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548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窗、幕墙单元板块的框架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门窗、幕墙单元板块等一般由框架(例如铝合金框架)和安装于框架中的玻璃板组成。而框架一般由多条框边围成,对于大型的框架,框边与框边的连接一般通过攻入螺丝以实现紧固连接。现有的框架的组装,一般在相间隔的两张马凳上完成。如图1所示,先将两条较长的框边11搬运至两张马凳12上,该两条较长的框边11横跨于这两张马凳12之间并由这两张马凳12所承托;此后,将四条较短的框边13逐一的搬运至两条较长的框边11之间的合适的位置并攻入螺丝(图中未示出),最终完成如图2所示的框架。该四条较短的框边在组装过程中无法由马凳承托而只能靠人工支撑。这种组装方式,一方面,无论是两条较长的框边还是四条较短的框边无任何的定位装置辅助定位,仅靠人工粗略估算定位,难以保证成品的质量,且耗费时间和劳动力,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各框边在组装过程中容易从马凳上掉落而引起生产安全事故(例如框边掉落而砸伤工人的脚),生产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安全性的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其中,该门窗或幕墙包括框架,该框架至少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距一定间隔的第一框边和两条相互平行且相距一定间隔的第二框边;在各条第一框边的两侧中,朝向另一条第一框边的一侧为第一内侧,背向另一条第一框边的一侧为第一外侧;该两条第二框边位于该两条第一框边之间;在各条第二框边的两个端部中,其中一个端部与一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相抵靠,另一个端部与另一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相抵靠;各个第二框边的端部分别配有螺丝,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二框边的端部内,以使第二框边的端部与第一框边紧固于一起;该加工中心包括基座、托架、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一顶推机构,该托架设于基座上而用于承托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该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一顶推机构均设于托架上;该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其中的一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相抵靠的第一侧部挡块;该第一顶推机构用于顶推另一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以使另一条第一框边靠向该与第一侧部挡块相抵靠的第一框边,而使两条第二框边被夹持于两条第一框边之间;该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包括两组第二侧部挡块,这两组第二侧部挡块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二框边的一侧相抵靠。

本发明通过设置托架来承托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可以节省劳动力和时间;通过设置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可以实现对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定位,同时可起到阻挡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以减少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由此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通过设置第一顶推机构可以使得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在攻入螺丝前获得相对的固定,以避免意外移位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同时也可减少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框架现有的组装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托架单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托架单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托架单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托架单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托架单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托架单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13示出了在图12的基础上使中部座绕第二转轴相对下部座转动一定角度且使上部座绕第一转轴相对中部座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16示出了图14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17示出了图14的c部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3至图17中未示出框架,各压块均切换至避让位置;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将两第一框边、两第二框以及两第三框放置于托架之上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各压块均切换至阻挡位置;

图19示出了本发明将两第一框边、两第二框以及两第三框放置于托架之上的俯视图,其中,各压块均切换至阻挡位置;

图20示出了图19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21示出了图19的e部局部放大图;

图22示出了图19的f部局部放大图;

图23示出了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1较长的框边、12马凳、13较短的框边;

10第一框边、101第一内侧、102第一外侧、103第一侧部挡块、104端部挡块、105第一固定部、106第一活动部、107推块、108第二固定部、109第二活动部、110压块;

20第二框边、201第二内侧、202第二外侧、203第二侧部挡块;

30第三框边、301第三内侧、302第三外侧、303第三侧部挡块;

40基座、401第一导轨、402上部座、403中部座、404下部座、405第一转轴、406第二转轴;

50第一托架单块、501第一主块、502第一侧块、503第二导轨;

60第二托架单块、601第二主块、602第二侧块、603第三导轨;

70第三托架单块、701第三主块、702第三侧块、703第四导轨;

80自动打螺丝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23所示的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中心(当然,本发明也可以称为一种门窗幕墙自动加工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框架例如可以是门窗或者幕墙单元板块的框架,其中,该门窗或幕墙包括框架,该框架至少包括两条相互平行且相距一定间隔的第一框边10和两条相互平行且相距一定间隔的第二框边20,本实施例中,第一框边10与第二框边20是相互垂直的;

在各条第一框边10的两侧中,朝向另一条第一框边10的一侧为第一内侧101,背向另一条第一框边10的一侧为第一外侧102;

在各条第二框边20的两侧中,朝向另一条第二框边20的一侧为第二内侧20.1,背向另一条第二框边20的一侧为第二外侧202;

