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443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在公共建筑、公寓、酒店、工厂等的出入门、保管箱、设施物等设置锁定装置来采取安保措施。

这种安保用锁定装置可大致分为机械式锁定装置和电子式锁定装置,而在利用钥匙对出入门、保管箱等进行开关的机械式锁定装置中,存在基于对钥匙的操作或保管等的安保问题,并且还具有在丢失钥匙的情况下需更换锁定装置的问题。

为此,更多使用通过密码、使用人员的指纹和声音或电子钥匙来对门进行开关的电子式锁定装置。这不仅消除了丢失钥匙所带来的烦恼,可使使用人员通过简单的验证来轻松对出入门、保管箱等进行开关,不仅如此,安保性也出色,其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

但是,在对电子式锁定装置进行开关时所使用的使用人员的验证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即,在不具备电子式锁定装置开关权限的人员知晓验证信息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擅自闯入的问题。

因此,为了消除使用人员对电子式锁定装置开关的不安全感,需研发执行双重验证作业的技术。

相关现有文献有公开韩国专利公报第10-2005-0015000号(发明的名称:利用便携式终端的门锁系统及运行方法,公开日期:2005年2月21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即,通过利用可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电子钥匙来执行对唯一识别码(uid)数据及密码数据均进行验证的双重验证,从而可安全、有效地对电子式锁定装置进行锁定管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问题,未提及的其他问题可通过以下记载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理解。

技术手段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包括:接收部,若在电子钥匙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电子式锁定装置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则接收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及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验证部,基于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来执行双重验证;以及指令部,若成功完成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上述双重验证,则下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解除锁定指令。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包括:通信部,若在电子钥匙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电子式锁定装置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则与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相关的双重验证信息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连接;验证部,在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成功实现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传送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及电子钥匙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及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基于上述双重验证信息的与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双重验证结果;以及指令部,根据上述双重验证结果,若成功完成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则下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解除锁定指令。

上述验证部可包括: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对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以及密码数据验证部,对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第二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

上述验证部可包括: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对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以及密码数据验证部,在上述电子钥匙和上述移动通信终端通过蓝牙(bluetooth)配对的状态下,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传送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与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验证结果。

上述通信部可通过蓝牙来执行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配对工作。

上述验证部可包括: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传送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及电子钥匙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基于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与预先存储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一验证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来产生的验证结果;以及密码数据验证部,随着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随机输出与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键值,若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的按钮输入上述密码数据,则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传送所输入的上述密码数据,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基于所输入的上述密码数据与随机输出的上述键值即第二验证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来产生的验证结果。

可在上述电子钥匙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之前,在上述电子钥匙通过无线通信来与装载有用于输入设定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应用程序的移动通信终端相连接的状态下,上述电子钥匙通过无线通信来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通过上述应用程序生成的密码,若通过上述按钮输入键值,则在所输入的上述键值与上述密码相一致时被激活。

若在上述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则上述电子钥匙可向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钥匙相关的识别信息的中继装置传送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可由上述中继装置向管理人员终端传送基于上述识别信息的访问相关信息。

若在上述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则上述电子钥匙可向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钥匙相关的识别信息的中继装置传送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可由上述中继装置向管理人员终端请求与上述电子钥匙相关的认可信息,若通过上述管理人员终端输入的输入信息与上述认可信息相一致,则可从上述中继装置接受能够执行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双重验证的权限。

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可包括:气缸外罩,用于形成外观;以及气缸插头,位于上述气缸外罩的内部,以能够在原地旋转的方式设置,能够相对上述气缸外罩进行锁定或解锁,使上述电子钥匙的钥匙头以能够拔插的方式插入,上述气缸插头可包括:驱动部,通过接收与上述双重验证相关的控制信号来正转或反转;以及锁销,根据上述驱动部的启动来向上述气缸外罩的固定孔引入或从上述气缸外罩的固定孔引出,控制上述气缸插头的旋转。

