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托车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

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缺口;

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中的第一锁紧块,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中的第二锁紧块;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同步地相向或者反向运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

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中;

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用于和所述摩托车的车轮接触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和摩托车前轮的轮轴形状匹配的弧形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

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侧;

所述第四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一侧;

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摩托车前叉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上部;

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 二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下部;

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三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上部;

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四水平板,所述第四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下部;

所述第三水平板和所述第四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缺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竖直板,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竖直板上的能够旋转的丝杠;

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电机;

所述第一锁紧块具有和所述丝杠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块具有和所述丝杠匹配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直板或所述第二竖直板的前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识别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运动。

8.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

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孔,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孔;

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中的第一销,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中的第二销;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销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销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

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内;

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用于和所述摩托车的车轮接触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和摩托车前轮的轮轴形状匹配的弧形豁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

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侧;

所述第四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一侧;

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摩托车前叉的宽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