该两条第二框边20位于该两条第一框边10之间;

在各条第二框边20的两个端部中,其中一个端部与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内侧101相抵靠,另一个端部与另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内侧101相抵靠;

各个第二框边20的端部分别配有螺丝(图中未示出),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102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101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二框边20的端部内,以使第二框边20的端部与第一框边10紧固于一起;

该加工中心(也可以称为加工机)包括基座40、托架、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一顶推机构,该托架设于基座40上而用于承托第一框边10和第二框边20,该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一顶推机构均设于托架上;

该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包括用于与其中的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外侧102相抵靠的第一侧部挡块103;

该第一顶推机构用于顶推另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外侧102,以使另一条第一框边10靠向该与第一侧部挡块103相抵靠的第一框边10,而使两条第二框边20被夹持于两条第一框边10之间;

该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包括两组第二侧部挡块203,这两组第二侧部挡块203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二框边20的一侧相抵靠。也就是说,这两组第二侧部挡块203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二框边20的第二外侧202或者第二内侧201相抵靠,本实施例中,图中示出了这两组第二侧部挡块203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二框边20的第二外侧202相抵靠。

该技术方案中,具体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是,先将一条第一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并使之与第一侧部挡块相抵靠(尤其是,使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与第一侧部挡块相抵靠);然后分别将两条第二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并使该两条第二框边分别与一组第二侧部挡块相抵靠,两组第二侧部挡块可以使两条第二框边获得相对定位,尤其是可以使两条第二框边相互平行以及相距一定间隔,本实施例中,各组第二侧部挡块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各组第二侧部挡块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诸如螺栓等锁定部件锁定在托架上;而第一侧部挡块在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也是可以调节的,第一侧部挡块在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诸如螺栓等锁定部件锁定在托架上;再将另一条第一框边搬运至托架,当然,两条第二框边需要放置于两条第一框边之间;最后,让第一顶推机构动作以使两条第二框边被夹持于两条第一框边之间;此后,往各第二框边的端部打入螺丝。

本实施例中,第一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可以对第一框边在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定位,第二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可以对第二框边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定位。

该加工中心还包括设于托架上的第一框边端部定位机构,该第一框边端部定位机构包括两组端部挡块104,这两组端部挡块104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一框边10的一个端部相抵靠。本实施例中,该两条第一框边10与端部挡块104相抵靠的端部处于同一侧。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框边端部定位机构可以实现对第一框边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定位,同时可起到阻挡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的以减少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由此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该加工中心还包括设于托架上的两组第二顶推机构,这两组第二顶推机构分别用于顶推一条第二框边20;

在各条第二框边20、用于顶推该条第二框边20的第二顶推机构以及与该条第二框边的一侧相抵靠的第二侧部挡块203中,第二顶推机构与第二侧部挡块203分立于第二框边2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图中示出了第二侧部挡块203位于第二框边的第二外侧202而用于与第二框边的第二外侧202相抵靠,第二顶推机构位于第二框边的第二内侧201),以使第二顶推机构推使第二框边20靠向第二侧部挡块203,而使第二框边20被夹持于第二顶推机构与第二侧部挡块203之间。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顶推机构可以使得第二框边被夹持固定,以避免意外移位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同时也可减少第二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

该框架还包括一条或者多条与第二框边相互平行的第三框边30,也就是说,第三框边30与第一框边10也是相互垂直的;

该两条第一框边10与该两条第二框边20围成一框体,所有第三框边30位于框体之中;本实施例中,该框体呈方框状;

在各条第三框边30的两个端部中,其中一个端部与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内侧101相抵靠,另一个端部与另一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内侧101相抵靠;

各个第三框边30的端部也分别配有螺丝(图中未示出),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102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101贯穿第一框边10并旋入第三框边30的端部内,以使第三框边30的端部与第一框边10紧固于一起;

该加工中心还包括第三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和第三顶推机构,第三框边30也是被承托于托架上;

该第三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包括数量与第三框边30数量相等的第三侧部挡块303,各第三侧部挡块303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三框边30的一侧相抵靠;

本实施例中,在各条第三框边30的两侧中,朝向其中一条第二框边20(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右侧的第二框边20)的一侧为第三内侧301,朝向另一条第二框边20(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左侧的第二框边20)的一侧为第三外侧302;各第三侧部挡块303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302或者第三内侧301相抵靠,本实施例中,图中示出了各第三侧部挡块302分别用于与一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302相抵靠。本实施例中,各第三侧部挡块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各第三侧部挡块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可通过诸如螺栓等锁定部件锁定在托架上;

