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安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4110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安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保安机器人。



背景技术:

基于计算机和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环境下的无人作业或功能。目前保安机器人归纳起来具有这样的特点,即采用融合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图像处理与识别、音声识别等手段,采用声光等方式实现报警,其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性价比较低,而且缺乏直接去制止犯罪的攻击驱逐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安机器人,结构简单,提高了保护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安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框架结构、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内的左臂和右臂、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下端的旋转组件、红外传感器、传感器驱动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的机器人框架结构用来构成机器人的外形和起到内部支撑作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壳体、中间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驱动轮,该驱动轮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下壳体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上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的上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红外传感器,上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驱动器;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的中间壳体内,控制左臂、右臂、驱动装置和旋转组件;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的下壳体内;

所述的左臂和所述的右臂的顶部设置有能液体喷射装置;

所述的旋转组件包括与支撑底座连接的旋转平台;所述的旋转平台上设置有旋转座,所述的旋转座上设置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座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齿轮的齿轮轴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旋转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旋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伸缩平台;所述的伸缩平台包括上部基座、下部基座、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部基座上;所述的内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部基座上;所述内壳体的底部伸入所述的外壳体内,所述下部基座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缸;所述电缸与所述的上部基座和所述的下部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缸位于所述的内壳体和所述的外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壳体内对称设置有用于容纳左臂和所述右臂的容纳室;所述容纳室的顶部设置有供左臂或者右臂伸缩的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能够将窗口盖合的盖板;所述的盖板与所述的窗口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电磁锁连接;所述的电磁锁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臂和所述的右臂的结构相同,包括后臂、前臂和安装于前臂顶部的多个喷射口;所述的后臂固定在所述的容纳室的底部;所述后臂的顶部设置有滚珠丝杠;所述后臂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滚珠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的滚珠丝杠上设置有与其螺接的螺母套;所述的螺母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臂的下表面;所述的前臂内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的顶部设置有与喷射口连通的喷射管道,喷射管道的底部连通总管道;所述的总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纳室的侧壁设置有定位导向槽;所述的螺母套上设置有定位导向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安机器人还包括避障装置,所述的避障装置包括安装于下壳体外表面的多个探测器;所述的探测器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探测器沿下壳体的周向分布,而且所述的多个探测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探测器的探测区域重叠,从而使避障装置能够探测机器人周围预定距离范围内任意方向朝向机器人靠近的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安机器人采用可充电电源装置,所述的可充电电源装置设置于所述的中间壳体内,为整个机器人提供动力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安机器人还设置有语音控制装置。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保安机器人结构简单,包括机器人框架结构、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内的左臂和右臂、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下端的旋转组件、红外传感器、传感器驱动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左臂和右臂设置有液体喷射孔,通过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用液体攻击侵入者达到威慑驱逐目的,应用红外传感器能检测人体红外信号、有效检测范围宽,提高了对无人房屋居室保护能力;

本发明的保安机器人设置的旋转组件,使机器人整体转转,液体喷射孔不仅仅瞄准一个方位,可以同时攻击多个对象,而且可省略瞄准的步骤,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窗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臂或者右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保安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框架结构、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内的左臂2和右臂3、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下端的旋转组件4、红外传感器6、传感器驱动器7、驱动装置8和控制器9;

所述的机器人框架结构用来构成机器人的外形和起到内部支撑作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下壳体13;所述下壳体1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驱动轮14,该驱动轮14与驱动装置8连接;所述下壳体13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5;所述的支撑底座15上设置有旋转组件4;所述的上壳体11上设置有多个红外传感器6,上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驱动器7;所述的控制器9设置于所述的中间壳体12内,控制左臂2、右臂3、驱动装置8和旋转组件4;所述的驱动装置8设置于所述的下壳体13内;

所述的左臂2和所述的右臂3的顶部设置有液体喷射装置5;

所述的旋转组件4包括与支撑底座15连接的旋转平台41;所述的旋转平台41上设置有旋转座411,所述的旋转座411上设置有旋转齿轮412;所述旋转座411内设置有旋转电机413;旋转电机413的输出轴与旋转齿轮412的齿轮轴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5的底部设置有与旋转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151;所述旋转平台41的下方设置有伸缩平台42;所述的伸缩平台42包括上部基座421、下部基座422、内壳体423和外壳体424;所述的外壳体424的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下部基座422上;所述的内壳体423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的上部基座421上;所述内壳体423的底部伸入所述的外壳体424内,所述下部基座422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缸425;所述电缸425与所述的上部基座421和所述的下部基座422固定连接;所述的电缸425位于所述的内壳体423和所述的外壳体424内部。

所述的上壳体11内对称设置有用于容纳左臂2和所述右臂3的容纳室10;所述容纳室10的顶部设置有供左臂或者右臂伸缩的窗口101;所述窗口101上设置有能够将窗口盖合的盖板102;所述的盖板102与所述的窗口101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103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电磁锁104连接;所述的电磁锁104与所述的控制器9连接。

所述的左臂2和所述的右臂3的结构相同,包括后臂21、前臂22和安装于前臂顶部的多个喷射口23;所述的后臂21固定在所述的容纳室10的底部;所述后臂21的顶部设置有滚珠丝杠24;所述后臂2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滚珠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25;所述的滚珠丝杠24上设置有与其螺接的螺母套26;所述的螺母套26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臂22的下表面;所述的前臂22内设置有储液腔27;储液腔27的顶部设置有与喷射口23连通的喷射管道30,喷射管道的底部连通总管道28;所述的总管道28上设置有控制阀29;所述的控制阀29与所述的控制器9连接。

所述的容纳室10的侧壁设置有定位导向槽211;所述的螺母套26上设置有定位导向件212。

所述的保安机器人还包括避障装置,所述的避障装置包括安装于下壳体13外表面的多个探测器31;所述的探测器31与所述的控制器9连接;所述的探测器31沿下壳体13的周向分布,而且所述的多个探测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探测器31的探测区域重叠,从而使避障装置能够探测机器人周围预定距离范围内任意方向朝向机器人靠近的物体。

所述的保安机器人采用可充电电源装置20,所述的可充电电源装置20设置于所述的中间壳体12内,为整个机器人提供动力能。所述的保安机器人还设置有语音控制装置40。

本发明的保安机器人结构简单,包括机器人框架结构、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内的左臂和右臂、设置于机器人框架结构下端的旋转组件、红外传感器、传感器驱动器、驱动装置和控制器;左臂和右臂设置有液体喷射孔,通过控制液体喷射装置,用液体攻击侵入者达到威慑驱逐目的,应用红外传感器能检测人体红外信号、有效检测范围宽,提高了对无人房屋居室保护能力;

本发明的保安机器人设置的旋转组件,使机器人整体转转,液体喷射孔不仅仅瞄准一个方位,可以同时攻击多个对象,而且可省略瞄准的步骤,操作简单。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