上述验证部存储与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相关的记录信息,上述记录信息包括与是否对上述电子钥匙进行验证相关的记录信息、与基于被验证的上述电子钥匙的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开关时间相关的记录信息、与主电子钥匙的登记或变更相关的记录信息以及与基于是否丢失上述电子钥匙的黑名单(blacklist)的登记或变更相关的记录信息,在丢失上述电子钥匙的情况下,从使用人员终端接收上述电子钥匙的丢失信息的外部服务器通过以使得与所丢失的上述电子钥匙相关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和上述丢失信息相匹配的方式存储上述丢失信息,从而可登记或变更上述黑名单。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在详细的说明及附图部分体现。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利用可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线连接的电子钥匙来执行对唯一识别码数据及密码数据均进行验证的双重验证,从而可安全、有效地对电子式锁定装置进行锁定管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以上述电子钥匙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作为基础来执行利用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从而可通过简单、便捷的验证方法来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解除锁定,进而可提高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的安保有效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消除因泄露验证信息而带来的使用人员的忧虑及不安全感,进而可便捷地执行上述双重验证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框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框图。

图3为详细示出图1及图2中所示的电子钥匙及电子式锁定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电子钥匙及电子式锁定装置的结合前后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及后述的实施例,将明确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实现这些优点及特征的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可由互不相同的多种实施方式来体现,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仅用于使本发明的公开更加完整,并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定义。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100包括电子式锁定装置110及电子钥匙120。

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包括接收部112、验证部114及指令部116。

若在上述电子钥匙120的钥匙头(参照图3及图4中的附图标记“312”)所设置的端子部(参照图3中的附图标记“313”)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数据通信部(未图示)电连接,则上述接收部112可接收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唯一识别码(uid:uniqueid)数据。

即,上述接收部112可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预先在上述电子钥匙120设定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

与接收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情况相同,若上述电子钥匙120插入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来电连接,则上述接收部112可接收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未图示)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

即,上述接收部112可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使用人员通过上述按钮输入的密码数据。其中,上述按钮为用于输入键值的操作键,上述键值可包括数字、符号、文字等。作为参考,还可不在上述电子钥匙120设置上述按钮。

上述验证部114基于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来执行双重验证。

为此,上述验证部114可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双重验证的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及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

以下,对包括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及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的上述验证部114的多种实施例进行说明。

作为参考,在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及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执行验证的验证顺序不受限制。例如,若在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进行验证之后得到认可处理,则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对上述密码数据进行验证。与此相反,若在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对上述密码数据进行验证之后得到认可处理,则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可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进行验证。

作为一实施例,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可通过对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

即,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可通过判断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是否与上述第一验证数据相一致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

换言之,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可在判断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与上述第一验证数据相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认可处理(验证成功),可在判断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与上述第一验证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不认可处理(验证失败)。

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通过对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第二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

即,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通过判断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密码数据是否与上述第二验证数据相一致来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

换言之,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在判断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密码数据与上述第二验证数据相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认可处理(验证成功),可在判断上述密码数据与上述第二验证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不认可处理(验证失败)。

作为另一实施例,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可通过对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基于上述比较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

其中,由于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执行与上述一实施例中的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与上述一实施例中的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不同,因而,以下将对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对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进行验证,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输出用于使上述电子钥匙120与移动通信终端之间实现蓝牙配对的短信(语音或文字等)。

使用人员可使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蓝牙模块被激活,由此,上述电子钥匙120和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通过蓝牙进行配对。

在此情况下,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可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传送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可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与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验证结果。

其中,为了对上述密码数据执行验证,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对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密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二验证数据进行比较。即,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通过判断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密码数据是否与上述第二验证数据相一致,来根据上述判断的结果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

在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作为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认可处理(验证成功)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密码数据执行认可处理,在接收作为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不认可处理(验证失败)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密码数据执行不认可处理。

上述验证部114可存储及管理在通过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114a及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114b进行双重验证时的与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相关的所有记录信息。

其中,例如,上述记录信息可包括与是否对上述电子钥匙120进行验证相关的记录信息、与基于被验证的上述电子钥匙120的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开关时间相关的记录信息、与主电子钥匙120的登记或变更相关的记录信息以及与基于是否丢失上述电子钥匙120的黑名单的登记或变更相关的记录信息。