该第三顶推机构的数量与第三框边30的数量是相等的,各组第三顶推机构分别用于顶推一条第三框边30;

在各条第三框边30、用于顶推该条第三框边30的第三顶推机构以及与该条第三框边30的一侧相抵靠的第三侧部挡块303中,第三顶推机构与第三侧部挡块303分立于第三框边30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图中示出了第三侧部挡块303位于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302而用于与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303相抵靠,第三顶推机构位于第三框边的第三内侧301),以使第三顶推机构推使第三框边30靠向第三侧部挡块303,而使第三框边30被夹持于第三顶推机构与第三侧部挡块303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三框边侧部定位机构可以对第三框边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定位。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三顶推机构可以使得第三框边被夹持固定,以避免意外移位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同时也可减少第三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

该两条第一框边10呈直线状,且该两条第一框边10的长度是相等的;

该两条第二框边20也呈直线状,且该两条第二框边20的的长度也是相等;

而第一框边10的长度大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

第三框边30有两条,该两条第三框边30相距一定间隔,该两条第三框边30呈直线状,且该两条第三框边30的长度是相等的;而第三框边30的长度等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三框边与第二框边是结构相同的短框边,这四条短框边沿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可以以等间隔的方式排列。

该加工中心还包括第一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三下压机构,该第一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三下压机构均设于托架上;

该第一下压机构用于向下推压该两条第一框边10,以使该两条第一框边10靠向托架,而使该两条第一框边10被夹持于托架与第一下压机构之间,本实施例中,各条第一框边10可以对应地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一下压机构;

该第二下压机构用于向下推压该两条第二框边20,以使该两条第二框边20靠向托架,而使该两条第二框边20被夹持于托架与第二下压机构之间,本实施例中,各条第二框边20可以对应地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二下压机构;

该第三下压机构用于向下推压该两条第三框边30,以使该两条第三框边30靠向托架,而使该两条第三框边30被夹持于托架与第三下压机构之间,本实施例中,各条第三框边30可以对应地配置一个或者多个第三下压机构。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和第三下压机构可以对第一框边、第二框边和第三框边在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上获得相对固定定位,以避免第一框边、第二框边和第三框边在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上的意外移位而影响成品的质量,同时也可减少第一框边、第二框边和第三框边掉落托架的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性。

该第一顶推机构、第二顶推机构以及第三顶推机构是相同的,包括第一直线执行机构,该第一直线执行机构包括安装于托架上的第一固定部105和可相对第一固定部105作直线往复运动地安装于第一固定部105上的第一活动部106;

被第一顶推机构顶推的第一框边10,是被第一顶推机构的第一直线执行机构的第一活动部106顶推,其中,该顶推第一框边的第一活动部106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方向;

被第二顶推机构顶推的第二框边20,是被第二顶推机构的第一直线执行机构的第一活动部106顶推,其中,该顶推第二框边的第一活动部106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框边10的长度方向;

被第三顶推机构顶推的第三框边30,是被第三顶推机构的第一直线执行机构的第一活动部106顶推,其中,该顶推第三框边的第一活动部106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一框边10的长度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部106的端部还与一推块107连接,该推块107可滑动地安装于托架上,第一活动部106通过顶推推块107而顶推第一框边10、第二框边20或第三框边30;

该第一下压机构、第二下压机构以及第三下压机构是相同的,包括第二直线执行机构和压块110,该第二直线执行机构包括安装于托架上的第二固定部108和可相对第二固定部108作直线往复运动地安装于第二固定部108上的第二活动部109,其中,第二活动部109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既垂直于第一框边10的长度方向也垂直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方向,即,第二活动部109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垂直于xy平面;该压块110以绕第二活动部109的轴线转动而在第二活动部的轴线方向上相对固定的方式安装于第二活动部109上,该第二活动部109的轴线平行于第二活动部109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该压块110绕第二活动部109的轴线转动时在一阻挡位置与一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以平行于第一框边10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以平行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以同时穿过x轴和y轴的平面定义为xy平面;

