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60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PVC膜或BOPP膜等三维包装膜,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卷烟、印刷、日用品等行业,具有光泽亮丽、抗撕裂、抗静电、不燃烧、不吸潮、热封容易且牢固、包装平整美观等显著特点。

薄膜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产品进行不同宽度尺寸的分切,以满足对薄膜卷辊的使用需求,薄膜分切的尺寸精度以及分切效率是影响薄膜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分切装置,大多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分切精度低等缺陷,且不能依据需求对产品的分切尺寸进行灵活调节,分切效率有待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分切精度以及分切效率,且能够依据需求对分切尺寸进行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

滑杆,所述滑杆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滑杆上开设有一滑道槽,所述滑道槽沿槽口方向呈渐窄设置,所述滑杆的一侧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米尺;

分切机构,所述分切机构有若干,所述分切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杆上的分切刀安装座,所述滑道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螺杆贯穿所述分切刀安装座,且末端螺纹安装有锁紧旋钮,所述分切刀的端部拆卸式安装有分切刀;

分切辊,所述分切辊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分切辊的外周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切槽;

以及气胀辊,所述气胀辊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分切辊平行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分切刀安装座开设有一与所述滑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分切刀安装座利用所述卡槽滑动卡装于所述滑杆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分切刀安装座具有一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设有夹装板,所述分切刀位于所述夹装板和所述分切刀安装座的安装端中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分切刀安装座的安装端和所述夹装板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螺纹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栓。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滑杆的端部开设有定位螺栓放置孔,所述定位螺栓放置孔与所述滑道槽相连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分切状态时,所述分切刀部分插入所述分切槽内设置。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滑杆安装于机架上,滑杆上开设有一滑道槽,滑道槽沿槽口方向呈渐窄设置,滑杆的一侧开设有一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米尺;分切机构有若干,分切机构包括滑动安装于滑杆上的分切刀安装座,滑道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螺杆贯穿分切刀安装座,且末端螺纹安装有锁紧旋钮,分切刀的端部拆卸式安装有分切刀;分切辊安装于机架上,分切辊的外周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切槽,处于分切状态时,分切刀部分插入分切槽内设置;气胀辊转动安装于机架上,且与分切辊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依据薄膜所需分 切尺寸以及安装在滑杆的安装槽内的米尺,滑动分切刀安装座,使得相邻分切刀安装座的间距为所需分切尺寸,旋紧锁紧旋钮,将分切刀安装座定位到当前位置,同时将分切刀安装到分切辊端部,使得分切刀部分插入分切槽内设置,便可实现薄膜的分切工作,分切后的薄膜分别卷装到气胀辊上;采用米尺的辅助分切方式,使得分切精度得到有效保证,采用的上述分切机构,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能够依据需要,一次实现产品不同尺寸的分切需求,提高了分切效率;采用的分切辊以及分切刀配合分切的方式,分切刀只承受薄膜分切力影响,便于实现薄膜的有效分切,且不会在分切过程中对薄膜造成伤害;采用气胀辊实现分切薄膜的卷装,方便后续将分切合格的薄膜卷筒取下。

本实用新型中,分切刀安装座开设有一与滑杆相适配的卡槽,分切刀安装座利用卡槽滑动卡装于滑杆上;基于以上改进,设有的卡槽便于实现分切刀安装座与滑杆间的卡接与滑动,防止分切刀安装座在滑动过程中相较滑杆位置偏移现象的发生,为分切机构实现薄膜的精确分切提供了可靠保障。

