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558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具体涉及一种电控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往往安装于门体起到让门体保持关闭状态或将门体锁止的功能。

门锁通常包括设置于门体两侧的手柄及与手柄联动并设置于门体内的锁体,锁体包括锁壳及设置于锁壳内的斜锁舌联动装置,手柄驱动斜锁舌联动装置的斜锁舌相对门体收缩或伸出,伸出时与门框的斜锁舌槽卡配构成使门体保持关闭状态的功能,为了避免手柄被他人误开启,会在锁壳设置钥匙锁芯及保险锁舌联动装置,钥匙锁芯驱动保险锁舌联动装置的保险锁舌相对门体收缩或伸出,伸出时与门框的保险锁舌槽卡配,只有在钥匙锁芯解锁时才能由手柄打开门体,钥匙锁芯存在如下弊端,一方面,钥匙锁芯长时间使用之后需要进行润滑,否则难以转动,另一方面,钥匙在使用之前需要寻找且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使用钥匙锁芯防止手柄被他人误开启的电控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锁壳及设置于锁壳内的斜锁舌联动装置,所述的斜锁舌联动装置包括斜锁舌机构及手柄联动机构,所述的手柄联动机构驱动斜锁舌机构相对门体收缩或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联动机构包括转动底座、内转动座、联动销、复位组件及电驱动组件,所述的转动底座转动设置于锁壳其外周设置有与斜锁舌机构联动设置的联动部,所述的内转动座同轴且转动设置于转动底座内,所述的内转动座上同轴设置有供手柄方条插入的联动槽,所述的联动销沿转动底座径向移动于转动底座,所述的电驱动组件驱动联动销端部移动至内转动座,构成转动底座与内转动座的联动,所述的复位组件在电驱动组件远离联动销时驱动联动销移动至转动底座,取消转动底座与内转动座的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电驱动组件控制联动销,来使转动底座和内转动座之间的联动或取消联动,当转动底座和内转动座联动时,转动手柄即可打开门体,当转动底座和内转动座取消联动时,则空转手柄,无法操作,电控相对钥匙锁芯,结构简单,亦不会出现遗失钥匙的状况,复位组件在无外力作用时自动取消转动底座与内转动座之间的联动,进一步避免被他人误开启的可能,锁体外部可设置指纹锁、摄像设别装置及其他控制电路控制电驱动组件启动及停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联动销移动至转动座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底座外并与电驱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的电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座、驱动电机及驱动板,所述的驱动座沿联动销移动方向设置有驱动轨道,所述的驱动板与联动销相抵并设置有滑移于驱动轨道的滑移部,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滑移部沿滑移部往复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滑移部沿滑移部往复移动,即带动驱动板移动,从而实现联动销位移,驱动电机便于用电流控制,可在门体上指纹锁、摄像设别装置及其他控制电路使驱动电机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电机驱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沿驱动轨道方向设置,所述的滑移部沿驱动轨道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板及第二导向板,所述的第一导向板及第二导向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弹簧,所述的驱动杆依次穿过第一导向板、导向弹簧及第二导向板,所述的驱动杆外周设置有沿导向弹簧的螺旋转动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弹簧一方面作为导向块的导轨,用于调节驱动板位置,另一方面作为驱动板的缓冲,减少与联动销之间的撞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板朝向联动销设置有呈弧形状的配合面,所述的配合面的弧形状与转动底座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底座带动联动销沿周向移动,故将驱动板与联动销的配合面设置为弧形,时刻贴合,保证联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复位腔及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