被第一下压机构推压的第一框边10,是被第一下压机构的压块110推压,其中,该推压第一框边10的压块110于阻挡位置时,该推压第一框边10的压块1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一框101边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重叠的;该推压第一框边10的压块110于避让位置时,该推压第一框边10的压块1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一框边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错开的;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前,可将推压第一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避让位置,避免压块阻挡由上向下往托架上放置第一框边的操作,以便于第一框边的搬运至托架上;在第一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后,可以将推压第一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阻挡位置,以便于压块推压第一框边;

被第二下压机构推压的第二框边20,是被第二下压机构的压块110推压,其中,该推压第二框边20的压块110于阻挡位置时,该推压第二框边20的压块1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二框边20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重叠的;该推压第二框边20的压块110于避让位置时,该推压第二框边20的压块1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二框边20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错开的;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二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前,可将推压第二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避让位置,避免压块阻挡由上向下往托架上放置第二框边的操作,以便于第二框边的搬运至托架上;在第二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后,可以将推压第二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阻挡位置,以便于压块推压第二框边;

被第三下压机构推压的第三框边30,是被第三下压机构的压块110推压,其中,该推压第三框边30的压块110于阻挡位置时,该推压第三框边30的压块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三框边30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重叠的;该推压第三框边30的压块110于避让位置时,该推压第三框边30的压块110于xy平面上的投影与被推压的第三框边30于xy平面上的投影是错开的;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三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前,可将推压第三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避让位置,避免压块阻挡由上向下往托架上放置第三框边的操作,以便于第三框边的搬运至托架上;在第三框边搬运至托架上后,可以将推压第三框边的压块切换至阻挡位置,以便于压块推压第三框边。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直线执行机构和第二直线执行机构可以为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其中,

该油缸和气缸均包括缸筒和活塞杆,当第一直线执行机构和第二直线执行机构为油缸或气缸时,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缸筒,该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为活塞杆;

该电动推杆包括电机和推杆,当第一直线执行机构和第二直线执行机构为电动推杆时,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为电机,该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为推杆。

该托架包括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以及数量与第三框边30的数量相等的第三托架单块70,其中,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位于第一托架单块50与第二托架单块60之间;

基座40上设有沿平行于第一框边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401,该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均可滑移地安装于第一导轨401上,本实施例中,基座40上还可以设置用于驱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分别沿第一导轨401滑移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该驱动机构可以便于第一托架单块、第二托架单块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在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第二框边、第三框边的间隔以及不同的第一框边的长度需求;此外,基座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或者松开第一托架单块、第二托架单块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以允许或者禁止它们滑移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该锁定机构可以在第一托架单块、第二托架单块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调节好位置后对它们进行锁定以避免生产框架过程中出现意外移位而引起成品率下降、生产安全性等问题发生;

其中一条第二框边20被承托于第一托架单块50上;

另一条第二框边20被承托于第二托架单块60上;

各条第三框边30分别被承托于一条第三托架单块70上;

各条第一框边10分别横置于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上,而使各条第一框边10被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以及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共同承托;

第一侧部挡块103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上均设有第一侧部挡块103,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只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设置第一侧部挡块103;

第一顶推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所有第三托架单块70上均设有第一顶推机构,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只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设置第一顶推机构;

该两组端部挡块104均设于第一托架单块50上;

第一托架单块50和第二托架单块60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二侧部挡块203、一组第二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二下压机构;

各第三托架单块70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三侧部挡块303、一组第三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三下压机构;

用于向下推压各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下压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50和第二托架单块60上分别设置两组第一下压机构;设于第一托架单块上的两组第一下压机构分别用于向下推压一条第一框边,而设于第而托架单块上的两组第一下压机构也分别用于向下推压一条第一框边。

该第一托架单块50包括一块第一主块501和两块分立于第一主块501的两侧的第一侧块502,该第一主块5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自第一主块501朝远离第一主块50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503,各组第二导轨503平行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方向,该两块第一侧块502分别可滑移地安装于一组第二导轨503上,以使各块第一侧块502沿第二导轨503滑移时远离或者靠近第一主块501,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块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分别驱动两块第一侧块沿各自所在的第二导轨滑移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由于第二导轨是平行于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即第二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该驱动机构可以便于两块第一侧块在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第二框边的长度需求;此外,第一主块上还可以设置分别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或者松开两块第一侧块以允许或者禁止它们滑移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锁定机构可以在两块第一侧块调节好位置后对它们进行锁定以避免生产框架过程中出现意外移位而引起成品率下降、生产安全性等问题发生;