其中,在丢失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情况下,从使用人员终端接收上述电子钥匙120的丢失信息的外部服务器通过以使得与所丢失的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和上述丢失信息相匹配的方式存储上述丢失信息,从而登记或变更上述黑名单。

具体地,在使用人员丢失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情况下,通过上述使用人员终端输入上述电子钥匙120的丢失信息,来向上述外部服务器传送,上述外部服务器以使得上述丢失信息和与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唯一识别码数据相匹配的方式存储上述丢失信息,从而可登记或变更上述黑名单。其中,上述使用人员终端相当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上述丢失信息可包含上述电子钥匙120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与是否丢失相关的数据。

在试图通过上述电子钥匙120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进行解除锁定的情况下,上述验证部114从上述外部服务器接收上述黑名单来判断上述电子钥匙120是否登记在上述黑名单,在登记在上述黑名单的情况下,可维持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锁定状态。

在此情况下,上述验证部114可不执行对丢失的上述电子钥匙120的双重验证过程,可通过传送提醒短信的方式向上述外部服务器通知试图通过上述电子钥匙120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进行解除锁定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使用人员得到丢失的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情况下,上述使用人员终端可向上述外部服务器传送丢失的上述电子钥匙120的得到信息。因此,上述外部服务器可变更(删除)与上述得到信息相关的上述黑名单。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验证部114执行上述双重验证之前,可使上述电子钥匙120经历键激活作业。

例如,在上述电子钥匙120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之前,在上述电子钥匙120通过无线通信来与装载有用于输入设定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移动通信终端相连接的状态下,上述电子钥匙120通过无线通信来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通过上述应用程序生成的密码。

在此情况下,若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输入键值,则上述电子钥匙120判断所输入的上述键值是否与上述密码相一致,当判断为相一致时被激活。

即,若使用人员通过上述按钮输入的键值与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的上述密码相一致,则从之后起,上述电子钥匙120可具有可执行上述双重验证的功能。

并且,与上述内容不同地,在上述电子钥匙120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之前,上述电子钥匙120可在内部预先设定有用于进行键激活的默认值。

在此情况下,若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120的按钮来输入键值,则上述电子钥匙120判断所输入的上述键值是否与上述默认值相一致,若判断为相一致,则可被激活。

即,若使用人员通过上述按钮输入的键值与上述默认值相一致,则从之后起,上述电子钥匙120可具有可执行上述双重验证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上述验证部114使用上述电子钥匙120执行上述键激活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通过利用指纹、血管、虹膜等的生物识别来执行上述键激活作业。

在成功完成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上述双重验证的情况下,上述指令部116下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解除锁定指令。

即,若在上述验证部114所进行的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上述双重验证全部通过,则上述指令部116可通过下达指令来使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开放。为此,上述指令部116可向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驱动部(参照图4的附图标记“418”)中继与解除锁定相关的控制信号。

另一方面,若在上述验证部114所进行的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中的一个产生验证失败,则上述指令部116可通过下达指令来维持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锁定状态。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通过在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分别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进行验证来执行双重验证,则可提高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安保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从外部试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进行锁定解除,则可通过短信或邮件(e-mail)的方式向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管理人员中继与何人访问相关的信息。

为此,上述电子钥匙120可向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识别信息的中继装置(未图示)传送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由此,上述中继装置可通过对从上述电子钥匙120接收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的与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识别信息进行比较,来掌握对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访问信息。

由此,上述电子钥匙120可通过上述中继装置来向管理人员终端(未图示)传送基于上述识别信息的访问信息。上述实施例可同样适用于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

并且,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从外部试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进行解除锁定,则向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管理人员请求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相关的认可信息,基于此,若上述管理人员输入上述认可信息,则可向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访问人员所持有的电子钥匙120赋予可访问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权限。

为此,上述电子钥匙120可通过向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识别信息的中继装置传送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来使得上述中继装置向管理人员终端请求与上述电子钥匙120相关的认可信息。