腔设置于转动底座,所述的联动销位于复位腔内设置有复位部,所述的复位弹簧压缩于复位部与复位腔之间将联动销向远离内转动座的方向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将联动销向远离内转动座的方向复位,使联动销在无外力作用时自动取消转动底座与内转动座之间的联动,进一步避免被他人误开启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壳内设置有保险锁舌联动装置,所述的保险锁舌联动装置包括保险锁舌及保险底座,所述的保险底座驱动保险锁舌相对锁壳伸缩,所述的保险底座转动设置于锁壳,所述的保险底座上设置有供旋钮方条插入的保险槽,所述的保险锁舌位于锁壳内设置有驱动部,所述的驱动部沿保险锁舌沿伸缩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锁壳位于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驱动部设置有驱动槽,所述的保险底座设置有滑移于驱动槽的驱动柱,所述的保险底座转动时驱动柱与驱动槽壁相抵,带动驱动部沿导向槽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钮位于门体内侧,用于加强锁体的安全性能,使用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保险底座转动,驱动柱滑移于驱动槽的同时带动驱动部移动,即实现保险锁舌相对锁壳伸缩,而伸出至最大位置时与门框的保险锁舌槽卡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壳上设置有联锁件,所述的联锁件转动设置于锁壳,所述的联锁件朝向保险底座设置有联锁槽,朝向转动底座设置有联锁块,所述的保险底座设置有与联锁槽联动配合的联动块,所述的转动底座与联锁块对应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保险底座带动保险锁舌相对锁壳伸出至最大位置时,联锁块位于限位槽内,阻止转动底座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锁件使保险锁舌锁定门体时,能够同时锁定保险底座,保险底座无法旋转,即使转动底座与内转动座构成联动,手柄也无法带动斜锁舌伸缩,从而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斜锁舌机构包括斜锁舌,所述的斜锁舌沿伸缩方向联动设置有联动柱,所述锁壳设置有供联动柱穿过并导向的固定板,所述的联动柱位于固定板相对斜锁舌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的活动板与联动部抵配构成联动,所述的固定板与斜锁舌之间压缩设置有锁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给予联动柱导向,即给予斜锁舌导向,活动板则与联动部配合,使转动底座能控制斜锁舌位置,锁舌弹簧一方面斜锁舌自动复位,另一方面使活动板时刻与联动部保持贴合,构成稳定的联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斜锁舌与联动柱转动配合并限位于联动柱端部,所述的锁壳上开设有供斜锁舌翻转的翻转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口使斜锁舌调整朝向,使单一锁体能够适用于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增加适用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转动底座及内转动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座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门锁,包括锁壳1及设置于锁壳1内的斜锁舌联动装置,斜锁舌联动装置包括斜锁舌机构2及手柄联动机构3,手柄联动机构3驱动斜锁舌机构2相对门体收缩或伸出,手柄联动机构3包括转动底座31、内转动座32、联动销33、复位组件及电驱动组件,转动底座31转动设置于锁壳1其外周设置有与斜锁舌机构2联动设置的联动部,内转动座32同轴且转动设置于转动底座31内,内转动座32上同轴设置有供手柄方条插入的联动槽321,联动销33沿转动底座31径向移动于转动底座31,电驱动组件驱动联动销33端部移动至内转动座32,构成转动底座31与内转动座32的联动,复位组件在电驱动组件远离联动销33时驱动联动销33移动至转动底座31,取消转动底座31与内转动座32的联动,由电驱动组件控制联动销33,来使转动底座31和内转动座32之间的联动或取消联动,当转动底座31和内转动座32联动时,转动手柄即可打开门体,当转动底座31和内转动座32取消联动时,则空转手柄,无法操作,电控相对钥匙锁芯,结构简单,亦不会出现遗失钥匙的状况,复位组件在无外力作用时自动取消转动底座31与内转动座32之间的联动,进一步避免被他人误开启的可能,锁体外部可设置指纹锁、摄像设别装置及其他控制电路控制电驱动组件启动及停止。

