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与限位部211连接,且限位部211上与连接柱61匹配开设有活动槽2111,当使用者绕第一连接件50转动调节开关60时,连接柱61能够带动调节件21绕其与第二部件20的铰接点转动,并且为了防止调节件21在转动过程中与连接柱61发生干涉,在调节件21的限位部211上开设用于连接柱61活动的活动槽2111,调节开关60相对于调节件21的厚度更高,同时可以在调节开关60表面设置防滑条纹,因此使用调节开关60更易于使用者控制。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调节件21与其他零件(例如:第二部件20、锯齿状凸起11等)的配合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不易将调节件21加厚,或在其上设置防滑条纹等。

具体地,为了进一步限制调节件21的活动范围,如图1、图6和图7所示,调节开关60和调节件21分别设置在第二部件20的两侧,且第二部件20上与连接柱61匹配开设有限位槽22,采用此种设置,能够通过限位槽22限制调节开关60的活动范围,从而限制调节件21的活动范围,使切换调节件21与锯齿状凸起11的配合过程更高效、便捷。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将调节开关60设置在第二部件20的左侧,更适合惯用手为右手的人群通过大拇指来控制调节开关60,从而使切换过程更轻松。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使用手感,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包胶外壳70,包胶外壳70分别设置在两个手握部30的外侧,且第一部件10与包胶外壳70通过第二连接件80连接,第二部件20与包胶外壳70通过第一连接件50连接,包胶外壳70的材料一般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胶本体和TPR(Thermoplastic Rubber-热塑性橡胶)包胶组成,通过PP塑胶塑造包胶外壳70的外形,例如在手握部30部分塑造更便于使用者发力的凸起,再在PP塑胶本体外侧设置TPR包胶,起到防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使用手感,更便于使用者使用。

其中,为了使调节开关60与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如图8所示,第二部件20的包胶外壳70上与调节开关60匹配设置有活动凹槽71,且活动凹槽71内与连接柱61匹配设置有第一避让槽711,与第一连接件50匹配设置有第二避让槽,通过设置活动凹槽71,从而使调节开关60与第二部件20的距离缩短,从而使调节开关60与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并且也缩短了连接柱61的长度,从而延长了调节开关6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为了便于使用者了解当前剪刀的状态,如图8所示,活动凹槽71对应连接柱6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提示标记72,并且调节开关60上也对应设置有箭头,在切换的过程中,箭头指向提示标记72,提示使用者剪刀当前的状态,图8中所示的锁头、小手和大手的提示标记72,分别对应图1、图2和图3中剪刀所处的状态。

实际应用时,为了使切割过程更流畅,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还包括:弹簧90,弹簧90设置在两个手握部30之间,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剪刀切割材料时,弹簧90收缩,当切割完毕后,弹簧90恢复原长,从而带动手握部30回复张开的状态,从而使用者无需再将手握部30张开,只需提供握紧的力,从而使切割过程更流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修枝剪,如图8所示,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刀的结构相同,同时第二部件20的切割部40为弯刀,且第一部件10的切割部40为与弯刀匹配的切刀,第一部件10的手握部30和第二部件20的手握部30均为直杆。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相比于传统剪刀的直刀设置,通过弯刀与切刀的配合,更易切断植物的枝条、根茎、果实或花卉等,并且手握部30采用直杆设置,相比于传统剪刀的环形设置,更便于使用者使用手掌而不是手指发力,从而更易于切割强度较高的枝条、根茎等强度较大的材料。

所述修枝剪与上述剪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