由此,若通过上述管理人员终端输入的输入信息与上述认可信息相一致,则上述电子钥匙120可从上述中继装置被赋予可执行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双重验证的权限。上述实施例可同样适用于图2中的另一实施例。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2,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利用电子钥匙的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200包括电子式锁定装置210、电子钥匙220及移动通信终端230。虽然未图示,但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双重验证系统200还可包括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联动的外部服务器。

上述电子钥匙220包括通信部222、验证部224及指令部226。

若在上述电子钥匙220的钥匙头所设置的端子部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的数据通信部电连接,则上述通信部222执行与移动通信终端230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预先存储有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相关的双重验证信息。

在此情况下,上述通信部222通过蓝牙来执行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之间的配对工作,从而可通过无线来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相连接。

其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可从上述外部服务器下载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有关的双重验证信息。其中,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相关的双重验证信息可包括与可使用的电子式锁定装置210及电子钥匙220相关的信息、上述可使用的电子式锁定装置210及电子钥匙220之间互相匹配的信息等。

在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成功实现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上述验证部224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传送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及电子钥匙220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及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220的按钮进行输入而生成的密码数据。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基于上述双重验证信息来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进行双重验证,并可向上述电子钥匙220中继其结果。

即,上述验证部224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基于上述双重验证信息的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结果。

为此,上述验证部224可包括用于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结果的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224a及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

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224a可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传送预先存储于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及电子钥匙220的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可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基于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和预先存储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的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比较结果而产生的验证结果。

在此情况下,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通过对从上述电子钥匙220接收的唯一识别码数据和上述第一验证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相一致,根据上述判断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从而可向上述电子钥匙220传送上述验证的结果。

在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224a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作为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认可处理(验证成功)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执行认可处理,在接收作为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不认可处理(验证失败)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执行不认可处理。

随着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随机输出与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键值,若通过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220的按钮输入上述密码数据,则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可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传送所输入的上述密码数据。

具体地,为了执行作为上述双重验证之一的对密码数据的验证,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发出与随机输出键值相关的指令。因此,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可通过随机输出与上述密码数据相关的键值来显示在画面。在此情况下,使用人员可通过操作设置于上述电子钥匙220的按钮来输入上述密码数据,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可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传送所输入的上述密码数据。

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可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基于所输入的上述密码数据与随机输出的上述键值即第二验证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来产生的验证结果。

在此情况下,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通过对从上述电子钥匙220接收的密码数据和上述第二验证数据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相一致,根据上述判断的结果来执行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从而可向上述电子钥匙220传送上述验证的结果。

在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接收作为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认可处理(验证成功)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密码数据执行认可处理,在接收作为对上述密码数据的验证结果的不认可处理(验证失败)短信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密码数据执行不认可处理。

上述验证部224可存储及管理在通过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验证部224a及上述密码数据验证部224b进行双重验证时的与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相关的所有记录信息。

其中,上述验证部224所执行的对记录信息的存储及管理作业属于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验证部114中执行的方式相同或相似的过程,因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省略对此的说明。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验证部224执行上述双重验证之前,可使上述电子钥匙220经历键激活作业。

其中,上述电子钥匙220的键激活作业属于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钥匙110中执行的方式相同或相似的过程,因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省略对此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以上述验证部11224使用上述电子钥匙1220执行上述键激活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通过利用指纹、血管、虹膜等的生物识别来执行上述键激活作业。

在成功完成对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的情况下,上述指令部226下达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的解除锁定指令。

其中,上述指令部226的上述解除锁定指令属于与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指令部116中执行的方式相同或相似的过程,因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省略对此的说明。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能够以上述电子钥匙220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230之间的无线通信作为基础来执行基于利用上述唯一识别码数据及上述密码数据的双重验证,从而可通过简单、便捷的验证方法来对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210解除锁定,进而可提高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110的安保有效性。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可消除因泄露验证信息而带来的使用人员的忧虑及不安全感,进而可便捷地执行上述双重验证作业。

图3为详细示出图1及图2中所示的电子钥匙120、220及电子式锁定装置110、2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用于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电子钥匙120、220及电子式锁定装置110、210的结合前后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电子式锁定装置300包括气缸外罩310及气缸插头410。

气缸外罩310用于形成外观,作为一例,上述气缸外罩310可形成中空的圆筒形状,在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从而可与形成于门等的结合件螺纹结合。