该第二托架单块60包括一块第二主块601和两块分立于第二主块601的两侧的第二侧块602,该第二主块60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自第二主块601朝远离第二主块601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导轨603,各组第三导轨603平行于第二框边20的长度方向,该两块第二侧块602分别可滑移地安装于一组第三导轨603上,以使各块第二侧块602沿第三导轨603滑移时远离或者靠近第二主块601,本实施例中,第二主块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分别驱动两块第二侧块沿各自所在的第三导轨滑移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由于第三导轨是平行于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即第三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该驱动机构可以便于两块第二侧块在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第二框边的长度需求;此外,第二主块上还可以设置分别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或者松开两块第二侧块以允许或者禁止它们滑移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锁定机构可以在两块第二侧块调节好位置后对它们进行锁定以避免生产框架过程中出现意外移位而引起成品率下降、生产安全性等问题发生;

各第三托架单块70包括一块第三主块701和两块分立于第三主块701的两侧的第三侧块702,该第三主块70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自第三主块701朝远离第三主块701的方向延伸的第四导轨703,各组第四导轨703平行于第三框边30的长度方向,该两块第三侧块702分别可滑移地安装于一组第四导轨703上,以使各块第三侧块702沿第四导轨703滑移时远离或者靠近第三主块701,本实施例中,第三主块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分别驱动两块第三侧块沿各自所在的第四导轨滑移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由于第四导轨是平行于第三框边的长度方向,即第四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通过设置该驱动机构可以便于两块第三侧块在第三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第三框边的长度需求;此外,第三主块上还可以设置分别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或者松开两块第三侧块以允许或者禁止它们滑移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锁定机构可以在两块第三侧块调节好位置后对它们进行锁定以避免生产框架过程中出现意外移位而引起成品率下降、生产安全性等问题发生;

第一侧部挡块103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是指,第一侧部挡块103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一侧块502、第二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二侧块602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三侧块70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一侧块502(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上方的第一侧块502)、第二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二侧块602(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上方的第二侧块602)和所有第三托架单块的一块第三侧块703(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上方的第三侧块702)上均设有一块第一侧部挡块103,设置有第一侧部挡块的第一侧块、第二侧块以及第三侧块均位于同一侧;

第一顶推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是指,第一顶推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一侧块502、第二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二侧块602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三侧块70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一侧块502(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下方的第一侧块502)、第二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二侧块602(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下方的第二侧块602)和所有第三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三侧块702(如图19所示的位于图中下方的第三侧块702)上均设有一组第一顶推机构,设置有第一顶推机构的第一侧块、第二侧块以及第三侧块均位于同一侧;

该两组端部挡块104均设于第一托架单块50上,是指,该两组端部挡块104分别设于一块第一托架单块的第一侧块502上,也就是说,各块第一侧块502分别设置有一组端部挡块104;

第一托架单块50和第二托架单块60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二侧部挡块203、一组第二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二下压机构,是指,第一托架单块的第一主块501和第二托架单块的第二主块601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二侧部挡块203、一组第二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二下压机构,此外,本实施例中,各第一侧块501上也分别设有一组第二侧部挡块203,各第二侧块601上也分别设有一组第二侧部挡块203;

各第三托架单块70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三侧部挡块303、一组第三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三下压机构,是指,各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701分别设置一组第三侧部挡块303、一组第三顶推机构和一组第三下压机构,此外,本实施例中,各第三侧块702上也分别设有一组第三侧部挡块303;

用于向下推压各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下压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50、第二托架单块60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70上,是指,用于向下推压各条第一框边10的第一下压机构被设置在第一托架单块的第一侧块502、第二托架单块的第二侧块602和/或者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侧块70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架单块的两块第一侧块和第二托架单块的两块第二侧块上分别设置一组第一下压机构。

各第一侧块502、各第二侧块602以及各第三侧块702上分别设有用于将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二框边的端部或者将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三框边的端部内的自动打螺丝机80;本实施例中,自动打螺丝机(也可称为自动上螺丝机)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该基座40包括上部座402、中部座403和下部座404,该中部座403位于上部座402与下部座404之间,第一导轨401设于上部座402中,本实施例中,下部座404固定于地面上,该下部座404、中部座403以及上部座402被布置成从地面往上依次排布;

上部座402与中部座403之间设有可使上部座402相对中部座403绕第一转轴405转动的第一转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中部座403与下部座404之间设有可使中部座403相对下部座404绕第二转轴406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第一转轴405与第二转轴406相互垂直;