联动销33移动至转动座的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底座31外并与电驱动组件相对设置,电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座34、驱动电机35及驱动板36,驱动座34沿联动销33移动方向设置有驱动轨道341,驱动板36与联动销33相抵并设置有滑移于驱动轨道341的滑移部361,驱动电机35驱动滑移部361沿滑移部361往复移动,驱动电机35驱动滑移部361沿滑移部361往复移动,即带动驱动板36移动,从而实现联动销33位移,驱动电机35便于用电流控制,可在门体上指纹锁、摄像设别装置及其他控制电路使驱动电机35转动。

驱动电机35驱动设置有驱动杆351,驱动杆351沿驱动轨道341方向设置,滑移部361沿驱动轨道341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板362及第二导向板363,第一导向板362及第二导向板363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弹簧364,驱动杆351依次穿过第一导向板362、导向弹簧364及第二导向板363,驱动杆351外周设置有沿导向弹簧364的螺旋转动的导向块353,导向弹簧364一方面作为导向块的导轨,用于调节驱动板36位置,另一方面作为驱动板36的缓冲,减少与联动销33之间的撞击力,附图4中驱动电机35与驱动杆35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动的传动齿轮352。

驱动板36朝向联动销33设置有呈弧形状的配合面365,配合面365的弧形状与转动底座31同轴设置,由于转动底座31带动联动销33沿周向移动,故将驱动板36与联动销33的配合面365设置为弧形,时刻贴合,保证联动稳定性。

复位组件包括复位腔311及复位弹簧312,复位腔311设置于转动底座31,联动销33位于复位腔311内设置有复位部331,复位弹簧312压缩于复位部331与复位腔311之间将联动销33向远离内转动座32的方向复位,复位弹簧312将联动销33向远离内转动座32的方向复位,使联动销33在无外力作用时自动取消转动底座31与内转动座32之间的联动,进一步避免被他人误开启的可能。

锁壳1内设置有保险锁舌联动装置4,保险锁舌联动装置4包括保险锁舌41及保险底座42,保险底座42驱动保险锁舌41相对锁壳1伸缩,保险底座42转动设置于锁壳1,保险底座42上设置有供旋钮方条插入的保险槽421,保险锁舌41位于锁壳1内设置有驱动部411,驱动部411沿保险锁舌41沿伸缩方向设置有导向槽412,锁壳1位于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柱13,驱动部411设置有驱动槽413,保险底座42设置有滑移于驱动槽413的驱动柱422,保险底座42转动时驱动柱422与驱动槽413壁相抵,带动驱动部411沿导向槽412移动,旋钮位于门体内侧,用于加强锁体的安全性能,使用时,转动旋钮,旋钮带动保险底座42转动,驱动柱滑移于驱动槽的同时带动驱动部411移动,即实现保险锁舌41相对锁壳1伸缩,而伸出至最大位置时与门框的保险锁舌41槽卡配。

锁壳1上设置有联锁件14,联锁件14转动设置于锁壳1,联锁件14朝向保险底座42设置有联锁槽141,朝向转动底座31设置有联锁块142,保险底座42设置有与联锁槽141联动配合的联动块423,转动底座31与联锁块142对应设置有限位槽313,保险底座42带动保险锁舌41相对锁壳1伸出至最大位置时,联锁块142位于限位槽313内,阻止转动底座31转动,联锁件使保险锁舌41锁定门体时,能够同时锁定保险底座42,保险底座42无法旋转,即使转动底座31与内转动座32构成联动,手柄也无法带动斜锁舌伸缩,从而进一步加强安全性能。

斜锁舌机构2包括斜锁舌21,斜锁舌21沿伸缩方向联动设置有联动柱22,锁壳1设置有供联动柱22穿过并导向的固定板11,联动柱22位于固定板11相对斜锁舌21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23,活动板23与联动部抵配构成联动,固定板11与斜锁舌21之间压缩设置有锁舌弹簧24,固定板11给予联动柱22导向,即给予斜锁舌21导向,活动板23则与联动部配合,使转动底座31能控制斜锁舌21位置,锁舌弹簧24一方面斜锁舌21自动复位,另一方面使活动板23时刻与联动部保持贴合,构成稳定的联动。

斜锁舌21与联动柱22转动配合并限位于联动柱22端部,锁壳1上开设有供斜锁舌21翻转的翻转口12,翻转口12使斜锁舌21调整朝向,使单一锁体能够适用于不同开启方向的门体,增加适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