上述气缸插头410位于上述气缸外罩310的内部,以可在原地旋转的方式设置,上述气缸插头410可相对上述气缸外罩310进行锁定或解锁,上述气缸插头410与锁舌314相结合,上述锁舌314随着上述气缸插头410的旋转一同旋转。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气缸插头410设置有锁头322,上述锁头322包括:数据通信部,可使电子钥匙120、220的钥匙头312以可拔插的方式插入,可与上述钥匙头312的端子部313电连接;以及第二支撑部320,与形成于上述钥匙头312的第一支撑部318相对应,用于固定上述电子钥匙120、220。

即,在设置于上述气缸插头410的上述锁头322形成钥匙插入口316,以使上述电子钥匙120、220的钥匙头312以可拔插的方式插入,在上述钥匙插入口316的底面(即,开口方向的反方向面)设置有多个数据通信部,当上述电子钥匙120、220的钥匙头312插入于钥匙插入口316时,使得多个数据通信部通过与在上述钥匙头312所设置的端子部313相接触,来从上述电子钥匙120、220向上述气缸插头410传送电源、唯一识别码数据及密码数据。

另一方面,在上述锁头322形成上述第二支撑部320,上述第二支撑部320与在上述电子钥匙120、220的钥匙头312所形成的上述第一支撑部318相对应,来对插入于上述钥匙插入口316的上述钥匙头312进行固定及支撑。

以下,对上述第一支撑部318及第二支撑部320的结构的一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即,上述第一支撑部318以在上述钥匙头312的外周面凹陷的槽形态形成,上述第二支撑部320设置于插入上述钥匙头312的上述钥匙插入口316的周围面,以与上述第一支撑部318相对应并具有弹性及进行支撑的突起形态形成。

即,在上述第二支撑部320中,从上述钥匙插入口316的周围面向外部露出的头412部分呈弧面形状,以一体的方式从上述头412延伸的引导轴414的外侧与弹性体416相结合。

因此,当上述钥匙头312插入于上述钥匙插入口316时,上述第二支撑部320的上述头412被按压,之后借助上述弹性体416的弹性复原力恢复,从而对上述钥匙头312的上述第一支撑部318进行加压及支撑,最终,上述电子钥匙120、220无法轻易从上述气缸插头410脱离。

当然,如上所述的上述第一支撑部318及第二支撑部320的形状可互相对调,即,上述第一支撑部318可设置于上述钥匙头312的外周面,能够以具有弹性及进行支撑的突起形态形成,上述第二支撑部320能够以与上述第一支撑部318相对应的方式在插入上述钥匙头312的上述钥匙插入口316的周围面以凹陷的槽形态形成。

另一方面,上述气缸插头410可包括:驱动部418,通过接收与双重验证相关的控制信号来正转或反转;以及锁销326,根据上述驱动部418的启动来向上述气缸外罩310的固定孔324引入或从上述气缸外罩310的固定孔324引出,控制上述气缸插头410的旋转。

上述驱动部418通过接收上述控制信号来正转或反转,这种驱动部418的一例有电动机。

其中,以下更具体地说明根据上述驱动部418的启动来使上述锁销326启动的结构,即,上述驱动部418的驱动轴与平齿轮相结合,在一侧形成可使得平齿轮因偏心而内接的内接齿轮,在另一侧设置具有螺旋槽424的方向转换旋转环420,设置一端插入于螺旋槽424且另一端与锁销326相结合的移动轴422,从而,若根据上述驱动部418的启动来使得上述驱动轴正转或反转,则方向转换旋转环420将沿着一方向或相反方向旋转,因此,移动轴422将沿着方向转换旋转环420的螺旋槽424移动,最终使得锁销326前进或后退(即,锁销326向气缸外罩310的固定孔324引入或从气缸外罩310的固定孔324引出),从而控制气缸插头410是否在气缸外罩310内旋转。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实施多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例,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及与该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同等的内容来定义。

如上所述,虽然以限定性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可根据如上所述的内容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思想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掌握,与该发明要求保护范围同等或等同的变形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