本实用新型中,分切刀安装座具有一安装端,安装端设有夹装板,分切刀位于夹装板和分切刀安装座的安装端中间,分切刀安装座的安装端和夹装板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螺纹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栓;基于以上改进,利用夹装板和以及紧固螺栓实现分切刀安装的方式,便于实现分切刀的拆装操作,且能够依据需要调节分切刀角度,使得分切工作时,分切刀与分切辊适配,此外,当分切刀损坏时,不需拆装其他构件便可实现分切刀的更换,更换完成后,便可承接之间的分切工作直接使用,便捷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薄膜分切精度以及分切效率,且能够依据需求对分切尺寸进行灵活调节,分切卷装后的薄膜卷筒方便取下,满足了吹塑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分切工序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螺栓放置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滑杆;201-滑道槽;202-安装槽;203-定位螺栓放置孔;3-分切机构;301-分切刀安装座;3011-卡槽;3012-安装端;302-定位螺栓;303-锁紧旋钮;304-分切刀;305-夹装板;306-紧固螺栓;4-分切辊;401-分切槽;5-气胀辊;6-米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塑薄膜分切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滑杆2、分切机构3、分切辊4和气胀辊5,滑杆2安装于机架1上,滑杆2上开设有一滑道槽201,滑道槽201沿槽口方向呈渐窄设置,滑杆2的一侧开设有一安装槽202,安装槽202内固定安装有米尺6;分切机构3有若干,分切机构3包括滑动安装于滑杆2上的分切刀安装座301,滑道槽20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螺栓302,定位螺栓302的螺杆贯穿分切刀安装座301,且末端螺纹安装有锁紧旋钮303,分切刀304的端部拆卸式安装有分切刀304;分切辊4安装于机架1上,分切辊4的外周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切槽401,分切状态时,分切刀304部分插入分切槽401内设置;气胀辊5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且与分切辊4平行设置。该分切装置在对吹塑薄膜分切时,依据薄膜所需分切尺寸 以及安装在滑杆2的安装槽202内的米尺6,滑动分切刀安装座301,使得相邻分切刀安装座301的间距为所需分切尺寸,旋紧锁紧旋钮303,将分切刀安装座301定位到当前位置,同时将分切刀304安装到分切辊4端部,使得分切刀304部分插入分切槽401内设置,便可实现薄膜的分切工作,分切后的薄膜分别卷装到气胀辊5上。

本实施例中,采用米尺6的辅助分切方式,使得分切精度得到有效保证,采用的上述分切机构3,操作方便,调节灵活,能够依据需要,一次实现产品不同尺寸的分切需求,提高了分切效率;采用的分切辊4以及分切刀304配合分切的方式,分切刀304只承受薄膜分切力影响,便于实现薄膜的有效分切,且不会在分切过程中对薄膜造成伤害;采用气胀辊5实现分切薄膜的卷装,方便后续将分切合格的薄膜卷筒取下。

为方便实现分切刀安装座301在滑杆2上的滑动,本实施例中,分切刀安装座301开设有一与滑杆2相适配的卡槽3011,分切刀安装座301利用卡槽3011滑动卡装于滑杆2上;设有的卡槽3011便于实现分切刀安装座301与滑杆2间的卡接与滑动,防止分切刀安装座301在滑动过程中相较滑杆2位置偏移现象的发生,为分切机构3实现薄膜的精确分切提供了可靠保障。

本实施例中,分切刀安装座301具有一安装端3012,安装端3012设有夹装板305,分切刀304位于夹装板305和分切刀安装座301的安装端3012中间,分切刀安装座301的安装端3012和夹装板305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通孔螺纹配合安装有紧固螺栓306;利用夹装板305和以及紧固螺栓306实现分切刀304安装的方式,便于实现分切刀304的拆装操作,且能够依据需要调节分切刀304角度,使得分切工作时,分切刀304与分切辊4适配,此外,当分切刀304损坏时,不需拆装其他构件便可实现分切刀304的更换,更换完成后,便可承接之间的分切工作直接使用,便捷实用。

如图4所示,滑杆2的端部开设有定位螺栓放置孔203,定位螺栓放置孔203与滑道槽201相连设置;设有的定位螺栓放置孔203便于定位螺栓302于 滑道槽201内的放置与更换,位于滑杆2端部设置,不会影响分切机构3的分切调节。

基于上述的该吹塑薄膜分切装置,分切使用时,依据薄膜所需分切尺寸以及安装在滑杆2的安装槽202内的米尺6,滑动分切刀安装座301,使得相邻分切刀安装座301的间距为所需分切尺寸,旋紧锁紧旋钮303,将分切刀安装座301定位到当前位置,同时将分切刀304利用夹装板305和紧固螺栓306固定安装,使得分切刀304部分插入分切槽401内设置,便可实现薄膜的分切工作,分切后的薄膜分别卷装到气胀辊5上,分切完成后,将气胀辊5上的薄膜卷筒直接取下即可;该分切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薄膜分切精度以及分切效率,且能够依据需求对分切尺寸进行灵活调节,分切卷装后的薄膜卷筒方便取下,满足了吹塑薄膜生产过程中的分切工序的使用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