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门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860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门锁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汽车锁,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门锁总成。



背景技术:

安全门锁是大型客车行李仓上的一种锁,行李仓门在安装好后,需要对行李仓门进行电泳,保证客车表面具有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强等功能,如果安全门锁在电泳之前装上去,电泳时,会造成锁上转轴等接缝处被腐蚀,出现锁体损坏的情况,因此,一般都是等行李仓门电泳好后,再将安全门锁装上去,但是在装安全门锁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敲打等情况,这样会导致电泳好后的行李仓门损坏,而且安全门锁的颜色不能与电泳后的行李门仓颜色一致,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将安全门锁安装于行李仓门后再进行电泳的安全门锁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门锁总成,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安装板且固定板其中一端面与安装板形成安装槽,所述固定板非安装槽端面上设有锁头,处于安装槽内的端面上设有促使锁头打开或闭合的驱动件,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板上设有带动驱动件转动的摆臂,所述的锁头、驱动件及摆臂上分别设有电泳防腐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臂与外部系统连接,通过摆壁带动驱动件转动,进而促使锁头的打开或闭合,达到解锁或锁定的目的,在锁头、驱动件及摆臂上分别设置了电泳防腐件,这样设置后,可以先将安全门锁先装在行李仓上再进行电泳,电泳时可对安全门锁的表面进行电泳,这样可以保证安全门锁与李行仓的颜色一致,而且先装安全门锁,不会造成对电泳后的行李仓门造成损坏,因电泳防腐件的安装,保证摆臂、锁头及驱动件的驱动接缝处不会被腐蚀,使摆臂、驱动件及锁头还是能够灵活转动,达到开锁及锁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件包括有一个设于安装槽内的凸轮及控制凸轮转动的连接件,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转轴,该转轴一端与凸轮连接,另一端与锁头连接,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凸轮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有上连接片及下连接片,所述的上连接片及下连接片重叠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上连接片与第二转轴连接的另一端与摆臂连接,下连接片与第二转轴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的凸轮上设有两个与限位凸块适配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片与摆臂连接,摆臂转动时带动上连接片转动,上连接片与上连接片重叠设于第二转轴上,当上连接片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下连接片转动,下连接片上的限位凸块设于限位槽内限位凸块呈弧形,下连接片转动时,限位凸块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锁头转动实现开锁或闭锁,整体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板上设有滑槽,所述的上连接片与第二转轴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处于滑槽内的滑杆,设置滑槽的安装板顶部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的摆臂一端与第三转轴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系统连接,所述的摆臂与第三转轴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卡于滑杆上的卡钩,所述的上连接片与凸轮之间设有拉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臂与外部系统连接,摆臂与第三转轴连接,可以沿着第三转轴转动,而摆臂通过卡钩与上连接片的滑杆连接,摆臂转动时,带动上连接片转动,总体结构简单稳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头包括有上锁片及下锁片,所述的转轴与凸轮连接的另一端上套设有轴套,所述的轴套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套设于转轴上的固定片,所述的下锁片与固定片垂直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的上锁片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上锁片朝向下锁片的端面上设有锁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锁片与下锁片闭合时,锁槽处于闭合状态,安全门锁处于锁定状态,当凸轮转动带动上锁片转动时,锁槽打开,这时安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结构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电泳防腐件包括有防腐套,所述的防腐套套设于转轴朝向上锁片的一端上,所述轴套套设于防腐套上,防腐套与上锁片之间设有防腐垫片,该防腐垫片与防腐套一体成型,所述的转轴设置防腐套的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二防腐垫片,第二防腐垫片处于凸轮与固定板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后,上锁片与固定板,固定板与凸轮之间,都设置了防腐垫片及防腐套,由于上锁片与固定板之间及固定板与凸轮之间都是需要转动的,防腐垫片设置后,上锁片与固定板及固定板与凸轮的连接处在电泳时,就不会被腐蚀粘住,转动时还是会非常灵活。