第一转轴405同时垂直于第一导轨401和第二导轨503。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406平行于地面(或者水平面)。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可以是回转支承,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相对转动的机构,当然,中部座403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上部座402转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而下部座404上也可以设置有用于驱动中部座403转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框架包括两条第一框边、两条第二框边和两条第三框边。

先调节好第一托架单块、第二托架单块以及两第三托架单块在x轴方向(即第一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再调节好第一托架单块的两块第一侧块、第二托架单块的两块第二侧块以及各第三托架单块的两块第三侧块在y轴(即第二框边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让各第一下压机构、各第二下压机构以及各第三下压机构的压块均切换至避让位置。

将其中一条第一框边横置于设有第一侧部挡块的第一侧块、两第三侧块以及第二侧块上,该条第一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上述第一侧块上,而该条第一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上述第二侧块上,让该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同时与各第一侧部挡块相抵靠,且让该条第一框边上落于上述第一侧块上的端部与上述第一侧块上的端部挡块相抵靠,由此以使该条第一框边在y轴方向和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该条第一框边被上述第一侧块、两第三侧块以及第二侧块共同承托。

将其中一条第二框边放置于第一托架单块上,该条第二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其中一块第一侧块上,而该条第二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另一块第一侧块上,让设于第一主块上的第二顶推机构顶推该条第二框边的第二内侧,以使该条第二框边的第二外侧靠向设于第一主块上的第二侧部挡块,上述第二顶推机构与上述第二侧部挡块呈夹持该条第二框边状,由此以使该条第二框边在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上述第二顶推机构与上述第二侧部挡块夹持第二框边的夹紧力可以被设置成允许该条第二框边在y轴方向上滑移。

将另一条第二框边放置于第二托架单块上,该条第二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其中一块第二侧块上,而该条第二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另一块第二侧块上,让设于第二主块上的第二顶推机构顶推该条第二框边的第二内侧,以使该条第二框的第二外侧靠向设于第二主块上的第二侧部挡块,上述第二顶推机构与上述第二侧部挡块呈夹持该条第二框边状,由此以使该条第二框边在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上述第二顶推机构与上述第二侧部挡块夹持第二框边的夹紧力可以被设置成允许该条第二框边在y轴方向上滑移。

将其中一条第三框边放置于其中一第三托架单块上,该条第三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其中一块第三侧块上,而该条第三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三侧块上,让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顶推该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内侧,以使该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靠向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与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呈夹持该条第三框边状,由此以使该条第三框边在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与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夹持第三框边的夹紧力可以被设置成允许该条第三框边在y轴方向上滑移。

将另一条第三框边放置于另一第三托架单块上,该条第三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其中一块第三侧块上,而该条第三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另一块第三侧块上,让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顶推该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内侧,以使该条第三框边的第三外侧靠向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与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呈夹持该条第三框边状,由此以使该条第三框边在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顶推机构与上述设于该第三托架单块的第三主块上的第三侧部挡块夹持第三框边的夹紧力可以被设置成允许该条第三框边在y轴方向上滑移。

将另一条第一框边横置于设有第一顶推机构的第一侧块、两第三侧块以及第二侧块上,该条第一框边的一个端部落于上述第一侧块上,而该条第一框边的另一个端部落于上述第二侧块上,让该条第一框边上落于上述第一侧块上的端部与上述第一侧块上的端部挡块相抵靠,由此以使该条第一框边在y轴方向上获得定位,让上述第一顶推机构顶推该条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以使该条第一框边靠向另一条第一框边,在该条第一框边作靠向另一条第一框边运动时可推使该两条第二框边和该两条第三框边靠向另一条第一框边,并最终使该两条第二框边和该两条第三框边被夹持于该条第一框边与另一条第一框边之间,由此以使该两条第二框边、该两条第三框边以及该条第一框边在x轴方向上获得定位,当然,该条第一框边被上述第一侧块、两第三侧块以及第二侧块共同承托。

让各第一下压机构、各第二下压机构以及各第三下压机构的压块均切换至阻挡位置,并驱使各第一下压机构、各第二下压机构以及各第三下压机构的第二活动部运动(尤其是向下运动),以使各第一下压机构、各第二下压机构以及各第三下压机构的压块对应地推压第一框边、第二框边以及第三框边。

最后,各自动打螺丝机工作,实现将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二框边的端部以及将螺丝自第一框边的第一外侧往第一框边的第一内侧贯穿第一框边并旋入第三框边的端部内。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发明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