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转轴朝向上连接片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所述的上连接片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上连接片与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三防腐垫片,所述的下连接片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四防腐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防腐垫片及第四防腐垫片与第二防腐垫片及防腐套的作用一样,都是防止每相邻的两个可转动的部件之间在电泳时不会被腐蚀,保证转动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三转轴朝向摆臂的一端上设有第三限位片,所述的第三限位片与摆臂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五防腐垫片,所述的摆臂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六防腐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防腐垫片及第六防腐垫片的作用与前面的防腐垫片一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门锁总成,包括有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设有安装板11且固定板1其中一端面与安装板11形成安装槽2,所述固定板1非安装槽2端面上设有锁头3,处于安装槽2内的端面上设有促使锁头3打开或闭合的驱动件4,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板11上设有带动驱动件4转动的摆臂5,所述的锁头3、驱动件4及摆臂5上分别设有电泳防腐件6,在上述方案中,摆臂5与外部系统连接,通过摆壁5带动驱动件4转动,进而促使锁头3的打开或闭合,达到解锁或锁定的目的,在锁头3、驱动件4及摆臂5上分别设置了电泳防腐件,这样设置后,可以先将安全门锁先装在行李仓上再进行电泳,电泳时可对安全门锁的表面进行电泳,这样可以保证安全门锁与行李仓的颜色一致,而且先装安全门锁,不会造成对电泳后的行李仓门造成损坏,因电泳防腐件的安装,保证摆臂5、锁头3及驱动件4的驱动接缝处不会被腐蚀,使摆臂5、驱动件4及锁头3还是能够灵活转动,达到开锁及锁定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件4包括有一个设于安装槽2内的凸轮41及控制凸轮41转动的连接件42,所述的固定板1上设有安装孔43,所述的安装孔43内设有转轴44,该转轴44一端与凸轮41连接,另一端与锁头3连接,所述的固定板1上设置凸轮41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转轴46,所述的连接件42包括有上连接片421及下连接片422,所述的上连接片421及下连接片422重叠套设于第二转轴46上,上连接片421与第二转轴46连接的另一端与摆臂5连接,下连接片422与第二转轴46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凸块47,所述的凸轮41上设有两个与限位凸块47适配的限位槽48,在上述方案中,上连接片421与摆臂5连接,摆臂5转动时带动上连接片421转动,上连接片421与下连接片422重叠设于第二转轴46上,当上连接片421转动时带动第二转轴46转动进而带动下连接片422转动,下连接片422上的限位凸块47设于限位槽48内限位凸块47呈弧形,下连接片422转动时,限位凸块47带动凸轮41转动,凸轮41带动锁头3转动实现开锁或闭锁,整体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中一个安装板11上设有滑槽8,所述的上连接片421与第二转轴46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处于滑槽8内的滑杆81,设置滑槽8的安装板11顶部设有第三转轴82,所述的摆臂5一端与第三转轴82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系统连接,所述的摆臂5与第三转轴82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卡于滑杆81上的卡钩83,所述的上连接片421与凸轮41之间设有拉簧9,在上述方案中,摆臂5与外部系统连接,摆臂5与第三转轴82连接,可以沿着第三转轴82转动,而摆臂5通过卡钩86与上连接片421的滑杆81连接,摆臂5转动时,带动上连接片421转动,总体结构简单稳定,拉簧9的设置是在锁头3开锁或落锁时起复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锁头3包括有上锁片31及下锁片32,所述的转轴44与凸轮41连接的另一端上套设有轴套33,所述的轴套33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套设于转轴44上的固定片34,所述的下锁片32与固定片34垂直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的上锁片31与转轴44连接,所述的上锁片31朝向下锁片32的端面上设有锁槽35,在上述方案中,上锁片31与下锁片32闭合时,锁槽35处于闭合状态,行李仓上的锁杆处于锁槽35内,当锁槽35闭合时,行李仓处于锁定状态,当凸轮41转动带动上锁片31转动时,锁槽35打开,这时行李仓上的锁杆可以从锁槽35内拿出,这时安全门锁处于开锁状态,结构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泳防腐件包括有防腐套61,所述的防腐套61套设于转轴44朝向上锁片32的一端上,所述轴套44套设于防腐套61上,防腐套61与上锁片31之间设有防腐垫片62,该防腐垫片62与防腐套61一体成型,所述的转轴44设置防腐套61的另一端上套设有第二防腐垫片63,第二防腐垫片63处于凸轮41与固定板1之间,在上述方案中,这样设置后,上锁片31与固定板1,固定板1与凸轮41之间,都设置了防腐垫片及防腐套,由于上锁片31与固定板1之间及固定板1与凸轮41之间都是需要转动的,防腐垫片设置后,上锁片31与固定板1及固定板1与凸轮41的连接处在电泳时,就不会被腐蚀粘住,转动时还是会非常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转轴46朝向上连接片421的一端上设有限位片49,所述的上连接片421套设于第二转轴46上且上连接片421与限位片49之间设有第三防腐垫片64,所述的第二转轴46上设有第二防腐套68,所述的第二防腐套68与第三防腐垫片64一体成型,所述的下连接片422与固定板1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二转轴46上的第四防腐垫片65,在上述方案中,第二防腐套、第三防腐垫片64及第四防腐垫片65与第二防腐垫片63及防腐套61的作用一样,都是防止每相邻的两个可转动的部件之间在电泳时不会被腐蚀,保证转动时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转轴82朝向摆臂5的一端上设有第三限位片84,所述的第三限位片84与摆臂5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三转轴82上的第五防腐垫片66,所述的摆臂5与安装板11之间设有套设于第三转轴82上的第六防腐垫片67,在上述方案中,第五防腐垫片66及第六防腐垫片67的作用与前面的防腐垫片一致。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